[摘 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注意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本文试从两个方面阐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感悟欣赏课文能力培养,使学生形成的自主学习的策略。一、让个性化与阅读充满生命的灵性;二、让自主学习的意识伴随孩子终生。
[关键词]阅读教学 三维目标 学习策略
当前,在语文教学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教学谈论的焦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那些没有文化知识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理所当然要从小掌握些自主学习的本领,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立足课堂,引领学生逐步实现这一追求目标义不容辞。
一、让个性化与阅读充满生命的灵性
新课程把“着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视为”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之一。的确,语文材料来自生活,由于每个学生的文化背景、生活经验、感悟角度、评判标准不同,我们应该允许学生有差别地解读文体,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活动进行阅读的再创造,着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引导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读法
阅读的过程是学生求知的过程,学生个体的千差万别,决定了他们在求知的过程中,选用的阅读方法也具有鲜明的个性。有的喜欢带着课后的思考题来阅读课文;有的喜欢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段并注上自己的理解;有的喜欢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并带着这些问题去进行深入研究;有的喜欢边读边悟,相机批注自己的观点、体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不拘一格的阅读,满足他们阅读的需求。
2.以主人翁的心态面对文本
阅读是丈量作者心域的精神劳作,是一次与文本之间的心灵对话,教师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开垦文本处女地教学场,并给予学生智者的点拨和情绪的激发,放手让学生深入文本世界,用自己的心智去体悟解读作者用文字向世界的庄重告白。不能越俎代庖,把阅读变成教师情感的自我宣泄。在课外阅读上,就是允许学生在教育目标规定的范围内,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文本,自行决定阅读时间和方式进行自由的精神淘金,不能搞整齐划一,强制命令,否则将严重遏制学生主体性阅读意识的开启,很难与文本产生共鸣。
3.及时写下自己的感悟体验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时进行课堂练笔,恰如其分的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如《凡卡》一文,在学生充分地阅读、感悟的基础上,一个孤苦生活悲惨的凡卡的形象,深深印在了学生的心中,可是当他满怀希望的寄出信笺后,凡卡最终的命运会怎样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情感被激活,思维异常活跃,教师如果趁热打铁、让学生自由选择练笔内容,或写感想、或写续编、或写书信,这样,就会给学生的心灵带来更大的触动,促使他们深入了解凡卡悲惨命运的根源,从而激发他们向善的情操,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并发愤努力,回报我们的社会。
二、让自主学习的意识伴随孩子终生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学习过程应该始以人为本应该终坚信学习者可以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这就明显的告诉我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不应该为一句空洞的言辞。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完全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只有服从于“学”,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主人。其次,要克服课堂教学中的“三多”(即教师讲得多、问得多、控制得多)和“三少”(即学生读的少、练的少、自主探究的少)的弊端。最后,教师在教为实践中,应该成为传播文化科学知识的艺术家,也应该成为传递治学方法,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的艺术家,让自己的“启”达到学生的“发”,让学生在知识内在联系上,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思考、理解、掌握新知。
2.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活动中,实施教学民主,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实施自主的前提。为了营造轻松愉快地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首先应该解放学生,改变发言先举手、听课手背后等许多制约学生发展的传统习惯。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站起来发言,自愿到讲台前演示;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和合作伙伴,采用适合自己或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给予学生真正的自由,放松学生的身心,还给学生无拘无束的学习空间,便于激发学生灵感、发展广性。让学生在思考中质疑,在谈论中交流,在辩论中明晰,相互启迪、共同提高。
3.注重课内外的有机结合
“取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这句话道出了课内外结合的重要性,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有限,如果发挥好课堂教学向课外的辐射作用,则可以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获得无限的延伸。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之后,如果让学生动手查阅“动物尾巴功能”方面的资料,会极大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时间的能力。
总之,只要让个性化阅读充满生命的灵性,让自主学习的意识伴随孩子的终生,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会焕发出夺目的生命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