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论文发表强化高校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所属栏目:教育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4-08-14 14:06 热度:

  校园文化属于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通过对校内各种文化因素进行思考加工而形成的一种具有自身独特特征的群体文化,其主体是全体在校师生,高校教育活动尤其是思想教育主要以校园文化为阵地,而且校园文化也寓于高校的各种教育活动当中,并非是独立存在的。

  [摘要]学生社团属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积极的引领作用。学生参与社团,不仅能增强交际能力、塑造人文品质,而且还能更深入地了解学校发展目标、更自觉地配合校园文化建设。因此,高校应加强对高校社团发展的思想引导,强化对学生社团干部的选拔和培养,进一步健全社团规章制度,以制度的规范作用不断增强社团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国家级论文发表,社团,高校,校园文化,引领

  校园文化主要体现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知识技能、集体精神面貌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学生社团属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团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极大地充实了大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各种社团的成立也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在教学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不仅如此,高校社团还是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和质量的一个缩影,因为社团一般都是由学生自觉组织起来的,社团的组织性和精神面貌直接来源于成员之间的默契,而这种默契正是校园文化在他们身上的反映。

  高校社团建设应当突出学生社团文化娱乐阵地和学生交往主体的作用。特别是有效发挥学生社团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应当成为当下高校德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有的认为,学生社团主要起积极作用,主要表现是它能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交际能力等综合素质在这种自发组织中得到很好的锻炼,是一种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要载体,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有的则认为,高校学生社团的存在主要起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它耗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占用了他们用于学习的精力,不利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认为,这两种意见都有其合理的一面,社团活动的确会花费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但是这些活动也的确会给学生带来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问题的关键在于学校和学生本人如何处理社团活动与学习活动之间的关系。高校社团对学生有积极影响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而且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总体而言,高校社团组织一般涉及美术、音乐、体育、文学以及各种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延伸,在丰富校园文化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一、参加高校社团对大学生的影响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这其中社团的建设对校园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吸引大学生积极地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不但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而且还活跃了整个校园的气氛。在社团活动中,学生的兴趣爱好能进一步地培养和挖掘,学生的特长也能进一步彰显。总结起来,参加学校社团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参加社团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众所周知,交际能力是大学生需要培养的综合素质中的重要方面,而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存在交际能力不足的现象,表现为内向、自卑,不敢与人交流,畏惧各种交际活动。这一缺陷是大学生在步入社会后与人进行交流需要面对的第一道障碍。高校社团活动通过举办各种群体性的活动,使学生能够彼此互相熟悉,体验交际带来的乐趣,从而帮助学生消除对于交际的恐惧,增强他们对于交流的渴望。在社团中,成员之间可以定期组织与本社团功能相似的交流活动。例如,话剧艺术团可以定期组织成员在一起排练话剧,在排练成熟以后还可以组织成员参加演出。除此之外,社团也可以定期组织与本社团功能联系不大的活动,例如话剧艺术团可以组织成员春游、羽毛球比赛等旨在增加成员之间感情的交流活动。这些活动都能够增加学生之间的了解程度,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交际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些社团活动培养出来的善于交际、积极参与社会的大学生的精神面貌也会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批批的大学生。

  2.高校社团是塑造大学生人文品质的重要方式。大学精神是大学生人文品质的源泉,而大学精神的传播和对学生的熏陶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社团中蕴含的大学精神。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以往的大学生相比,现在的大学生在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首先表现为社团在高校中越来越活跃,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对成员的凝聚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状态。高校不但能通过社团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同时也发挥着高校共青团育人的重要作用,受到广大学生的普遍欢迎。它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学风、校风建设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在营造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形成学校的历史传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社团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几乎涉及学生思想的方方面面,例如人文、艺术、思想政治、科技等方面,这些社团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提升大学生的修养。大学精神是一种勇于挑战、积极参与、大胆创新的朝气蓬勃的精神,而高校社团对于培养这种大学精神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组织无法取代的。

  3.参与高校社团是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高校的发展目标、更自觉地配合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社团是贯彻高校思想战略和意图的重要载体和组织,社团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的战略目标实施。例如高校制定并发起的学生行为文明倡议,可将这种倡议以书面形式下发到高校各社团,由社团组织成员具体贯彻和学习。需要指出的是,社团对这种行为文明倡议的执行力度要优于其他组织,因为社团的组织原则是依靠成员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形成的,社团成员必然能够以最积极、最自觉的行动践行这些倡议,校园文化的建设必然也因此受到极大的影响。同时,学生社团对整个校园文化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同样的,社团成员对校园文化的践行也能够带动身边的人自觉地践行校园文化,对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一定的引领作用,从而推动整个校园文化质量的提升。   二、高校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高校社团是大学生进行素质拓展和社会实践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高校社团参与的人数多、活动形式多样化、影响效果大,对校园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体而言,高校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育人作用。校园文化是在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不断积累而成的,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恰恰是社团承担的主要功能之一。在校园文化影响下,学生社团能够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和更加广泛的渠道增强自身的魅力,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学生社团对学生的意义是非同一般的,它不但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可,而且还能自觉地接受校园文化中积极的精神文化因素。学生通过社团活动不仅可以强化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且还可以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

  2.创新作用。社团的成立、各种活动的组织实施以及社团功能的实现,首先都是在大学生自发组织下推进的,这需要大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从社团成立的规划、目标设定到发展成员,再到组织成员进行各种活动,都需要学生组织实施,这对于学生的组织实施能力是一种锻炼。同时,已经组织起来的成员也可以平等自由地提出自己的建议,鼓励学生积极地思考和创新,并保证他们的意见在社团中更好地表达出来。

  3.承载作用。高校社团除了承载社团本身所具有的的相应功能外,还具有教育、导向和凝聚的作用。对于校园文化来讲,高校社团起着十分重要的承载功能。社团所营造的人文环境是对校园文化自觉的贯彻,它能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将校园文化精髓内化为自身的精神需要,使反映全校师生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等的具有校园特色的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不断地积累和沉淀,使校园文化底蕴更加深厚并代代传承。学生社团的形成和发展对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自身的影响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因此,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强化高校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作用的措施

  1.加强对高校社团发展的思想引导。思想工作是高校社团发展的方向性保障。首先,高校应当以完善的思想动员工作为社团注入发展的新活力。高校社团千差万别,各自有各自的特点,但在各自的特殊性之外也还存在共性,那就是社团要在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下开展自己的工作。就社团的目标而言,社团主要承载着挖掘成员在某方面潜能的使命,因此高校应当鼓励社团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尽可能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吸引更多的成员,为校园文化的繁荣增添亮丽的色彩。其次,高校应当注重社团的自我教育功能的发挥。对于社团的成长和壮大应给予科学引导,建立布局合理、种类众多的社团结构,扩大社团的覆盖面和学生的参与率,不断增强社团的自我教育功能,不断提高社团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再次,重点扶持品牌社团,打造精品活动,并积极利用网络阵地,在互联网上充分展示学生社团的活动风采。在经济市场化、文化多元化和办学开放化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学生社团活动的商业化倾向,因势利导、规范管理。

  2.重点强化对高校社团干部的选拔和培养。社团干部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团的发展潜力,因此高校在社团发展中应当组织教师加大对社团干部的培训力度,争取培养一批有能力的社团干部带领社团实现自身的发展。例如,对于学生自发组织的羽毛球爱好者社团,学校可以抽调体育教师作为社团的技术顾问,对于社团成员在羽毛球技术的训练方面给予指导,同时教师还可以对社团的发起者进行专门的培训,对高校社团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作用等给予系统的培训,以此增强他们的专业素质,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

  3.进一步健全社团规章制度,以制度的规范作用不断增强社团的发展潜力。高校应当注意这种制度设计对于社团和校园文化的融合。具体而言,在社团成立和运行过程中,应当明确有关条款,使社团的运作秉承校风校训,并结合高校自身独特的文化氛围进行。例如,有的高校致力于培养实用型人才,而有的高校则致力于培养研究型人才,这在社团建设中应当有所体现。致力于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高校可以要求社团每年组织成员到企业或社会中做1~2次实地调研;致力于培养研究型人才的高校则可以要求社团每年定期组织成员参加国内相关专业的大型研讨会。这样一来,社团建设便可以在制度的规范作用下实现与校园文化的融合。

  [参考文献]

  [1]朱玛.对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2]邓波.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困境及出路[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S1).

  [3]逯朋.和谐校园视角下综合型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1(9).

  [4]尹子燕,章健.高校学生社团现状分析及对策[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8).

文章标题:国家级论文发表强化高校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jiaoyuxue/22308.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