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核心论文论地方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

所属栏目:教育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4-05-27 09:11 热度:

  21世纪以来,为了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地方高校得到了迅速发展,担负着高教大众化的主要任务,并已成为当地科学文化和技术研究中心。高校二级学院作为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种形式,已在地方高校得到迅速应用,但在教学管理中面临的一些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重要的问题是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摘要]探索地方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是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学校学院制改革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模式创新具有服务地方性、二级基础性和相对独立性,要注重教学管理观念、教学管理任务、教学管理方法和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从而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模式。

  [关键词]教育核心论文,地方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模式,创新

  如何面对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探索地方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不仅关系到高校的整体和谐发展,也是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地方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的意义

  (一)加强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改革是高校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础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量与质矛盾统一的概念,大众化的进程包含量的增长与质的变化两个方面,[1]深刻地改变着承担高等大众化主要任务的地方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首先是教学管理规模趋向扩大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重要变化是接受高等教育人数显著增多,使得高校的办学规模扩大,从而引发教学管理规模扩大的事实。这个事实迫使高校创新教学管理模式,以适应教学管理规模日渐扩大的需要;其次是教学管理机制趋向多样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高等教育理念、教育功能、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变化,由此引起了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过程、教学管理方法、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变化,使得教学管理机制多样化;最后是教学管理层次趋向基层化,随着教学规模的扩大化和教学管理机制的多样化,单靠学校教学管理职能部门为主的教学管理模式已不符合需要,迫使教学管理的层次由学校为主转为以二级学院为主,二级学院成为教学管理的基层单位,担负着教学管理的主要任务。因此,加强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改革,特别是对于担任大众化教育主要任务的地方高校来说,是适应大众化教育进程的教学管理基础。

  (二)改革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模式是适应学院制建设的保证

  在高等学校中,教学工作由校长全面负责,分管教学的校长主持经常工作,并通过教学职能部门,统一管理教学工作进程及信息反馈,实现各项教学管理目标。尽管很多地方高校已经建立了二级学院管理体制,但由于传统教学管理观念的惯性影响,在建立适应二级学院管理体制的教学管理模式方面仍遇到较大障碍,使得二级学院有责无权,无法独立开展工作。二级学院管理体制的改革必然会引起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首先是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随着二级学院管理体制的实施,为了发挥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功能和作用,需要改变学校教学管理职能部门一统天下的局面;其次是对二级学院教学管理职能的改革。改变在传统管理模式下二级学院管理职能弱化的状态,强化二级学院教学管理职能,提升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水平;最后是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机构的改革。由于地方高校二级学院体制建立起步较晚,教学管理能力较为薄弱,直接面对众多的教师和学生,显得身单力薄,需要增加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人员,提高教学人员的素质。因此,在地方高校的教学管理中,打破传统管理模式,创新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模式,是适应学院制建设的保证。

  (三)创新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模式是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地方高校的发展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是互相依赖的辩证关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等教育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地方高校的发展也需要地方提供经济支撑。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离不开与其配套的政策环境和服务部门,在以学校统一管理的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下,尽管学校的职能部门也想方设法利用人才资源和智力资源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但由于对资源掌握的间接性,存在着层次空间和传递时间的屏障,无法高度利用和深度挖掘,障碍了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进展。地方高校二级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是具有学科和人才的直接资源,能将科学研究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能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和智力资源的优势;其次是具有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的直接方式,通过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直接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因此,地方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模式创新能充分发挥服务地方的功能,将学院的资源优势与地方的资源需求进行有效接合,直接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地方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的特征

  (一)教学管理的服务地方性

  服务地方是地方高校的重要使命。“服务地方”是指地方高校以全面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目标,实现高校与地方共生发展的需要,为政府、企业和人的发展提供服务。[2]地方高校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模式创新中,以教学管理依托地方、教学管理服务地方为出发点,紧密地与地方政府和企业联系,了解地方的需求,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改革、实习见习安排等环节,体现出地方性,充分发挥服务地方的作用。

  (二)教学管理的二级基础性

  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其任务职能的主体是贯彻落实学校对本学院制订的目标要求,结合学院学科专业和人、财、物等资源条件予以补充完善和改革创新,重点要放在教学活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上,以发挥教学管理的直接和基础作用。[3]在高校中,二级学院具有二级基础性,首先在管理机构的层次中,二级学院是学校的二级教学管理机构,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按照学校教学管理的要求,结合学院的实际开展工作;其次在管理工作的层次中,二级学院是实施教学管理的基层机构,从事基层教学管理工作,与学校职能部门一起,共同完成教育管理工作;最后在管理工作的内容上,二级学院从事基础的教学管理工作,主要是进行日常的教学安排,处理具体的教学事务,是高校教学管理体系的基础。(三)教学管理的相对独立性

  二级学院是具有管理职能的教学行政实体单位,承担着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四大职能,[4]在实施学校既定目标的工作中,有一定的自主权,具有相对独立性。在二级学院的相对独立教学管理中,首先是二级学院管理责任的相对独立性,按照学科和专业特点的不同,承担在人才培养中的责任;其次是二级学院管理权力的相对独立性,需要创立相对独立而有特点的管理制度,相对独立地行使教学管理权力,有效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最后是二级学院管理利益的相对独立性,在有责、权的基础上,具有相对独立的利益支配和分配权,从而提高二级学院的积极性。

  三、地方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的策略

  (一)创新教学管理观念

  在地方高校中,教学管理观念创新是指教学管理人员适应地方高校的培养目标,具有运用创新思维、使用创新方法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的理念,树立培养适应地方发展人才需要的教学管理观念。

  1.职能观创新。高校教学管理职能观是教学管理人员从事教学管理活动的思维导向,体现了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行为。在学院制的高校中,教学职能部门由学校的教务处和二级学院的教学机构组成,这两层教学管理机构如何创新职能观,是进行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的基础。

  (1)学校教学管理职能创新。学校重新调整各级机构的管理职能,明确学校和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职能,处理好学校统一教学管理权与二级学院独立教学管理权的关系,将该由二级学院管理的工作和事项下放,使二级学院真正享有教学管理的相对独立权。

  (2)二级学院教学管理职能创新。二级学院在自身的教学管理职能范围内,履行教学管理职责,与学校各职能部门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按照学校发展目标和自身实际,做好教学计划、教学组织和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的创新,促进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

  2.服务观创新。服务观创新是指教学管理人员要具有运用创新思维、使用创新方法开展管理工作的理念,顺应学生地域差异,创新教学服务工作。地方高校生源的质量和学生的经济状况与重点高校有较大的差异,重点高校的优秀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远大的和不明确的、非功利的和具有弹性的,[5]而地方高校的学生的学习目标则以明确的专业方向和具体的就业意向为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6]地方高校二级学院要根据这些差异,进行教学管理服务观创新,适应培养地方建设人才的需要。

  (1)有以师生为本的理念。地方高校二级学院要把教师和学生对教学管理服务的高要求作为推动教学管理改革的基本动力,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

  (2)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在教学管理中要尊重教师和学生,积极主动,热情耐心,细致周到。

  (3)有良好的服务本领。掌握教学管理的制度、方法和技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

  3.主体观创新。在高校教学管理中,主体观创新是指将教学管理人员、教师的主体性与学生的主体性辩证统一的新主体观。长期以来,高校教学管理总是视管理人员为主体,而把教师和学生视为消极被动地接受管理的客体,这容易导致教学管理中的强制压服和简单服务,影响、压抑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大学教学管理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能用生产实践观的“主体——客体”模式来理解的,它属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另一个方面——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实践关系。[7]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主体,能否为教师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保障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和教学工作成效的关键因素。[8]二级学院是高校最贴近学生的管理机构,直接面对师生和为师生服务,是体现主体观创新的直接管理机构。

  (1)树立师生参与教学管理的观念。二级学院在教学管理中要树立教师和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观念,认识教学管理人员的主体性与教师、学生的主体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努力激发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管理活动。

  (2)建立师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机制。在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中,要重视教师和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权利,开拓教师和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渠道,从管理机制、运行方式上充分保障教师和学生的参与权力。

  (二)创新教学管理制度

  在地方高校二级学院改革和发展中,教学管理制度制定和创新是薄弱环节之一,需要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注重地方和学校的和谐发展,促进教学管理制度创新,发挥教学管理的作用。

  1.教学管理制度要理顺校院关系。地方高校在增强办学硬件的同时,重视和加大了教学管理的力度,制定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但由于受传统管理观念影响,使得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机制仍难有突破,多数仍处于弱势状态,没有处理好学校与二级学院的管理关系,没有把相应的管理职权下移。在创新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制度创新中,理顺学校与二级学院的管理关系是很重要的方面。

  (1)学校要勇于放权。学校应该“抓大放小”,即学校把握办学的大政方针,明确学校和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责任、权力和利益,实现学校管理方式由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的转变。

  (2)二级学院要善于用权。二级学院在管理范围内行使职权,制定具体的教学管理制度,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地方需要和学院师资、设备等实际情况,建立和创新教学管理制度,自主进行教学管理。

  2.教学管理制度要体现民主权利。教师是高校中的主要力量,是教学改革的直接实施者和探索者,对教学改革具有深刻的体会和思考,具有直接话语权和影响力,应具有不同层面教学决策和管理的参与权,在教学管理中不能忽略教师参与教学管理的权利。因此,要重视教师参与教学管理的作用,教学管理制度要体现教师参与教学管理的民主权利。

  (1)建立教师参与的民主管理机制。二级学院在教学改革、教学决策、教学研究等管理过程和管理制度中,要提供教师参与的机会,保障教师在教学改革与管理中的民主权利。

  (2)建立教师参与的民主管理组织。二级学院要建立有教师参加的教学改革、教学决策、教学研究等民主管理组织,发挥教师在教学改革与管理中的民主作用。(3)建立教师参与的民主监督制度。二级学院要加强教师参与监督的工作,制定教师参与监督的制度,强化教师对学院管理人员的评议权和监督权,使教师真正成为学院的主人。

  3.教学管理制度要具备激励作用。高校的教学正常运行要通过教学管理制度进行管理,但以学校行政控制为中心的教学管理制度往往是管理强势,激励弱化,教学管理的主要手段通常是对管理对象实施命令、约束、处罚为主,缺少激励机制和人文氛围,抑制了基层教学组织及教师的积极性。在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制度创新中,要发挥管理制度的激励作用,利用管理手段的激励因素,提高教学管理的效果。

  (1)改变学校一级的集权管理体制。学校一级的教学管理要改变集权式管理体制,强化激励机制,下放教学管理权限,将教学管理的主要任务和责任赋予二级学院,发挥二级学院在教学管理中的能动性。

  (2)弱化二级学院的行政管理行为。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要成为激励和促进学院发展的基层组织行为,改变行政管理的方式,弱化行政管理的行为,在管理制度中增强激励的措施,发挥教学管理制度的激励作用。

  (3)增强教师参与的激励措施。教师是二级学院的主体,是教学管理行为的对象,也是教学管理的参与者,二级学院的管理制度要融入激励措施,创造教学管理的人文氛围,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管理工作。

  (三)创新教学管理方法

  高校教学管理的方法创新是指教学管理人员管理方式与学生自我管理方式有机结合的新方法观。在地方高校的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中,要打破地方局限,考虑学生的地域差异和需求差异,改进教学管理方法。

  1.统一协调化的管理方法。地方高校为扭转在全国高校的弱势局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在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中逐步形成了校院分工、共同管理的共识。为应对校院多层次教学管理的课题,地方高校要进一步探索教学管理统一协调化的途径,理顺校院两级的关系,共同做好教学管理工作。

  (1)学院统一管理。学校采用统一和示范的形式对各二级学院进行管理,例如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要有统一的格式、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统一的学分要求,以此管理各二级学院的专业课程的开设。

  (2)二级学院协调管理。二级学院要与学校协调配合,采用灵活和多样的形式,按照学院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管理,例如培养方案中学生能力的培养、专业课程的开设等。

  2.信息共享化的管理方法。随着地方高校教育信息化环境的建设,信息化技术已得到迅速应用,信息资源日渐增多,但在应用中凸显出在信息系统之间、部门之间、校院之间和各学院之间难以共享和交换信息等问题,其中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全校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和信息共享手段。在地方高校中,需要高度重视信息共享化环境的建设,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1)学校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在学校层面,要改变以部门为单位建立信息管理系统的局面,建设能统一管理和共享学校各类信息的管理系统。

  (2)扩大二级学院的信息管理权限。学校管理部门改变信息共享手段,下放信息资源的管理权限,扩大二级学院的使用权限,从而提高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的共享程度。

  (3)增强二级学院的信息共享能力。二级学院要改善信息共享的设备,充分利用各类信息资源,发挥这些信息资源的作用,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3.流程规范化的管理方法。在地方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方法创新的过程中,流程规范化的教学管理方法应该引起重视。教学管理方法流程规范化是用统一的标准来实施教学管理工作程序,增强教学管理的规范性,例如用统一的质量管理标准、专业建设标准和课程建设标准等标准体系来规范教学管理的流程。流程规范化是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重要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应用。

  (1)建立规范的管理流程。对各种教学管理流程进行重新审视和修改,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从而奠定流程化管理的基础。

  (2)做好流程管理工作。通过对各种流程进行评价,确定流程对教学管理效果的作用,消除无效的流程,完善效果差的流程,强化效果好的流程,简化繁琐的流程,保证教学管理流程的有效性和简便性,发挥教学管理流程在教学管理中的价值和作用。

  (3)发挥管理流程的作用。在教学管理中应用流程规范化的管理方法,按照流程化、规范化的要求,对教学管理环节和内容实施流程化和规范化的服务,通过创新教学管理流程,达到创新管理工作模式和提升工作效率的目标。

  4.灵活多样化的管理方法。在二级学院的教学改革进程中,刚性的教学管理制度与变化的教学改革需要的矛盾渐现,这就使得教学管理方法应具有适应教学改革变化的灵活多样性,避免刚性的教学管理制度成为教学改革的障碍。

  (1)教学管理环节应有一定的弹性。在管理环节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应允许某一环节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作适当的调整和修改,减少刚性,增加弹性。

  (2)教学管理手段应有一定的柔性。在保证教学管理秩序正常、有序的基础上,应允许在一定程度内适当调整和临时安排,以使教学需要与实际情况相一致。

  (3)教学管理方式应有一定的韧性。在教学管理环节和手段在一定范围变动的情况下,教学管理方式应具有应对教学管理环节和手段变动的能力,表现出教学管理方式的承受冲击韧性和管理人员的坚定心理韧性,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稳步推进教学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1]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与政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1(6):1-5.

  [2]郭平.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使命、功能与推动策略[J].求实,2012(1):265-268.

  [3]陈文.关于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20):48-50.

  [4]张伏力.论高校二级学院新闻宣传的教育功能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3(2):171-173.

  [5]陈敏华.教学领导目标与学生学习目标的关系探析——一项以毕业生为视角的质性研究[J].教学探索,2010(7):17-18.

  [6]刘忠浩,屈代州,张玲,等.地方高校学生学习行为与教学满意度[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5):77-81.

  [7]王桂林.大学教学管理的本质是一个交往实践过程[J].教学评论,2008(8):32-34.

  [8]季燕萍.谈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者的素质[J].大学教育,2013(13):150-151.

文章标题:教育核心论文论地方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jiaoyuxue/21157.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