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论文发表期刊推荐核心期刊《学习与实践》,《学习与实践》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武汉市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期刊杂志,国际刊号ISSN:1004-0730;国内刊号cn:42-1005/C。期刊栏目:本期视点、中部论坛、海外谈武汉、江城论坛、城区评论、武汉经济、学习三个代表思想、媒体交流、开放天地、民主与法制、书评、论苑。
摘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作为高校德育方法中两种基本方法,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高校德育过程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应互为补充,互为融合。本文从学校的教学方面、校园文化方面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较为详细的提出了整合的对策,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指导,有助于提高高校德育水平,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显性教育,隐性教育,高校德育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方法中主要是以显性教育为主,对隐性教育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对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整合理论不能片面、孤立的研究,要结合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受教育者的发展变化,反思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抓住高校德育改革发展的机遇,摸索出高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径,培养和塑造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一、创新传统的“灌输式”教育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高校的德育更多是采用显性教育的方式,通过正面的理论灌输,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在那特殊时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传统的教学是教师中心,它以教师片面地注入知识,照本宣科地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科书中的“系统知识”,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排斥了学生应当把握的现象、过程与学生的表象、经验之间的关系,无视新知的生成与发展乃是这两者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它是一种无视学生个别差异的同步教学,在这种条件下不可能期待学生能动的活动,也不能培育他们的能动性与创造性。
(一)教育者要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
“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意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典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面对大学生思想上的复杂多变性,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要实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整合,对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教育者应拓展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加强对哲学、教育学及心理学的学习,准确把握受教育者的心理变化趋势,从而有针对性的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而网络是信息传递最快的一个平台,教育者要紧跟时代步伐,提升自身计算机应用水平,能够熟练运用网络获取信息,通过网络与受教育者交流互动,增强德育效果。
(二)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的一种主体性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一种方式。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整合的过程中,不仅要正面向受教育者灌输必要的知识和理论,更强调受教育者亲身参与、亲身体验和亲身感悟,在无形之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整合要树立受教育者主体性意识,变单向的灌输为双向的互动交流,唤醒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体性意识的增强有助于受教育者主动地认知、能动的发现、正确的选择,主动进行自我教育。教育者要善于启发和引导受教育者,把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感染学生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关注、理解、尊重学生的发展需要,尊重学生的价值选择,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促成人才的全面发展。
(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加强沟通交流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取得相互联系的一个重要渠道,没有沟通,人类就不能得到发展。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和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与人沟通。在现实情况中,教育主体与受教育者之间缺乏交流,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师生之间没有很好的交流平台和足够的交流时间,师生间的交流仅局限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二是师生间的代沟,师生间的年龄差距和不同的生活背景,成为师生间沟通交流的阻碍。师生间的沟通方式有多种,有语言沟通、身体语言沟通和书面沟通等,教育主体要根据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比如说,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来说,身体语言的沟通和书面沟通效果会相对好一些,相反,对于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来说,直接的语言沟通效果会更好一些。教育主体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沟通方式,都要调动受教育者参与的积极性,让每个受教育者都参与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整合的过程中,切实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二、开发校园文化资源
校园文化资源包括校园物质文化资源和校园精神文化资源,也就是校园的“硬件”和“软件”。有效利用和开发校园文化资源,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对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整合十分有用。加拿大教授斯蒂芬利考克在《我见之牛津》一书中说:“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生活环境。”校园的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也是隐性教育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的载体。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学校前进和发展的永恒的主题,校园文化直接影响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它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发展的一个主要内容,良好的校园文化将促使学校更健康、稳定的发展。校园文化环境,作为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在德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影响甚大。
(一)加强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它是当代学校教育的必然产物,它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教育功能、示范功能、凝聚功能、创造功能、熏陶功能等,为当代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格与正确的价值观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校园物质文化包括校园的各种硬件设施、校园风景和师资队伍等,物质文化环境虽然对受教育者的发展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但它却是校园文化得以发展的最基础的载体。“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要努力将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特色等融入、渗透到校园的布局和设计之中;要融教育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体,要讲究艺术性;要富有人文气息,具有人性化色彩。”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建设,不仅为学校树立良好的形象,也是学校综合实力的体现。学生生活其中,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诸方面都受到熏陶、感染,而这种心灵的塑造,完全不同于知识技能的培养,它只能靠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营造形成心灵的感应,精神的升华,观念的更新,从而实现学生时代良好性格的塑造。
(二)加强校园精神文化环境的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校园精神文化包括学校的校风、教风、班风、学校人际关系和各种规章制度等等,它是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学校的校风、教风和班风可以统称为“学风”,“对受教育者来说,优良的学风是一种氛围,使人受到感染和熏陶;是一种动力,使人感到庄严感和使命感;是一种约束力,能有效制止不良的思想倾向和行为方式。”学风代表了学校的治学态度、治学思想和治学精神,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带动师生学习工作的积极性,加强合作,更好的发挥整体效应。学校的规章制度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高校管理者的教育管理理念,它影响了受教育者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决定了受教育者的行为规范和对事物的评判标准。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整合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三、拓宽整合的途径
社会实践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德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多样性的发展,当今社会需要学生把握时代需求,解放思想,及时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社会实践是沟通学校和社会的桥梁,是学生认识社会的“第二课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纽带。正如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所说:“教育者必须尽量避免把一套死板的价值观,强加给学生。但是他们必须系统地组织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活动,使学生明确他们形形色色的价值,使之具体化并加以检验。”
(一)组织学生开展校内的实践活动
在高校德育方法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整合的另一有效方式,就是教育主客体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课堂上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反思所学理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开放式教育。在校园内组织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是受教育者走出课堂的第一步,也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整合的关键一步。在组织的社团活动中,学生们积极的参与到过程中,满足了学生们学习、生活和交往的情感交流和兴趣爱好的需要,参与社团活动是他们适应生活的一个重要途径。社团中良好的人际氛围,也有助于学生们在活动中互帮互助,树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提高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组织学生参加针对本校的公益劳动,美化校园环境,体验劳动的乐趣和价值,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对学校的感情。通过勤工助学,可以帮学生们减轻一定的生活压力外,还可以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师生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在勤工助学的过程中,能帮助学生们树立责任意识,参与到学校的日常管理中来,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通过军事训练,可以磨练学生们的意志,培养学生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促进了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组织学生开展校外的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手段。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活动,了解社会。高校学生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到公司、高校、农村等地方进行调研,获知各方发展的最新成果,了解各领域内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瓶颈。每次调研结束,可总结各地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并反思所学理论的局限性,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并增强对我国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的信心。组织学生进行挂职锻炼,提高独立工作能力。高校学生由于长期在学校生活,没有工作和社会经验,“眼高手低”的情况普遍存在。高校学生可以通过到社会上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勤工助学或挂职锻炼,根据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发现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身的独立工作能力。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宣传和志愿活动,提升自身的认知能力。高校学生可以通过课余时间,面向学校、面向社会组织社会宣传和志愿活动。社会宣传可以包括国家的政策方针、关注弱势群体、相关专业技能、普法宣传等;志愿活动可以包括公益服务、支教支边和社区共建活动等。通过社会宣传和志愿活动,在为同学和其他公民提供了相关信息和力所能及的帮助外,高校学生还培养了自身的表达能力,增强了自身的认知能力,提高了社会的公德水平,更有效的促使了高校德育方法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在实践中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