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研究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1-05-25 08:43 热度:

  摘要:近年来,高校学生对待宗教信仰问题持有不同态度,一些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一些则对宗教问题存在一定的模糊性。针对这些现象高校必须加强对在校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以及如何进行教育的问题研究。
  关键词: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
  
  一、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重要性
  在当今世界国际国内普遍出现“宗教热”的现象,由于高校学术氛围活跃,与国外进行学术交流,国外宗教文化的传播及其宗教观点的影响也较为明显,极端宗教势力日益恐怖主义化,社会上各种邪教学说也形成暗流,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可能不受宗教观念的影响,甚至在有些高校出现大学生信教的现象。因此在社会转型发展的今天,如何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认为宗教的产生根源在于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不足,在于人们的心理归属和情感需要,在于阶级压迫和统一社会行为和规范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关认为宗教的功能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积极的功能,表现在社会整合、心理调试、道德教化、社会公益、文化传承等方面;二是消极的功能,表现在分离族群、愚化民智、掩盖恶行、妨碍革新等方面。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认为宗教的本质是宗教对现实生活的虚幻的歪曲的反映。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是人类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只不过是一种不真实的反映。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
  (一)课程内容的设计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的设计至关重要,而在大学教育的思政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四本教材中相关宗教的内容却少之又少。因此,在教材中增加关于宗教的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二)教学方法的设计
  1、讲解式教学
  学校是传授知识,培育人才的摇篮。之所以要采用讲解式教学,是因为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有自身的规律及特殊作用也是一种相对独立性,而这种意识也不会是自发形成的,也不是不学而知的,只有通过科学理论的学习才能正确的掌握并树立正确的宗教观。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也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行教育学生的,因此讲解式教学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2、研讨式教学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并不是僵硬的教条,这就要求高校进行启发式的教与学互动。教学研讨就是其中一种,它是指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的同时,可以加设一些开放性的教学内容,把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中一些观点、看法摘出来在课堂上进行研究讨论。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深入理解,从而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3、案例式教学
  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而宗教信仰是人们精神世界的问题,历史实践证明,我们不能用强制手性段来解决宗教问题,因此对待精神世界的问题就要采取精神手段去解决。我们在高校中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也是可以采用案例分析的。例如:“法轮功事件”,它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教学案例,学校可以通过马克思宗教理论教育的学习结合案例分析,能够使高校学生深刻领悟马克思宗教观的科学性,从而使他们的思想上升一个高度以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4、实践式教学
  理论与实践二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在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这才能使全方位教育落到实处,真正的引导大学生拥有科学的宗教观来提高自身的素养。
  (1)宣传教育
  高校在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活动时可以运用电视、校园广播等多种媒体进行宣传教育。也可以开展讲座,专题性活动以开展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宗教观教育,其重点在于确立大学生的无神论思想和科学精神。其次,是要培育和优化校园文化文化环境,形成催人奋发向上的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广泛组织思想文化活动,鼓舞大学生的思想文化底蕴,增强对垃圾信息和西方意识形态的抵御能力,不受其左右。
  (2)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是高校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可以通过认识和研究具体的社会现象,提高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并可以深入了解社会实际,正确的分析社会中存在的宗教问题。高校可以在校内开展调查,以问卷的形式了解目前大学生对宗教的态度及观点;还可以通过社会实践调查,了解当前大众对宗教的看法。
  
  最后,要坚持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时代性原则,就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方法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创新,不能一劳永逸,而是要持续创新,不断完善。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页
  
  赵宗宝,李小梅,王兆云大学生宗教观现状分析及良性变化对策—————基于河北省五所高校的抽样调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98年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三卷,第2页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三卷,第354页

文章标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gaodeng/9100.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