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民族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要深入研究民族学生的性格特征,探索现阶段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功能,不断提高民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学生工作思路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是民族高等院校的神圣职责,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标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系统工程,民族院校的思政教育有自身的特征,尤其在现阶段很多院系存在民族班,焦点问题容易产生。这就要求我们思政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各民族学生的性格特征,探索现阶段民族学生思政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思政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功能,不断提高民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目前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问题很多,在民族院校以下问题显的更为突出:
一、部分民族学生政治敏锐度低,社会责任感不强,判别是非能力低。
现阶段很多学校招收了民族班,这些学生基本上来自边远地区,正因为边远地区文化相对落后,教育相对落后,生活水平等等都相对落后,致使文化层次较低,法律意识较为淡薄,政治敏锐度不高,社会责任感不强,对是非的判断不够准确。比如有些民族的宗教信仰观念很强烈,而学生是来自全国很多省份的,对各民族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了解甚少,加之学生正值年轻气盛的时期,有时因为一些小事就会引起纷争,造成一些不良影响甚至严重后果。
二、网络时代民族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网络使民族高校思想教育意识形态防御能力遭遇挑战。网络的重要特点是具有共享性和匿名性、自由性和开放性,而目前我国在网上要获得信息的高效服务必须求助于一些发达国家的数据库,致使这些国家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意识形态以及不健康的内容从而得以大量输入并处于强势地位。西方大国试图西化分化的图谋一直没有停止,他们充分利用其掌握的信息传播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极力向世界特别是仍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传输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思想,以图达到其“和平演变”的目的,许多大学生不明真相,经常拿我们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相比,以至于产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满,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信心不足。
三、民族学生汉语功底差,阻碍民族学生正常的社会交流。
不容置疑的说少数民族语言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应该发扬、研究,但普通话是我国的国语,是国内人民交流的通用语言,所以在全民族范围内更应该大力推广。现阶段招收的民族学生大多数来自边远地区,他们基本上讲民族语言,汉语功底较差,甚至根本不会,这就使他们与社会、人际的交流成了问题。在学习上较普遍的一个现象就是民族生成绩较为靠后,除了本身的文化底子薄以.外,还在于汉语功底差。目前除了民族语言专业外的其他各专业还多以汉语为主进行授课,这样对部分民族学生来讲就有较大的困难。此外还有很多因语言障碍带来的问题使民族学生对学习缺乏动力,因为学生学习的根本目地不光是增长才干,还有就是求职。现在就业基本上是双向选择制,绝大多数单位用汉语与学生沟通交流,而对部分民族学生来讲由于语言的障碍就不能很好的推荐自己,最终未能获聘较好的单位甚至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现阶段“学习无用论”本身在农牧区比较严重,如果再不能较好的解决这些民族学生的就业问题,将会造成民族学生对上学、上大学无用的观念的加深,如此下去我党将失去通过大学教育来提高少数民族整体素质的一个战斗堡垒。可见教育部门一定要非常重视民族学生的就业问题,而这一问题还得从语言关抓起。
四、奖助学金的评定存在不平等隐患,致使学生思想不够稳定,学生间矛盾加剧。
近年来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学校内部设立的各种奖学金(比如:校级奖学金、学生单项奖等)、社会组织或个人为资助贫困家庭学生设立的专项助学金、奖学金逐年增多,有些奖助学金呈现出数额较大,范围较广的特点。在国家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偏远地区学生入入学优惠政策的实施后使很多孩子有了上学的机会,但经济的困难还是客观存在的。面对各类奖、助学金每个人都在努力争取,这中间难免会发生一些不良现象,从而影响到公平、公正的原则导致学生思想不稳定。
思想政治工作者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切实增强“祖国意识、法制意识、团结意识”教育。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方针,是激励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维系全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纽带。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也是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路明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处于人生重要转折时期的各民族大学生,能否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培养质量和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等学校,我们培养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党和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办学宗旨。学校要以对党的事业、国家前途、民族命运高度负责的精神,始终不渝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摆在学校育人工作的中心位置,融人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打牢大学生思想基础,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念和信心,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坚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凝聚大学生力量,在广大学生中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增强祖国意识、法制意识、团结意识,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持用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拓展大学生思维,激发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培养不畏艰险、勇于创业、开拓进取的良好品质。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校园风尚。
二、规范网络道德.促进网上自律和他律的有机结合
加强对网站的管理和对大学生的网德教育,促进网上自律和他律的有机结合,是提高对互联网的控制力和对有害信息的审视能力,坚决抵制西方意识形态在网上渗透和传播的有效途径。同时要加大网络监控力量,清除网上垃圾.规范网上行为,尽量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网上活动空间。为了广泛开展网络安全教育,保证网络健康、有序运行,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各项工作的顺利运行.我们要制订相应的“网络管理办法”,规范网上秩序.严肃网络法纪。
营造全新的网络文化氛围,利用电子论坛、聊天室等交互式的信息传输方式,进行有说服力的、有针对性的宣传和沟通.把科学理论灌输和渗透到大学生头脑中去。培养是非判断能力。让他们在多元化的价值观体系下学会鉴别,学会选择,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观念的侵袭。
三、确实做好各类奖助学金评定工作,消除奖学金分配不平等隐患,确保学生思想稳定
近几年国家加大高校奖助学金的力度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体现人文关怀的具体表现。能否把这块蛋糕公平合理的分配好,以确保学生思想稳定是摆在当前思政工作者的任务之一。这可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是尽早建立贫困学生档案。在新生入学时就建立起贫困生档案会更加客观准确,因为新入学的新生还不知道现在国家奖助学金力度之大,所以就不存在过多的非分之想,反映的家庭情况更加贴近实际。奖学金根据综合测评先后评定。而助学金只面向贫困生档案表中的记载依次评定。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学生之间为评定奖助学金而引发的勾心斗角,使班级更加和谐,也能够最大限度的把党和国家的鼓励、关怀送到那些品学兼优、实际贫困学生的手里。
二是将奖助学金的发放工作与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人们往往会主动寻找自己的崇拜偶像或榜样,来进行自我激励。一个良好的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为了更好的发挥奖学金的导向和激励功能,我们应该将奖学金的发放与宣传教育工作结合起来,把奖学金的发放当作教育学生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坚决抵制那些拿到奖助学金的学生大吃大喝、攀比行为。建立起有效的规章制度加以约束,使国家、社会团体的鼓励、爱心真正体现在受奖助学生的学习上。
三要重新审视奖学金的价值导向。对该奖学金进行准确的定位,奖学金的设置应该拉开差距、分开档次,使真正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使学生的“付出”与“回报”相一致,而不应该搞大锅饭“旱涝保收”,避免懒惰型大学生得过且过,而让优秀的上进型大学生得到更多的奖励。将该奖学金和助学金严格地区分开来。
四、作为民族高等院校有能力更有义务强化训练民族学生的普通话,
想办法尽早使民族学院流利用汉语表达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现在已经开设了普通话训练课,但笔者认为仅此而已还远远不够,还应该积极营造普通话训练环境。
一要强化训练。仅靠课堂学习达到强化普通话是不可能的,应在课余时间通过大声朗读、平时大胆用普通话交谈等手段来达到强化的目的。也可以以团日活动为契机,通过举办汉语角等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强化民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二要各民族学生混合住宿。有的院系为了便于管理将各民族学生分开住宿,这虽在饮食习惯、便于沟通、减少不同民族学时间的摩擦等方面确有实效,但减少了不同民族学生间的交流,更失去了民族学生锻炼普通话的机会。再说任何语言的学习通过环境的熏陶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学生的生活基本上是三点一线制,留在教室和宿舍的时间最多,通过不同民族学生混合居住就有渲染的效果,做到这一点的同时必须做好尊重民族习惯的教育。
最后还应强调,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仅是思政工作者的工作职责,更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因此在具体工作中,各系统都要有各自的工作着力点、侧重点,又共同围绕和服务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这一大目标,通过各方面的工作合力,努力构建以政治思想建设为灵魂、道德建设为基础、学术文化建设为关键、文体文化活动为补充的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工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以“两课”教育为基础,党政工团学齐抓共管,教职员工积极参与实施,纵横交错、点面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立体网络和以德育为主,以活动为载体,以实践为途径,上下结合,全程全员育人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