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儒家思想与和谐班级建设

所属栏目:高等教育论文 发布日期:2010-08-12 10:43 热度:

  摘要:中国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其思想精髓中,与人为善的仁爱观、义然后取的义利观、诚信无欺的立世观等儒家的道德修养理论与方法是我们塑造大学生新型人格、加强和谐班级建设的宝贵资源。在高校通过邀请专家做儒家思想专题讲座,鼓励学生阅读儒家经典和文学名著,在班级组织开展与儒家思想相关的主题班会和教师践行儒家思想传统美德等形式来传播儒家思想,推进高校和谐班级建设,以培养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大学生。
  关键词:儒家思想;和谐班级;仁爱观;义利观;诚信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的报告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今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在党中央号召全国人民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时,集传承中华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科学技术创新于一体的高校理应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先行者。所以高校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并带领学生投身于和谐校园、和谐班级建设,培养大学生具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等意识,在学习生活中积极进取、刻苦钻研、追求真理的创新精神,在社会生活中顾全大局,自觉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的时代精神。在高校建设以正义、发展、公平为特点,包含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团结互助等各方面和谐的班集体的过程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把弘扬儒家思想精髓作为高校德育的有益补充,可以促进班级和谐建设,营造出良好的育人效果。
  一、儒家思想的精髓是构建和谐班级的文化基础
  儒家思想的传统道德教育理念,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精神价值影响着中华儿女,并成为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动力。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发展,成为了祖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它的思想精髓包含有以下几个方面:
  1、儒家与人为善的仁爱观,奠定了古代社会人道主义、人文精神的思想理论基础。
  2、儒家义然后取的合理义利观,要求人民深明大义,善于从整体和全局看问题,不计较个人得失。在义与利的关系上,儒家重义轻利,义以为上,舍生取义。儒家的这种“义利观”,是用来调节社会集团与集团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利益关系的思想武器。应用于班级建设之中,可以营造出以班级为重、顾全大局,不为班级抹黑,人人为班级争光的育人氛围。
  3、儒家诚信无欺的立世观,要求人们诚实无欺,信守诺言,做到“内诚于心,外信于人”。应用于和谐班级建设之中,可以增强大学生诚信意识,形成诚信风尚,营造出“做诚信人、讲诚信话、办诚信事”的诚信氛围,促进班级朝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4、儒家道德修养的理论和方法,为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确定了目标和方向。孟子讲要“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即要具有一种凛然正气,一种自豪的无畏的精神气概,一种优化的心理素质和强大的精神力量,以及做人要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等等,在历史上也都是非常有影响的。
  关于道德修养目标。儒家提出的道德修养目标是成圣,成贤,做君子。“圣人”的标准按照子贡和孟子的讲法是“仁且智”。孔子的讲法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君子”的标准要低一些,主要有五条:第一,“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一时一刻也不违背仁德;第二,“君子义以为上”,以“义”作为行为的根本原则;第三,“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不仅学识广博而且能自觉地用礼仪道德来约束自己;第四,“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既要有外部的好形象,好风度,更要有内在的好品质。第五,“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儒家认为一个人认识和承认外在的客观必然性,当其处于逆境时就能不怨天、不尤人,而是努力尽人事,做好自己应做的事情。
  关于道德修养方法。儒家提出的修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内省的方法。二是“格物致知”的方法,主张通过接触外在事物来体认道德知识,来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到宋代,程朱理学派特别强调“格物致知”的方法,也叫“格物穷理”。因其强调要具有一种专一,专心致志的精神状态,所以又叫做“居敬穷理”。与之相反,陆象山和明代的王阳明则认为“理”就在人的心中,道德修养发明本心即可,不必向外面求索,叫做“道不外索”。宋明儒学从不同的侧面发挥了先秦儒学的道德修养方法。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和谐是儒家文化的精髓。它运用于社会,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用于学校,可以促进学校和谐;用于班级,可以促进班级和谐。儒家重视修身、立德的精神品质,对于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仰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的青年大学生具有匡扶补正和拨云见日之功效,对于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大有裨益。
  二、弘扬儒家思想是构建和谐班级的有效途径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的报告中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如何把儒家思想之精华,贯穿于和谐班级建设之中,营造出良好的育人氛围,确保高等教育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学生教育管理者研究课题之一。
  1、以讲座的形式大面播种儒家思想种子助推班级和谐建设。为此,我们特邀专家以《诚信缺失话诚信》,《弘扬儒家文化思想,构建和谐文明班级》、《谈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及其评价》为专题进行讲座。以儒家“修身、自省、躬行”来加强自身修养,“修身”要求每个同学自我完善,在思想、内心上协调发展,行为不偏离正常的运行轨道;“自省”就是要求同学们联系自己的道德修养在行动上予以反省,在精神上予以反思,做一个于己、于班、于家、于国都有用的人;“躬行”就是要求同学们积极投身和谐班级建设之中,热爱我们的班集体,共同关注班上需要我们奉献爱心的同学,积极参与开展班级各项活动,提高班级成员的文明素质。基于此,我们在实践中运用儒家思想的精华来构建融洽的班级,公平的班级,有序的班级,和谐相处的班级,同时也是文明班级,充满活力、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班级。
  2、鼓励学习儒家经典著作、文学名著等多种形式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助推和谐班级建设。人文包括了“人”和“文”两个方面,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和对文化的关切。人文的意义首先是学,是人的反观。自省和自审之学。人文素养,是指以人为本,以人的心灵纯洁与美好,人格的健全与高尚为中心,以人的个性的完整与张扬,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与确认为根本,以人与自然宇宙的和谐统一为目标的文化精神的修炼和涵养。那么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注重礼仪,更加讲究平等相待,遇事也能将心比心,宽容谅解,避免了许多矛盾和摩擦的发生。
  3、积极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弘扬儒家思想,助推和谐班级建设。在和谐班级建设之中,首先要营造一种和谐、平等、互帮互助的班级精神。儒家讲究“仁爱礼义”,这种思想是和谐班级精神形成的催化剂。以主题班会为平台,以“亲情、友情、爱情”,“爱心、良知、责任感”、“我的生日”等主题为载体,在班级倡导仁爱之心,做有责任感的人,以此营造团结、平等、正义、顾全大局的班级舆论。通过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走进儒家文化大学堂,他们用心感受美的价值,用眼睛发现美的事物,用双手去体验美的生活。
  4、充分发挥教师践行儒家传统美德的表率作用,真正做到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在学校诸多教育因素中,教师的师德,是诸因素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师德既是教师自我的职业道德,更是影响学生的一种巨大力量。在进行儒家传统美德教育促进和谐班级建设的过程中,首先组织教师学习并践行儒家传统美德,要求教师遵循师德规范:敬业乐业、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爱生忠诲;严于律己、以身立教;博学多能、温故知新;察言观色、了解学生;雅言讲学、言之谆谆;文质彬彬、风度翩翩。“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通过“文化滋养”、“践行教育”,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质,使学生初步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更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谦虚礼让、孝亲尊长、诚实守信、勤劳俭朴的健康人格。
  当前,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观大背景下,我们构建和谐班级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也是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官方思想和主流文化价值的地位,其独到的育人功能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运用儒家思想之精华来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班级,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在05级预防医学本科班实践中,通过科学的引导,同学们的积极参与,班上有80%的同学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目前有12名同学加入了党组织。有43%的同学立志继续深造考研考博。整个班上学习风气浓厚,每期学习平均成绩均在80分以上;同学间和谐相处,团结友爱,待人礼貌,尊敬师长,在为学与为人上深得任课教师的好评。开展研究型学习,结合专业知识以社会实践的形式深入农村、社区进行课题研究,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05级预防医学本科班在2006年9月被评为学院先进班级,在2007年6月评为湖南省的先进班级。在2007年11月以该班为主的湘南红丝带社会实践活动被评为湖南省先进志愿者活动。实践证明,在大学生中大力弘扬儒家文化思想,并在实践中不断躬行,是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方法,也是构建和谐班级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党的十七大报告[N].郴州日报.2007.10.25
  2. 于丹.《论语》心得[M].中华书局出版.2006.11 

文章标题:谈儒家思想与和谐班级建设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aoyu/gaodeng/245.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