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根据高校突发事件频发的现状及特征,分析了转型期我国高校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几点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特征原因对策
高校突发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社会政治的(某种具体或者综合的)原因所致,在高校内部忽然发生的,大学生起主导作用的,并可能迅速演变或者激化为较大规模,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或危害,进而危及社会安全和政治稳定的事件。或虽未发生在高校,却与高校中的人或事有相当联系的,事前难以预测、作用广泛且对高校甚至社会造成一定威胁和危害的公共事件。我国近年来校园突发事件频发,如校园暴力、食品中毒、疾病流行、地震灾害、台风灾害、火灾等,揭示了目前校园的安全系统较为脆弱。《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标志着政府把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纳入了法制轨道。目前大学生非常缺乏应急知识和自我安全防护意识,而且在学校管理体系中也缺乏相应的教育培训和预案支持,很多学校没有相应的安全标识对学生进行安全行为的指导。因此,对高校突发事件进行相应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当前高校突发事件的特征分析
1.突发性。许多突发事件的爆发来得突然,一般情况下不易预测,从而使学生管理人员与广大师生猝不及防或难以事先防范。随着手机、计算机的普及,网络的无处不在,学生的联系交往的隐蔽性增加,尽管事件的发生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不是所有的事件在发生前总有人可以感知的前兆,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就是如此,突然发生,让人措手不及。
2.危害性。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参加的人数就不会少,不仅会给高校现有的学习、工作、生活秩序造成干扰或冲击,破坏了学校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而且还会造成一定范围内的混乱和恐慌。现在扩招后的大学少则一二万人,多则十几万人,对高校本身造成的财产、声誉损失,对教学、科研秩序的影响,对校园安全稳定的破坏可想而知。
3.公共性。高校突群体性事件一旦发生,学生都是年轻人,易冲动,如果处理不及时,极易引发暴力,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在发泄不满时,常常难以控制其情绪,往往形成大规模的械斗,或与学校工作人员发生冲突,从而造成较大规模的人员伤亡,还有可能造成一个地区,甚至全国性的学生运动,从而使突发事件的涉及范围可能迅速传播引起公众的关注,成为公共热点并造成公共损失、公众心理恐慌和社会秩序混乱。
4.扩散性。在电子化时代,网络舆论的形成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能成为引发高校群体行动性事件的导火索。随着现代通讯,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和迅速普及,再加上新闻传媒采访、报道,特别是高校学生都网络的爱好者和参与者,信息扩散快,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呈开放式发展。一旦发生学生突发事件,消息会通过学生口头、网络和社会媒体迅速传播,很容易以假乱真,以讹传讹,造成人心惶惶,教学秩序混乱。在社会上产生对学校极坏的负面影响。
5.复杂性。高校群体行动性事件的主要特点是:社会联动能力强,影响面较大,与国际国内形势关系密切,一般会有一定的组织程序,主要表现为学生的集体游行、网络讨论、静坐等。高校群体性事件影响大,破坏性强,扩散快,特别是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化,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改革进入矛盾突显期,中国正在和平倔起,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会利用高校大做文章,对我国各方面进行攻击,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所以必须及时控制局面,积极进行沟通,妥善处理,不给敌人可乘之机。
二、我国高校突发事件频发的原因分析
1.招生与就业类事件比较突出。高校招生一直是广受关注的敏感问题。鉴于学校与考生之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招考制度不够公开透明以及高校内部管理混乱等原因,招生问题在各类高校、各学历层次中都存在。特别是部分高校采用欺骗方式招收预科班学生,到期无法入学。个别高校甚至以统招的名义招收高考落榜学生,毕业时无法兑现。2007年江西两所民办高校学生因被骗而突发群体性事件,造成了较坏的影响,最后在相关部门的正确处理下圆满解决,没有发展成大的事件。在就业方面,近些年来由于实施扩招政策,每年毕业生数量都很大,造成就业难。大学毕业生求职中出现了种种危机,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高校扩招带来的矛盾所致。
2.开放式办学,使得学校与社会联系更加直接。学校安全及事故类事件发生频繁。自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在校生在万人以上的高校比比皆是,有些城市的高校区,聚集了十几万名的学生,使得高校内外部环境的日趋复杂,发生于高校校园及周边或以高校学生为案发主体的治安或刑事犯罪案件接连不断,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发生于高校及高校学生身上的实验室安全、建筑物安全、火电气灾、户外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如集体食物中毒)等事故类事件也日趋频繁。由于高校人员密度大,聚集性强,一旦发生上述事故类事件就有可能造成很大损害。
3.心理问题类事件呈上升趋势。当代大学生相当多的是独生子女,生活经验和阅历较浅,且受十几年应试教育的影响,缺乏危机事件的预测和处理常识。近年来,我国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日趋严重。有关调查显示,全国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54.4%,有28%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近10%的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相当严重。近几年来因心理疾病而发生的出走、自残、自杀、杀人等事件在我国高校呈上升趋势。
4.师德学风类事件对高校及高等教育的形象损害大。大学生关心政治,爱国忧民,富有时代感,但同时缺乏政治敏锐性,头脑简单,热情冲动。近年来,学风及师德类事件在我国高校不断出现,高校及高等教育的声誉及形象受到很大损害。尽管有不良行为的教师在高校教师中属于极少数,但他们对教师队伍及高校整体形象的损害是很大的。
5.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新的制度和规定的出台,难免会令部分学生的利益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一是联合办学、专业设置的调整、学分制改革等改革措施的推出,引起的新问题、新矛盾,而解决的办法不能及时出台。二是高校扩招后老师的需求增加,教师的质量也有所下降,老师教学不负责任或水平差,易引起学生意见而罢课。三是学生评优评先、奖学金、助学金等评定不公开透明,易引起群体矛盾。四是贫困学生人数增多,有些地区解决贫困学生助学贷款难,而学校采取强制措施收费,易引起共鸣。五是学校教学设施落后,影响学生学习,生活设施差,收费又高,易引起学生意见大。
6.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我国新闻媒体的逐步开放,许多国际、国内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往往在第一时间迅速地散布到校园里。突发事件面前,各种谣言传播快、影响大。当公众正急于了解有关突发事件的更多信息时,如果缺乏权威部门及时有效的信息发布,谣言就会占据上风,给事件的处理造成很大的困难。
三、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几点对策性思考
1.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最理想的目标是控制其发生,为了应急管理能立即有序展开,使各项工作协调运转,学校必须事先建立起比较完备的重大突发事件的保卫工作应急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在重大突发事件爆发时做到有备无患、处惊不乱。(1)建立处置突发事件的责任机制。建立健全处置突发事件的组织机构,是进一步落实领导责任制的保证。学校成立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委员会,各学院、系部成立处置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2)健全情报信息网络,增强信息的时效性。建立以调研专干为轴心的,公秘结合,布局合理,反映快速,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情报信息网络。通过主渠道和秘密渠道获取深层次、预警性的重要信息,并及时研究和处理。(3)建立定期分析稳定形势和研究对策的制度。做到情况明,信息灵,早发现,早预防,掌握维护高校稳定的主动权。(4)制定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制定切实可操作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预案演练,熟练地掌握处置突发群体性事件的方法和要领,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5)快速启动预警和反应机制。在全校形成调动自如,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以及各种资源协同作战的复合型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处置突发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和效率。
2.突发事件发生后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与处理措施。当学生伤害事故发生后,由于学校负有法定的管理教育保护义务,因此,不论在何种情形下,学校必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或伤者、患者进行救治。要及时做好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沉着应对,防止谣传讹报、误传,引发恐慌情绪,维护学校秩序,保持学校稳定。
3.及时查明原因落实责任,总结经验。事故处理后,学校要及时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并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学校规章制度对直接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进行处分,落实责任制度。总结经验,完善与修订规章制度,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并妥善做好相关完整归档证据资料保存。
4.学生安全教育培训手册。学生安全教育培训手册主要包括应急法律法规、高校校园突发事件类型及风险源、预防知识、避险常识、自救常识、互救常识、减灾常识等。在编制过程中,将突发事件管理信息库中的相关风险信息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应急处理的经验相结合,然后编制成高校校园安全教育培训手册,作为学生日常安全行为的指导。在建立的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中,根据高校校园突发事件管理信息库建立的突发事件识别及处置报告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和安全教育培训手册的建立起着指导作用。
5.切实做好高校内部管理工作,消除突发群体性事件诱因。高校内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的任何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因此,高校党政干部要高度重视,加强内部管理工作,认真对待深化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和影响稳定的不安全隐患问题,密切注意动向,妥善解决问题,消除诱发因素,有效地防止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6.应将新闻发布的工作方案置于重要位置。高校突发事件是否能处理成功,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有关的新闻发布工作是否有序有效。如果其他方面的工作都很好,但是有关的新闻发布没有做好,舆论没有引导好,那么处置突发事件的工作就不能说是成功的。我们必须看到,组织报道引导舆论,不仅是新闻发布工作的重要方面,也是处置突发事件工作的重要一环,不能把它看作是额外负担,更不能对这项工作采取不负责的态度。要根据不同媒体的特点来组织新闻发布。电视、广播、报纸,电视新闻、图片新闻和文字新闻,以及互联网新闻,他们的报道特点是很不同的,发稿时效的要求也不相同。对这些媒体的特点,新闻发布者要非常熟悉,并在发布过程中把握这些特点。在组织突发事件新闻发布时,要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和需要发布的范围,考虑媒体的特点,来确定发布的渠道和新闻处理的办法。
总之,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的稳定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高校一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认真对待,出现矛盾要正确面对,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一旦发生要快速反应,积极面对,冷静思考,统筹安排,注重细节,考虑周全,把工作做的过细过细再过细,保证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确保高校和谐健康稳定发展。
*本文系廖石头主持的长沙市社科规划办2008-2009年度课题《高校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应对对策》(长社科[2008]23号)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健,刘东民.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对策.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1.5
[2]杨广,温志强.我国高校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探析[2008-10-1]http://www.mie168.com/manage/2008-10/293903.htm
[3]朱建华.试论网络时代高校在突发事件面前的舆论应对[2009-6-27]http://www.myeducs.cn/edu/web/Register/Login.asp
[4]操光亮,吴有云.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分析与思考[J].保卫学研究,2006.1
[5]孙斌.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2
[6]吴建勋.浅析高校危机管理.生产力研究,2004.6
[7]戈国华,李夏芳.试谈防止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山东文学,2008.11下
[8]白涛,许中华.高校危机管理对策初探.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