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国内外校园环境景观的分析和比较,特别是对空间的景观的分析,通过对校园环境中的交通、绿化、椅凳、垃圾桶、铺面等的论述,从心理上的分析、事实的列举,以及学校内现实环境的种种现象的呈现,并置,比较,提出了以自然为本才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最后提出了校园景观人性化解决的途径。
关键词:人性化绿色大学校园文化景观
大学校园的室外环境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校园景观的功能不仅仅是为大学正规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每个人的大多数受教育机会多发生在户外,并与他们所选修的课程关系不大,只有当校园景观具备能够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时,它所营造出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
1.高等学校环境人性化营造
1.1高校景观环境分析
高等学校犹如一个小社会,学校中的每栋建筑,一草一木对于大学生健康品格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人类文化的传播物质形式也是精神的文化的一种载体。如:建筑、雕塑、工业产品等等,因此,校园景观建设的优劣,对于学校的教育质量与声誉有着重要的影响。美国康奈尔大学《1985年校园规划指导准则》中有这样一段话:“以任何标准来衡量,康奈尔大学都是美国最美的校园之一。十分重要的一点是:期望进入康奈尔大学的学生们承认,在他们的选择康奈尔大学的诸多理由中,校园环境是仅次于学术上杰出声誉的第二位的理由。”
大学校园要满足人性化发展的需要,什么是人性化?就是满足人的生存的需要,满足人的幸福的需要和人的精神和品质的需要。生存的需要就是要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如绿色的生态环境,有树、水、池等等能够提供人生活愉快的环境。精神的环境就是要满足人的审美的需要,有廊榭、亭台、户外座位、泉水、瀑布、小卖等能够满足大学校园休闲、休息的环境。
什么是绿色大学?就是用可持续发展理念作指导,立足学校长远发展来组织和实施学校当前的各项工作,保持学校持续发展潜力的大学。对于未来大学校“园”的构想是集自然、空间与人类三位一体化的系统,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人性化校园”是符合大学校“园”人性化要求的大学校园。大学校“园”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老师和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充满激情,他们渴求变化的空间。大学校“园”应是一种生态的,具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共生的概念、代谢的概念、发展的概念,同时保护和控制的概念为了实现大学校“园”的持续性成长,应该尊重大学校“园”的地形地貌及生态环境,理解大学办学宗旨与校“园”传统,强调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与继承。
1.2高校环境景观人性化规划
单体的建筑风格和校园景观要服从于总体规划布局,并同时设计使其协调呼应,相映成趣,统一而不呆板,活泼而不杂乱。另外,校园绿化美化:广场、道路、雕塑、建筑小品、廊、榭、灯饰等景观景点也要和规划设计同时设计完成。这样,即使校园建设不能短时期完成,但有了整体的人性化设计,校园景观不管是阶段性印象,还是最终面貌,都将是美丽,高雅,统一而活泼的花园式效果。
1.3绿化、美化、园林化
一个幽静、高雅、美丽的校园,对教职工特别是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情操的陶冶,勤学的激励,志向的培养都是不可估量的。因此,要注意平面立体绿化美化造型,乔灌木树种搭配,各种花卉的点缀,室外美术雕塑,室外展板,历史人物荟萃陈列,名人业绩碑,花道绿篱,以及叠石、花坛、流水、花丛、彩色艺术路面,建筑小品等等都要根据建筑组团的性质合理规划设计。
1.4文化景观特色化
校园的文化景观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校园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具有全方位特点,并且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体现出来,但因每个学校的历史,学科不同又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因此,现代校园规划设计中应注重以下几点:突出办学宗旨与校园传统文化结合,强调空间上的体现与继承.发掘构成校园空间的共同语言,特别是校园空间的格局和机理,开放空间的形态,园林建筑的风格,质地,色彩以及和城市空间的互动关系.其文化特色景观突出的物质形式主要体现在本校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包括材料质地,色彩和雕塑小品的内容形式以及功能分区规划布局直至园林景点.
2.优质人性化成功案例分析:
校园环境是步行人群占优先并居主导地位,这是许多校园的独特景观。1987年伯克利校园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对这两个空间都喜欢,但选择“更多开发空间和绿地”的学生还是远多于选择“步行街和广场”的学生。在衡量校园用地是否均衡时,人们往往担心更多的建筑、停车场及其他城市要素会逐渐蚕食校园自然环境。这种担心主要源于来往压力的持续增大,而资金却不断减少;另外,对校园开放空间的保护和投资也很匮乏。
2、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校园户外空间景观分析
2.1校园总体概况
这所学校的发展时间很短,在原来建材学校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大一部分面积,达到现有面积的200多亩,展望中的面积还有南区的200亩,尚处于闲置、荒芜状态。
新建的南区部分,宿舍楼、教学楼、操场、篮球场和部分绿化等都作了相应的规划,总体效果良好,特别是由于绿色樟树的成活,为校园景致增色不少,2号教学楼前的公园树木花草、小径、亭台也渐渐有了起色,地势的起伏变化,层次丰富,沿着主要马路的行道树,现在也呈现出丰茂长势,沿着学校南区中央线路的主轴,两边的花镜绿篱图案富于变化,植物采用不同季相栽植,初步具备了园林的生态基础。彩色鲜艳的体育场,色泽鲜艳。5号教学楼前矗立的怪石雕塑,呈现出自然和抽象的景观特色。教学楼横向穿插而来,高达宏伟,体量很大,对称分布,中间是一个通天透明的中庭,建筑的延伸出屋檐的窗眉横向通长,显出一股勃勃的生机和活力。校园环境从整体而言,办公楼等功能完备,初步具备了办学的规模和特色。
在短短几年时间形成了先前大学几十年的规模,这在历史上是一个发展和创举,为了更好的完善学校的户外环境,让她更显活力,让人更加眷恋,我们就景观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以便日后进行完善。
2、2交通标识系统分析
交通标识系统欠缺,如在校园的入口处应设置一个显眼的清晰明了的交通指示标牌,白天通过色彩对比,在各个十字路口或岔道口,分别提供不同的交通指示标牌,因为良好的校园交通是校园的形象,新生入学,同时在交通指示标牌下印制中英文对照的励志名言,也可激励学生,无形之中形成浓厚的学校文化氛围。另外还可以通过将地面刷成不同的色彩来显现主要的路线和次要的路线,将主要路线铺设成柏油沥青路,次要的路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延伸到了宿舍楼的或者小型公园中的小径的是大理石的碎片、瓷砖的碎片或者细小鹅卵石的铺面,这样形成三种不同的路的铺设,由此分出主要路面和次要路面,以及某个建筑附属的小径等的铺设。交通标识系统还可以通过夜晚不同的路面灯光来表现,如主干道路的路灯是高架的,次要路面低架路灯,小径用地灯,这样进行区分,既能保证夜间的安全,又能形成不同的空间和私密性的范围。
2、3设施系统的人性化分析
设施系统主要表现为校园户外的椅凳组合、停车设施、阅报亭、健身设施、垃圾桶等,而人性化主要是满足师生的需求。每个人都需要私密性,会有很多的学生喜欢户外的活动,小憩、散步、阅读、学习。我们可以多设置些长凳,而这种长凳可以是坐两人或者是多人的,椅凳材质以实木为宜。椅凳设施的布置为地势的交错,层次的错位,表明了多样性的需求和人性私密性的变化,减少吵闹。花池和树篱也是如此不是简单的理解为硬化处理,花池和树池处理得好,高度、宽度适宜,瓷砖或大理石等石材铺面也能为学生、家长或相应人群提供休憩的地方。这样的设施可以减少众多的长椅等设施在缺乏人的时候,而显得冷寂和荒凉。
停车设施,将来的发展,特别是土地的局限、高层建筑技术的发展,小汽车的增多,泊车必须走向地下提车场地去,将成为可能。绿化必不可少,其实不必是特别的树种,地方树木既容易成活也好管理,成本低,如椿树、枫杨树,春夏秋郁郁葱葱,冬天枝干挺立,一颗参天大树,可以避免炎炎夏日,汽车像晒干鱼一样。而在桂花树下的私家车不仅不便于大家观赏桂花也碍于广大师生的出行。
自行车,校园内现在还比较少,如果大量需要还是应该沿着宿舍楼、教学楼等做恰当的安排,配备一些避雨棚设施等。停车场的铺面要保证水的渗透性能,雨棚周围也要进行1米多高的绿篱设置,便于营造舒适的环境。
阅报亭在各个宿舍楼的主要入口、食堂附近、体育场馆等附近都可以进行设置,还可以提供一些椅凳,方便读者进行阅览,同时,也有利于形成好的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小风,增加人文气息。
雕塑最好还是激励人斗志的学者或者反映某个正面主题的抽象雕塑或者是反映祖国壮丽河山,这样的要比随意安排的廉价的雕塑或缺乏文化意义的雕塑会更加能形成校园的文化氛围和主题。
垃圾桶是每一个户外空间都应该具备的,人们每天都在制造生活垃圾,篮球运动场地的垃圾桶严重缺失,这不利于人们在场地内活动,在校园公园中也是如此,在原校区的中央花园中也是缺乏垃圾桶。因此,经常是用餐过后,一片狼藉。可见设计和设施的不到位,也是影响校园卫生管理的一个原因。
2、4校园绿化环境分析
校园的绿化,总体上说已经全面覆盖了校园环境,人工的和自然的,其实总是会占据这一片热土的,建材学校的原有的绿化,树木种类繁多,表现为常绿的类型。新区的樟树、广玉兰、桂花树等分布较好,现在长势喜人,成活率很高。
但从生态环境和绿化发展的需要来看,种树植林是主要的,应该是常绿与落叶的结合,针叶与阔叶,乔、灌、草的结合。我们不能轻视了野生的树种,本地的植物,恰恰是因为它们的护理费用低廉,也最容易生存,能形成良好的绿色生态廊道,形成动物多样性的场地,如鸟类的栖息、昆虫的繁衍等。从绿化的平面布局来看,应该成为立体化景观模式,表现为局部环境的堆山叠嶂,水塘的取土,堆积成为山丘。特别是户外有长椅的地方,有可坐、可游的地方,应有树木夏日的遮阴,冬天提供日晒,更加宜人,这就要求种植的是落叶树,而并非是常绿的树种。
俞孔坚博士说的好,景观是可以观看的,可以游的,不是只供观看的。因此当人们走进了园林、走进了草地,春天和冬天享受阳光,显得竟是如此甜蜜。
4.结语
综上所述,校园景观人性化,首先是尊重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满足人的精神的诉求,放松,舒缓紧张的气氛;其次,是景观的场所要为人的生活、学习、工作和休闲提供舒适的关怀,而不是单凭视觉美化的效果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只有有了和谐的自然环境,人才能和谐的生活;最后,以前的以人为本,终究还是建立在以自然为本的基础上的,没有了自然,景观就不会美,因此,校园景观环境的人性化,需建立在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两者的基础上的综合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等著,俞孔坚等译,《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2001年版。
(2)【美】约翰•O•西蒙兹著,俞孔坚等译,《景观设计学——场地设计规划导则》,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