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学者斯塔克对课程管理的界定,课程管理就是为确保成功地进行课程的编制、协调、实施、支持、评价和改进而履行的责任和行使的权力。[2]可见,课程管理的研究范围不仅仅包括对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管理,还包括对课程的支持系统的管理、对课程改进过程的管理等。我校张楚廷教授认为,学校管理与其他管理不同,关键在于学校“产品”中的人,特别是学生,参与了生产自己的过程。由于课程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课程管理比其他类型的学校管理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剖析高校课程管理的相关问题是进一步深化高校改革的必要前提。
一、 高校课程管理是一种具体的课程
依据课程的基本概念,判断某对象是否是课程,需要考察它是否是学校提供的。不是由学校提供的文化及其活动,尽管同样能发挥育人的功能,也只能说是一种教育载体或者活动,而不是课程。显而易见,作用于学生的高校课程管理活动及其相关文本材料等等,皆由学校提供,因而,从提供主体来说,高校课程管理满足其作为课程而存在的条件。
判断某种文化是否是课程,需要考察它是否能为学生所习得。当然,这里的学生,并不是指某个特定的学生,而是学生这一群体。事实上,从高校课程管理活动及其相关文本之中,学生可以习得很多的东西。因为,高校课程管理的文本以及相关管理活动等等,只有最终落实到了学生身上,并对他们产生了某种影响,才是真正有效的管理。这样,学生在校期间,不可避免地际遇课程管理事件,不可避免地理解、服从,甚至对抗课程管理制度和活动等。这使高校课程管理在客观上作用于学生,使其负载的内容或多或少地成为了学生在学校文化中所习得的内容,高校课程管理也因此成为了学校提供给学生的一种课程。
判断某对象是否是课程,需要考察它是否是一种文化。张楚廷教授说,课程是“学生在学校习得的一切文化之总和”,[2]这意味着,课程的上位概念是文化。如果高校课程管理是一种文化,那么,它就有可能作为课程而存在。《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的界定有三种,其中一种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3]毫无疑问,高校课程管理活动及其相关文本等都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因而是一种文化。
二、高校课程管理的课程属性
1、规划性
高校课程管理的育人计划性主要体现在其管理目标上。一般而言,高校课程管理目标主要是:让学生知晓具体高校具体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完成的课程任务,以及完成这些任务的主要途径、方式和程序等等,同时,让他们明白,要完成所有这些课程任务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懂得“无规矩不成方圆”等做人和做事的基本道理。
考察任何一所高校,不难发现,他们都会以人才培养方案等形式,规定各个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具体培养规格。规定需要研修的课程,各研修课程的目标、具体课程的开课时间、课时总数,所占学分数,以及评价的方式(考试或者考查)等等。同时还制定了一系列相关课程管理规章制度。为了保证这些规章制度的执行,还规定了相应的奖惩条例、课程管理活动计划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学生际遇课程管理文本和活动之前形成的。
2、结构性
作为显性课程的课程管理,其基本构成因素是:与学生直接相关的课程管理内容和活动。其中,课程管理内容主要是“育人计划性”中谈到的目标、规章、制度、规定、计划等等。课程管理活动主要是学生学习期间,学校、院系以及班级、相关教师,以及学生本人等,为保证完成课程学习任务而进行的或者际遇的、与课程相关的管理活动。比如,关于学生选课的管理、课程实施过程的常规管理,自主学习课程状况的管理等等。
尽管高校课程管理具有显性课程的本质特征,但是,目前还基本没有在显性课程范畴内得到有效研究。本人认为,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们对它的认识还停留于将其仅仅归属于学校管理学的范畴;二是这一课程并不仅仅与某一特定学科相关;三是有些学校没有将这一门课程计算学分,而且在时间安排上,属于随意性比较大的课程。但是,所有这些理由,都不足以否定课程管理的显性课程属性。因为,人们没有正视它作为显性课程而存在,不等于它不存在;它不仅仅与某一特定学科相关,也无法否定它与学生需要研修的所有学科相关的事实;没有计入学分,以及学习时间的机动安排,不等于这一课程没有在课程计划中占有时间,也不等于它没有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因此,我们无法否认高校课程管理作为显性课程而存在的事实。
3、信息化
高校课程管理作为显性课程而依托的育人信息载体主要是文本材料或者音像资料等。他们承载的不是具体学科内容,而是与学生学习相关的课程管理方案、相应规章制度、条例等等。呈现的方式可能是校方发放给学生的“小册子”,也可能是学校给学生播放的相关音像资料,还可能是校方指定的网页等。
当然,大学的教师,特别是辅导员,有时也同样作为课程管理的信息载体而存在。此时,学校课程管理的文本内容主要通过教师以口头告知的方式传递给学生。
二、 高校课程管理的课程功能
(一)显性课程功能
高校课程管理作为显性课程,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培养方案、规章制度、条例等等,相当于学科课程中知识的学习过程,因而,当学生能够理解、掌握相关内容的时候,该课程的显性课程功能就实现了。这与一般的学科课程的显性课程功能基本一样。
(二)隐性课程功能
与显性课程功能不同,高校课程管理的隐性课程功能主要是帮助学生“社会化”。该功能的发挥,一方面需要学生“际遇”尽量多的课程事件,另一方面,需要学生习得隐藏在课程管理内容和事件背后的各种价值观念、各种关系等等。学生“际遇”大量课程管理事件同时,“意识到”隐藏在这些事件背后的东西,才有可能真正“吸纳”它们。只有“吸纳”了它们,才可能进一步“内化”它们,或者将它们直接变成自己观念体系中的一部分,或者用它们来肯定或调整、修正自己已有的观念体系等。
比如,当学生都看到教师为了遵照学校或者院系的规定,按期完成教学内容而忽视学生的需求,看到教师对在课程方面犯了错误的同学的宽容和理解,看到自己现在想修的课程却安排到了以后的某个时候等课程管理事件后,有的学生仅仅看到了这些事件的表象,可是有些学生则看到这些事件背后的东西,感悟到了课程管理中的等级结构关系,感悟到了教师和学生在课程管理中的“权力”缺位。当然,从教师的身上,学生看到了对上级的服从,也看到了对学生的尊重;从自己需求的满足状况,看到了课程管理中存在的官僚作风等等。
可见,高校课程管理的课程功能的发挥受到了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教育影响的好坏受到课程管理事件负载的内容质量的限制。我们需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建构高校课程管理模式和方式。
综上所述,高校课程管理与学生的成长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事实上也是学校提供给学生的一种课程。所以,有必要纳入到课程范畴进行讨论,探讨怎样的课程管理才能既保证各门课程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有更高的效率,又保证课程管理自身作为一门现实的课程更好地发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楚廷,教学论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P100.
[2]张楚廷,大学校学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9;133
[3]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P206.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1320
[5]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42
[6]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p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