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必然选择和发展趋势,也是知识经济和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探讨高等学校在创新教育中的关键问题:创新教育所涉及的教育观念、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传统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差异,并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创新教育论文;教育改革论文;人才培养论文
一、高等学校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论文
(一)乐观自信的态度与个体独立性论文
富于创新力的人,首先具有高度的灵活程度、自信心、坚持力、自尊感,以坚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去探索,进行创造性的想象和思维,诱发灵感,达到成功。其次,具有不墨守陈规、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富有想象、独立自主、不怕失败等品质。个体独立性指不依赖于他人而自主地思考和行动,表现为:认识的独立性,指思维的独立性;学习的独立性和研究的独立性;实践的独立性,包括学习、知识的应用等方面所需的各种实践动手能力等。
(二)合理的知识结构论文
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在已有知识、概念基础之上形成新观点、新概念。合理的知识结构包括:一定的逻辑学知识、较深的专业知识、广泛的相近学科知识、相关方面的科技发展状况的前沿知识。其作用在于知识的准确应用、大容量知识联系、多概念组合递推、逻辑关系建立、形成科学的方法论和意识。
(三)责任感与团队合作能力论文
创新人才应具有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关注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只具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人,其创新成果才具有社会意义。团队合作能力是创新性人才必备的一项素质。如果没有与人合作相处的能力,不能较好地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即使有创新思维,其创新成果也不容易产生。
(四)具有想象力、观察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实践能力
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分析力、较强的综合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重要的意识支柱,是创新的灵魂,是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它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产生新颖、独创的思维成果。实践能力和技巧,是实施创新思维的重要保证。
二、传统教育与创新教育的主要差异论文
审视传统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所塑造、培养的毕业生,虽然有着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目的、刻苦学习的精神、基础知识扎实等优点,但在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却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课程体系相对统一,教学模式和考核机制相对固定;教学中表现为以教为主,教师主动,知识由课本和教师传输给学生的单向过程;教学模式为基本原理的阐述加经典例子的阐释,得一串串“绝对真理”性的结论让学生“套”;考核注重对知识掌握和“绝对真理”的应用,轻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考核。这种教育模式重视知识的传授,迷信书本知识和教师,使受教育者被动地、僵化地接受知识,极大地遏制学生的创造思维、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创新教育是在继承传统教育优点,改革旧的教育模式中课程体系相对统一、教学模式和考核机制相对固定,注重开发学生思维潜力、培养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尊重和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以及不同的独特品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三、高等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思路与方法论文
(一)注重创新意识、思维、能力的教育和培养
高等学校创新教育要求教育者重视对受教育者进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培养,以开发他们的潜力、创新能力。使他们在创新意识引导下,产生创新动机、创新思维,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学生在掌握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础上,要求他们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以及科研课题的研究,经过参与、探索、研究,认识事物的本质,使其感受在创新活动中知识本身及逻辑关系内在联系、创新过程和方法,学会在研究中学习,学习中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意志和战胜挫折的精神;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去发现问题,有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尽力让学生将创新成果应用于社会,使学生亲身感受其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与建设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自信、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
(二)高等学校创新教育重在教学计划、方法、内容以及实践环节的改革
第一,优化教学计划,加强课程的整合。压缩课内学时,减少必修课,加大选修课和和实践课的比例,基础课打通学科大类,鼓励学生文理交*,理工交*选课,学科纵横交错,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以拓宽学生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领域,改善学生知识结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和灵活自主的学习空间。
第二,改革教学方法。教学中坚决摒弃“填鸭式”的简单灌输,实行启发式教学、问题教学和讨论式教学方式。同时加强外语、案例教学、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鼓励学生对已有的观点、结论、理论提出怀疑,鼓励学生提出与别人不同的思想观点,营造使学生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师生之间建立平等、信任、理解、尊重的和谐关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探求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长期训练,逐渐掌握提出新观点的方法。教学中不但要教会学生接受知识,还应重视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和自学能力,明确学习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基础,培养能力是学习知识的目的。
第三,教学内容要具有学科前沿的先进性,并增开创新思维训练课程。创新思维可以通过训练获得,创新能力能够通过训练提高,学生只有具备各种知识,了解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新信息,才能在创新中取得新的成就。
第四,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开放实验。将课内、课外有机的结合起来,多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的实践环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及其各种实践活动中,积极参与,发现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验教学尽力减少验证性教学内容,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尽量淘汰单纯的专业训练,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的实验。多开展学科前沿讲座,真正地而不是形式地将科研引入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开展一些初步探索性研究工作,鼓励学生以团队方式申报项目和跨专业(学科)选题,鼓励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开展各类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课程设计、社会实践、教育实习和毕业设计中,自己选题,自己组织讨论,自己查找资料,自己完成设计,鼓励学生走产学研结合道路。达到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而且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
教育创新,根本在于教师创新。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只有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有创新性的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和个性特征,即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广泛的相近学科知识和经验、具有创新素质、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并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有独特见解。
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充实自己,致力于教育内容创新和教育手段创新的有机结合,积极推进教育方法和技术手段的创新。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和科研的工作中影响和启迪学生,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不再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功能和作用,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在教学中设置“问题”环节,多在“敢问、会问、善问、解答”中下功夫,以帮助学生认识科学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掌握科学探究、发现的方法。要在很好地传授和学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强调实践教学中的知识认知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要在适度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精确程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创新能力和素质培养;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训练思维能力,认识学科本质。
(四)改革学生的考核制度
考核学生的本质不是鼓励学生超越别人,而是要鼓励学生不断地超越自我。改革过分注重对学生知识掌握的考核,轻视甚至远离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考核。在考核结构,将学生平时创新思维的良好表现计入考核总成绩中;在考试形式上,推行教、考分离,开卷和闭卷考试、口试、论文、专业设计、实际(实验)操作、综合性研究、项目策划与设计等多种形式;在考试内容上,考查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可用开放性题目,注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评鉴方法上,不仅注重答题结果,应注重考核学生解答问题的思维方式及过程,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勇于探索,对思路新颖、有独到见解、有创新、有新意的答案给予肯定,并附加奖励分数。通过上述考核方式和激励机制可多角度、全方位的考查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专业能力的掌握;同时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勇于创新。
参考文献:
[1]王仁法.创新思维教育在高校的全方位渗透[J].高教探索,2006,(05).
[2]张振刚.论创新教育的实施[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03).
[3]周绍森,陈东有,试论教育创新的基本特征[J].中国高等教育,2003,(01).
[4]郑金洲.审视创新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若干问题[J].教育研究,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