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同时也要求校园建设与之相适应,只有落实到校园规划,才能指导校园建设实践。本文从校区模式、校园规划与发展趋势、校园景观规划原则等几个方面对当今高校的校园规划和建设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校,校园规划,校园建设
一、校区模式类型的现状
从校区定位的依据来看,可以概括的界定为三种模式:
(一)功能型定位的校区模式。所谓功能,指自然赋予或行政决策赋予某校区的人才培养类型或教育实施既定阶段所需要的功能.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同类教育实施对象群体成才环境的营造;实行相对集中的规范管理;节约教育成本,等。该模式的缺点是由于功能集中,资源共享的程度低,短期内会影响办学效益。
(二)工作职能辐射型校区模式。其特点是将学生按年级分布在不同的校区,决策、管理工作集中在校本部,将育人工作职能延伸至新校区。也就是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实行集中管理,在中心校区之外的各校区设立职能部门延伸的工作办公室,以使管理工作意图得以实施。这种模式的校区在运行过程中,就条条而言管理工作较为集中,有利于管理意图的贯彻;就块块而言增加了横向协调的难度;同时,管理环节多,管理工作中信息容易失真;由于横向协调工作量增加,总体运行中会使实施、监督成本上升。目前存在的这种模式较多。
(三)复合型校区运行模式。从理论上来讲,就是试图寻求一种由不同校区模式优点层面的有机复合而成的目标模式。应考虑的原则包括:1、定位科学,有前瞻性;2、资源配置合理,能实现总体最优;3、横向层级制管理,具有拓展创造性工作的空间。这种模式应着重处理好两大关系,其一,各管理条块在校区管理职能的界定清晰、准确;其二,横向协调的工作机制要健全。由于校区的特殊性,仅靠各职能部门机构的自然延伸,校区的工作逻辑会发生紊乱或力度不够。
二、校园整体设计观的普遍性原则
普遍性原则就是把大学校园抽象为一个多功能相当规模的人居环境研究。
(一)宏观层次——以整体空间环境营造为对象设计师要以整体用地空间环境营造为设计对象和最终目标,他应关注校园区的整个生活空间,人文环境。
1、明晰整体设计的重要出发点
每一个园区的整体设计中,要分析基地,教学理念等,拨出设计的切入点。明晰整体设计的重要出发点有利于在设计中把握重要矛盾,突出主体特点明确主从关系,并提出各个要素联系的内在逻辑和方式,从而明确各个设计要素应遵循和突出的重点规则保证整体统一的方向。
2、相互制约的循环思维过程
校园整体设计的思维过程多向循环的综合过程,即从建筑设计出发考虑规划,从外部空间结构考虑规划,再反过来从规划要求考虑建筑,景观和外部空间。在整体设计中这四个部分,应该是相互制约的,在每一个设计阶段都要兼顾其他设计阶段。
(二)中观层次——优化群体建筑外部空间
在校园整体设计中,应使群体建筑外部空间与其周边达到整体性的效果。优化外部空间的形式:
1、外部空间主体化在群体建筑设计中,应当时常将建筑作为配角,将外部空间作为主体,根据建筑和图底的关系,着重分析外部空间围合的形态和联系,以及连续性。
2、外部空间宜人化将人的活动和外部空间结合起来,强调外部空间的参与性,应根据园区的格调与生活氛围人为的策划出一些功能空间,既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影响,又有益于提高外部空间的地位,使内外空间相结合共同贡献于整体环境。
3、微观层次——重构灰空间和构筑空间
“灰空间”一方面指色彩,另一方面指介于室内外的过度空间,它的存在却在一定程度上抹去了建筑内外部的界限,使两者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空间的连贯和设计的统一创造出内外一致的建筑,消除了内外空间的隔阂,给人一种自然的有机的整体感觉。
对于整体的设计而言,过渡性空间的考虑与设计显的十分突出,通过灰空间对建筑物的虚化处理,如果用联廊,平台,立面的洞,室外楼梯,步行桥等增加空间和层次
所谓“构筑”空间相对于建筑空间而言,定义为在建筑设计任务书要求的必要的功能空间之外的,为集结场所感而形成的空间,如墙体的延伸,立拄,框架,标志,塔等。构筑空间为非建筑空间,虽不能有直接功能作用,但它们常常为建筑的延伸,以及室内外交融的部分,对人的知觉体验连续性和场所感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
三、校园规划与建设的发展趋势
(一)、校园格局的整体性与开放性
高校校园作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应以系统的思维来思考校园格局的整体性。首先是校园功能分区的整体性,应根据高教和专业特点安排建筑布局,通过分类组合,各类分区明确、互不干扰。其次是校园外部空间的整体性,校园的外部空间与建筑实体正好是相互翻转的图底关系,外部空间不是简单的由建筑实体切割后剩余的空间,而应将各层次的外部空间联成整体来考虑,这也是形成校园整体环境意象的重要因素。
(二)、校园功能区相对集中的组群式布局
从高校学科体系建设的新理念出发,校园各个功能区应采用相对集中的组群式布局方式,考虑各学科专业的关联性,形成多个学科组群,打破过去院系独立分散的格局,创造资源共享、交流便捷的教学科研环境,校园建筑相对集中的组群式布局,大大缩短了师生在各个功能区之间穿梭的时间,也使建筑之间设置全天候步行通道成为可能,将极大方便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三)、校园人车交通体系的便捷高效安全
便捷、高效、安全的交通体系是形成校园整体性的重要保证。校园应遵循“步行为主、人车分流”的原则,以校园格局与功能布局为导向,科学布置可达性良好的道路系统和交通体系。
步行系统是校园内使用频率最高、也最具活力的交通系统。步行系统一般由主步行道结合绿地系统中的漫步道,共同形成完整连续的外部空间步行网络系统。
车行交通要求便捷、顺畅、可达性好。同时,道路的线型兼顾校园的标志性建筑、校园景区及重要景观的观赏视线与对景形成,强调步移景换的视觉效果。
(四)、校园外部空间的多重性格
1.校园空间的教育功能
校园外部空间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内涵,一方面提供户外活动的物质环境,一方面以景观环境作用于人的心理,使校园形象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和审美意义,使外部空间能提供美好的视觉景观.同时使校园空间的教育功能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优秀的公共空间可以成为校园整体规划中的一个闪光点
2.校园空间的人性化
校园空间应从人的基本需求和行为模式出发,凸现校园空间的人性化特征,这样的校园才更具凝聚力和生命力。
这种校园空间,首先是强调校园空间适宜的尺度,包括建筑体量和人行步行的距离尺度。其次是强调安全的步行体系。校园外部空间应以“步行优先”为原则,设置人车分流的交通体系,并以步行系统为主体联系功能区。同时,以400-500米的适意步行距离为功能区之间的基本控制尺度,在功能布局中考虑设施的相对集中。第三是人性化空间节点的营造,主要指校园内供师生交流、共享、集散、聚会的室内外交流场所,而空间节点的人性关怀体现在细微之处、体现在环境细部的设计中
3.校园空间的多样性与层次性
为满足师生多样性的活动需求,校园外部空间应考虑其多样性和层次性。多样性首先体现在校园活动场所功能、形式和配置的多样性和使用时间上的多样性,以对应不同的活动需求和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营造出一个多层次结构的具有参与性和交流性的空间体系;同时各类空间应做到视觉形态的多样性,可采用不同的尺度、形状、界面、材质,给人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其次,多样性体现在每一处空间容纳活动的多样性,在同一场所满足师生的多种活动需求,校园空间适度的混合使用可以激发空间的活力,校园活动将会更加丰富多彩。多样性的校园空间还需要根据人的行为模式和心理需求确定等级体系,形成空间的层次性。空间的层次性并非严格划分空间的等级,而是在校园中系统的安排大小不一、围合性不同的空间,并考虑各个空间之间的包含关系、并列关系及使用时段等问题,保证校园空间更具合理性、更富人情味。
不少国内外高校校园规划都比较重视交往空间的营造,将各种交往空间连成网络,以街道或庭院的形式构成活动中心,形成多层次的交往空间,为青年人提供各种交往的物质空间和环境,使校园充满生气,富于活力。
4.校园空间的文化性与地域性
校园空间作为校园文化的载体,需具备场所精神,能给予人更多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更利于校园文化的营造。校园空间的文化性同样体现在其作为教育场所的文化特质,校园空间应体现科学文化的理性与秩序,体现高雅、纯朴、自然的格调,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展现区别于城市其他类型空间的高雅的文化氛围。
地域性是校园空间另一重要属性,是校园产生个性、形成特色的关键。校园空间的地域性首先要求对尊重和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及地形地貌。
四.以绿为主,突出景观美来制定规划原则
校园环境应当是以绿为主,注重突现艺术美﹑自然美和意境美,在绿化配置上还应考虑能够体现四季常青的校园精神。
(一)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校园绿化首先是要为人服务,让人在繁杂的学习间隙享受到宜人的景观环境,身心得到休养;能够利用现状地形、配植色块及色叶植物,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和环境效果,营造人性化的空间.
(二)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原则:植物是生命体,每种植物都是进化的结果,它在长期的系统发育中形成了适应各自环境的特性,这种特性是很难改变的。我们应尊重客观规律,在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竞争,避免种植不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应以本地树种为主,适当选用经过多年引种和驯化的外来植物品种。
(三)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原则;统一规划校园内绿地,无论教学区绿化区域,还是师生生活区域,都是整个校园内绿化计划的一个部分,营造生态风景时要根据校园总体绿化的具体情况来安排布局。
(四)渗透文化,追求艺术;水域孕育了环境和文化,成为园林发展的重要因素,自古以来,环境因水而发展,商贸因水而繁荣,建筑因水而灵秀,园林因水而旷幽。因此我们在设计时要尽量追求意境,讲究品位,注重人文景观的开发。
此外景观环境还要注重生态化与园林化。不仅是简单的进行园林绿化,也包括建筑、广场、道路、构筑物等人工环境要素的建设,同时还包括供水、供电、排水系统、垃圾处理等市政环卫系统的建立,并采用环境无害化技术治理校园的污水、垃圾和污染,同时注重节水、节电、中水利用、太阳能利用等,将校园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来考虑,形成人、人工环境、自然环境的和谐与共存,整个校园成为良性循环的有机体,同时校园的生态系统与城市的整体生态系统也能够产生良性和有机的循环。
参考文献:
[1].何境堂.当今高校规划建设的几个发展趋向[J]新建筑.2002(4)
[2]宋泽方.我国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建筑学报,198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