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技术的发展与研究对策

所属栏目:智能科学技术论文 发布日期:2010-09-17 17:39 热度:

  摘要:本文结合了当前我国环境技术发展概况,概述了环境技术基本经验及取得的进展,并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环境技术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环境技术;产业化进展;成就对策
  
  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热点,在国际政治、经济和科学的讲台上,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议题。防治环境污染,加强环境保护,美化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共同目标。要想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可采取的措施较多,然而较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推进环境技术成果的商业化与产业化,为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提供良好的技术与设备。
  1. 环境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内涵及过程
  1.1 环境技术及其产业化内涵
  环境技术是指能节约或保护能源和自然资源、减少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负荷,从而保护环境的生产设备、生产方法和规程、产品设计以及产品发送的方法等。环境技术不仅包括硬技术,如污染控制设备、环境监测仪器及清洁生产技术;还包括软技术(操作及运营方法),如废物管理和那些旨在保护环境的工作与活动(如环境规划、环境评价、环境标志设计、环境信息系统的研制与维护等一系列管理活动与智能活动)等。所谓技术产业化,是指以技术成果研究开发为起点,以市场为终点,使知识形态的科研技术成果变为物质性商品,并最终进入国内外市场,获得经济效益的全过程。
  1.2 环境技术及其产业化过程
  环境技术及其产业化过程与其他技术产业化相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发展过程,环境技术转化为商品,进入市场,表现出明显的递进性。一般而言,环境技术及其产业化需经历技术开发、产品开发、生产能力开发和市场开发4个阶段,且这4个阶段是相互联系、循序渐进的,也只有完成了这4个阶段,最终才能达到环境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目的。
  2. 我国环境技术的发展概况
  我国环境技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自“六五”期间国家将环保科技列入国家科技计划以来,环境技术得到了稳定且逐步加强的支持渠道。30多年来,国家各级科技计划中均在环境保护中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如环保基础研究、技术开发等)方面开展了跨学科、跨部门的联合攻关,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为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环境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基本经验
  3.1质量和效益是环境技术成果产业化的生命
  只有质量(先进、适用、可靠)高、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好的环境技术成果,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易于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3.2 资金投入是环境技术成果产业化的保障
  近年来,国家、地方、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广泛开辟资金渠道,努力加强对环境技术成果产业化的投入,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环境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发展。
  3.3 转变观念是环境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前提
  必须转变人们长期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习惯思维模式和管理模式,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环境技术及其产业化工作应真正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
  4. 我国环境技术及其产业化取得的进展
  4.1 确立了新观念
  自20世纪80年代,国务院作出了技术成果有偿转让的决定,从这一时期开始在我国确定了技术成果的商品地位,环境技术市场应运而生,并摒弃了环境技术成果无偿转让的旧观念。经过20余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国环境技术市场初具规模,环境技术市场交易额逐年上升,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经营机构遍及各地,大批环境技术成果通过环境技术市场已直接进入生产领域。
  4.2 制定了促进环境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基本政策
  自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作出了两项促进技术成果转化的重大决策,使技术成果转化的知识产权得到了法律保护。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相应的促进环境技术转化的政策和措施相继制定和实行,这加速了我国环境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发展。
  4.3 形成了新的转化模式
  改变了过去政府组织推动的单一模式,形成了政府计划推动和环境技术市场扩散的双重模式。新的转化与推广机制相继产生,企业与环保科研所、高等院校联合进行环境技术开发的方式得到越来越多的采用,加速了环境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进程。
  5. 环境技术及其产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目前我国环境技术及其产业化有了较大的发展,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从整体看,我国环境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缓慢,质量不高,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5.1 开发环节薄弱
  目前,我国的环保课题分散,小型、短期课题多;大多数停留在试验阶段和小规模的示范工程或产品样机阶段,技术成熟度、配套性、公益性差。少数跟踪国际水平的技术,由于经济指标不适合中国国情而难以推广;国家、部门和地方组织的科技计划项目,有些是低水平重复,而对能促进传统环境技术产业进步的重大主题技术和设备很少有突破。
  5.2 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许多部门的工作均涉及环境技术及产业化工作,但许多地方相互脱节,尚未形成合力,这大大影响了环境技术及其产业化。此外,公众意识不高、国家环保法规不健全及执法不严等问题也直接影响了环保产品的市场需求。
  6. 环境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6.1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
  6.1.1加强宏观调控
  环境技术及其产业化具有公益性的特点,因此,推进环境技术及其产业化既是环保部门的工作,也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因而,需要政府部门从宏观上进行管理和调控,积极为环境技术成果产业化做好协调、引导和服务工作。通过制定政策、计划、法规等,为环境技术及其产业化创造条件。如制定切实可行的环保产品生产和环境技术发展规划,制定和执行有利于环境技术成果产业化的政策、法规,协调环境技术及其产业化各部门的关系等。
  6.1.2多渠道增加环保投入
  由于环境技术及其产业化周期长、风险大,虽然许多环境技术成果的环境效益较高,但经济效益低,因此,政府部门除了应加强宏观调控与计划推广工作外,还应健全各种保障机制,运用法律、法规、政策保证环保科技投入的不断增长、机构队伍的稳定和职能的正常运行。
  6.1.3强化环境技术及其产业化激励机制
  制定和实施必要的优惠政策,鼓励环保科技人员从事环境技术开发、推广工作,提高在环境技术及其产业化战线卓有成效者的政治、社会、经济地位,重奖有功人员,真正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6.1.4不断完善环保法规并加强执法力度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环境技术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就必须加强环保标准、法规的建设,并加强环境执法力度,普及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
  6.2 深化环保科技体制改革
  6.2.1培育高质量的环境技术成果
  在环保科研选题立项时,就应该以解决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为总目标,注重环境技术成果的推广前景和实用性。起点要高,技术思想要新,注意环境保护工作中急需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积极探索环保科研与成果开发同步运行的模式。
  6.2.2培养优秀的环境技术推广转化人才
  鼓励广大环保科技工作者改变观念,转换思想,主动进入经济主战场,积极参与环境技术及其产业化工作。既重视科研开发,又注重推广工作和推广效益。
  7 结语
  在21世纪,世界各国都更加重视环境科学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开发和研究工作,环境科学技术及其产业化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性手段,必将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环境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开发和研究工作,大力发展环境技术产业才是解决我国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
  参考文献
  [1]吕永龙环境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的政策机制[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1-189
  [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128
  [3]付修勇,刘连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32-91
  [4]肖国强。环境料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依托[J]。今日科技,2004(7):2-4
  [5]王凤珍,熊岳平。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环境危机的凸现[J]。齐鲁学刊,2007(3)118-121
  [6]陈士俊,柳洲,王梅。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环境问题的理论思考[J]。科学学研究,2005(1):5-10

  搜论文知识网致力于为需要刊登论文的人士提供相关服务,提供迅速快捷的论文发表、写作指导等服务。具体发表流程为:客户咨询→确定合作,客户支付定金→文章发送并发表→客户接收录用通知,支付余款→杂志出版并寄送客户→客户确认收到。鸣网系学术网站,对所投稿件无稿酬支付,谢绝非学术类稿件的投递!
  

文章标题:环境技术的发展与研究对策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dianxin/zhineng/420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