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政府一直在探索与网民沟通的新模式,网络问政平台应运而生。本文运用资料文献分析、调查研究、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阐述了建立市级网络问政平台运作体系的重要性,根据滁州市网络平台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其现阶段发展的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希望可以给滁州市在网络问政平台建设方面带来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滁州市,网络问政平台,形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成为中国社会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为公众开拓了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新渠道,网络问政应运而生。近年来,各地各级政府纷纷利用网站、论坛、微博、聊天室、电子邮箱等形式开展网络问政,它是政府通过互联网开展宣传,了解民情,汇集民智从而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新模式。
一、滁州市网络问政的发展
从中央到地方,网络问政正在成为重要的公共管理新形式。根据网络收集资料整理,据不完全统计,相比其他各级政府和部门而言,市级政府网络问政平台的数量占有绝对的优势。相对中央、省级网络问政平台,市级网络问政平台反应更快,而且能针对网民具体的问题进行处理和答复;而相比于县(区)级政府或各级政府部门,市级政府统筹能力更强,可以更好地发挥平台的功效。由此可见,由市级政府主导建设网络问政平台,即能满足网友对问题处理回复时效性的要求,又能形成规模效应,降低建设成本。①
滁州市网络问政近两年渐成规模。2010年9月29日,第一位网友在滁州市政府网“网络问政”平台上在线咨询,截至2012年5月17日已留下了1465条市民网上咨询问题记录; 2012年2月7日,滁州市“网络新闻发言人”平台正式上线运行,作为全市范围内第一次大规模网络问政的“试水”,全市450万市民可以通过网络留言、“拍砖”,102家单位的新闻发言人会第一时间反馈、解决。
为规范网络问政实施管理,滁州市颁布了一系列规范网络问政的规章制度,包括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于2011年6月印发的《滁州市网络问政平台办理工作暂行规定》,《滁州市网络问政实施方案》,《滁州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等。
二、滁州市网络问政平台的形式
(一)网络问政平台的定义
网络问政平台是政府为提升决策水平,改善政民关系,自己或授权其他机构建设,用于发布信息、征询意见,受理和回复网民的咨询、投诉、建议,以及与网民沟通交流的网络平台。
(二)网络问政平台的形式分类
随着网络问政的逐步深入,网络问政的形式日益多样化,有学者概括为六点,一是在线对话;二是网络发言人;三是各种 “留言板”;四是电子邮箱,现已形成受理、办理、查询、回复、督办、统计“六位一体”的网上督办平台;五是开通专门网站;六是微博问政。②
为了更好地分析滁州市网络问政平台的形式,笔者根据主办建设单位,将网络问政平台形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政府自行建设,专门开发,全权管理;第二类是由政府授权或依托其他相关机构建设,形式上属于政府与民间网络平台共建。
(三)滁州市网络问政平台的形式分析
目前为止,滁州市网络问政平台包括“中安在线”中“问政市县”的滁州市版块、滁州市政府门户网站中“网络问政”版块、西涧论坛中的“网络新闻发言人”版块等。
其中,“中安在线”隶属于安徽省广电总局,属于省级网络问政平台,滁州部分为其一个子版块;滁州市政府门户网站的“网络问政” 由滁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承办单位为滁州市电子政务办公室;西涧论坛(即滁州论坛)属于滁州在线的一个子网页,而滁州在线由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主办,滁州日报承办。按照前文分类,滁州市现有的网络问政平台形式皆属于第一大类。
1. 滁州市政府门户网站中“网络问政”
(1)基本情况。作为滁州市政府建设的全市网络问政平台,目前共有市机关,下辖市、区(县)级政府,公共企事业单位共89个部门和单位上线。根据网站的各部门回复率统计显示,2011年全年合计问题总数1712条,回复总数1712条,平均回复率100%;2012年截至5月17日合计问题总数584条,回复总数560条,平均回复率95.9%。
(2)处理流程。对于网民提问中涉及相关单位职责范围的问题,属于咨询、建议类的,各单位需在2个工作日内办结;属于投诉类的,需在7个工作日内办结。除特殊情况外,办理结果应于上述时限内网上回复。情况特别复杂不能按期办结的,必须先向提问者说明情况和办结时限,并以书面或电子文档等形式告知电子政务办公室,办理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
(3)主要特点。这是一个典型的专用回复式平台,是目前我国网络问政平台建设的主流模式。专用的回复式平台都是专门开发,其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开展网络问政,因而此类平台能对网民反映事项的受理、回复情况进行实时的检测和详细的数据统计,网民还可以直接通过该平台对单位答复的情况进行满意度评价。相比其他种类平台而言,专用的回复式平台功能更加强大。
(4)存在问题。笔者发现,滁州市民声网与滁州市网络问政平台均属于滁州市政府网子网页,两者界面风格虽然不一致,但是页面内容和指向的子版块基本一致,只是网名有所不同,易造成网友网络问政渠道的混淆和重复。且市政府网络问政平台主网页与各单位分网页框架不一致,设计混乱。
2. 西涧论坛中的“网络新闻发言人”
(1)基本情况。滁州市网络新闻发言人平台由市委宣传部主办,滁州日报社承办,全市87家市直单位、7大指挥部和8个县(市、区)共102家单位参与其中。
2、处理流程。每个单位设立一名发言人和联络员,每日查看网民留言,并对信息及时作出回复和处理,力求实现网民与部门之间沟通“零距离”。而如果网友有什么意见或想法,可以点击平台上的“我要问政”表达。
3、主要特点。在“滁州在线”网站设立 的“网络新闻发言人”交流平台,作为连接政府与网民的关键纽带,极大地方便了老百姓与相关部门沟通交流,方便了各部门利用网络发布权威信息,是一条网络问政、政民互动交流的好渠道。网络新闻发言人对于服务型政府的形象塑造也具有重要作用。
4.存在问题。网络新闻发言人不应只是“回答人”。笔者发现,很多单位认真解答网友提出的问题,得到了提问网友和围观网友的肯定。但是,网络新闻发言人首要工作是“新闻发言”而非“回答问题”,这点被多数的发言人忽略。“网络新闻发言人应该既善于利用滁州在线网络发言人这个平台主动发言,又积极地及时回应网民通过平台提出的各种问题,妥善处理网民的各种合理诉求,让网络发言人平台真正成为各单位网上新闻、信息发布厅;成为倾听民声、收集民意、汇集民智的新渠道;成为网络问政,回应网民问题、解决网民合理诉求的意见交换站。”③
三、滁州市网络问政平台发展的突破口
(一) 对现有的平台进行规范化运作。
对上述平台建设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平台建设方应力求运作规范。网址需规范,名称统一,链接指向明确清晰;平台主网页与各单位分页面的页面设计风格需一致,Title区与平台首页面共用,页面框架设计合理;平台管理需规范,严格依照已出台规定,例如网络新闻发言人应注重政务公开与回复网民兼顾原则。
政府还可以对一些准网络问政平台进行清理和整合,如行政投诉平台、网上信访平台、网上留言板等,这些平台的功能是类似的,没有必要分条分块来操作。④
(二)完善第二大类平台的建设,实现跨平台整合共建。
网络问政平台是政府与网民沟通的一种渠道,未来发展的方向必然是与其他的沟通渠道如在线论谈、微博、即时通信等进行整合,建设成为综合性的网络交流平台。这样网友就可以与政府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和互动,各种平台的用户数据库可以进行共享,真正做到一次注册全平台通用,这既可以提高网民沟通交流的便利性,又能降低管理的难度。
特别是地方民间论坛,滁州市最大规模的民间论坛为E滁州网,但是笔者却没有发现相应的网络问政版块,政府可以依托这种更“接地气”的地方论坛,有效利用背后庞大的注册与关注网友,实现平台整合共建。
参考文献:
①《网络问政平台运作体系的构建--以佛山市为例》,蒋国梁,中山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②黑龙江省教育厅《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党报传播的实务创新》项目(编号12512254)的结项成果之一
④《网络问政平台运作体系的构建--以佛山市为例》,蒋国梁,中山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