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常州市城镇地籍调查中数字化地籍测量技术的应用

所属栏目:电子技术论文 发布日期:2012-11-29 09:00 热度:

  摘 要:本文分析阐述了在常州市城镇地籍调查过程中,数字化测绘技术如何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运用以及特点。

  关键词:地籍测量,数字化测绘技术,地籍调查,权属调查,界址点采集

  0、 引言

  城镇土地利用管理主要以地籍管理为主,地籍管理的重要依据就是地籍数据,而地籍数据的主要来源于地籍调查工作。地籍调查工作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权属调查,另一方面是地籍测量。权属调查是指通过对宗地权属及其权利所涉及的界线的调查,现场依据规程标定土地权属界址点、线,绘制宗地草图,调查用途(地类),填写地籍调查表。而地籍测量主要是在土地权属调查基础上,借助仪器,以科学的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测量宗地界线、界址位置、形状等,计算面积,测绘地籍图和宗地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因此提高地籍调查工作效率,节省人工物力的投入,最佳途径是从提高地籍测量技术手段入手。与传统地籍测量相比数字化地籍测量技术的应用,大大缩短了测图工作的时间,保证了成图精度, 加快了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的工作。

  1、 数字化地籍测量

  地籍测量与基础测绘和专业测量有着明显不同,地籍测量主要针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测量,具体特点表现如下: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性技术行为;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地籍测量是在地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地籍测量具有勘验取证的法律特征;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地籍测量工作有非常强的现势性;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对从事地籍测量的技术人员要求有丰富的土地管理知识。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地籍测量在地籍测量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目前城镇土地调查以及日常地籍管理中的主要作业手段。

  数字化测图技术实质是一种全解析、机辅成图的方法,目前我国数字化成图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地形图数字化、航测数字化、地面数字测图。相比较而言,地形图数字化是当测区有完善的和适用于项目要求的相关资料,同时受到工期、经费等原因限制,通过矢量化获取数字化地图;航测数字成图是当测区很大时,可以利用航空摄影机在空中摄取地面影像,通过野外控制和外业判读,内业建模,利用航测软件进行量测,进而获得数字地图。地面数字测图一般是在测量经费和时间允许下,利用全站仪、GPS等仪器采集数据并编码,通过计算机图形处理而自动绘制地形图。这三种方法的采取,要根据项目测区具体情况出发,根据项目要求采取相应的作业方法。

  数字化地籍测量就是应用数字化测图技术制作地籍图、宗地图、表册数据等。常采用作业方法是地面数字测图,具体说就是把GPS、全站仪等仪器实测的数据由计算机转换为专业软件能接收的格式并且绘制出来,利用专业软件其特有的功能自动生成地籍图、宗地图以及相关表册等数据,经审核、修改、编辑和整饰后,最后形成和打印地籍成果。

  2、 数字化技术在常州地籍测量项目应用

  2.1项目概况

  常州地籍测量项目主要是根据江苏省国土资源厅的统一部署,结合常州市土地调查的具体实际,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基本原则,开展城镇土地调查;是常州市第二次土地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主要承担武进区共九个镇,总面积为64.64 Km2的1 :500城镇土地调查工程。该项目的主要工作内容是:

  (1)对已开展城镇土地调查范围内的变化区域,实施权属补充调查及地籍图修补测;

  (2)对未开展城镇土地调查的城区、建制镇、工业园区及村庄宅基地,实施权属调查及1:500比例尺的全野外数字化地籍测量;

  (3) 编制1:500地籍图并应用南京国图地籍系列软件建立城镇土地调查信息系统及数据库。

  2.2作业流程

  (1)资料的准备。根据测区范围、测区地形和行政区域,划分街坊,设定街坊号,预编地籍号;开展地籍权属调查,实地标出每个宗地界址点位置;布设控制网;划分作业小组的测区范围。

  (2)地籍控制测量。地籍控制测量是为满足地籍基础控制和日常地籍管理需要,以测区为范围,在已有控制资料的基础上,按照规范要求采用三角测量、导线测量、GPS等方法,测定基本控制点和图根点的过程。精度上要满足测定界址点坐标精度要求,密度要满足测区内地籍细部测量的要求。本次项目根据测区范围大小情况以及控制资料情况,采取的是导线测量方法,各个测区基本上都布设二级导线网和图根导线网共计45条,个别地区由于地形限制,控制点密度有些不够,测图过程中采用支导线加密。高程控制采用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与图根导线测量同步进行。平差软件采用清华三维新技术开发公司开发的Nasew 98工程测量控制网微机平差系统。控制网平差计算时,平面和高程统一进行平差计算,运用不等精度混合平差方法,同时平差计算二级导线(网)与一级图根导线(网)。

  (3)地籍细部测量。地籍和地形细部测量,采取内外业一体化全野外数字化采集测图方法作业。地形、地籍要素使用GTS-352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采集,并实地绘草图,观测数据由全站仪自带的电子手簿记录。数据传输进入微机由专用程序进行整理及计算。

  地籍和地形细部测量时,充分利用测区内的控制点及图根点设站。对地形复杂,通视不好的个别地段采用支导线法施测。支导线边长测量采用全站仪直接测定,高程采用测距支导线往返测定高差。个别无法直接施测的界址点和地物点,根据已测出坐标的界址点或地物点,通过钢尺量取栓距,采用距离交会法、内外分点法、直角法等几何方法求其坐标展绘成图。

  (4)地籍图编辑。地籍、地形图编辑以街坊为单元,利用czmap2008软件提供的图形编辑功能,编辑处理地形、地籍要素,保证地籍、地形要素主次分明、线条清晰、位置准确;消除地物、地貌之间矛盾;进行文字注记说明,位置适当。如果没有什么重大问题,打印初步地籍图,进行外业巡查,利用钢尺对界址边长进行精度审核。这是质量控制的关键步骤,也是数据入库的重要保障。

  (5)地籍信息系统的建立。采用的软件是南京国图公司的“江苏省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利用常州市地籍信息系统自动生成宗地图和分幅地籍图,完成街坊内宗地面积汇总统计和街道面积统计。为保证地形图数据顺利转入地籍系统,图形编辑时严格按照数据入库的有关规定执行。地籍调查表录入完毕后,进行数据质量检查,主要对数据进行空间和属性两方面检查,排除数据逻辑上的错误,并人工进行数据的整理工作,确保数据属性正确性、完整性和图属数据的一致性。

  3、 数字化地籍测量的特点

  结合常州市数字化地籍测量,分析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自动化程度高。采用全站仪野外采集数据,自动记录存储,并可以直接传输给计算机,利用专业软件自动处理数据,绘制成图,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后续数据管理和使用。

  3.2精度高、整体性强。数字化地籍测量的精度主要取决于控制测量的好坏以及对界址点或地物点的数据采集精度,而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计算机的数据处理、面积统计等,其误差对地籍测量精度影响很小。同时当测区控制网建立成功后,在测区内任何位置进行实测或是分组作业,其成果之间精度均匀一致,可靠性强,便于质量检查和数据的修补测。

  3.3管理方便、现势性好。数字化地籍测量实现了计算机对地籍数据的管理,能够方便快捷的对地籍要素的赋值和查询,提供了图、库数据的实时互动,确保了图库成果的一致性,实现了图库一体化。可以实现实时对局部地物或地籍要素进行修改,始终保持地籍数据整体的现势性。

  4、 结束语

  数字化测量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主流,随着现代测绘科技不断发展,为数字化测图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通过常州市地籍测量工作的开展,使我们提高了测绘技术水平,并总结摸索出一些有益的方法和经验,希望能为从事地籍测量的工作者提供一定帮助和借鉴。

  [参 考 文 献]

  [1] 詹月根.地籍测量学。北京:测绘出版社,2001

  [2] 常州市1:500城镇土地调查技术设计书,2008

  [3] 贠小苏.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文章标题:浅谈常州市城镇地籍调查中数字化地籍测量技术的应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dianxin/dianzijishu/1435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