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牧区广播电视几点思考

所属栏目:广播电视论文 发布日期:2011-03-12 16:27 热度:

  摘要:“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农牧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载体,是解决边远山区农牧民群众看不到电视、听不到广播难题的“民心工程”。要因地制宜,探索建立农牧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搞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
  关键词:广播电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牧区
  广播电视作为地方主流媒体,党委政府的宣传阵地,广大人民群众的舆论侯舌,处于基层宣传的最前沿,起首举足轻重的桥梁和承上启下作用。特别是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宣传媒体的主阵地作用,在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维护社会、稳定、帮助群众提高和改善生产生活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村村通”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的“德政工程”,是解决边远山区农牧民群众看不到电视、听不到广播的“民心工程”。同仁县自1999年“村村通”工程启动以来,在国家巨资支持和广大广电职工的不懈努力下,我县这一工程得以顺利实施,边远山区已通电村〔牧委会〕、社的广大农牧民群众看上了1—2套电视节目,极大地活跃了边远落后地区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加强党与群众联系,指导生产、开阔视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一、在农牧区实施好“村村通”工程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同仁县位于青海省南部,海拔在二千五百米以上,居住着汉、藏、回、土、撒拉等多种民族,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地区。全县有七万多人口,其中农牧人口五万多人,并且大部分居住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偏僻山村,严重制约着两个文明健康发展,特别是影响了广大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在这种情况下,广播电视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与“桥梁”,无疑是动员农牧民群众致力于经济建设最有效的宣传工具。近年来随着同仁县“村村通广播电视”的工程的进一步实施,不断扩大了农村牧区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率,全面开展“卫星村”试点工作,把如何使广播电视在新形势下更好地为党和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为我县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服务,为广大农牧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服务,作为我县工作的重中之重。确定了农牧区广电事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改善宣传为重点,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队伍建设为保证的广播电视发展思路,不断推进农牧区“村村通”发展。在“村村通”实施过程中,我县制定了“村村通”安装技术方案,因村制定,根据地形、方位及该村的经济状况分别采取小片有线网和和小功率发射的办法,实施“村村通”工程。广大农村和边远山区广播电视覆盖率大大提高,切实解决了大部分人口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仅“村村通”工程以来,就解决了70多个广播电视盲点村,6万多农牧民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93%和95%。同仁县“村村通”广播电视的目标基本实现。“村村通”的全面实施标志着农牧区广播电视进入了更广阔的发展领域,“村村通”工程的实施,能把党和政府的声音,把各种信息更好、更快地投入千家万户,实现了农牧民群众不出大山就能看到外面精彩世界的愿望,活跃了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农牧民素质,为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农牧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也给农牧业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显著变化。
  村村通建设是当前农村广电发展的头等重要的任务,也担负着农村广电发展的重任。当前农村广电发展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
  第一,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村村通任务依然艰巨,同仁县98个盲村和5000多户农牧民听不到广播电视;
  第二,村村通建设起点较低,农牧民返盲现象严重,首先是维护经费难以落实,保证不了“村村通”工程实现“长期通”,早期建成的“村村通”工程,在经过几年来的运行后开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设备故障,因地方财政部比较拮据,维护资金落实不到位,停播现象时有发生;
  第三,群众了解少,宣传力度欠缺。农牧民群众对有线电视的了解程度极浅,绝大部分群众认为看电视只是为了娱乐,消遗,对广播电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了解甚少;
  第四,一些农村小片网建设标准较低、节目套数不多,难以持续运行;
  第五,人才匮乏,素质低下。全县广播电视工作者人数较少,广播电视业务人员的文化水平、素质普遍较低,大专以上学历只占人员的50%,严重缺乏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这显然不利于广播电视事业的长远发展。
  第六,目前广大农村地区既存在可接收的广播电视频道频率偏少的问题,也存在对农专业频率频道偏少的现象。这是当前村村通建设需要加以重视和逐步解决的问题。
  二、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村村通”维护管理
  同仁县广播电视站先后在全县10乡2镇建立了76个广播电视发射点。在如何维护管理的问题上,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在如何维护的问题上,克服了人员少、面广、点多、资金短缺的困难,建立了完善的“村村通”设备维护保障体系和技术维护体系,首先明确了“村村通”设备的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使“村村通”设备平时有专人管,坏了及时修,人员到位,措施到人,确保“村村通”、“天天通”、“长期通”。建立了用户档案和技术档案,从乡政府到村委会,逐级签订维护合同等。在施工中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格按照《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技术规范》周密计划,精心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并坚持按照“不间断、高质量,既经济、又安全”的技术维护方针,不断提高全体维护人员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效率意识,坚持检查和维护相结合,以检为主的原则,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把社会效益设在首位,坚持科学管理,服务第一的方针,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原则。确保“村村通”安全优质运行。同时加大广播电视播出系统的防范措施,加强广播电视系统防范干扰破坏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确保广播电视信号不间断,高质量传输,采取当遇到系统干扰信号时,迅速关闭输出信号,切断电源;系统发生故障,及时组织抢修,尽快使信号畅通等措施,配合当前的维稳工作,把各类不安全因素排除在事前,消灭在萌芽状态,全力以赴完成广播电视正常播出的神圣使命,确保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做到目标、责任、措施三到位,形成上上下下齐抓共管的局面。
  三、实施好“村村通”工程对策与思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高度,认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重要意义,抓住机遇,搞好规划,全面推进这项工作,把加快推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作为重点。切实增强做好“村村通”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把这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办好,把“村村通”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在具体工作中,尽最大努力抓住国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快民族地区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机遇,加快推进农牧区“村村通”工作,使所有已通电自然村的农牧民群众能够及时地了解、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种致富信息,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这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一要进一步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要抓紧制定出地方“十二五”规划广播电视发展规划,积极争取国家和各方面的支持,加快推进农牧区自然村“村村通”工作。对于规划中有关“村村通”工程存在的困难要让上级广电部门了解清楚,获得理解和支持,同时要进一步发挥好各级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把“村村通”工作切实纳入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扶贫攻坚计划中,落实配套资金和维护经费,保证“村村通”工程的顺利实施。在“村村通”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选择适合的接受方式,降低工程成本,尽可能减轻农民群众的负担。
  二是逐步探索建立农村牧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要把“村村通”工作由单一的工程建设转变到工程建设与长效管理机制的有效结合上来,由阶段性、突击性的任务转变为长期的任务、常规的工作,使“村村通”直播卫星工程,做到长期通、户户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加强队伍建设。锐意改革、大胆创新,树立持久作战的思想,加强广播电视运行维护,保证有人负责,有人管事、做事,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好,防止返盲现象发生。
  三是要不断提高“村村通”工程传输和接受的服务质量。广大农牧区大多地广人稀,地形复杂,要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提高水平”的原则,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加大落地力度和保证有效接受,既要在提高覆盖率上下功夫,更要在提高传输和接收质量上下功夫,不能搞花架子,提高“村村通”工程的实际效果。
  四是要加强对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宣传,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之歌。各级广电部门要利用电台、电视台、广电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村村通”工作对于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大力普及群众应该掌握的保护、维修常识,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为主要内容,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为“村村通”创造良好的舆论和使用环境。
  

文章标题:浅议农牧区广播电视几点思考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dianxin/dianshi/7624.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