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档案是在水利工程建设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是全面反映工程建设情况的真实记录,也是全面鉴定工程质量、查明事故原因、追究事故责任的重要依据,对工程建设起着监督和验证作用,其质量对工程质量和工程使用有着直接和深远的影响。本文查摆了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问题提出具体解决对策,就水利工程建设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论述。
关键词: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存在问题,解决对策,综合利用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工农业生产的命脉。水利工程档案是人类改造、利用自然资源、抗御自然灾害的成果,是国家和人民的宝贵财富, 是水利工作者辛勤劳动的智慧结晶。水利工程档案是在水利工程建设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是对工程进行检查、维护、管理、使用的依据和凭证,是全面反映工程建设情况的真实记录,是全面鉴定工程质量、查明事故原因、追究事故责任的重要依据,对工程质量起着监督和验证作用,其质量对工程质量和工程使用有着直接和深远的影响。水利工程档案产生于整个基本建设的全过程,包括从工程项目建议、立项、可研、设计、招(投)标、施工、质检、监理到竣工验收、试运行(使用)、后评价等全过程。对工程建成投产后的管理、运行、维护、改扩建等技术工作的决策、设计起着重要的凭证和依据作用,对其他工程也起着借鉴与参考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和实施工作的不断规范,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的不断更新,工程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一些水利工程档案仍存在着与工程建设不同步、内容不全、不规范、质量不高等问题。《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档案资料管理规定》明确规定“进行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等级评定和工程验收包括单位工程阶段和竣工验收时,要同时验收归档文件资料的完整程度和整理质量,并在验收后,及时整理归档”。科学地进行档案管理,大力开发水利工程档案信息资源,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向水利部门和社会提供便利,是实现水利工程档案自身价值和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
1 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前期工作准备不足
水利工程建设工期紧、任务重,受季节性影响较大,负责工程项目的领导及工程管理人员,档案意识淡薄,认识不到位。平时只注意抓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工作。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期投入和管理不足,往往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后期,才突击整理资料,开始着手进行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从而造成档案资料的复印件较多,原件很少,特种载体档案严重缺失,不能客观反映工程实施情况。
1.2 档案管理人员经验不足,缺乏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专业人才
水利工程是系统工程,这一因素决定了建设工程档案的复杂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它必须具备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始性这三个条件。在工程项目建设中,资料管理人员大都是临时抽调,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且大多数身兼数职,精力有限,对档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不熟悉,造成归档不齐全、案卷质量差、不规范等很多问题,严重影响着归档质量。
档案人员缺乏整理、管理资料的实践经验,致使资料整理、收集不够全面,只是被动地从工程项目资料人员接收移交过来,往往是有多少接多少,存在着内容缺项、漏项、签章手续不齐、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不准、整理不规范等现象。没有把工程项目建设与工程技术资料的归档有机的结合起来,直接影响了档案的齐全完整。
1.3 档案管理体制和制度不健全
目前,大多数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没有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工程档案管理法规宣传、贯彻不够,对工程档案管理的业务指导缺乏应有力度,对工程档案专项执法检查工作也没有抓起来。档案资料流向制度不健全,使得工程建设中技术、施工人员调动、变更,出现人走档案走、人走档案没人管的现象。
1.4 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系统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在工程建设领域,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质量终身制等制度正在逐步规范。为适应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的内容、形式、规定、制度、以及各种档案载体都发生了相应变化,但与之相对应的各种档案管理制度、法规却未能及时地作出相应的调整与修改,工程建设项目档案工作还没有纳入到新的管理机制中去。
2 加强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对策
2.1 健全制度,强化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制
建立完善工程档案管理制度,强化工程管理部门及施工、质检、监督、审计等部门的实施力度,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使档案部门可以进行有效地监督和制约。同时,建立内部管理激励机制,把档案管理工作目标分解细化,层层加以落实,列入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中,既要列入分管领导的目标责任制,更要具体落实到有关人员的职责中,年终要有总结,严格考核奖优罚劣,真正地把岗位责任制贯穿于从建设项目立项到工程建设结束,档案资料管理通过验收全过程。
2.2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针对工程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的实际,必须以人为本,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专业队伍。工程档案管理人员要定期参加专业理论学习,懂技术、会管理、业务精,并取得相应的管理资质、持证上岗;对外定期举办工程档案工作的集中业务培训,及时做好各种文件、标准的释疑、培训工作。
2.3实行档案工作标准化,资料分类科学化
标准化是对档案工作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手段,也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前提,档案工作标准化是档案工作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 也是提高档案工作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所以我们要遵循水利工程文件材料自然形式的规律和相互间的有机联系,按照《档案法》、《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档案资料管理规定》、《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范》等水利工程档案法律和法规,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统一的、具有针对性的分类标准,完善标准化管理规章制度,按照统一标准实现档案编制、收集、整理、编目、保管及提拱利用的系统性、完整性、实用性。
2.4 加大投入,实现档案管理手段现代化
档案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基本标志,它包括以下几方面: 保管条件的现代化,载体材料的现代化,翻拍、复印、装订手段的现代化,档案工作手段现代化,咨询业务智能化等方面。要实现档案资料的数据化管理和网络化的报送、传递,满足水利工程建设者多方位、多区域利用档案资料的需求,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者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档案服务。
3 水利工程档案在工程建设和管理中的综合利用
水工建筑物由于建筑物本身所处的自然条件的特殊性和其所担负功能的特殊性,它必须保证在长期的使用和运行当中不发生事故或尽量减少事故发生的几率。但是,也正是由于它的这些特殊性,使其更容易受到自然条件和外力的影响,状态随时都在变化。如:由于压力水、冲磨、水蚀、风蚀以及设计、施工不够完善,管理运用不当,都会发生损伤。如果在运行管理中发现问题不及时养护维修或进行加固除险,使损伤加重加大, 影响建筑物的安全运行, 严重的会导致失事。因此,为保证水工建筑物的安全运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必须认真做好工程设计、施工、维护等工作。而工程档案是做好这些工作的必要条件,因此,它的利用率较之其他诸如房屋建筑等档案也就要高得多。
正常情况下的养护工作必须根据工程档案对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等方面的详细记载和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出具体的管理、养护、维修的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才能使工程时时处于安全、正常的运行状态。随着工程运行年限的增加,水工建筑物的老化与病害问题也随之增加,必须依据工程档案对病害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分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对其采取修补或加固的方法与措施。
当水工建筑物遭受突然破坏,造成险情,危及建筑物安全时,必须立即进行抢修。其后,还需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对其进行加固处理或改建、扩建。这时,工程的原设计、施工档案是加固处理、改、扩建工程的重要决策和设计的依据;是查找、分析事故原因的重要法律依据。
水工建筑物是兴利除害的重要设施,在战胜水旱灾害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措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水旱灾害出现的时候,各级领导必须把握时机迅速作出决策,这时各个水工建筑物的档案中的有关数据( 如当地历年降水量、水库容量、目前水位与蓄水情况等)就是领导决策必不可少的依据。
对于新建工程来说,利用与之相关的规划设计档案和一些过去没有批准立项的设计资料作为参考是加快工作进程的途径之一。比如说,要在某一河流上新建一个过水闸,这条河过去规划中的水文报告、实测纵横断面图等宝贵的历史资料都是可以利用、参考的。如果这个工程没有任何可以利用的资料的话,则可以借鉴和参考别的类似的已建成工程的先进、优秀的技术成果,以拓宽思路,使自己的设计趋于更加合理完善。
4 结语
总之,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边缘性、基础性工作,是衡量一个单位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者要以高度的敬业精神、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广博的学识水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按照“完整、准确、客观、系统”的要求,为水利工程档案的综合利用提供基础和保证,通过努力,使水利工程档案工作步入正轨、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