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低碳生产、低碳生活成为国际经济发展大趋势。中国作为一个资源相对不足、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发展新能源迫在眉睫。近些年来,中国的新能源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国家对新能源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太阳能产业、风力发电、水力发电都发展很快。但目前也存在着光伏产业等新能源产业过度竞争,新能源产业成本高、竞争力低,新能源发电并网难,技术、资金困难,可持续性差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发展新能源产业,要在大部制下采取统一的新能源战略,加大投入力度,鼓励企业竞争,解决并网难题,等等。
关键词:中级工程师职称论文,新能源,太阳能,风能,低碳经济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低碳生产、低碳生活必将成为我们的自觉行动。2012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目前,中国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位,酸雨的覆盖面积已达国土面积的40%;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作为人口大国,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较大,约占世界的12%,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但人均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中国目前所利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能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其中,以煤为主。中国是一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始终占据最主要的地位,天然气只占中国能源供应的极小部分,呈现“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特征。煤炭的大量使用导致了严重的大气污染,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资源紧缺、污染严重、环境承载能力的限制,警示我们,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发展节能减排技术将是中国解决能源环境问题、建设两型社会、履行对国际社会承诺的重要突破口。
一、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1.法律政策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
新能源又称可再生能源,是指传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大中型水电)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聚变能、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中国开始注意从政策上引导新能源开发。2000年以来,中国政府对大了可再生能源开发的支持力度。2003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专门成立了能源局,其下设立可再生能源管理处。能源局成立后,将新能源的发展列入了国家中长期发展计划和国家科技发展计划,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
2.财政支持政策相继出台
财政部提出了对安装与建筑结合的光伏电池给予补贴,国家能源局也发布了随时出台“新能源发展规划”的信息,财政部联手科技部、国家能源局正式推出“金太阳计划”,提出三年内支持不少于500兆瓦的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等等。财政对新能源的扶持无论从密集度和力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3.地方政府积极打造新能源基地
在法律政策和财政支持下,全国超过一半的省份在打造新能源基地,或者把新能源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上百个城市在做新能源发展规划。江苏省的13个地级市中就有10个正在打造新能源产业基地。上海、浙江也出台了新能源产业规划,列明未来新能源产值目标。在山东省的规划中,要在2011年,使三成以上的城市建筑普及应用新能源,新能源消费比例提高到3%。青海宣布将在柴达木盆地建设太阳能电站。甘肃宣布在酒泉建立世界首个千万千瓦级的连片开发、并网运行的风电基地。
4.企业纷纷进入新能源领域,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
由于近年来煤炭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传统能源企业中电力是最迫切想改变煤炭主导地位的。而新能源理所当然地被电力企业视为新出路。中国国电电力集团在五大发电集团中率先进入太阳能领域。在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下,中国新能源产业在短短几年内获得了巨大发展。其中,发展较快的是风电、沼气和太阳能热水器。 2007年,中国太阳能产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是全球太阳能热水器生产量和使用量最大的国家,也是重要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国,2008年中国的太阳能产业在不利经济形势下仍保持了30%的高增长。核电的发展政策由“适度发展”变成“积极发展”再调整为“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氢能等近年来得到较大发展。混合动力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车等已成为汽车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某些机构乐观地预期,2050年中国将有30%以上的能源需求依靠新能源来满足,届时风电装机甚至可能达到2.5亿kW以上。
不过,总的来说,可再生能源占中国能源总量的比重还很低。其中主要还是水电,非水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还非常低。目前,新能源不足以改变中国的能源结构,新能源产业发展,任重道远。
二、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1.蜂拥而上,产能过剩、无序竞争问题
目前,非理性投资所导致上游产能过剩、下游制度瓶颈等问题,正阻碍着新能源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如,风能设备制造、光伏设备制造等领域(而不是设备应用领域)出现了一定的产能过剩问题。目前中国光伏产业由于技术问题而导致成本过高,光伏发电技术其实还没有非常成熟,提前热炒已经使这个行业产生了泡沫,金融危机也使大量光伏企业倒闭,部分外资已经开始撤离光伏发电。光伏产业技术进步快,技术风险大,中国过度投资,新技术的出现可能会把我们原来的巨大投资变成泡沫。过度竞争,市场监管缺位,会使那些想通过长期持续研发获得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也在恶性的价格竞争之中被消灭。目前许多龙头企业的优质产品不能引领市场,甚至还经常被劣质品冲击。同时,低成本的恶性竞争,导致了国外此起彼伏的反倾销调查。
2.新能源的成本高,竞争力差
发展新能源的成本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难题。中国除了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外,还面临着一系列的独特成本制约问题。一是中国很少自主技术,在生物发电、太阳能、风能等领域,中国企业要向国外同行支付高昂的技术专利费用。可再生能源技术是非常复杂,而且进步非常快的,因此核心技术很难掌握。现在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关键技术、材料和装备都依赖进口,连生产线都靠进口。二是中国大部分新能源企业生产规模小、过于分散,集约化程度很低,导致生产成本高,效益差。三是不仅因为自主技术不成熟,我们要在设备购买上付出高成本;而且还因为项目投资额大,融资渠道少,我们要在资金获取上付出较高成本。 2.新能源产业要发展壮大,关键是技术突破、价格降低
一是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大力研发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等新能源开发技术,还有储能技术和电网调度技术,也就是“智能电网技术”等。二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应通过新能源企业的战略性调整与重组,推动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与联合,发展一批有核心竞争力、主导产品优势突出的大型企业集团。为促进技术进步、降低成本,政府应制定相应的税收政策、信贷和投资政策、价格政策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3.大力倡导绿色理念,促进新能源消费
一要大力宣传绿色消费观念,积极营造绿色能源消费的社会氛围。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和发放绿色消费证书等荣誉,鼓励企业、家庭积极认购绿色新能源。二是政策上有保有压,实行环保折价和“清洁发展机制”。能源产业是外部性很强的产业,有必要实行环保折价,将环境污染的外部成本内部化,建立有利于激发新能源发展的定价机制,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根据《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框架,积极开展温室气体减排配额买卖安排,让开发新能源的企业可以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获得更多的收益。
4.解决入网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风电的稳定性问题,要从两头入手,一头是电源,一头是电网。从电源来看,一方面,风电装备制造企业也应该加快技术进步,开发电网友好型的发电装备,减少对电网的冲击,例如解决低电压穿越问题的相关技术等。另一方面,要将“风光火储”各种电源进行组合,以降低风电的间歇性和对入网的冲击。也就是将风电、光伏发电、火电、储能设备进行有效组合,相互补充,以平滑单纯风电所带来的不稳定性,使得间歇性的电源成为非间歇电源,或者至少使间歇的时间变短。就分散利用的部分来看,在中国,风场往往远离用电中心,需要长距离的输送,所以应该在风电场附近建立一些高耗电的企业和工厂,就近消耗一些电能,这样对电网的冲击就会小一些。从电网这头来看,首要的就是发展智能电网技术,它可以增加电网的灵活性,提高电网的吸纳能力。
参考文献:
[1] 马爱芳.新能源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2] 戴珏.货币政策影响下中国新型碳基金发展研究[J].湖湘论坛,2013,(2).
[3] 谢晶仁.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理性探析[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10,(2).
[4] 杨丽媪.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瓶颈与出路[J].改革与开放,2007,(6).
[5] 侯闯.新能源产业发展须越三大樊篱[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