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论文发表川东北经济区城乡关联发展评价

所属栏目:经济学论文 发布日期:2014-09-16 17:29 热度:

  城市和乡村作为两个具有特定含义的区域,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既存在着摩擦和对立,又具有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城乡发展关系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诸多学者从政治、经济、社会的角度围绕城乡发展关系提出了“城乡一体化”、“乡村城镇化”、“城乡网络化”、“城乡融合”、“城乡协调”等观点,并取得了大量相关研究成果。2000年以来,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的讨论与研究使城乡关系问题在新形势下,成为区域经济研究的又一热点。

  摘要:川东北经济区各项经济指标均居四川省各经济区后列,城乡差异显著。对该经济区城乡区域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做出科学的评价,对于探寻新型城乡关联模式,促进城乡关联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诠释了城乡关联发展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构建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该经济区6市城乡关系发展状态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城乡两大开放系统之间的要素流转情况和区域城乡关系发展的实际水平。研究结果可为该经济区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价值和科学依据。

  关键词:区域经济论文发表,城乡关系,城乡关联评价,川东北经济区

  1研究区概述

  川东北经济区地处四川省东北部,东、南邻重庆,北接陕西、甘肃两省。境内有涪江、嘉陵江等重要河流,其中,嘉陵江自北向南纵贯全区,在重庆市与长江汇合。该区包括南充、遂宁、达州、广元、广安、巴中六市,这六市地缘相邻,地多属丘陵,地貌相似,条件相近。六市自然、经济、文化的关联性与相似性,使川东北经济区在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格局中同成都平原经济区、川西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和攀西经济区并驾齐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板块(图1)。特色产业主要是以化肥为代表的天然气化工,以丝麻纺织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业,以茶叶、中药材、食用菌、油橄榄、优质粮油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以红色旅游为特色的旅游业。该经济区人口约占全省的1/3,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是全省农产品主要生产地区。目前人均GDP只有全省平均值的63%,其他各项经济指标均位居全省各经济区后列。该区城市和乡村的对立、封闭、差异和摩擦问题相对突出。同时,由于自然、社会、历史等原因,城乡之间的协调性程度在空间上差异显著。因此,从城市和乡村区域系统的角度出发,选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模型对该经济区城乡区域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做出科学的评价,对于探寻新型城乡关联模式,促进城乡关联协调发展,实现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相关概念

  2.1城乡关联

  城市和乡村通过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种方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诸多学者从政治、社会、经济等多个角度对城乡联系做了相应的诠释和研究。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的诠释都存在着基本的特征,即自然、社会、经济资源在城乡空间的流转和配置。

  所以,城乡联系的实质就是在资源相对稀缺的状态下,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促使自然、经济、社会等资源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得以最有效的配置与流转的过程。

  2.2城乡关联发展

  城乡关联发展可以理解为在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协调的前提下,通过城乡互动,使城乡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

  2.3城乡关联度

  城乡关联度是用来比较、评价城乡关联发展状况的一个综合评价值。城乡关联度越大,表明城乡联系越密切,其城乡关联发展水平就越高;反之亦然。三者之间相互对应。需要指出的是,关联度只是一个相对值,需要在相互比较中分析城乡关联发展状况。

  3城乡关联发展的评价

  3.1评价方法

  本文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城乡关联度作为表示城乡关联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值,即通过因子分析将所有指标所代表的信息综合成一个指数。城乡关联度的高低,综合反映了城乡关联发展的水平即城乡之间要素流转程度及协调程度。利用mapinfo等GIS作图软件将评价结果在空间上进行表达,以增强分析结果的形象性和直观性。

  3.2数据来源

  数据主要来自于《四川统计年鉴2011》、《四川农业经济年鉴2011》、《中国统计年鉴2011》及研究区各个地市的统计资料等。

  3.3评价指标的选取

  城市和乡村两个子系统间通过人流、物质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的相互交流,从而构成复杂的城乡巨系统。两个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具体表现为以自然条件为依托,基础设施为物质载体,经济联系、社会联系为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目标的空间关联和功能关联。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从基础设施水平和社会经济水平两个方面选取人均耕地、人均邮电业务量等18个分析指标来构建川东北城乡关联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表1)。

  结合川东北的实际情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能够科学、客观、真实地度量和反映城乡互动与关联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发展趋势、发展潜力;(2)简明性和全面性。指标既能较全面反映评价对象,同时也要简明易于操作;(3)可获取性。所选指标应便于收集。

  3.4评价步骤

  对按照城乡关联发展指标体系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本文采用级差标准化。

  利用SPSS软件分别对城乡基础设施水平和城乡社会经济水平两个层次的标准化后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特征向量和方差贡献率及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表2,表3)。从表中可以看出,基础设施水平前三个因子和社会经济水平前两个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已经对大多数数据给出了充分的概括,所解释的方差分别占总方差的87.88%和80%,保留这几个因子能够概括绝大部分信息。因此,最后结果确定基础设施水平和社会经济水平分别提取主成分个数为三个和两个。据此,分别可得Y1,Y2,Y3与X1,X2…X9的关系式和Y4,Y5,Y6与Y10,X11…X18的关系式:   将标准化后数据代入上式,得川东北6市因子得分。因子Y1,Y2,Y3的得分基本反映了各市的城乡基础设施水平,Y4,Y5的得分则基本反映了城乡社会经济水平。虽然Y1,Y2,Y3和Y4,Y5基本综合了原信息,但为了更好的综合评价各地市的城乡关联发展水平,可根据表2和表3将Y1,Y2,Y3和 Y4,Y5分别以其方差贡献率为系数,加权求和分别得到一个衡量各地市城乡基础设施水平和社会经济水平的综合评价得分函数:

  因为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经济同样重要,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因而对其取均值作为城乡关联度综合得分值,即:G=(M1+M2)/2。

  4结果分析

  4.1城乡关联空间分布分析

  从川东北6市的城乡关联度来看,遂宁市、达州市、南充市相差不大,分别位于第1、第2及第3,将其划分为第Ⅰ级;广元市和广安市分别为第4和第5,巴中市远远落后于其他城市,位居最后(图1)。

  具体来讲,南充市是川东北交通通讯枢纽,川北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国家三峡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开放的重要口岸,享有“川北心脏”之称。其工业基础较好,工业门类较齐,科技教育发达,资源丰富,是闻名遐迩的丝绸之乡。与成都、重庆主城三个四川盆地的区域中心城市构成的成南渝黄金三角经济区域。达州市是中国西部四大名城―重庆、成都、武汉、西安交汇辐射的中心地带,是四川省的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工业重镇和四省市结合部的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素有有着中国气都和中国苎麻之乡的美誉。遂宁市是四川盆地的几何中心城市,是四川农作物主产区之一,三产比重分别为22%、51%、26%。广元市地处川陕甘三省结合部,素有“川北门户”之称,二、三产比重相近,分别为39%、37%。广安市是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二、三产比重分别为48%、31%。巴中市基础设施和社会经济水平都比较落后。

  4.2城乡关联度和城乡基础设施水平、社会经济水平比较分析

  从表4中可以看出,川东北6市城乡关联度和城乡基础设施水平、城乡社会经济水平基本一致,这表明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经济水平与城乡关联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但是三者也并非完全一致,如广元市基础设施水平排第1,社会经济水平排序第5,表明该地区还未完全发挥其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应寻找其中原因,促进其城乡协调发展。遂宁市基础设施水平排名第4,而社会经济水平排名第1,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基础设施水平,表明基础设施水平制约了其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应加强其基础设施建设。其余各市的基础设施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其中巴中市基础设施水平和社会经济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则应加强其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为其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打好基础。

  4.3城乡关联度与城市化水平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分析

  从城乡关联度与城市化水平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中可以看出,三者较为一致的有广元市、南充市和巴中市。这表明三项指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一般来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该区域的城市化水平也相应的较高,必然有利于该区域的城乡协调发展,因而其城乡关联度值也应该较高,反之亦然。但是三者也并非完全一致,如广安市城乡关联度和城市化率位次分别为第5和第6,远低于人均GDP位次第1,表明该市城乡区域系统的发展受制于其落后的基础设施和城镇体系建设,广大的农村区域不具有与城市较为公平的发展机会,制约农村了的发展,限制了城市化的进程,从而导致城乡发展差距的扩大。达州市的城乡关联度位次和人均 GDP位次一致均为第2,远高于城市化率位次。表明这类区域城乡关联度值虽然较高,但并没有充分发挥其经济实力的支撑作用,实际是一种低水平的均衡。这类地区可适当加速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5结语

  (1)界定了研究区,并在概述其自然、社会经济的基础上,指出对该经济区城乡区域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做出科学的评价,对于探寻新型城乡关联模式,促进城乡关联协调发展,实现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构建了评价城乡关联发展的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川东北经济区6市的城乡关联度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表明评价方法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3)判断一个地区的城乡关联发展水平,应在相互的比较分析中进行全面的评价,包括不同区域之间的横向对比和同一区域的动态纵向比较。由于收集资料的困难,本文只对川东北经济区6市做了横向对比分析,有待日后进一步进行纵向对比分析,以期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文春,张竟竟等.基于时空理念的区域协调度模型及实证分析[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9,25(2):915.

  [2]段娟,鲁奇,文余源.我国区域城乡互动与关联发展综合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1):7681.

  [3]罗雅丽,李同.城乡关联性测度与协调发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5):6871.

  [4]战金艳,鲁奇,邓祥征.乡关联发展评价模型系统构建以山东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3,22(4):495501.

  [5]曾磊,雷军,鲁奇.我国城乡关联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区域比较分析[J].地理研究,2002,21(6):763771.

  [6]马昂主,胡必亮.城乡联系:理论阐释与模式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1993,(8):5156.

文章标题:区域经济论文发表川东北经济区城乡关联发展评价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sofabiao.com/fblw/jingji/jingjixue/22763.html

相关问题解答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