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地方病学杂志期刊简介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4-24 19:04:41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最新封面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创刊于1982年1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和哈尔滨医科大学共同主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承办的杂志。创刊40多年来,中华地方病学杂志经历了不断完善、不断充实、不断提高的过程,从2015年起,杂志由双月刊改为月刊。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是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分会会刊,是我国地方病领域创刊最早、学术水平最高、最具有权威性的科技期刊。第一、二届总编由著名的克山病专家、心血管疾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于维汉担任;第三、四届总编由著名的流行病学、大骨节病学专家杨建伯教授担任;第五、六、七、八、九届总编由我国地方病领域领军人、首席科学家和学术带头人,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孙殿军教授担任;杂志的历届编委会由全国各地知名的、有代表性的地方病专家、教授或研究员组成。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是一份非常有中国特色的杂志。由于中国地理条件、生态环境以及居民生活习惯复杂多样性,使得发生在中国的地方病具有某些不同于其他国家、地区同类疾病的特点。主要报道发生在我国对人类健康危害特别严重的地方性疾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鼠疫、布鲁氏菌病、寄生虫、新冠肺炎等疾病,同时还报道多发性自然疫源性疾病、地方性多发病和与地方病有关的相关性疾病。介绍国内外上述疾病的研究进展,新理论、新诊断技术、新检测方法,以及防治和管理经验。

  作为国内地方病领域创办最早、最有影响的专业刊物,创刊40多年来,中华地方病学杂志为地方病国家攻关课题、大骨节病永寿科学考察、克山病楚雄科学考察、三峡改灶降氟试点、全国碘缺乏病监测、地方性氟中毒重点监测、地方性砷中毒水砷筛查、中央转移支付地方病防治项目等有代表性的重大课题、科研成果、地方病防治工作都做了及时报道。中华地方病学杂志客观地记录了我国地方病事业飞速发展的历史进程,全面、真实地反映地方病领域科研、监测和防治工作的进展,及时交流地方病防治经验,为推动我国消除地方病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面向防治,关注科研,力求创新,讲究实用,为广大作者提供更快捷的学术交流工具和更大的发表论文空间,为广大读者提供最新的科研内容和科学进展,为各种地方病的监测和防治提供更快捷、更有效、更先进的方法和手段,是编辑部的服务宗旨和办刊目标。为此,编辑部将不断改进工作,提高编辑质量,扩大杂志的影响力,为创办国家一流杂志而努力奋斗。

  稿件处理

  1.审稿制度:杂志实行以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辑委员会终审)。审稿过程中保护作者稿件的私密权。对不拟刊用的稿件将告知退稿意见,对稿件处理有不同意见时,作者有权申请复议,并提出申诉的文字说明。

  2.稿件处理时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实际情况,凡接到本刊收稿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情况通知者,则稿件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务必事先与编辑部联系,否则将视为一稿两投,作退稿处理,同时作者将被列入学术不端管理名单。已在非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交流过,或已用其他文种发表过(需征得首次刊登期刊的同意)的文稿,不属于一稿两投,但作者在投稿时必须注明。

  3.作者对来稿的真实性及科学性负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期2个月未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

  4.撤稿:对于存在以下问题的稿件编辑部有权在论文发表后撤稿。(1)已经证实论文存在较严重的不可信、学术不端(包括捏造数据和篡改数据)或者非主观的错误,以至于该论文所报道的发现和结果不可信;(2)论文存在剽窃问题;(3)论文所报道的研究违反医学伦理规范;(4)重复发表;(5)在稿件发表流程中存在严重缺陷。一经查实,编辑部将按照《关于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发表后撤稿的推荐规范》的要求处理。

  论文授权

  来稿一经接受刊登,全体作者亲笔签署《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授权书》后,论文的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华医学会所有;中华医学会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APP终端、微信等其他方式出版刊登论文,未经中华医学会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