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通报杂志投稿格式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4-25 01:04:09

  . 文题

  要求简短、醒目、准确反映主题。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30个汉字,英文题名应与中文一致。中文题目中尽量使用中文全称,英文题名仅首单词的首字母大写(专有名词除外)。强烈建议中文题目中不要出现“×××研究”的字样,建议英文题目不要出现“Study on ×××”的字样。

  2. 作者

  文章署名人应是对文章全部或部分内容做出主要贡献,并能对内容负责的人。名在前,姓在后,名字之间用逗号隔开,如:张小三,李四(ZHANG Xiaosan, LI Si)。

  3. 作者单位

  工作单位准确到系或学院等,要求写全称。作者工作单位的中英文要完全对应。要素:单位,省份(直辖市除外) 城市 邮编。外国作者单位应注明国名。不同单位的作者应标注清楚。

  4. 摘要

  每篇论文都应有中、英文摘要。摘要书写时注意语法一定要正确,符合中英文表达方式,特别是英文摘要最好请英文水平较好的专家审定,以免出现错误。有拉丁学名出现时,第一次出现时要写全称,不加命名人,用()将拉丁学名括起来。

  研究报告摘要:请严格按照【背景】、【目的】、【方法】、【结果】、【结论】([Background], [Objective], [Methods], [Results], [Conclusion])的逻辑顺序书写。专论与综述、高校教改纵横不用单列标题书写。背景(Background):不用太详细,简单几句话即可。目的(Objective):主要说明作者写此文章的目的,或说明本文拟解决的问题。方法(Methods):重点说明作者的主要工作过程及使用的方法。结果(Results):本实验最后得出的结果(实验数据部分)。结论(Conclusion):应该展现结果的重要性和参考意义,避免重复结果。

  综述摘要:包括论述内容的发展水平、自己的评论及展望,尤其要注意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

  英文摘要书写要求:英文摘要的内容应与中文摘要一致,但比中文摘要更详尽。

  1) 建议使用第一人称,以此可区分研究结果是引用文献的还是作者的;

  2) 建议用主动语态,避免长句和难句,以求简单清晰;

  3) 建议使用过去时态,要求语法正确,句子通顺;

  4) 英文摘要的内容应与中文摘要一致,但可比中文摘要更详尽,写完后务必请英文较好、且专业知识强的专家审阅定稿后再返回编辑部;

  5) 摘要中不要使用缩写语,除非是人人皆知的,如:DNA、ATP等;

  6) 在英文摘要中,不要使用中文字体标点符号;

  7) 摘要写完后,请作者使用word工具/拼写和语法检查,并尽量请英文较好的专家审阅定稿后再返回编辑部。

  5. 关键词

  每篇文章选取3−8个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应明确、具体,一些模糊、笼统的词语最好不用,如基因、表达……。不常见的缩写必须用全称;使用与题目不重复的词;有拉丁学名出现时,第一次出现时要写全称,不加命名人。

  6. 中英文脚注

  中文 宋体;英文 Times New Roman

  资助项目:基金中文名称(基金编号)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基金英文全称 (基金编号,如:81901001)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Received: 20xx-xx-xx; Accepted: 20xx-xx-xx; published online:

  7. 正文

  引言的内容和写作要求:

  1)引言的内容大致有如下几项:

  ① 研究的理由、目的和背景;② 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③ 预期的成果及其作用和意义,并突出该研究的创新性。

  2)引言的写作要求:建议按照“研究意义、前人的研究进展、本文的切入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的逻辑顺序书写。

  ① 开门见山,不绕圈子;注意一起笔就切题,不能铺垫太远;② 言简意赅,突出重点;③ 尊重科学,不落俗套。

  拉丁学名:文章中所有拉丁学名第一次出现时必须全称,不可缩写,本文未涉及命名问题,可以不加命名人,但有命名人的文章更严谨;如文章涉及命名,文中所有拉丁学名第一次出现时必须有命名人。

  文章框架结构:“1 材料与方法;2 结果与分析;3 讨论与结论”

  各级标题的书写要求:

  1)最多保留3级标题:1;1.1;1.1.1;

  2)各个章节标题要求清晰准确;

  3)各个章节标题连续排列。

  1 材料与方法:在材料中明确写出所购买主要材料的公司全称或标准的英文名。

  2 结果与分析:内容真实并与摘要、表、图中一致。

  3 讨论:论述贵稿的创新性和重要意义。

  4 结论:研究结果说明的问题,得出的规律;解决的理论或实际问题。

  图和表:文中图、表力求精简,避免图、表内容重复。在文中的位置应是先见文后见图和表,即图号和表号要在正文文字中标引,例如“如图/表1所示”“见图/表1”“(图/表1)”之类,随后呈现图表。

  1)图:在正文中图的下方写图题及图注;图题、图注、图文、横纵坐标物理量和单位都要有英文对照;照片要清晰,线图要精绘。图注与图题连排,中文用中文标点,英文图注用英文标点(每个标点后加一个空格);表示项目的数字、文字或代号后面用冒号,每个注释完用分号,最后一个注释后中文不加句号但英文要加句点。

  2)表:三线表样式,表序及表题置表上方,表注置于表下。表中所有文字都要有英文对照。中文表注用中文标点,英文表注用英文标点(每个标点后加一个空格),代号后面用冒号,每个注释完用分号,最后一个注释后中文不加句号但英文要加句点。

  缩写:缩写在摘要和正文中首次出现时都要补充中英文全称,英文全称(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小写,专有名词和特定大写除外)和缩写放括号内。比如: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若没有规范的中文,可用英文全称,缩写放括号内。之后就可以直接使用缩写了。

  致谢:放文末,左顶格。致谢中不要列基金项目。

  8. 计量单位

  1)单位符号均用英文小写、正体,不允许对单位符号进行修饰。常用的计量单位如下:

  ①时间:日(天)用d;小时用h;分钟用min;秒用s等。但是“第几天”或“前几天”中用汉字“天”。

  ②溶液浓度:用mol/L表示,而不用M或N。

  ③旋转速度:单位符号为r/min或×g (g斜体),而不用rpm。

  ④生物大分子的分子量:蛋白质用kDa或Da;核酸用bp或kb。

  ⑤光密度:用OD表示,斜体;表示波长的数字正体且下标。

  ⑥灭菌压力:用Pa或kPa表示,而不用磅或kg/cm2。

  2)图表中数值的量和单位:物理量符号(斜体),单位(正体)用括号括起,如:t (h) (时间,单位是小时)。

  3)除长度%不能省略外,短线和顿号前的其他相同单位可省略。例如:20%−30%;20−30 1−3 d;4、5、6 g/L。

  9. 数字的使用

  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

  1)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

  2)计数和计量的数字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

  3)不是表示科学计量和有统计意义数字的一位数可以用汉字,例如:一本书、两种产品等。

  4)4位和4位以上的数字,采用三位分节法,从小数点起,向左或向右每3位一组,每组间加一个空格,如1 000、1.000 1、1 000.000 1。

  10. 统计学符号

  一般统计学符号用斜体。本刊常用统计学符号如下:t检验用英文小写t;F检验用F;卡方检验用x2;相关系数用r;样本数用n;概率用P。

  11. 正体与斜体

  1)物种的学名:新的菌物命名法规定所有的分类单元/分类群的拉丁学名全部斜体,属以上首字母大写,种名首字母小写。属名第一次出现时写全,再次出现时使用缩写,属名缩写点和种名之间加一个空格。

  2)限制性内切酶:内切酶前3个字母用斜体,后面的字母和编码正体平排,如:BamH Ⅰ、Hind Ⅲ、Msp Ⅰ等。

  3)氨基酸和碱基的缩写:氨基酸缩写用3个字母表示时,仅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为小写,全部正体。碱基缩写为大写、正体。

  4)基因符号用小写斜体,蛋白质符号首字母大写,用正体;

  5)表示吸光值的OD应斜体;

  6)拉丁字符如“Taq”、“in vivo”、“de vivo”等应斜体。

  12. 作者贡献说明

  作者姓名:贡献;作者姓名:贡献;作者姓名:贡献。

  13. 作者利益冲突公开声明

  作者声明绝无任何可能会影响本文所报告工作的已知经济利益或个人关系。

  14. 参考文献

  1)要求:

  ①文献必须是作者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

  ②未正式发表的文献(包括私人通信、产品说明书等,毕业论文除外)一般不作为文献引用,必要时可在文中相应位置用括号注明。

  ③文献应以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序,无论图表放在什么位置,图表中新文献的编号应该以正文中提到图号或表号的地方为准。此处文字描述中提到“表1”或“图1”之前文献编号已到[],所以表中的新文献由上向下从[]开始顺序编号。引用文献数量不限。

  2)格式:请严格按照下列格式整理文献。

  ①参考文献的作者全部列出。

  ②姓名采用姓前名后的形式,姓写全称,名缩写(不加缩写点)。作者之间用逗号隔开,不用“和”字或“and”。

  ③文献题目除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及必要的大写外,其余单词均小写,题目中菌的属名种加词、基因和内切酶等正确使用斜体。

  ④外国期刊名要规范完整,不可缩写,不用斜体。

  ⑤请将参考文献的卷期号正确补充完整,卷号后面若有期号用括号括起来,卷号和后面括号之间没有空格,与后面页码之间用冒号(如“2010, 1(1): 1-6”或“2010, 1: 1-6”);只有期号时用括号括起来直接跟在年份后面,中间不要逗号。如“2010(1): 1-6”

  ⑥图书请注明著者、书名、出版地、出版商、年份、页码,年份和页码之间用冒号。专著中析出文献格式为:析出文献作者. 题名//专著主要责任者. 专著题名. 版本项.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析出文献的页码.

  期刊:[序号] 作者. 文章题目[J]. 刊名, 年, 卷(期): 起止页码

  图书:[序号] 作者. 书名[M]. 版次.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页码

  [序号] 文章作者. 文章题目[M]//书的作者. 书名. 版次.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页码

  译著:[序号] 外国作者的原姓名. 中文书名[M]. 译者的中国人名, 等译. 版次.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页码

  专利:[序号] 专利所有者. 专利题名[P]: 专利国别, 专利号. 日期

  15. 数据汇交

  1)ScienceDB发布论文关联数据的流程:

  在ScienceDB上发布一个论文关联数据的流程包括:注册与登录、数据提交、数据审核、数据发布等4个步骤。在论文未被采用前,数据可以“保存草稿”,待论文接受获得DOI号后点击“提交审核”。详细流程及注意事项可详见https://www.scidb.cn/publishing_process

  2)NMDC发布论文关联数据的流程:

  在NMDC上发布一个论文关联数据的流程包括:注册与登录、数据提交、数据审核、数据发布等4个步骤。在NMDC上提交的数据可以包括核酸及蛋白质序列数据、原始测序数据、蛋白质结构数据、宏基因组测序数据等数据内容。详细流程及注意事项可详见https://nmdc.cn/submit/dashboard

  稿件文字的要求:请认真通读全文,消除错别字和不通顺的语句,注意标点符号和国际单位的正确使用,文责自负。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