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报杂志投稿须知

所属栏目:核心期刊 更新日期:2025-04-24 09:04:03

  《气象学报》创刊于1925年,是中国气象局主管、中国气象学会主办的大气科学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大气科学及航空气象、海洋气象、水文气象、生态环境等交叉学科研究成果的高质量论文。《气象学报》为双月刊,国内外发行,作者和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气象、海洋、环境及水文等学科的科研人员、高校师生等。

  1 主要栏目

  1.1 研究论文

  报道中国及国际大气科学各主要分支学科及相关边缘、交叉学科的重要研究成果,包括具有创造性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以及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1.2 综述论文

  介绍国内外大气科学和交叉学科在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最新研究进展和评论(采取约稿的方式)。

  1.3 研究短论

  报道大气科学和交叉学科在某项研究的重要阶段性成果,或主要结论,或重要发现。

  1.4 研究快讯

  快捷报道大气科学和交叉学科内重要创新性和突破性的新现象、新理论、新方法或新技术等方面的科研成果,一般在3000字左右。

  1.5 学术动态

  国内外有关大气科学学术活动的报道,一般1000字左右。

  2 稿件要求

  2.1 文稿论点明确,论据可靠,内容充实,层次分明,语言准确,符合规范,文责自负。无政治思想及国界、国名等错误,不涉及保密问题。

  全文必须包括:题目(一般不超过25个汉字,标注第一作者简介),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邮编,中文摘要(400字左右),关键词(3—8个),正文,参考文献,英文摘要(实词400个左右)。

  2.2 量、符号和单位采用国家标准《量和单位》。量符号、代表变动性数字的符号及坐标的符号均排斜体;矢量、张量排黑体;量符号的下标,凡用以上符号者字体相同,其他情况均排正体。量符号在文中首次出现时,必须给出其量名称及单位,单位一律采用国际符号排正体。大气科学中常用的数学符号(自然对数的底数e、 圆周率π,转置T,虚数i,∂H中的∂,dt中的d等)均排正体。外文缩写词必须符合国际规范,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要说明中文含义。

  2.3 附图 附上最必要的图,一般不超过12幅,每幅注明图号。图要具有科学性、自明性,符合规范,清晰美观。坐标轴标目书写以“量符号(单位)”表示,如p (hPa),v (m/s),图中内容要中、英文并列给出,对涉及国界的图件,必须绘制在地图出版社最新地图上(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服务系统下载)。

  正文中标出图的位置,图随文后,图下方写明图号、图题和图说(或图中给出图例) (中英文并列)。

  2.4 表格 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加辅线(虚线)。表号和表题置于表的上方(中、英文并列)。表直接列于文中。表的内容不得与图的内容重复。

  2.5 参考文献 遵循著作权法,凡引用他人的资料、数据、方法、图表以及结果、结论的,必须注明出处,列出文献,涉及版权事宜作者自负。本刊采用双语参考文献,所有中文期刊文献需对应列出其英译文,但须以原刊的译文为准。

  2.6 附注文稿研究工作的资金来源(批准号),以及第一和/或通信作者简介。

  3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参考文献中:期刊的年份、卷(期)、页码,专著的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份、全书总页数(××pp)……应齐全。

  3.1 期刊中析出的文献

  作者.年份.论文题目.期刊名,卷号(期号):页码

  巢纪平等. 2001.论陆架波系动力学及其在厄尔尼诺信号传播中的作用.气象学报,59(5):515—523

  Robinson A R.1964.Continental shelf waves and the response of sea level to weather system. J Geophys Res, 69:367—368

  3.2 专著中析出的文献

  作者.出版年.书名.出版地:出版单位,全书页码(××pp)或引用页码

  伍荣生.1990.大气动力学.北京:气象出版社,338pp或10-12

  3.3 著书(或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

  作者.出版年.题名.:著(编)者或其他责任者.书(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单位,在书中的位置或全书总页数(××pp)

  Luo Huibang.1999.SCSM rainfall outbreak and the evolution of associated rainbands: Ding Y, Li C, eds. Onset and Evolutio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Monsoon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the Ocean. Beijing: China Meteorological Press, 423pp

  刘式适,刘式达.1993.热带气旋中的二维非对称流场.见:上海气象科学研究所编.大气科学研究与应用(五),北京:科学出版社, 29—38

  4 投稿注意事项

  4.1 请通过本刊网页“作者登录”先注册再提交电子稿。

  4.2 投稿者可以建议3—5名评审者(请注明学位、职称、研究领域、单位和联系方式),以及要求回避的评审者,供编辑部参考。

  4.3 来稿如不符合以上要求,将退作者修改后再投。自留稿件底稿,刊用与否恕不退稿。作者收到回执后6个月未收到录用通知时,请联系编辑部,若另投他刊需告知编辑部撤稿。请勿一稿两(多)投。

  4.4 来稿一经发表,酌寄稿酬(及转让费)并酌收版面费。稿件刊出后,赠样刊2册和抽印本30份。

  5 文稿修改注意事项

  5.1 文中表示变量、物理量(包括下标)和函数(如f(x))等的符号均用斜体字母表示,单位和说明性的符号均用正体字母表示;矢量、矩阵的符号用黑斜体字母表示;

  5.2 文中所用相同的变量和物理量(包括下标)符号尽量用单个字母表示,并且上下文应一致;

  5.3 附图中标目(物理量名称或符号及单位)应齐全,附图和附表中有关物理量的符号及其单位与文中应一致(包括字体);

  5.4 英文摘要

  尽量用简单句,定语尽量用名词,少用“of”

  (1) 介绍背景:常用一般现在时和现在完成时,除非介绍过去的具体情况,一般极少用一般过去时。

  (2) 介绍目的:常用一般现在时,少用一般过去时。

  (3) 介绍材料和方法:实验的资料和方法都是撰稿之前的时间里发生的一般动作,常用一般过去时,但为了强调以往的实验成果时,可以考虑用现在完成时,但极为少见。

  (4) 介绍结果:给出实验的各项数据,描述实验过程中某些现象,都是过去刚发生的动作,为简明起见,常用一般过去时。

  (5) 介绍讨论:讨论可视为作者写作时开始做的工作,是通过结果提出的建议或对某一现象所下的结论,常用一般现在时。如在讨论中加上对实际结果的进一步预测和将要发生的事情的判断,可用一般将来时或情态动词表示。

  通过编辑部初审的新投稿件方可进入专家审查环节,作者投稿后7个工作日内,学科编辑将发送收稿回执或做出退修、退稿等处理,作者可登录投稿系统查询。通过初审的稿件在编辑部收到作者的版权转让协议(纸版或电子版均可)后方送专家审查,一般稿件送外审后2个月左右作者即可收到稿件的审查意见书,但由于专家的审稿周期不确定,超期未回的稿件编辑部会进行催审。特殊情况下如果作者意欲改投,务请先与编辑部联系。作者修改稿件的时间一般设定为20天,超期3个月未修回的稿件如无特殊说明将被视为作者自动撤稿;超期3个月修回的稿件的收稿日期将改为修回日期。

  本刊已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签订全文收录协议,期刊的数据将会以数字化出版的方式进行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等。有关数字出版的作者著作权使用费已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注:如果作者不同意论文数字出版,请将文字说明交到编辑部,以便做适当处理)。

  《气象学报》编辑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南大街46号中国气象学会

  邮政编码:100081 电话:(010)68406942, 68408571

  电子信箱:qxxb@cms1924.org;cmsqxxb@263.net;cmsams@cms1924.org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