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外交季刊》PublicDiplomacyQuarterly(季刊)2010年创刊,是中国首个专门研究和讨论公共外交问题的全新传媒。以“助力于中国公共外交”为使命,旨在办成中国权威、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公共外交期刊,关注并分析国内外公共外交走势和动态,就公共外交问题从政治、经济、外交等多方位、多角度展开讨论,不仅从理论上加强公共外交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对中国开展公共外交起到正确引导和规范作用,同时也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之参考。
《公共外交季刊》内容定位:(1)目的性,推动公共外交工作实践,实现中国整体外交目的;(2)理论性,开展公共外交理论探讨,指导具体工作实践;(3)公共性,满足国内外公众的阅读需求,实现公共外交的目的。读者定位于:中央政府各部委及研究机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驻外使馆、外国驻华使馆、国际组织、孔子学院、国内外交与国际关系研究机构、国内公共外交研究与交流机构、国外汉学与中国研究机构、国内省级与重点大学图书馆、中央企业等。
公共外交季刊栏目设置视点、评论、专题、案例研究、理论探讨、访谈、书评。
公共外交季刊收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知网数据库、龙源期刊网收录
阅读推荐:廉政瞭望
《廉政瞭望》创刊于1988年1月,是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唯一公开发行的反腐杂志。《廉政瞭望》围绕反腐倡廉这个主题,以鞭挞腐恶、弘扬正气、追求真理、探索路径为己任,把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相结合,把影响决策与反映民情相结合,努力创办一份“看了就能记住的杂志”,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在全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其独家策划的专题报道多次引起中央高层的关注,已成为中央政策研究室重点关注期刊。目前,《廉政瞭望》期发行25万份,已发展成为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大型时政类月刊,在广大读者中拥有良好的口碑和权威可信的形象。
公共外交季刊最新期刊目录
美国智库对“全球南方”的认知、塑造和行动————作者:韩卓希;
摘要:根据英国《剑桥在线词典》的定义,“全球南方”是由非洲、拉美和亚洲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国家集团。该概念由美国学者提出,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色彩。近年美国智库对“全球南方”国家更多是居高临下的态度,为了遏制“全球南方”在国际社会影响力逐步壮大的趋势采取了多种手段,如论证其概念存在的“不合理性”、拆解其组成群体、塑造印度为“全球南方”领导国家等,并尝试增强对“全球南方”国家的掌控力,助力“全球东方”概念扩散,...
美国构建全球基建倡议体系策略评析————作者:刘颖洁;
摘要:美国拜登总统上台以来,推出了多个基础设施建设倡议,试图构建以美国为主、覆盖“全球南方”国家的基建倡议体系。美国意欲以此联动盟友、面向“全球南方”国家,建立一个“高标准”的基建合作框架,以期逆转近年美国在“全球南方”国家影响力下降问题,巩固其全球霸主地位。然而,美国推出的基建倡议多停留于规划阶段,鲜有实际项目落地。这表明美国构建全球基建倡议体系仍有掣肘因素,很难达到美国及其盟友的期望,甚至很难契合“...
勾勒21世纪经济外交的全景图——《新经济外交: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决策与谈判》书评————作者:邹玥;
摘要:尼古拉斯·贝恩、斯蒂芬·伍尔科克主编,禹一奇翻译的《新经济外交: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决策与谈判(第4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8月)一书以扎实的理论阐释、丰富的案例分析对经济外交进行全面剖析。本书首先对经济外交的范围和内容进行界定,并确定可用的理论工具以用于解释经济外交活动。最后从不同行为体、国家和主题入手,梳理经济外交的基本特点与事实,为分析和研判经济外交活动提供较为完整的框架。本书是经济外...
西方战略传播对我国的启示与应对建议————作者:张泽飞;靳戈;
摘要:战略传播的本质是目标清晰的、系统化的全球战略,其在“9·11”事件后成为国际政治安全话语中的高频概念。21世纪西方世界重视战略传播的动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极端主义思潮在全球蔓延、传统军事手段在安全问题上的局限、部分国家内政外交面临的挑战、“去中心化”的媒体环境以及经济社会受到不平衡冲击等。战略传播已经成为部分西方国家开展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是中国在国际上维护自身发展利益所必需面对的问题。中国应谋划提...
巴黎奥运会的三大外交效应————作者:刘名钰;周鑫宇;
摘要:奥运会是体育公共外交的主要平台,集中体现了体育公共外交的作用。本文以2024年巴黎奥运会为例,分析了奥运会的“窗口效应”“明星效应”“虚拟效应”对于公共外交和国际政治的影响。奥运会开幕式是国家文化外交的重要舞台,展示东道国文化特色,促进文化交流互鉴,也反映文明多样性和文化差异。体育明星作为“超级传播者”,其个人魅力与场外表现超越体育竞技本身,能够打破国际认知战形成的刻板印象,塑造和提升国家形象。奥...
区域国别学和公共外交专业的交叉融合和发展方向————作者:杨洁勉;
摘要:区域国别学正式入列《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成为交叉学科门类下新的一级学科,国内许多高校闻风而动、乘势而上。内外形势的发展需要区域国别学和公共外交专业的交叉融合,以便更好地为国家战略和学术发展服务;中国的区域国别学和公共外交专业起步较晚且应用任务较重,新兴学科建设特别需要增加实践参与和提高实践自觉;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学科建设决不能墨守成规和故步自封,区域国别学科和公共外交...
美国对越南高等教育援助的特点与影响——以越南富布赖特大学为例————作者:孙异桐;宋清润;
摘要:高等教育援助是美国开展公共外交的重要方式之一。由美国支持建立的越南富布赖特大学,集中体现了美国在对越南开展高等教育援助过程中,以两国官方合作为主导、多元化价值观塑造为核心、培养越南新一代领导群体为目标的特点。美国对越南的高等教育援助深化了双边教育合作,在逐步扩大对越南美式教育影响的同时,显著提升越南青年对美国的好感。美国将面向越南青年的公共外交置于重要位置,对中国开展周边公共外交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海军公共外交————作者:万朝欣;虞群;
摘要:海军公共外交是以海军为外交主体力量、以外国公众和军队为主要受众,兼具军事外交与公共外交特点的外交手段。中国与东盟海军的公共外交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部分,以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理念指引,发挥着增进战略互信、塑造军队及国家形象、扩大互动途径等主要战略功能,从高层互访、港口访问、联演联训等重要领域着力。今后,中国应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国家外交理念的对接,优化双方合作机制,加快远洋海军建设
气候变化合作现状及中美气候合作展望——尼尔·布什专访实录————作者:尼尔·布什;宋椿泥;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日益紧迫的今天,大国在气候变化及其相关问题上的合作变得尤其重要,也逐渐成为各国政府、智库等多方学者关注的焦点。美国知名社会活动家尼尔·布什先生多年来积极推动公众对于相关领域的关注,促成了中美多家企业在气候及能源等领域的良好合作。然而,世界局势变幻莫测,地缘政治动荡及世界多地战争频发,为中美进一步合作增添层层阻碍。尼尔·布什在接受本刊采访时深入探讨了关于进一步推动中美气候合作的可...
美国和平队援助太平洋岛国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作者:姜晓倩;
摘要:美国和平队是世界最早建立、规模最大的政府志愿服务机构,在美国对外援助体系中扮演关键角色。1966年,美国向其战略托管领地密克罗尼西亚派遣和平队,它是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首个受援国。20世纪70—80年代,美国和平队对太平洋岛国实施了一系列因地制宜的援助项目,有力推动了相关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此后,由于美国的战略重心转移,和平队的援助项目逐渐退出太平洋岛国,但人员并未全部退出。拜登政府上台后重新审视太平...
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战略文化视角的考察————作者:薛力;
摘要:世界已进入文明竞合的长周期,各个文明体既竞争又合作。中国在印太地区的影响力正在快速提升,该地区与中国存在竞争关系的一些国家为了平衡中国的影响力,推出各自的“印太战略”,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机制的复活就是一个典型。美国推行“印太战略”有三大原因:强调对抗性的基督教一神论价值观、根深蒂固的力量平衡战略理念、充当离岸平衡手战略原则。澳大利亚在战略上同样强调对抗性、谋求力量平衡与充当离岸平衡手,但依据...
以西方愿意听、听得懂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专访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周波————作者:周波;刘依童;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全球影响力的增强,西方媒体对中国专家学者观点的兴趣日益增长。如何在国际传播中转换角色,从被动转为主动,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专访了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防部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安全合作中心前主任周波,探讨他在国际传播中的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他的成功实践对我们在国际舞台上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有所启发
庆祝中法建交40周年文化年活动盛况追忆————作者:孙海潮;
摘要:2003—2004年期间,为庆祝中国与法国建交40周年,两国互办文化年活动。作为使馆的主要外交官之一,作者参与组织了全部活动、出席或主持了多场活动。本文回忆了当时法方对各场活动高度重视、法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浓烈兴趣,中国民众热情欢迎法国文化,也使法国方面感到欢欣鼓舞。作者认为两国互办文化年,分别在对方国家掀起“中国热”和“法国热”,迅速拉近了两国人民之间的距离。为期两年的中法文化年活动,受众面之广...
总编的话————作者:韩方明;
摘要:<正>春华秋实,本刊秋季号的内容也是沉甸甸的。本期刊登的特稿文章,是对美国天空塔投资公司董事长、前总统老布什的第三子尼尔·布什先生的专访。他长期专注于影响力投资和企业社会责任,此次访谈从气候议题与公共外交的视角探讨了中美气候合作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推动其他国家实现能源系统转型的可能性
以议程设置为主导完成中国社会智库角色任务转变及方法路径——社会智库公共外交中实践及思考建议————作者:田士臣;庄媛;
摘要:不同类型智库各有其研究侧重点,在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及中国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社会智库开展公共外交必须适应形势和任务变化,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一是在全球层面聚焦人类发展与安全。二是在中国与世界层面聚焦中国参与的全球治理。三是在国家治理层面聚焦国内发展与安全的统筹。同时,这种新变化要求社会智库开展公共外交时应当把更多参与国家和全球层面议程设置作为主要工作模式。最后,为完成上述转变,文章提出...
山东省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发展历程、现存问题与提升路径————作者:贾文山;马菲;袁梦楚;
摘要:随着数字化媒介技术的迭代更新,在国家大力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背景下,山东省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迎来了发展契机。作为全国最具综合竞争力的省份之一,山东省如何形成“与本省综合竞争力相匹配”的国际传播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对外传播战略,是山东省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山东省大胆探索地方国际传播方式,最近几年颇有起色。本文研究发现山东省在国际传播工作中既积累了实践经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平台矩阵建设和文化品牌等...
开展青年和平教育是中国和平学事业的重要任务————作者:韩方明;
摘要:和平学由和平研究、和平教育及和平行动三部分组成。中国是世界和平学事业的重要参与者和建设者,但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在上述三大领域都存在较大差距。察哈尔学会多年来积极开展公共外交与和平学的研究、普及和推广等倡导性活动。南京大学在推广和平学方面作了许多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当前,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要求国际行为体具有和平学思维和素养,尤其是中国需要国际交流的参与者具备世界和平的眼光和能力。因此,开展和平...
新时代中国高校公共外交的可行性及局限————作者:刘星;赵鸿燕;
摘要: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出文化价值新引领,教育对外开放战略开启了高校公共外交新机遇,彰显中国高校强化公共外交国际人才培养场、智力资源供给地、文化交流主力军的优势。同时,中国高校开展公共外交在外部面临着美西方国际话语霸权制约,在内部存在着单个自发行为多于整体战略统筹、“中国范式”研究行动力相对不足等局限。基于此,高校要将公共外交作为系统工程,在国际合作与交流中予以专项设计,在智库功能下推进公共...
美国华人专业性社团在侨务公共外交中的作用分析——以华人科学家工程师专业人士协会为例————作者:万晓宏;林岳明;
摘要:本文以美国华人科学家工程师专业人士协会为例,分析华人专业性社团在侨务公共外交中的作用,并探讨其特点和局限性。华人专业性社团具有族裔性和专业性的双重特性,在侨务公共外交中发挥着文化交流、服务社会、维护权益、增进知识、塑造形象和建言资政六大作用。该协会社会资源丰富、组织制度完善、得到中美两国政府的广泛支持,可以继续借助新闻传媒来扩展其在美国华人社区和社会中的影响力。展望未来,美国华人专业性社团可以在中...
法国马克龙政府公共外交政策评析————作者:王朔;薛宇豪;
摘要:公共外交在法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直是法国提升软实力、扩大自身影响的重要手段。马克龙自执政以来秉承戴高乐主义传统,在气候变化、文化教育、公共卫生、发展援助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公共外交行动,希望通过多维度的公共外交政策提升法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参与度,重振法国的大国地位。马克龙的公共外交政策确有积极意义,但受到法国自身实力、国内政治、国际环境等多方面制约,其实际效果也存在局限
相关政治法律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 国家级中国环境法治
- 省级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 省级《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 省级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 省级政府法制
- 省级觉悟
- 省级机构与行政
- 省级新民周刊
- 省级《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国家级国际公关
- 省级《党的建设》
- 北大核心《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 省级刑事法判解
- 省级警察天地
- 省级《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 国家级《时代法学》
- 省级《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
- 北大核心党史研究与教学
- 省级头条
- 省级非常关注
- 省级楚天主人
- 省级残疾人研究
- 北大核心福建论坛
- 省级畅谈
- 省级新疆画报
- 省级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北大核心西部蒙古论坛
- 南大核心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 国家级中国边防警察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