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研究

所属栏目:政治法律期刊 热度: 时间:

台海研究

台海研究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31-2086/D
国际标准刊号:2095-6908
主办单位:上海台湾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有限公司
主管单位:上海台湾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有限公司
上一本期杂志:社会治理社会理论研究杂志
下一本期杂志:国际研究参考世界政治研究期刊

   《台海研究》Cross-Taiwan Strait Studies(季刊)中文,大16开,出版地:上海市,2013年创刊,办刊宗旨:将在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提倡学术创新,鼓励政策探讨,深入研究台湾问题的深层次、结构性议题,积极探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理论、路径、方法、举措等,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早日实现祖国统一。

  《台海研究》刊物内容:主要发表有关台湾问题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包括: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中央对台方针政策的研究;两岸关系回顾、进展与趋势研究;当代台湾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研究;涉台国际因素研究等,此外,还刊登重大学术活动、学术信息、书评等。本刊欢迎海内外研究台湾问题的各界人士惠赐大作,稿费从优。

  台海研究收录情况/影响因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知网数据库收录

  台海研究栏目设置

  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阅读推荐:跨世纪

  《跨世纪(学术版)》Cross Century,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社科类学术期刊。本刊遵循“严谨、求实、公开、优质”的方针,力求体现“现代”、“实用”、“综合”三大特色,注重传播教育发展新理念,最终教育改革新走向,注重教育改革新热点,探索教育发展新路子,展示教育改革发展新成果。读者对象:社科工作者,大学师生,科研机构人员。

  台海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台海研究征稿启事

摘要:<正>《台海研究》(季刊)是由中共上海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主管、上海台湾研究所和上海社科院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台湾问题综合性学术刊物。2013年1月获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于2013年9月在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迄今已届十年,共出版40期杂志及1期增刊。办刊宗旨:将在习近平对台工作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总体方略指引下,提倡学术创新,鼓励政策探讨,深入研究台湾问题的深层次、结构性、战略性议题,...

20世纪20年代大陆知识精英对日据时期台湾地区的考察与著述探析————作者:褚静涛;

摘要:20世纪20年代,祖国大陆多位人士赴台湾地区考察,撰写游记、报告,介绍台湾地区的发展状况。如,南京暨南学校袁克吾赴台考察,于1925年编写成《台湾》一书;黄强于1925年11月底至基隆,展开为期近1个月的台湾之行,撰《台湾别府鸿雪录》;江庸于1928年11月赴台湾地区考察,撰《台湾半月记》;林惠祥赴台湾地区搜集资料,编著《台湾番族之原始文化》;彭子明编著《台湾近世史》,介绍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

全面抗战时期大陆报刊的涉台论述研究————作者:李志茗;陈炜;

摘要: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中国正式对日宣战,台湾光复成为大陆各方热议焦点。各界积极发声,为收复台湾献计献策。对外,针对美国提出的所谓“台湾国际共管论”,从历史、法理、民族情感、世界大势等多维度有力批驳,坚决捍卫台湾归属中国主权;对内,台湾革命同盟会等力倡设省,从凝聚台胞民心、确立政治地位等层面阐释其必要性,但国民党政府未积极回应。中国共产党借《新华日报》的《台湾光复运动专刊》,秉持抗战与复台统一原则,...

论宪法中祖国统一相关条款的实施————作者:刘苍瑜;朱松岭;

摘要:现行《宪法》中有关祖国统一的条款以宪法规范群的形式呈现,确认了“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先定性事实,并设立了祖国统一的公民义务和国家义务。台湾问题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法律问题,特别是一个宪法问题,具有政治和法律双重属性。因此,这组宪法条款的实施必须同时依靠法律化实施与政治化实施两条路径。《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与适用是宪法中有关祖国统一条款法律化实施的主要方式。该法中的和平统一条款、和平发展条款以及...

俄乌冲突视域下民进党当局“援乌行为”分析——基于俄乌冲突期间台湾涉外部门新闻报道————作者:王贞威;高群斐;

摘要:基于汉斯·摩根索的现实主义对外援助理论,本文以统计分析法检视俄乌冲突期间台湾地区涉外部门的对乌援助报道。研究发现,民进党当局利用乌克兰危机“捆绑中俄”,不仅借人道主义援助建构“共情”机制渲染“中国威胁”,而且通过引导民间参与,强化“台湾认同”与“台湾主体意识”。此外,台湾当局通过“援乌”积极开展多边合作,炒作与“理念相近国家”的“价值观同盟”,以此拓展台湾的国际活动空间,进一步联动“台湾问题国际化...

台湾地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态势及其影响研究————作者:王子旗;

摘要:人工智能领域为中美战略博弈新焦点,民进党当局伺机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积极推进“主权AI”建设,深度嵌入美西方“民主供应链”,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寻求与大陆经贸合作“去风险化”。目前,台湾地区的人工智能芯片、服务器等基础设施优势较为明显,在全球供应链具有关键影响力,已成为民进党当局推动“经贸外交”的重要抓手;但在关键技术领域相对落后,应用与服务领域亮点少,短期内难以改变代工角色,整体实力处于起步发...

日本积极介入台海安全的特点及行动逻辑分析————作者:张杨;

摘要:在中美大国博弈背景下,日本一改过去在台海安全事务上主要借助日美同盟整体发声和发展日台关系“黑箱化”的做法,通过防卫应对实战化、积极强硬发声常态化、认知要素传递公开化,综合运用实力、决心、感知三大威慑要素,积极介入台海安全。日本这一动向是基于借势美国全面对华遏制战略、扩大台海安全威胁的异化认知、与我争夺区域安全秩序主导权三个方面的行动逻辑。据此,日本未来将进一步配合美军强化战备分工、在对华缓和掩盖下...

探索融合新路 赓续家国情怀——评《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台青融入建设与家国情怀涵育研究》————作者:刘佳雁;

摘要:《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台青融入建设与家国情怀涵育研究》是目前大陆地区通过实证调研进行两岸青年交流研究的最新成果,研究角度独特,切入点精准。作者通过大量访谈和调研,收集了在闽台青的一手资料,围绕两岸青年交流、融合的实际问题,重点研究台青在祖国大陆融合建设中的家国情怀涵育。本书真实展现了台湾青年在文化认同、社会适应和就业创业等方面发挥促进两岸情感融合的示范效应,并针对闽台青年交流、促进情感融合提出了具有...

“族群主流化”下民进党当局推动少数民族“转型正义”研究————作者:沈惠平;俞婧婷;

摘要:“族群主流化”是民进党当局族群政策的核心理念,意在提升各政府部门所谓“族群敏感度”以及打造台湾成为“多元族群”社会,以此寻求“台独”的“本土”根基。在此政策推动背景下,民进党当局以少数民族“转型正义”为施政重点,妄图通过议题“跨部门化”、利用“少数民族基本法”及推广“少数民族史观”等手段加以实现。民进党当局的少数民族政策实践表明,“族群主流化”下的“转型正义”看似保障少数民族权益,实则在于图谋割裂...

“两制”台湾方案下台湾参与全国性政治事务研究————作者:王鹤亭;

摘要:发展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和实践机制,需要探索统一后台湾参与全国性政治事务、台湾同胞参与祖国建设的路径与机制。这既是国家完全统一本质属性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自然延续。借鉴“一国两制”港澳实践的经验启示,探索和构建“两制”台湾方案下台湾参与全国性政治事务,可以深化和完善台湾特别行政区人大代表参政机制,丰富和强化台湾特别行政区领导人士出任全国性职务的制度,发扬和扩...

2024年大陆对台传播内容、策略及效果研究————作者:阎立峰;时盛杰;陈北棱;李子扬;

摘要:由于台湾地区政治局势复杂化、大陆反“独”行动升级化以及国际涉台问题严重化,2024年大陆主要媒体对台传播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形势。研究聚焦13个年度重点涉台议题,选取大陆主流媒体在四个海内外社交媒体平台上5911条传播数据,揭示了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及福建地方媒体等传播主体的内容策略和传播效果。当前对台传播存在海外平台限流、内容匹配不足及情感触达有限等难题,未来应通过构建自主传播平台、优...

关于打造“厦金数字生态圈”的构想————作者:朱磊;夏佳慧;

摘要:按照“数字产业链——数字生态链——数字生态系统——数字生态圈”的逻辑顺序建设厦金数字生态圈,是数字经济时代推动厦金融合、闽台融合与两岸融合的试点工程,有助于开辟两岸融合发展的新领域。建设厦金数字生态圈对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促进经济互补和产业升级、推动资源共享与效率提升、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增强两岸融合示范效应具有战略价值和现实意义。建设厦金数字生态圈具有地理位置近、政策支持多、科技实力强、产业互补、社...

两岸文化市场融合发展启示:演化历程、内在逻辑与实践进路————作者:朱虹;袁佳;

摘要:两岸开放以来,文化交流一直是两岸先行者的角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两岸文化市场融合发展经历从无到有、从间接到直接、从单向到双向的过程,呈现“泛政治化”和“螺旋式前进”的动态特征。为何出现这种现象,需要思考台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历史与现实因素共同塑造了两岸文化市场融合发展的独特轨迹。分析两岸文化市场的动态演变过程,探讨其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有助于揭示两岸文化产业融合的最佳路径,对于实现两岸统一具...

台湾地区青年创业政策的特点、成效与启示————作者:马溪璘;尚红娟;

摘要:基于台湾地区青年创业政策发展脉络的梳理,本文分析其演进过程中显现出的内在独特性导向,重点讨论台湾青创政策以创业育成为中心、多个行政部门协力合作、线上一站式、线下一体化服务协同运作等在地化特征;同时,结合台湾历年经济形势及走向,深入探究台湾青创政策对青年创业形势的影响和实际成效,并分析其内在因素,进而为大陆地区优化完善台青创业就业、台胞投资权益等惠台措施提供参考,使相关政策主张更好地增进台湾同胞福祉...

逆全球化与两岸关系:机遇与挑战————作者:左正东;杨颖超;

摘要:本文分析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如何影响两岸关系,并讨论“再全球化”对两岸关系的挑战与机会。本文指出,两岸关系的开展和全球化密不可分。冷战结束后,全球化发展进程让两岸关系快速成长,创造出两岸间的经贸互赖关系;而随着中美贸易战、新冠疫情蔓延,逆全球化现象开始出现,对两岸关系产生不利影响。本文详列相关数据,指出自2022年前后开始,两岸贸易、投资开始出现萎缩,人员往来也已不复往昔;而虽然未来两岸进入“再全球化...

跨越海峡的交流:台湾网红在抖音“走红”现象研究————作者:黄日涵;韩冰;

摘要:台湾网红在大陆社交平台不断涌现,在两岸交流中所扮演的角位色愈发关键。本研究主要聚焦在抖音平台上的台湾网红,研究发现,在大陆的台湾网红身份多样,发布的作品以日常生活、两岸话题等内容为主,粉丝黏性较高。具体来看,这些博主通过差异化、针对性的主题设计开辟新赛道,围绕热点、痛点、情感点进行内容设计,视频表达接地气,互动模式多样。通过构建形象,满足粉丝期望,在网络平台与粉丝的助推下,这些博主不断获得流量和热...

美国战略鹰派的台湾政策主张及其影响评析————作者:汪曙申;

摘要:中美关系进入以战略竞争为主要特点的阶段以来,美国政府对台政策出现加快掏空“一个中国政策”、持续增强对中国大陆的威慑、提升美台实质关系等调整变化。美国“全政府”对华遏制,民主党、共和党在“以台制华”方向上具有高度一致性。共和党战略鹰派的台湾观念、政策主张与行为方式,比民主党建制派更加强硬、更加挑衅,企图利用台湾问题破坏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全面升级对华遏制战略。特朗普再次当选执政,美国战略鹰派重新掌权...

安全焦虑与战略反扑:美国大选后台湾当局对美台关系的危机防控及其影响————作者:钟厚涛;

摘要:特朗普在美国2024年大选胜出后,民进党当局面临多重安全焦虑,如特朗普的“笔尖论”思维将导致台湾工具性价值下滑、特朗普要求对台湾强行征收“保护费”将使台湾出现被掏空榨干的战略透支风险、特朗普现实主义的交易性思维将使台湾在战争边缘危机中遭遇被抛弃的风险。为防控危机,民进党当局通过加大对美军购、扩大对美进口等,积极迎合特朗普制造业回流计划,化解美国战略疑虑。民进党当局加大对美贴靠将面临结构性困局,如特...

赖清德执政以来的美台关系刍议————作者:胡勇;

摘要:赖清德上台以来基本延用蔡英文当局的对美政策班底,以“和平四大支柱行动方案”为幌子,加速对美“一边倒”及倚美谋“独”。台美频繁开展政治交往、加快进行军事勾连、持续强化经贸合作、合谋扩大台“国际空间”以及着力深化“地方”合作。台美互动看似络绎不绝,光鲜亮丽,实则笼罩在“疑赖论”与“疑美论”的双重阴影下,从而限制了美台关系取得更大范围的实质性突破。随着特朗普在2024年11月的美国大选中胜出,美台关系面...

美国对华政策调整及其台海政策走向————作者:王玮;

摘要:近年来,美国放弃对华“接触”政策,转而实施对华竞争战略。台湾因其地缘战略价值、信号传递价值和社会心理价值,成为美国“以台制华”的重要抓手。美台在军事安全领域的互动成为两岸关系的一个重大风险点。在2024年美国大选中,共和党在总统选举和国会选举中取得全胜,形成“府会一致”的执政格局,特朗普强势回归美国政坛。在竞选期间,特朗普团队强烈要求台湾大幅提高军费、逼迫台湾承担更大“安全”责任。如果民进党当局响...

  相关政治法律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