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季刊)创刊于2000年,由中共辽宁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主管,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主办,立足辽宁,面向全国,择优、侧重于刊发统一战线理论及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学报设置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政党制度研究、参政党建设、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党外知识分子问题、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统一战线史、民主党派史、多党合作史;民族与宗教、辽宁省民族与宗教;新的社会阶层研究、非公有制经济、非公领域统战工作、非公经济代表人物风采、工商联理论与实践;民主政治建设、民主与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国学与中华文化、港澳台问题、海外华人华侨世界、辽宁区域文化、社院工作研究、社院培训与教学研究等栏目。竭诚欢迎广大统战理论研究者、人文社科理论研究者以及全国各高校教师、博士研究生惠赐稿件。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杂志栏目设置
民主政治建设、民主与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国学与中华文化、港澳台问题、海外华人华侨世界、辽宁区域文化、社院工作研究、社院培训与教学研究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阅读推荐: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彰显历史自信的价值意蕴研究————作者:曲洪波;李彤彤;
摘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彰显历史自信的价值意蕴。指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彰显历史自信,源于过去取得的辉煌成就,更基于对未来发展前景的清晰规划和坚定信心。在人的现代化层面,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人的思想解放和个性发展,使人民成为现代化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在国家现代化层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结合中国国情和具体实际探索出来的,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世界现代化层面,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
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研究述评与展望————作者:高祥;王佳慧;
摘要:从五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研究进行了述评与展望。指出:坚定历史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总结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所提出的重要论断。近年来,随着新时代党和国家历史性成就的取得,学界对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研究日益升温,已有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历史自信的概念内涵、生成逻辑、价值意蕴、实践指向等方面,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坚定历史自信提供了较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但当前的...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引领有效途径研究————作者:张佩栋;
摘要:从新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特点、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引领的有效途径两个方面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引领有效途径进行了研究。指出: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引领,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引领机制”要求的重要举措。高校作为人才集中的阵地,党外知识分子在其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引领,要采取有效途径,...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推进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作者:付颖群;沈立铭;
摘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推进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指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参与第三次分配、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也面临现实挑战,主要体现在思想共识、外部环境、现实能力和治理体系四个方面。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应当凝聚思想共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现实能力和完善治理体系,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积极参与共同富裕的建设,增...
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多维阐释————作者:高晓娟;刘宁宁;
摘要:从五个维度阐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刻内涵。在理论维度上,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开辟了人民民主理论的时代新篇章,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在历史维度上,是中国共产党民主探索的伟大创造,展现了党为人民民主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在价值维度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引领,既恪守人民主体价值理念,又体现全人类共同价值,彰显了人类民主共同价值新高度;在实践维度上,为人民参与政...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作者:郝一峰;
摘要:在深入分析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内涵的基础上,从文化土壤、理论基础、实践根基三个方面阐述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从主体的广泛性有利于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地位的平等性有利于实现公平公正的目标、形式的包容性有利于科学合理高效地决策三个方面,论述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提出要积极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以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中国共产党协商民主话语体系建设历程与机制研究————作者:郭亚军;
摘要:从深化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解和认识、提升民主话语权的视角出发,分析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并推动协商民主话语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不同历史阶段的协商民主话语体系建设机制与发展特点,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其理论基础、实践探索、制度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的话语表达,持续引领协商民主话语体系的创新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做好对口援藏工作的思考————作者:李畅;
摘要:叙述了对口支援西藏工作的历史及作用,明确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及开创党的民族工作新局面等的积极作用。综合分析论述了对口援藏工作在促进各民族凝心聚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富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巩固共同体社会基础、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方面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与意义。提出了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对口...
乡村振兴背景下人口较少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作者:陈强;
摘要:从政策基础、动力基础和物质基础等方面梳理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发展现状。面对乡村振兴背景下人口较少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困境,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利用乡规民约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经济、生态、文化、人才、治理成效等方面,优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对策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历史变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作者:黄玖琴;李冰艳;
摘要:通过梳理统一战线政策的发展历程,认为: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形势和任务,不断调整和完善统一战线政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与统一战线政策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内在联系,在统一战线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党的领导,高擎爱国旗帜,凝聚复兴伟力,勇于创新,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
“共和国工业奠基地”的工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启示——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鞍钢的历史考察————作者:孙睿;荆蕙兰;
摘要: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共和国工业奠基地”的工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启示。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对工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在党的领导下,鞍钢根据生产形势,对工人进行阶级意识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爱岗敬业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政策方针教育,并通过构建宣传体系进行舆论引导,树立典型人物进行榜样教育,运用“两革一化”进行自我教育等多种教育方式,提高了工人的思想政治觉悟,促进了鞍钢的生产和建...
《论人民民主专政》对于历史经验的总结研究————作者:张淑梅;
摘要:指出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对于新成立的国家政权性质进行了系统论述,对于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战胜敌人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总结,包括关于国内统一战线的思想、关于国际统一战线的思想以及关于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的思想三个部分。指出:在总结历史经验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得出的历史经验为我们今天进行历史经验的总结提供了现实启示,即总结历史经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要综合考量国内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农民协会参与农村基层协商治理的角色变迁————作者:邱涵;王栋;
摘要:介绍了农民协会作为连接农民与政府、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关键桥梁,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随着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深刻调整,农村基层治理也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这一过程中,农村基层治理体系逐步完善,治理方式不断创新,农民协会作为农村基层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角色更加多元化。当前,农村基层协商治理已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深入研究和系统阐释列宁文化领导权思想————作者:吴高杰;房广顺;
摘要:围绕为什么要坚持文化领导权、领导什么、由谁领导、如何领导、领导成效评价等问题,对列宁文化领导权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阐释,拓展了列宁文化领导权思想的研究视野,梳理了列宁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分析方法,提供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列宁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创新思路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唯物史观的新贡献————作者:吴世韶;张新丽;
摘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对唯物史观的新贡献:坚定文化自信,推进“两个结合”,是对唯物史观历史发展精神动力的新贡献;从新视角透视文化现象,突出“宣传思想文化”的重要性,增强民族精神力量,是对唯物史观文化思想的新贡献;以“人民中心”为立足点,提出“文化主体性”,是对唯物史观历史主体思想的新贡献
系统观念视域下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特质和实践方略————作者:牟聪达;
摘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系统观念视域下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特质和实践方略,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系统性是其重要特征,系统观念是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思想方法。提出必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系统性,强化以系统观念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文化建设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和整体性推进
涉侨文化繁荣发展的系统构建与协同格局研究————作者:李忠壹;肖于波;任可欣;
摘要:在深刻认识侨文化的形成、内涵和特征等基础逻辑,把握涉侨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侨文化,系统梳理侨文化资源,切实把侨文化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提升广大侨胞对中华文化的坚定自信,凝聚起海内外侨胞的磅礴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中展现新作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积极参与北极航道开发利用的经济价值和对策研究————作者:鞠秋云;刘磊;
摘要:通过对北极航道概念及其价值进行界定,分析了北极航道开通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阐述了航道开通以后我国面临的挑战,最后对我国积极参与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合作机制;完善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加强专业领域研究,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渊源探颐————作者:刘一涵;王卓;李飞;
摘要: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三个论述入手,通过中国共产党人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一系列实践探索形成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宝贵经验,得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共同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协调发展优化新质生产力布局等重要启示
践行雷锋精神,汇聚奋进力量——《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编辑部党支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民族宗教教研部党支部、离退休干部工作处党支部联合开展支部共建活动————作者:桂峰兰;
摘要:<正>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党支部融合发展,2024年12月5日,《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编辑部党支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民族宗教教研部党支部、离退休干部工作处党支部到抚顺市雷锋纪念馆进行现场教学,联合开展支部共建活动,学习如何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
相关政治法律期刊推荐
- 省级新疆画报
- 北大核心开发研究
- 北大核心江西社会科学
- 省级浙江人大杂志
- 省级复旦政治学评论
- 省级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杂志
- 国家级《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 省级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省级求实
- 省级黄埔
- 国家级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 省级希望月报
- 国家级《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省级新疆警察学院学报杂志
- 省级《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 省级党史文苑
- 省级政府法制
- 省级人大研究
- 省级《青年学报》
- 省级《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 省级《政策》
- 省级社会心理科学
- 省级复旦国际关系评论
- 省级《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 省级南方人物周刊
- 省级《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 省级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杂志
- 省级新世纪周刊杂志
- 省级当代党员
- 国家级世界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