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研究》民族学核心期刊,创刊于1985年,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研究所主办的中国民族学类核心期刊。读者对象为民族学研究和民族工作者、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
《广西民族研究》两度被评为广西优秀期刊,荣获国家社科基金首批资助期刊(2012)。同时被认定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广西民族研究》理论联系实际,立足广西,面向南方,服务全国,全方位和多角度地开展有关民族问题的研究,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广西民族研究杂志栏目设置
民族理论政策研究、民族学人类学研究、壮学研究、瑶学研究、民族历史文化研究、民族经济研究、民族旅游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广西民族研究杂志荣誉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剑桥科学文摘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广西民族研究杂志社简介
1.内容:立意新颖,观点明确,内容充实,论证严密,语言精炼,资料可靠,能及时反映所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本刊尤为欢迎有新观点、新方法、新视角的稿件和专家稿件。
2.格式必备与顺序:标题、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或参考文献。篇幅以2200-8800字为宜。2200字左右为1个版面。
3.请在来稿末尾附上作者详细通讯地址。包括:收件人所在地的省、市、区、街道名称、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代收人的姓名以及本人要求等,务必准确。论文有图表的,请保证图片和表格的清晰,能和文字对应。
阅读推荐:西北民族研究
《西北民族研究》民族文化杂志,立足西部民族社会、面向全国、与国际学界对话。刊载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民俗学有关理论与方法论方面最新成果。涉及到传统的蒙古学、藏学、维吾尔/中亚学、回族与伊斯兰文化、佛教文化研究,关照到相关边疆学、民族学类分支学科、专题研究领域的生态环境、宗教、人口、妇女、文化遗产、语言文字、历史考古等内容成果。该刊尤重国际民族学最新学术动向和西北民族文字文献的译介和述评;规范的田野考察报告。
广西民族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当代“锅庄”:藏彝走廊民宿空间内的主客互动与族际交往————作者:朱金春;杨贻婷;罗馨蕊;
摘要:作为旅游设施的民宿不仅提供着食宿等基本功能,而且自身也构成一个游客与当地人互动交流的空间。在藏彝走廊的多民族情境之下,民宿内主客之间不同的民族身份与文化背景使得这一互动呈现出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意涵。四川省丹巴县中路藏寨的民宿呈现了以其为中心的空间转换,当地民众与游客之间展开着频繁且深入互动,发展出一种“游客—朋友”融洽关系并超越时空限制实现跨区域的交往。当前旅游情境下的藏彝走廊民宿类似于历史上汉...
滇桂边境地区兴边富民行动绩效评价与优化路径————作者:符琼霖;陶文庆;
摘要:兴边富民行动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边疆治理公共政策,深刻体现着习近平“治国必治边”的战略思想。本研究以滇桂边境地区33个边境县为分析单元,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精准评估兴边富民行动的真实绩效。研究表明:兴边富民行动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和各族群众收入提升;对第一产业有明显推动作用,对第二产业影响虽正向但不显著,对第三产业则呈现一定抑制作用。此外,该行动积极推动当地教育发展,但对医疗卫生改善效果有限。这揭示了当地产...
新质生产力推进广西高质量发展的精髓要义与实践路径————作者:王成;龚婉婷;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驱动为引领、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所形成的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广西高质量发展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的必由之路。广西作为传统农业大省,大而不优、大而不强的问题一直存在,总体上还是欠发达省区,其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由此观之,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广西高质量建设,“关键一招”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桂战略、产业兴桂战略与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聚...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法:逻辑、原则与标准————作者:蒋慧;孙有略;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法能够与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多维联结,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基本动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法应坚持抽象确认与具体承接原则,这是遵循政策转化法律客观规律、促进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必然要求。为避免铸牢...
民族地区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功能定位及实现路径——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联系点为例————作者:黄树标;
摘要: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安排。对于民族地区来说,必须坚持在国家政策指引下,以推进新时代民族地区立法能力现代化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追求和内在联系为前提,明晰民族地区基层立法联系点概念范畴,并将功能定位于意见表达与科学立法、政治参与与协商民主、政策执行与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向。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联系点是近年大力推进民族地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的一个典型,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但仍在法...
传统节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叙事探赜——以镇远龙舟节为例————作者:李银兵;王久齐;
摘要:镇远龙舟节作为端午龙舟节在我国西南民族地区的在地化实践,镌刻和存续着镇远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记忆、情感与意志,是当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标志性引领式文化事象。镇远龙舟节通过保存文化记忆、展演记忆文化与重塑文化价值的叙事方式,很好地书写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当地生成与刻写、凝聚与续写、升华与彰显的发展历程,构筑起了节日文化中的记忆共同体、仪式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因此,镇远龙舟节不仅表征着当...
“五个嵌入”视角下中国构建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实证研究——共同富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研究之一————作者:蒙思丞;苏建健;刘金林;
摘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结构。本文以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指导思想为基础,构建“五个嵌入”视角下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2005年至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对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经验分析。本文旨在通过微观数据将空间、经济、文化、社会和心理五个方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效度测定分析——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测评指标体系》为例————作者:杨文帅;金秋实;
摘要: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由初期理论探索全面转入实践推进阶段,那么该如何正确掌握和检验实效?这就带来了效度测定议题。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测评指标体系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载体和实践抓手,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效度测定的切入点和发力点。本文以国家民委2024年1月颁布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测评指标体系》为例,从内容效度、准则效度和结构效度等三个方面进行尝试性分析,希冀能够为铸牢中华民...
公共文化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间进路研究——以边疆乡村地区为例————作者:董德冬;王炳林;
摘要:边疆乡村地区社会事业的发展,既要塑型,也要铸魂。以公共文化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根基。在边疆乡村以公共文化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以空间为着力点,首先是创建满足共同需求的物质空间,为公共文化服务“铸牢”提供物质前提;其次是营造情感共鸣的精神空间,为公共文化服务“铸牢”塑造灵魂;最后是打造同舟共济的社会空间,为公共文化服务“铸牢”建立纽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集体记忆维度——基于集体记忆历时、共时、即时的三重时序构建————作者:李少霞;魏莉;岳喆喆;
摘要:作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集体记忆是固基认同的重要心理标识,能够激发群体成员的情感共鸣,强化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媒介。集体记忆具有历时性、共时性和即时性三重时序。集体记忆的历时性,既是对过去的眷恋和对现实的感怀,也是对未来的期许;共时性即集体记忆包含符号记忆、情节记忆和价值记忆;即时性是当下事件对群体成员所引发的共鸣,促使群体成员共同回忆、分享和讨论...
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润疆的内在逻辑与推进路径————作者:李红兵;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其核心在于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有助于赋能文化润疆的方法手段与技术路径,而文化润疆的实践也能够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文化润疆工程在战略目标、发展动力、社会实践以及社会治理方面具有逻辑共契性。推进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润疆,需要促进科技与文化的交叉融合、培养提升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
历史与回响:话剧《远方》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书写————作者:曹庆华;
摘要:话剧《远方》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近2000名天津医生支边援桂的历史事件为主线,通过现代话剧舞台艺术的表现形式,生动演绎了天津支边援桂医生平凡而伟大的光荣事迹。话剧《远方》的剧情以倒叙、插叙、多重时空交替并进的方式,既表现出天津支边援桂医生来广西前后的内心世界变化过程,又表现出天津和广西两地各族人民从未知到相知再到互帮互助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全过程。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创作的基础上塑造出各民族交往...
“同流共贯”:刘介民族教育理念及其跨世代实践逻辑————作者:许露;郭亮;
摘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桂籍知名教育家刘介提出“同流共贯”的理念,认为需要为少数民族提供接受现代教育的机会。他在当时话语体系下确立了发展“特种部族教育”的意识,推动构成“特种教育委员会”“特种师资训练所”和“基层特域学校”三层联动机制;并在“特种师资训练所”的办学实践中直面重重困难,培养特种部族师资,推进特域风俗习惯研究,协同各方改善特域治理。刘介当时的探索实践取得了显著效果,却因与国民党当局政见相左而...
边疆民族地区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价值意蕴与政策路径————作者:肖竹;
摘要: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的生育问题不仅是民族绵延与文化传承的社会性行为,更是关系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筑的战略性问题。当前,边疆民族地区的生育率虽然大多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总体也呈现出下降趋势。在此背景下,边疆民族地区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既体现了我国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亦具有维护国家安全、增强文化交融、增进民族团结和缓释社会焦虑的价值意蕴。现阶段边疆民族地区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制约因素体现在政策顶层设计...
越南“下方人”与中南半岛“云南人”关系辨析————作者:周建新;张敏;
摘要:“下方人”是从中国云南迁入越南北部的离散群体,具体迁移时间大致为清朝末年。目前,“下方人”已经在越南繁衍六至七代,被越南政府归入“华族”群体。在融入越南地方社会的过程中,“下方人”始终延续着中国“汉族”的传统习俗,操云南汉语方言,用汉字编修续谱,他们的口传历史中依然保留着对中国祖籍地的记忆。关于越南“下方人”,目前只有个别中外学者的研究涉及到这个群体的基本概况。本文根据越南“下方人”的历史源流与现...
桂西北祝著节文化符号的解构与重构——基于国家在场的分析框架————作者:陈锦均;黄子玲;
摘要:祝著节是流行于广西瑶族支系布努瑶聚居区的一个民族传统节日,是集族群记忆、宗教信仰、音乐歌舞、民族美食于一身的文化复合体,既体现了布努瑶传统文化的特殊魅力,又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样性。祝著节文化符号从信仰在场向国家在场的转向,深刻说明了国家话语对节日庆典活动的嵌入与掌控,这对传统文化的发展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运用国家在场的理论分析框架,从国家与社会两者的互动关系,讨论祝著节如何在传统与现代的...
均衡与非均衡:“互惠”的人类学争论————作者:刘士缘;贾仲益;
摘要:互惠是人类社会交往中普遍而重要的现象,也是人类学的重要理论课题。长期以来,人类学家偏重于强调互惠的均衡性。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化和拓展,部分人类学家不仅注意到互惠往来中的非均衡现象,而且对占据主流地位的均衡互惠理论提出了挑战。肯定互惠往来中存在着非均衡性的学者反思了“互惠”概念本身,批判互惠研究背后隐含的“礼物—商品”二分法,关注不同社会文化中的回报缺失现象,并揭示了不平等的权力结构关系之下回报的差异...
积极老龄化视域下银发社交的生成逻辑与动态转化——以仫佬族“老歌者”为例————作者:朱国义;戴婧;
摘要:银发社交是老年群体在人口老龄化与空巢化背景下开展的一种本土性新型社交方式。本文基于积极老龄化视角,通过对广西L县仫佬族“老歌者”的社会交往开展研究,并探讨这一过程的生成逻辑与动态发展。研究发现,“老歌者”社会互动关系的生成是在历史性和现实性双重逻辑推动下实现的,这既包括在农耕环境、集体记忆和文化惯习下个体对健康老龄化的追求,又包括面临生计模式转型和共同体保障中的内生发展需要。随着银发社交生成、拓展...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与节庆文化的空间生产——基于“泼水节”的考察————作者:李玉雄;史梦娜;
摘要: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人心归聚、情感相依、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纽带。空间生产理论的视角下,“泼水节”具有拓展物质空间、符号空间以及精神空间的功能,可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筑。通过实地个案考察发现,“泼水节”的发展面临现代化交往需求与“泼水节”活动模式固化、深层次文化交流要求与“泼水节”符码建构浅显化、高水平情感需要与“泼水节”情感供给失...
离散与聚合:民族文化传承的内生机理及其现实启示——基于毛南族生态文化基因的研究————作者:杨春;杨军;
摘要:本文运用生态文化基因理论,从自然生态视角解析桂黔毛南族的竞生文化基因,解读毛南族传统文化离散于壮侗语民族文化的特质;从社会生态视角分析桂黔毛南族的共生文化基因,探讨毛南族文化多元聚合的规律。通过揭示毛南族传统文化生发的深层机理,为民族的文化传承与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路径
相关政治法律期刊推荐
- 省级情报杂志
- 省级《走遍世界》
- 省级人民文摘
- 国家级《时代法学》
- 省级《各界》
- 省级《党的建设》
- 南大核心东疆学刊
- 国家级四川档案
- 北大核心拉丁美洲研究
- 省级福建法学
- 省级山东人大工作
- 国家级民主
- 省级《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 国家级劳动保护
- 省级大江南北
- 省级政府法制
- 国家级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省级观察与思考
- 省级西安社会科学
- 省级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杂志
- 省级《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省级广西城镇建设
- 省级福建乡土
- 省级仲裁研究
- 省级人口与社会杂志
- 省级博鳌观察
- 国家级《科技与法律》
- 省级文明
- 省级党史博采
- 南大核心国际政治研究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