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评论》广东省核心期刊,创刊于2008年,由广东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中心主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广东省行政管理学会协办的公共行政类专业学术期刊。2009年荣获广东省优秀期刊。
《公共行政评论》办刊宗旨为:倡导规范严谨的研究方法,提升公共行政研究质量;回应公共行政实践,建构公共行政学本土化理论;跟踪国际公共行政理论前沿,展开建设性的学术对话;弘扬公共精神,服务我国公共行政实践。
公共行政评论杂志栏目设置
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公共行政评论杂志荣誉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含扩展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公共行政评论杂志社简介
1.全文采用MicrosoftOffice软件编排;如打印,请用A4纸输出。正文内容以五号宋体、单倍行距编排,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不小于2.54厘米。
2.稿件首页包括:中文标题、作者有关信息,包括姓名、所在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件,以及300字以内的作者简介。
3.稿件次页包括:中文标题、英文标题、中文摘要(300字以内)及中文关键词(3~5个)、英文摘要(300字以内)及英文关键词(3~5个)。稿件获基金、项目资助,须注明(包括项目编号)。
4.正文内各级标题处理如下:一级标题为“一、二、三……”,二级标题为“(一)、(二)、(三)……”,三级标题为“1、2、3……”,四级标题为“(1)、(2)、(3)……”。一、二、三级标题各独占一行,其中一级标题居中,二、三级标题缩进两个字符左对齐;四级及以下标题后加句号且与正文连排。
阅读推荐:行政科学论坛
《行政科学论坛》办刊宗旨: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刊载行政学理论研究成果,交流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学术交流,为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服务。读者定位:国家各级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师生及相关科研院所的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
公共行政评论最新期刊目录
职能部门如何牵头制定跨部门政策?——基于A市预付式消费治理政策制定过程的分析————作者:姜修海;
摘要:在当前政府运行体系中,部门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牵头制定跨部门政策来应对非常规任务的治理需求。这俨然成为我国政策制定体系中的一种重要模式。论文将“牵头制定”带入政策制定研究,在系统分析范式的基础上构建“任务环境(输入)—组织条件(中介)—制定过程(反应)—政策出台(输出)”理论模型,以此透视A市经商局牵头制定预付式消费治理政策的过程,希望藉此廓清“部门如何牵头制定跨部门政策”问题。研究发现,跨部门政策牵...
客工计划中的政府监管与中介授权——以中越跨境劳务合作为例————作者:黄岩;王彬彬;
摘要:跨境劳务合作计划自2017年正式落地广西后便取得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充分利用这一政策红利引进越南工人,以承接东南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30天签证政策的严格约束,使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用工企业、中介公司共同维持了一个动态平衡的用工管理模式。在安全化和商业化的双重目标指引下,越南客工的超短期签证政策得到了严格执行,客工的脱离监管和逾期不归现象远少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并且客工的劳动权益也得到保...
政策执行、行政负担与反馈——高校公务卡管理的案例研究————作者:史晓姣;马亮;
摘要:在遵从上级要求与发挥地方自主性的权衡之下,组织采取的差异化执行策略带给目标群体不同程度的行政负担,目标群体对负担的响应反馈进一步影响政策执行调整。论文以高校的公务卡管理政策作为切入点,探究行政负担何以因不同政策执行策略而生成,科研人员如何应对负担,并进一步推动政策执行调整。论文以北京市高校为例,通过分析公务卡管理的政策文件和电话访谈,发现办学层次高的学校更可能选择“减码”执行,最大化降低科研人员的...
为竞争而赋予:人才落户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作者:熊涛;张晨;
摘要:“中国式分权”制度结构中,地方政府围绕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展开激烈竞争,赋予人才市民身份成为地方政府竞争的有效手段。论文以J省S市人才落户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作为案例分析对象,在理论与经验互构中提炼出地方政府人才落户政策调整机制的整合性解释框架。该框架包含三大核心要素:体制空间、行为偏好与利益博弈、地方政府能力。研究发现:(1)体制空间既形塑了地方政府的行为空间,也影响了地方主政官员的注意力...
找回政府:新时代中国公共管理研究的新任务————作者:杨立华;武楷彪;唐力博;
摘要:继往而开来,守正而创新。自1986年恢复重建以来,中国公共管理学已走过30余年发展历程。在这期间,学科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也取得了巨大成绩。论文基于文献计量及可视化方法对30余年的期刊论文关键词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最近10年来,作为学科内核和其合法性基础的政府行政研究却在整体研究中被显著边缘化。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有:政学互动匮乏导致的研究条件制约,西式治理范式崛起导致的研究话语和范式替代,社会环境变化...
公共危机情境中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的形塑机制————作者:谭新雨;
摘要:新时代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切实提高政府部门的创造性执行效能,亟须激励广大基层干部敢担当、善作为,这在重大突发公共危机情境中显得更为迫切。论文基于行为公共管理视角,整合工作要求-资源模型与自我决定理论,深刻剖析公共危机情境中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的形塑逻辑。第一,研究基于典型案例分析,系统比较基层干部在公共危机情境中与常规治理情境中所面临的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的差异。第二,研究基于扎根理论...
公务员资质过剩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作者:张少峰;陈於婷;魏玖长;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观点深入人心,越来越多高学历人才进入就业市场,资质过剩问题凸显。基于自我调节理论,论文探讨了资质过剩对公务员组织公民行为影响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通过对长三角地区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等省市386名公务员的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1)资质过剩对公务员的优势工作重塑和兴趣工作重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优势工作重塑显著正向影响组织指向公民行为和个体指向公民行为,兴趣工作重塑显著正向影响...
我国省级以上官员注意力分配的研究——以省级以上领导视察为切口————作者:徐晶;
摘要:领导视察是促进政策执行的一项重要工具,也是官员注意力分配的重要体现。研究收集了2000年至2017年全国地级市获得省级以上各类领导视察的信息,形成了横跨18年的城市面板数据。通过使用双向固定效应、空间回归等多种计量方法,研究发现,城市的政策资源是影响城市获得领导视察的基础性因素,而城市的空间特征则带来了注意力的“挤出效应”。此外,更高层领导的视察会促进下级官员对相同地点进行视察,即存在注意力的“对...
网络行政组织如何促进区域环境绩效改善——以长三角示范区联合河长制为例————作者:邢华;冯博;闫新宇;
摘要:网络有效性是区域环境治理的重要问题。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组织和网络整体层面,但对于网络边缘层面的治理效果研究不足。网络行政组织(Network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NAO)作为独立于网络参与主体的治理组织,可以有效协调网络活动,提升网络边缘层面的治理绩效。论文以长三角示范区联合河长制为例,运用合成控制方法研究网络行政组织对区域环境治理绩效的改善作用,并通过质...
打开“公众黑箱”:对公众接触理论的认知与重构————作者:杨静;孔繁斌;
摘要:在官僚体制演进与社会发展变迁中,政府与公众的关系以及他们各自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逐渐由“命令-服从”走向“服务与被服务”。然而,从以往不被政府看见到成为现代治理中复杂多元的存在,公众始终是一个未被打开的“黑箱”,严重阻碍了高质量公共政策与服务的形成,以及高水平政府履职效能的实现。因此,何以打开“公众黑箱”便成为中国治理场景下的客观难题,而兴起并逐步发展的公众接触理论能够为破解这一时代难题提供有...
《公共行政评论》稿件体例
摘要:<正>《公共行政评论》(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JPA)采用严格的匿名评审制度,致力于为国内外所有有志于公共管理研究的人士构建平等的交流平台,营造一个温暖的精神家园。现不拘作者专业、身份与地域,以聚焦公共管理领域为征稿标准,以学术品质为用稿标准,向国内外学术界、实务界热忱征集言之有物、论之有据、符合学术规范、遵守学术道德的论文、理论综述、书评、评论和博士...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政府如何评价养老服务供给者?——一个层次分析法模型的建构与检验————作者:彭婧;杨桥;肖帅;
摘要:为破解近年来频发的由于供给者选择欠佳导致养老服务质量低下的难题,论文基于“3E理论”“3D理论”等一般评价理论,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从承接能力、财务能力、组织建设与管理能力3个指标维度建构了供给者评价模型,以期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为验证模型的适用性,论文通过对Y市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实践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较强的服务承接能力对成为优质供给者具有决定性作用,具备竞争力的社会组织在规模上和专业...
公共创新实验室的作用功能、创新成效与关键因素:文献回顾及启示————作者:袁千里;刘新萍;
摘要:面对日益复杂的公共管理问题和公共服务需求,政府部门需要公共创新以提高其有效性和合法性。近年来,公共创新实验室成为政府部门孵化创新成果和提高创新能力的一种新型组织机构。论文梳理了公共创新实验室的相关研究,对公共创新实验室的概念特征、作用功能、实际成效以及影响因素等进行总结。文献回顾发现,公共创新实验室主要在公共创新初期对问题识别和方案设计发挥作用,促进了技术过程创新和管理过程创新的产生,其创新成果一...
可解释性何以影响基层公务员的算法决策采纳偏好————作者:段哲哲;焦嘉欣;
摘要:以算法技术为辅助工具浸入公共部门决策已变得无处不在,人工智能渗透公共治理过程的新一代治理模式成为未来公共部门数字转型的重要方向。然而,当前算法系统“黑箱”属性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带来算法治理的“信任赤字”与“问责缺失”等问题。研究从可解释的人工智能(Explainabl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XAI)逻辑出发,通过一项2(解释来源:规则vs数据)×2(解释内容:程序v...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如何影响街头官僚的自由裁量权使用意愿?——一项调查实验研究————作者:孙宇;邓怡;孙琳之;
摘要:街头官僚在执法过程中充分行使自由裁量权是促进执法的教育与处罚手段相结合的重要保障。然而,长期的跟踪调查发现,随着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交通执法活动,作为街头官僚的交通警察不再倾向于使用自由裁量权,交通执法出现了“以罚代管”的现象。为了检验该发现并进一步解释街头官僚自由裁量权使用意愿削弱的机制,论文以H省L市190名交通警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一次调查实验。研究发现:第一,人工智能应用的确会导致街头官...
县域城镇化进程中技术赋能如何促进整体性治理?——基于30个案例的定性比较分析————作者:李燕凌;陈梦雅;
摘要:整体性治理是新时代城乡治理新模式、新动向,可为实现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引。论文以30个典型高县域整体性治理水平建设案例为研究对象,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实要求,从“人口—空间—产业”整体推进的视角,构建技术赋能的“整体性治理—技术治理”分析框架。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法,通过组态分析归纳县域治理视域下,技术赋能促进整体性治理的多重并发因果关系及其有效路径。研究发现,促进县域整体性治理...
调适性赋权:流动人口社区融入何以可能?————作者:蒋红军;张东;
摘要: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且游离于既定社区治理体系之外。如何缓解城市社区流动人口与本地人群之间的治理张力是基层社区治理现代化必须回应的重要挑战。论文通过对S社区的案例研究发现,基于调适性赋权逻辑,融合社区创建进程中的新制度及政策,增量叠加于户籍身份等旧制度之上。在组织化赋权、专业化赋能以及网络化互动三大机制支撑下,新旧制度互动实现了“为社区参与赋权”与“向户籍身份妥协”之间的制...
专栏导语:基层治理中的政策执行及其影响————作者:肖滨;
摘要:<正>“基层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是社会治理的重心所在,关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成败。长期以来,基层治理作为学术研究的“富矿”,吸引众多研究者投身其中,在一定意义上形成了一道繁荣发展的学术景观。然而,综观现阶段的基层治理研究,仍存在不少隐忧。比如,基层政权研究薄弱使得基层治理研究呈现“空心化”状态(赵树凯,2022);少部分研究自说自话,观点冗余,追求“表面创新”...
基层政府负担的致因与消解: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作者:刘元贺;周振超;
摘要:破解基层政府负担过重问题,是提升基层政府治理能力的关键。基层政府负担过重的实质是环境变化下的组织适应性不足。借鉴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观念与结构交互分析框架可以有效解释这一现象。观念现代化变迁诱发民众治理诉求增多,现代化的国家治理目标赋予民众诉求强标识,使其转化为政府治理的强刺激。面对基层治理任务增多,职责同构与科层制的交织使资源不完全下沉成为主要适应性策略,但它并未有效改变基层治理的资源配置状况,反...
基层治理中“比照式执行”的多重行为逻辑————作者:何雷;唐娜;
摘要:“比照式执行”是基层治理中政策执行的典型表现形式,因其所蕴含的“形式主义”倾向而备受诟病,已有研究也多采取批判的态度看待“比照式执行”模式,而从实质上看“比照式执行”囊括多重意涵。论文从科层体系整体运行情境出发,对“比照式执行”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类别进行全方位描述,更加辩证、全面地审视“比照式执行”的多重行为逻辑。论文基于Y省精准扶贫政策执行的多案例分析发现:压力情境下以权力博弈、能力匹配作为核心...
相关政治法律期刊推荐
- 省级前沿
- 省级仲裁研究
- 北大核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 省级广西城镇建设
- 省级重庆行政
- 省级《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 省级《青年研究》
- 国家级《民族学刊》
- 国家级北京党史
- 省级小康生活
- 省级《检察风云》
- 省级四川省情
- 省级《党史纵横》
- 省级新世纪周刊杂志
- 省级公共管理研究
- 省级《党史纵览》
- 省级求知
- 省级光华法学
- 省级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 国家级中国保安
- 省级东北亚学刊
- 省级跨世纪
- 省级就业与保障
- 省级楚天主人
- 国家级《未来与发展》
- 省级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
- 省级特区展望
- 省级《大江周刊》
- 省级人民政坛
- 省级《红广角》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