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研究》杂志编辑部,创刊于1992年,由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主办。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公开发行的正式期刊,是目前中国唯一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学术期刊。
《人大研究》拥有一大批遍布全国各地的作者队伍,其中不少是知名的法学家、宪法学家、政治学家、人大学家和近几年崭露头角的中青年人大理论工作者,订户遍及全国城乡。获奖情况:1994年12月、1996年6月连续获得“甘肃省社科期刊评级一级期刊”。
人大研究杂志栏目设置
人大前沿话题、人大视野、人大工作探讨、人大制度研究
人大研究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阅读推荐:吉林人大
《吉林人大》吉林政法杂志发表,是由吉林省人大常委会主办的刊物。本刊系吉林省人大常委会机关期刊,全国公开发行。本刊以宣传人大制度、弘扬法治精神、展示代表风采、反映群众呼声为宗旨,是一份全面报道我省人大制度及民主法制建设情况的综合性期刊。主要栏目:代表星座、专题报道、代表之声、亮点扫描、代表风采、工作研究、动态反映;语录新闻、他山之石、松辽巡礼、艺海拾贝、实话实说。
人大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宪法的精神”七十周年: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的宪法逻辑————作者:周伟;彭毛才旦;
摘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1954年宪法颁布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根据“宪法的精神”制定了《章程》。作为《章程》制定依据的“宪法的精神”,其意在明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仅是新中国成立过程中形成发展的历史事实,也是由宪法确立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民主组织。它是宪法确认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体现了宪法基于二元民主理念的制度设计。其要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基层备案审查工作的探索与思考——甘肃庆阳的实践————作者:张康;
摘要:庆阳市人大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定,通过创新机制、借助“外脑”、规范审查、增强纠错、动态清理等,发挥全过程人民民主立法实践基地、各级人大代表和专家学者作用,在市级开展联合审查、县区开展巡回指导审查,将乡镇街道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全部纳入备案审查范围,实现备案审查报备主体、年度报告、乡镇街道、立法基地全覆盖和审查的高质量,针对备案审查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延伸备案审查工作“触角”——加强乡镇街道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研究与思考————作者:马颖文;张梦希;许周杰;
摘要: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备案审查独特的制度优势和功能作用日益彰显。围绕党中央“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的要求,乡镇街道规范性文件是备案审查覆盖所有监督对象、维护国家法治统一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各地在加强乡镇街道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上作了一些有益探索,成为推动法规制度修改完善的实践来源。总结和梳理当前存在的问题,研究完善途径,对于完善备案审查制...
地方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纳入人大备案审查正当其时——一类“双重备案”的内涵解析与优化设计————作者:章子建;章国华;
摘要:备案审查是中国特色宪法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提出要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双重备案”机制是全国人大对地方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的支持与引导,成为地方实践中的重要探索方向。从地方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入手,结合“双重备案”机制,通过总结重庆等地的实践经验,剖析现存问题,从而提出以下优化思路:一方面,应加强顶层设计,修改监督法等法律,强化法律制度刚性...
论备案审查沟通、审查意见的“参照约束力”————作者:苏正民;
摘要:《备案审查决定》构建了“沟通—审查意见—纠正撤销决定—普遍约束力”制度刚性、保障效力之措施不断加强的四阶层构造,并赋予了纠正撤销决定普遍约束力的效力,但并未提及沟通、审查意见的对外约束力。沟通、审查意见作为实践中最为常见的备案审查结果,有必要确认其对外的约束力,延展备案审查纠错的影响范围,解决现实中备案审查面临的“纠正一批又来一批“”案多人少”的困境,同时还可以防止其他制定机关再制定存在相同问题的...
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与备案审查制度的衔接研究————作者:谌莎莉;
摘要:备案审查作为保证宪法法律实施的一项宪法监督制度,通过刚柔并济多维度的作用方式,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全覆盖式”的审查监督。但规章以下低位阶的规范性文件“乱发文”、出台“奇葩”文件等乱象频发,成为阻碍制度纵深推进的“最后一公里”。从衔接行政诉讼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制度入手,实证观察发现存在附带审查请求启动率不高、审查范围不统一、审查标准不明确等现状。究其原因,囿于三重“附带性”和行政诉讼制度功能定位的局限...
增强人大执法检查监督实效的探讨——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的实践为例————作者:李曼;
摘要:执法检查是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的重要方式,加强和改进执法检查是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创新执法检查方式方法,通过精准监督、刚性监督、即时监督、持续监督、融合监督等工作机制增强执法检查质效,注重执法检查与立法、普法工作协调有序推进,取得良好成效。我们要在深刻认识执法检查工作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坚持实践导向、问题导向,不断探索优化,推动执法检查制度更...
全过程人民民主助力民生建设的根本逻辑————作者:蔡金花;
摘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以民主促民生,用民生护民主,实现民主与民生的相融相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助力民生建设的根本逻辑,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动力来源。民生实事票决制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助力民生的制度缩影,也必然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完善的重要路径
地方立法前评估的概念、逻辑与进路——从理论阐释到制度展开————作者:罗师;
摘要:地方立法前评估指的是法规草案形成之前,作为评估主体的地方立法机关根据一定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对特定立法选题进行综合评价、判断和预测并得出结论,进而明确是否将之纳入立法程序的活动。地方立法前评估与科学立法的要求具有内在一致性,契合地方立法的发展进程,是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的理性选择和重要手段。地方立法前评估制度的构建,需要以一种明确而不失灵活、弹性而避免恣意的指标体系为基础,可采取“总则+分则”的形...
深刻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支撑作用————作者:吴斌;
摘要:<正>合法性是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首要特征和本质属性,是指国家权力和社会秩序被广大人民自觉认可和服从的性质和状态,反映的是人民群众对国家权力、基本制度具有较强的信任感和较高的认同度。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合法性,首先关系国家权力的合法性。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是国家权力合法性的唯一来源。...
人大参与和监督法规及文件清理的实践与展望————作者:栗燕杰;
摘要:法规和文件清理对于确保法律制度统一和依法行政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已有多轮法规和文件清理的实践,也发挥出一些效果。但由于缺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足够、深度参与,清理工作存在走过场、形式主义、实际效果欠缺等问题。对此,无论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出台的法规、规范性文件,还是政府及其部门出台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文件,清理工作均应强调人大的主导和监督功能,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破解法规和文...
关于行政规范性文件双重备案的几点思考————作者:杨启灵;
摘要:<正>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是宪法法律赋予人大常委会的重要监督职权。行政规范性文件数量多,涉及面广,直接关系老百姓合法权益保障,关系社会和谐稳定。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发挥人大监督作用,从源头上强化文件合法性、适当性,促进行政规范性文件质量提升,有效维护老百姓合法权益,一些地方探索行政规范性文件向同级人大、政府双重备案。从实践看,双重备案对提高审查质量有一定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亟待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人大研究》注释、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摘要:<正>一、注释对正文内容进行解释、说明、校订、补充和扩展等,按注释处理。注释格式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学术出版规范注释》(CY/T 121—2015)。(一)注释体例及标注1.注释为页下注,即放置于每页下方排版,序号用(1)、(2)、(3)……标识,每页独立排序;2.正文中的注释序号统一置于右上方(作为上角标);3.间接引用的文献,也可以按注释方式标注和说明;4.引用经典古籍需注明出...
法案起草如何使用性别中立语————作者:姚树举;宁泽正;
摘要:法案起草应当遵循男女平等原则,使用性别中立语,避免使用性别歧视语言,这是国际惯例。使用性别中立语,对于贯彻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和宪法原则,增强法案起草的准确性、明确性,推进新时代科学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法律制定上,法案用语应当充分贯彻、体现男女平等原则,对男性公民与女性公民予以平等保护。因此,法案起草人应当掌握性别中立语的使用方法,包括重复相关语词、省略性别歧视性代词、...
丰富基层民主形式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坪山人大创新建立人大代表企业联系点的实践与思考————作者:深圳市坪山区人大常委会课题组;汪济国 ;黄思宛 ;汪灵珠;
摘要: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和有效路径。地方人大致力于保障和服务人大代表履职,在基层广泛建立并不断拓展人大代表联络站点,帮助人大代表更多更好地掌握民情、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典型案例和鲜活经验。深圳市坪山区人大在街道、社区、小组(小区)设立代表之家、联络站、民情联系点的基础上,创造性设立人大代表企业联系点,有效搭建起营商问题求解、惠企政策落地、...
法律院系基层立法联系点“融合化”工作机制的探索与思考————作者:解瑞卿;
摘要:全国各级基层立法联系点中,作为具有较强专业性的法律院系基层立法联系点为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应该基于自身特点,以内涵建设夯实工作基础,以校地合作提高工作质量,以积极行动履行工作职责,开展以基层立法联系点为平台,集立法服务、执法监督、法律援助、普法宣传为一体的“贯通式法律服务”,在空间维度形成“对内、对外、对上、对下”紧密相连,时间维度“立法前、立法中、立法后”紧密衔接的“融合化”工作机制
生于1954——献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70周年————作者:陈颖兰 ;王强进 ;陈爱锦;
摘要:<正>~
基层立法联系点如何更好联系基层群众──基于5442份关于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情况调查问卷的思考————作者:戴激涛;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倾听民意、了解民情、汇聚民智、发扬民主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对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升国家治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践中,多数基层群众仍对基层立法联系点不甚了解、知之甚少。通过对5442份关于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情况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要更好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联系人民群众的制度功能,就要全面把握和深刻理...
黔江经验打造具有辨识度基层立法联系点————作者:张红;曾拯;
摘要:基层立法联系点是社会公众参与立法的有效途径,社会公众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表达自己的意见,以更加便捷的方式参与立法活动,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出谋划策。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有助于推进立法科学化、民主化,提高立法质量。打造有辨识度的基层立法联系点有助于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立法的积极性、推进地区的民主与法制建设、提升地区人大的影响力
制定实施监督法办法研究——以北京市相关立法实践为例————作者:陈淑娟;
摘要: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完善监督法及其实施机制”要求,落实2024年11月新修改的监督法精神,在全国大部分省级人大常委会都出台了监督法相关实施法规的情况下,在对比分析省级人大常委会监督立法情况、监督工作机制程序的基础上,对北京制定实施监督法办法的必要性、可行性、主要框架、制度设计开展了研究,建议构建包括1部监督地方性法规、N部专项法规、X个工作制度的“1+N+X”的监督法规制度体系,提高行使监督权...
相关政治法律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天津社会科学
- 北大核心党史纵览
- 省级观察与思考
- 省级走向世界
- 省级政府法制
- 北大核心《法学论坛》
- 省级先锋队
- 北大核心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理论月刊
- 省级今日辽宁
- 省级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
- 南大核心江苏社会科学杂志
- 省级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省级《公民与法》(法学版)
- 省级政工导刊
- 国家级保密工作
- 南大核心中州学刊杂志
- 南大核心行政论坛
- 北大核心国际问题研究
- 省级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 省级中国领导科学
- 省级残疾人研究
- 省级《走遍世界》
- 省级纵横
- 国家级台湾研究杂志
- 省级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 省级中国与非洲
- 国家级世纪风采
- 省级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省级人口与社会杂志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