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所属栏目:政治法律期刊 热度: 时间: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季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21-1424/D
国际标准刊号:1009-1416
主办单位: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
主管单位:辽宁省公安厅
上一本期杂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下一本期杂志:江西省人民政府公报江西省政治期刊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辽宁政法杂志,1999年创刊,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方针,遵循繁荣公安司法理论,交流公安司法工作经验,以为公安司法教学和实践服务的原则,进一步促进教学、科研质量的提高。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栏目设置

  公安学研究、法学研究、理论探索、计算机与写作、中国武术研究、图书馆学研究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荣誉

  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社征稿要求

  1.内容:立意新颖,观点明确,内容充实,论证严密,语言精炼,资料可靠,能及时反映所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本刊尤为欢迎有新观点、新方法、新视角的稿件和专家稿件。

  2.格式必备与顺序:标题、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或参考文献。篇幅以2200-8800字为宜。2200字左右为1个版面。

  3.请在来稿末尾附上作者详细通讯地址。包括:收件人所在地的省、市、区、街道名称、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代收人的姓名以及本人要求等,务必准确。论文有图表的,请保证图片和表格的清晰,能和文字对应。

  4.本刊实行无纸化办公,来稿一律通过电子邮件(WORD文档附件)或QQ发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来稿必复,来稿不退,10日未见通知可自行处理。

  5.本刊来稿直接由编辑人员审阅,疑难重点稿件送交相关专家审阅,本刊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客观”的审稿原则,实行“三审三校”制度。

  6.来稿一经采用,杂志社将发出《用稿通知单》,出刊迅速,刊物精美,稿件确认刊载后,赠送当期杂志1册。

  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组稿,非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阅读推荐:中国社会导刊

  《中国社会导刊》社会科学杂志创开于1990,以引导社会舆论、指导社会生活、疏导社会矛盾为己任;以独到的发现、精当的选择、系统的概括、完整的背景、理性的评价、典雅的形式为读者提供眼界大开的新闻为工作理念。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视角下公安民警现场执法能力生成路径研究————作者:陈广豪;卢风云;

摘要:作为公安机关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环节,现场执法是决定公安执法质量与执法公信力的关键因素。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的提出,对公安机关现场执法队伍的法治水平、凝聚力、战斗力与创造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创新、主动、规范、协同、精细、务实的新警务理念,要求公安机关现场执法队伍在执法方式创新、执法态度主动、执法程序规范、执法协作协同、执法细节精细、执法成果务实六个维度上不断提升水平、强化能力。对此,需要以公安民警现场执...

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犯罪侦查取证路径研究————作者:刘爽;

摘要:当前,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犯罪侦查取证困境集中体现在专业队伍建设、整体工作思路、具体操作三个方面。立足于唯物辩证法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理念,结合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犯罪的特点,案件线索研判应基于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四个维度,以首查危废许可、快锁涉案人员、早抓核心证据的逻辑规律路径和科学算定物质流、准确认定人员流、深挖锁定资金流为思路,设计侦查取证的具体操作路径

帮信罪与掩隐罪的界限探析————作者:边锋;战为;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信息网络犯罪问题日益凸显。虽然《刑法修正案(九)》增设了“帮信罪”以应对这一挑战,但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帮信罪与掩隐罪在某些危害行为和侵害法益方面呈现出高度相似性,使得两者界限模糊难以准确区分,由此引发激烈争议。准确区分两罪,对于保护法律利益、平衡社会关系、提高定罪量刑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既有理论在解释力、逻辑连贯性和司法应用上均存在局限。为明确界定两罪,应以客观行为为核心...

恶意网络爬虫行为的违法性判断与罪名适用——以S市H区法院周某某盗窃案为切入点————作者:朱晗;

摘要:大数据时代,网络爬虫作为数据的搜索引擎应运而生,在促进数据流通和提高社会化效益的同时,引发了若干法律风险。在开源社区内抓取网络平台数据的网络爬虫案例较为典型并日趋泛化,导致恶意网络爬虫技术在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争议局面。网络爬虫的违法性判断与数据被授权使用的开放程度和访问权限有关,抓取公开数据无需承担任何责任;突破“合同授权”,抓取“限制重新使用”的数据一般情况下仅承担民事责任...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中“明知”的认定问题研究————作者:玄敏;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确定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这一新罪名,对打击猖獗的网络犯罪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司法实践中准确适用该罪名指明了方向。作为新罪名,帮信罪在行为方式、主观“明知”判断等方面与传统犯罪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在对于“明知”问题的理解与适用上。鉴于“明知”内涵的复杂性,司法实践认定“明知”...

知识产权恶意诉讼的认定与规制————作者:邓中文;陈勇;付忠;

摘要:知识产权恶意诉讼是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侵权目的,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扰乱市场秩序和司法秩序,借助诉讼的合法形式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对于知识产权恶意诉讼的概念、构成要件以及赔偿范围等,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均未作出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中存在着认定当事人主观恶意困难、人民法院判决赔偿范围狭窄以及同案不同判等现状。知识产权恶意诉讼的根源,在于现有法律规定不健全、恶意诉讼行为人违法成本低、授权机关审查不严谨以及知...

轻罪治理视域下认罪认罚自愿性保障探究————作者:苏伟康;梁腾腾;

摘要:犯罪结构的变化与轻微犯罪罪名的不断增多标志着我国进入“轻罪治理”时期。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作为我国轻罪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轻罪治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认罪认罚的自愿性难以得到保障,亟待通过完善控辩协商机制、全面落实告知与释明义务相结合以及保障值班律师的有效介入等路径来保障认罪认罚的自愿性,进而保证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率,提升我国轻罪治理水平,促进司法公正

以房抵债协议排除强制执行的司法认定————作者:张悦;权良骐;

摘要:执行异议之诉中案外人能否基于以房抵债协议获得强制执行排除力,司法认定的应然与实然存在分歧。判断以房抵债协议是否足以排除强制执行,需重点审查合同目的,由此可将其类型化构建为三种:担保目的型、清偿目的型、购房目的型。其中,购房目的型以房抵债协议表明了当事人移转房屋所有权的意思表示,契合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法律问题的规定》中对无过错不动产买受人合法权益予以倾斜保护的意图。足以排...

我国反兴奋剂领域刑事治理体系的完善————作者:侯撼岳;阴建峰;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设立妨害兴奋剂管理罪,使得我国反兴奋剂法治体系由以行政为主的模式向行刑并重转变,反兴奋剂相关罪名的适用以及前置法规范与刑事法之间的衔接问题亟须进一步研究。鉴于兴奋剂违规认定体系与结果管理程序对国际法规范、国内行政法规范的高度依赖,我国刑事法中的反兴奋剂规范体系应当以前置法规范为指引,从实体法与程序法两个层面解决罪名适用、程序衔接中的具体问题。对于目前刑法中体育法...

刑事司法现代化视域下刑事诉讼目的和原则修改论纲————作者:樊崇义;刘文化;

摘要: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吸收中华优秀司法文化传统,坚持吸收全人类司法文明成果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应在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前提下,结合新时代刑事司法现代化理念,对刑事诉讼目的和某些原则作出具有前瞻性的修正和规定。刑事诉讼目的应直接将“保护人民”修改为“保障人权”,做好刑事诉讼目的和刑事诉讼任务的衔接。在刑事诉讼原则部分,应完善修改无罪...

市域社会治理的法治化路径探析————作者:张何鑫;吴舒蕾;

摘要:市域是紧密衔接国家与县域的桥梁,市域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石,其治理必须在法治化轨道上有序推进才能实质性助推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发展。现阶段,市域社会治理中仍普遍存在基层矛盾频发、参与主体单一且缺乏参与活力、科技支撑不足等问题,这些困境限制了市域社会治理效能的有效实现。在数字技术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背景下,积极探索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实践路径,构建完善的基层社会治理法治体系,有效化解基层纠纷,激活多元...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法益识别及展开————作者:贾健;倪文;

摘要:妥当理解与适用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是实现“扰乱公共秩序”型网络谣言案例行刑界分的重要依据。当前司法机关并未充分理解该要件的本质,导致网络造谣行刑处罚的失衡,其根本症结在于本罪的保护法益尚不明确。立足于二元法益论,本罪的保护法益应为“社会公众现实生活的稳定安宁状态”,由此,本罪保护的“社会秩序”不包括“网络(空间)秩序”;且“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认定依据有二,一是社会公众...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公安院校建设发展的时代任务与路径选择————作者:孟翔飞;

摘要:公安院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警铸剑的重要使命,服务国家安全战略,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和公安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形势下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的源泉与基础,也是锐意改革、守正创新的系统工程。公安院校要坚持政治统领,加强党的绝对领导;强化顶层设计,夯实学科专业基础;推进科研创新,激发公安新质战斗力;优化师资结构,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深化资源融通,构建开放办学新格局

我国羁押权制约监督体系的反思与重塑————作者:冉劲;李永航;

摘要:羁押权的控制主要有制约和监督两种模式。域外多数国家采用权力制约模式,主要表现在分权制衡和救济程序设置两个方面。我国对羁押权的控制以监督为主,以制约为辅,注重防控放纵犯罪的风险。当前被羁押者并非控权主体,其控权效力以柔性监督意见为主。现行羁押权制约监督体系在防范羁押权恣意滥用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隐性超期羁押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怠于制约监督问题较为突出,部分羁押权仍处于制约监督盲区。对此,应积极改变...

健全羁押人员表现考核对接机制的难点研究——以S市看守所羁押人员交付监狱执行后羁押表现考核对接的调查分析为视角————作者:罗萧;李桂杰;彭云杰;

摘要:对罪犯“计分考核”是目前调动罪犯改造积极性的基本手段,也是衡量罪犯改造质量的基本尺度。S市15个看守所与10个监狱的调查数据显示,因投监不及时、久押不决等原因,造成大量在看守所长期羁押的罪犯;又因这些罪犯的表现考核不能及时有效对接监狱考核机制,使得计分考核制度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带来了诸如监管压力持续增加、罪犯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等实际问题。通过提升相关规定的法律位阶、补充制度漏洞、强化检...

高质量与现代化:新时代检察监督路径革新————作者:张庆立;

摘要:进入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与现代化已经成为检察工作的总体要求,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就检察机关定位而言,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具有统帅地位。高质量与现代化都首重思想观念,因此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的目标,必须以铸造忠诚的政治品格,打造奋斗、争先的精神风貌,塑造革新、协调的工作机制为理念;就具体路径而言,应从维护正义、保障发展、服务人民三个角度出发,探索国家安全检察、缉私边防检察、海事检察、金融检察、...

刑事一体化视域下轻罪治理体系构建研究——以检察机关审前职能发挥为视角————作者:王忠良;

摘要:刑法结构及犯罪结构的变化表明,我国已进入轻罪治理时代。轻罪立法的负外部性与立法者的立法本意之间,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张力。检察机关作为宪法确定的法律监督机关,在审前发挥着主导作用,立足自身职能主导轻罪治理自然责无旁贷。轻罪治理应坚持刑事一体化思维,坚持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等相关部门法的融合互动,治罪与治理并重,完整、准确理解和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通过提供立法建议,明确常见轻罪入罪出罪标准,改革并扩大附条...

个人信息保护案件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思辨与构建——以公益诉讼案件为视角————作者:张艺伟;朱慧敏;

摘要: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案件在司法实践中存在案件数量递增、侵权行为多样化、损害赔偿款计算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个人信息的二重性决定了侵权者应当承担对个人、社会的双重责任。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引入,既可以通过对侵权者科以较重的经济处罚,促使侵权者趋于理性进而减少侵权案件的发生;又可以有效解决公益诉讼中存在的资金短缺问题。弹性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即根据获利数额确定赔偿基数,同时结合侵权主体能力、规模,侵权手段、次数...

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的现实困境与破解对策————作者:吕芳;董升儒;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迈入新阶段,我国非监禁刑判决数量显著增长,对社区矫正检察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囿于检察监督理念固化等因素制约,检察机关“四大检察”“十大业务”的内涵仍需进一步发展完善,社区矫正监督工作尚未达到以高质效监督促进工作规范化的要求。对此,应优化社区矫正检察监督资源配置,强化监督力量,形成固定制度和机制,以规范执行与监督工作;充分利用自侦权加强检察监督刚性,以高质效检察监督促进社区矫正工...

群体诉讼示范性判决研究——既判力扩张与司法理念的碰撞————作者:朱新宇;张文峰;

摘要:群体纠纷示范性判决是我国现行诉讼制度的重要补充。群体纠纷具有案情复杂、主体多元、利益杂糅、取证困难等特点,其案件数量和审理难度与日俱增,引入示范性判决应对群体纠纷势在必行。与具有准法律渊源地位的指导性案例不同,示范性判决目前只在特定范围内具有可欲性,不具有普遍性。通过在法律层面建立健全群体纠纷示范性判决机制,明确示范性判决的既判力尺度,强化程序制度衔接,可以从法院内部挖掘深化诉源治理潜力,有效发挥...

  相关政治法律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