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论坛》国际政治研究期刊,创刊于1992年,是由本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主办的,研究东北亚地区发展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学术性刊物。
《东北亚论坛》连续三届荣获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2011)、北大核心期刊(2008)、北大核心期刊(2000)。并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吉林省一级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百强学报”的称号。
东北亚论坛杂志栏目设置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双边关系、日本经济、俄罗斯政治与经济、韩国问题、蒙古问题、世贸组织与中国、区域经济开发
东北亚论坛杂志荣誉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社科双效期刊
东北亚论坛杂志社征稿要求
1.《东北亚论坛》实行匿名评审制度,作者在正文前必须另附页注明作者简介,包括生年、籍贯、工作单位、职务职称、近年研究成果以及联系方式,正文中不能够出现作者信息;
2.正文中附加中、英文相对应的标题、摘要(200字以内)、关键词(7-9个);
3.文章标题应简明、确切、概括文章要旨,一般不超过15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4.来稿一般不超过15000字;
5.属于基金项目的论文,应注明基金项目下达单位、项目名称及项目编号;
6.请登录本刊网址将稿件上传至本刊编辑部。
阅读推荐:中国与非洲
《中国与非洲》国际政治研究期刊,杂志由中国外文局所属《北京周报》社创办,是中国唯一专门面向非洲读者的以深度分析报道为主的评论性月刊。此刊致力于加强中非沟通,就有关中国、非洲和中非关系的热点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深度报道、分析和评论,从而向非洲读者及时、客观地介绍中国情况,报道中国与非洲之间的双边关系、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和民间往来的发展,为相关机构和人士提供实用服务信息。
东北亚论坛最新期刊目录
东北亚论坛
摘要:<正>2025年选题参考1.习近平外交思想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研究;2.百年大变局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研究;3.百年大变局与全球南方研究;4.大国战略与亚太局势研究;5.东北亚国家战略转型与地区秩序变革研究;6.东北亚地缘政治与地区安全局势研究;7.美国全球战略调整与中美关系研究;8.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与安全战略研究;9.逆全球化冲击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研究;10.东北亚国家区域合作战略与东北亚、亚太区域...
国际制裁:一个研究框架————作者:富景筠;张宇燕;
摘要:随着大国博弈的加剧,国际制裁成为一国向全球投射实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工具。国际制裁的核心要素包括制裁的概念和动因、制裁主体与制裁客体、制裁内容及制裁手段、制裁时间以及制裁有效性。它们相互影响、彼此作用,构成了统一完整的制裁实施过程与效果评估。制裁目标的设定是选取相应制裁内容和制裁类型的基本依据,而制裁时间和次序则决定了制裁的实施路径和效用边界。制裁有效性不是由制裁国单向决定的,制裁与反制裁之间的策略互...
全球南方崛起的全球治理意义————作者:刘雪莲;唐新宇;
摘要:全球南方的崛起已成为当今世界颇受瞩目的现实动向。从现实变化与既有研究来看,全球南方的崛起实际体现在实践和话语两个维度,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正深刻影响着国际局势,并对全球治理产生了多重意义。在理论层面,全球南方的崛起推动了全球治理理论研究的“全球转向”,有助于破除西方中心主义,促进多元范式的发展;在结构层面,全球南方的崛起有助于调整当前全球治理存在的空间结构错位、制度结构分化、权力结构失...
“贸易面向型”人工智能规则:生成逻辑、内容挑战及发展前景————作者:周念利;廖宁;龙海泉;
摘要:人工智能在贸易中的应用滋生了诸多风险,以技术体系为界,可分为技术性风险和制度性风险两类。为了应对上述风险,在区域贸易协定和数字经贸协定中内嵌人工智能规则成为常态,即“贸易面向型”人工智能规则。其中,“技术向善引导型规则”“数字市场竞争规则”“个人信息保护规则”“技术非强制性转让规则”为技术性风险应对规则;“技术壁垒剔除型规则”和“技术合作鼓励型规则”为制度性风险应对规则。尽管六类规则在风险应对上各...
共建“一带一路”的经济外交系统耦合——基于开放复杂巨系统的分析————作者:张晗;赵磊;
摘要:共建“一带一路”十多年来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了共建国家在经济上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促进了共建国家在政治上增进互信、凝聚共识。基于钱学森的开放复杂巨系统理论,剖析经济系统、外交系统及二者之间系统耦合的运作机制,有利于夯实“一带一路”的学理支撑。结合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了经济外交的系统耦合,涵盖系统内耦合和系统间耦合。其中,非线性传导机制下,经济合作产生的连锁反应推动了外交关系的多层...
全球治理泛政治化:表现、观念根源与应对————作者:孔凡伟;
摘要:近年来,美欧不断把全球治理作为大国博弈的工具,致使其被过度裹挟进国际政治竞争中,全球治理出现泛政治化现象。全球治理泛政治化主要表现为治理主体泛政治化、治理议题泛政治化及治理规则泛政治化。作为全球治理泛政治化的重要动因,国际观经由对外政策,作用于全球治理要素并引发了全球治理泛政治化。美欧持有的“世界领导者”角色观、共存占优竞合观及私利性规则观,导致他们采取了竞争性区域国别政策、转化性全球治理政策及偏...
地区性两极格局中前沿支点国家的生存战略选择机制————作者:秦立志;付腾浩;
摘要:在地区性两极格局中,一些中小国家具备特殊的战略价值,它们处于邻近大国实现自身防御或战略扩张的关键位置;同时又是较远大国实现战略威慑、政治渗透等战略目标的前沿支点。在既有研究中,对冲战略几乎已经成为中小国家面临两强对抗的主要手段。但相关研究很大程度上无视了战略不确定性与决策过程复杂性的常识。对于中小国家而言,风险规避既不一定是理性选择的必然结果,也不一定是脱离困境的最佳手段。通过对变量机制的分析和案...
俄罗斯多极世界秩序构想的探索及其实践初探————作者:阮建平;何诗雨;
摘要:随着与美国关系的持续恶化以及对其单极霸权秩序的日益不满,俄罗斯逐步探索提出多极世界秩序构想。该构想以多极世界体系为基础,反对美国的单极霸权;强调传统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反对美国的普世价值观和文化霸权;主张多边合作和平等发展,反对单边主义和殖民主义。为此,俄罗斯在批判美国单极霸权秩序的同时,加快“向东转”,以“金砖”扩容为抓手开展“全球南方”外交,推动集安组织与上合组织合作,促进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
2025年选题参考
摘要:<正>1.习近平外交思想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研究;2.百年大变局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研究;3.百年大变局与全球南方研究;4.大国战略与亚太局势研究;5.东北亚国家战略转型与地区秩序变革研究;6.东北亚地缘政治与地区安全局势研究;7.美国全球战略调整与中美关系研究;8.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与安全战略研究;9.逆全球化冲击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研究;10.东北亚国家区域合作战略与东北亚、亚太区域合作发展趋势研究;...
投稿须知
摘要:<正>1.来稿正文前必须附加中、英文相对应的标题、摘要(300~400字)、关键词(5~7个)及姓名、作者简介、邮政编码;2.文章标题应简明、确切、概括文章要旨,—般不超过25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3.稿件篇幅一般为15000~20000字;4.属于基金项目的论文,应注明基金项目类别及项目编号;5.投稿请登录中国知网“腾云采编系统”(http://dbyl.cbpt.cnki.net)在线投稿,...
日本政治生态的变化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作者:王广涛;
摘要:自2012年安倍晋三带领自民党重新执政后,日本的国内政治生态开始发生显著变化,集中体现为右倾化、保守化和民粹化三个方面的特征。其中,政治右倾化最为突出,且政治右倾化塑造社会右倾化,导致民众在涉及修宪以及历史认知等问题上逐渐认同自民党的主张。总体保守化催生日本民众的生活保守主义,导致日本民众客观上安于现状并被动支持自民党政权。而日益凸显的民粹化倾向则进一步裹挟政府政策的制定,导致政府单方面迎合民意做...
算法的“武器化”:计算政治时代被嵌入的安全风险————作者:董青岭;关意为;
摘要:当前,由于算法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正在迎来全面智能化转型。作为数智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算法重构了权力的物质基础,形成了规定权力运行的权力,创造了新的权力主体,引发了权力结构的动态调整,因而成为了一种“元权力”。在此情形下,作为更高级别的权力形式,算法日渐频繁地被大国用作权力竞争武器。简单来说,“算法武器化”指的是行为体有目的、有组织和有意识地运用算法获取权力,以此影响他者行为、打击竞争对手、获取利...
美国对华“芯片锁喉”战略叙事:“敌人意象”的传播及其困局————作者:高望来;
摘要:“芯片锁喉”是美国对华高科技竞争的核心战略。该战略以芯片为主要抓手,利用美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优势地位,通过出口管制、“长臂管辖”、组建技术联盟等举措打压中国高科技产业,以实现竞赢中国的战略目标。文章采用战略叙事理论视角,构建了从叙事主体、叙事竞争到叙事重构的分析框架,探究了自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案》通过以来美国如何在高科技领域通过污名化手法对中国开展叙事竞争,强化中国“敌人意象”,对中国进行话...
中俄数字经济合作:现状、挑战与推进战略————作者:胡明;
摘要:中俄数字经济合作拥有良好的基础和巨大潜力,双方在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电子商务等领域展现出互补优势并取得了显著合作成果。然而,当前全球大环境的复杂形势,特别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给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及国际合作环境带来了深刻影响。中俄数字经济合作面临数字制裁、二级制裁、IT人才流失、支付系统干扰及舆论环境恶化等多重挑战,两国如何在数字经济领域探索共赢发展路径,是应对外部挑战、加强政治互信、促进经...
大国博弈下的亚太绿色产业竞合:主要特征、演化原因与未来趋势————作者:周亚敏;
摘要:《巴黎协定》下21世纪中叶全球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导向,促使各国加速推进国内绿色转型进程,因而绿色产业实力跃升为国家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之一。亚太地区既是全球绿色转型的重点区域,也是大国战略博弈的焦点区域,域内绿色产业的竞争张力与合作聚力并存。美国及其盟伴将中国的绿色优势产业视为战略竞争对手的战略优势产业,以高补贴、高关税为手段实施边追赶、边遏制的策略,力求以“脱钩断链”方式打压中国的既有绿色竞争优势...
百年变局下东北亚地缘政治的新变化————作者:巴殿君;王振彬;
摘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投射下,中国和平崛起面临严峻的外部挑战。作为大国力量的交汇点,东北亚地区始终是中国的重要战略支点,是中国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的关键。21世纪以来,美国外部干预对区域的稳定与合作的破坏不断加大、结构矛盾内生性与大国竞争外溢性凸显。当前,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正面临新的变化。东北亚地缘政治安全环境复杂多变,美日韩打造的“二元范式”进一步凸显了区域内竞争性国家关系。东北亚地区内的国家关系...
大国无战争时代美国弱联盟体系与新型地区秩序竞争————作者:徐进;薄荣康;
摘要:在大国有战争时代,稳固的强联盟是霸权国增加实力、获得战争胜利从而以自身偏好塑造国际秩序的有效途径。大国无战争时代和内嵌型的对手特征增加了霸权国对弱联盟的使用偏好,核武器的出现、主权原则深入人心和经济相互依赖使得大国之间爆发战争变得异常困难,同时,作为霸权国的美国面对的竞争对手内嵌于其主导的国际秩序,中国与美国的亚太盟友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弱联盟成为美国参与亚太地区规则秩序竞争的有效补充策略。弱联盟基...
“中间地带”的消亡:北极安全空间的演进轨迹和变量探析————作者:赵隆;李帆;
摘要:乌克兰危机导致大国竞争新常态加速向北极投射,竞争与对抗、遏制与反制成为多国战略的优先考量。北约完成“北扩”后,瑞典和芬兰无法作为“中间地带”维系北极国家共同的地理身份认同,也难以同步发挥“战略威慑”和“安全保证”功能。随着美俄竞争成为北极安全空间演变的主要驱动,重塑北约的“北极身份”,强化从黑海、波罗的海到北极海域的跨区域安全联动,以及建构“没有俄罗斯的北极”叙事构成主导国的行为逻辑和架构愿景。同...
推动构建区域命运共同体重要实践:中国与东盟交通基础设施合作分析————作者:范佳睿;
摘要:中国正在依托“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同周边国家共建基础设施空间实体互联互通网络,与东南亚国家合作建设的交通运输项目尤能体现以连通破解对抗的理念。这种中国式地缘空间改良路径明显区别于西方地缘政治学的固有逻辑,是推动构建区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具体而言,中国通过硬件物理媒介与周边地理空间建立深度连接,连通性的增强有利于改良中国与邻国的自然地理结构,优化周边陆海地缘空间的相对关系,提升区域整体的协同程...
美国构建供应链联盟的进展、类型与前景————作者:李冲;陈兆源;
摘要:在大国战略竞争与全球性挑战日益加剧背景下,联盟由传统军事领域逐渐向供应链等全球治理议题扩展。“9·11”事件后美国国际供应链合作“联盟化”趋势加速,表现为:持续对供应链议题安全化,将特定国家视作供应链威胁来源,联合盟友针对竞争对手供应链实施出口管制、经济制裁、投资审查等集体行动。拜登执政期间美国初步建成以“集体韧性”为目标,涵盖多地区、多领域、多环节的供应链联盟体系。相关供应链联盟在承诺类型与制度...
相关政治法律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环球法律评论
- 省级克拉玛依学刊
- 国家级福建党史月刊
- 省级《走遍世界》
- 国家级当代海军
- 省级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 南大核心中国海商法研究
- 省级《政法论丛》
- 省级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 南大核心江苏社会科学杂志
- 省级求实
- 省级走向世界
- 省级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 省级上海人大月刊
- 省级《当代法学》
- 国家级《群言》
- 省级福建理论学习
- 省级希望月报
- 国家级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省级《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 国家级《今日中国论坛》
- 北大核心开发研究
- 南大核心云南社会科学
- 省级《法制资讯》
- 省级《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 南大核心探索杂志
- 北大核心法学研究
- 省级人民文摘
- 省级现代领导
- 省级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