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思想史》政治期刊征稿,创刊于2010年,是由天津师范大学主办的思想政治刊物。连续被评为天津市一级期刊。
《政治思想史》杂志前身为《中西政治文化论丛》辑刊(2001年创办,到2009年共计出版了7辑),2010年正式改为期刊出版发行,并更名为《政治思想史》,由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承办。
《政治思想史》以批判性地继承中西政治思想传统中的合理因素,促进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化和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创新和政治文明建设为宗旨;主要刊发以下内容的学术论文:中西传统政治思想史研究、中西政治文化比较研究、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与政治思潮研究,以及社会主义思想史研究;同时也刊发相关主题的译文、评论、书评等。
政治思想史杂志栏目设置
教改论谈、教法与学法、命题研究、能力培养、资料荟萃、英语角
政治思想史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政治思想史杂志社征稿要求
1、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
2、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
3、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文章标题字符要求在20字以内。
4、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尽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线表;图要使用黑线图,绘出的线条要光滑、流畅、粗细均匀;计量单位请以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 ,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5、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来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请详细注明本人详细联系方式。
6、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我刊同时被国内多家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不同意收录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
阅读推荐:毛泽东思想研究
《毛泽东思想研究》杂志自1983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和方针,不断提高刊物的质量,先后入选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并荣获四川省优秀期刊称号。此次又荣获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称号,成为四川省入选本届国家期刊奖的唯一社科类学术期刊。
政治思想史最新期刊目录
从财产的生产到财产的耗费——巴塔耶的耗费财产观探析————作者:孙子豪;
摘要:作为当代法国的重要思想家,巴塔耶常被贴上“后现代”的标签。不过,在《被诅咒的部分》这一著作中,巴塔耶尝试以“耗费”或“消耗”为中心概念来展开自己的理论体系。在他看来,耗费是人类的基本活动和最终归宿,我们应当由财产的生产转向财产的无意义耗费。巴塔耶试图以财产的耗费来凸显个体的自由与内在性,使个体摆脱物的统治。不过,由于巴塔耶没能看到财产生产的积极意义,他只在耗费的具体形式中去寻找人类解放的希望,这最...
正常化时代中“法权利”的状况与可能性——福柯的法权利思想研究————作者:叶晨阳;
摘要:福柯对于法权利的激烈批判并不意味着对法权利的否定;相反,通过他的谱系学视野,法权利作为某种被相对化了的权力形式,仍旧保持着有效性,特别是在规训和正常化的时代中,法权利对于福柯而言,仍旧带有一种批判和抵抗的功能。但是,这种批判和抵抗,并不能从旧的法权利的意义上,即基于主权与普遍主体的真理的意义上来理解;相反,它们与福柯关于法权利的新构想,即基于特殊主体之真理的特殊权利相联系
约稿启事
摘要:<正>一、《政治思想史》杂志前身为《中西政治文化论丛》辑刊(2001年创办,到2009年共计出版了7辑),2010年正式改为期刊出版发行,更名为《政治思想史》,由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承办,2017年进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本刊为季刊,每季末月10日出版
公共性的身体之维:以天下-政治为中心的探索————作者:李宸;方雷;
摘要:孔子所说的“天下”是一种对公共性的隐喻,标记出政治发生的场域。天下-政治的“无外”原则,是在国家边界和政治边界上同时成立的。不同于依赖权力系统的国家边界,政治边界以公共性为内核,是基于“人-身”联结的方式而确立的。以心灵和肉体二元对立为内容的身体二分法从未被孔子接受,孔子是把人的身体作为完整的、具备感通能力的身体,置于“人-身”联结之中的。因此,身体性关联而非通常的普遍意志或普遍利益成为公共性的基...
北宋时期“异论相搅”思想及其实践影响————作者:王智临;
摘要:为抑制臣权膨胀,北宋自赵匡胤开始全面推行重文抑武方针,同时探索了一套包括“异论相搅”在内的“驭臣宝训”,以防范诸臣“万口同议”而为非。“异论相搅”思想的政治实践,不仅令庆历新政草草收场,更成为熙宁变法进程的严重阻碍。反对派借“异论相搅”之名,通过“三不足”“游宴会”等流言、王安石借《淮南杂说》表达“异志”“不臣之心”的文字狱等手段打击变法派,导致王安石二次罢相,变法失利。“异论相搅”虽有强化皇权之...
从显赫政绩到高贵德性:西塞罗尊严思想研究————作者:冯飞;
摘要:与现代主流观点相比,西塞罗版本的“尊严”,静态地看是“高阶”的,动态地看是“向上”的。早期西塞罗主要在政治领域使用“尊严”概念,在古典共和框架下发展了一种追求卓越政治成就的“优绩主义”;晚期西塞罗以人的内在德性修养为着眼点论证“尊严”的配享资格,合乎逻辑地导出了一种推崇理性自律和人格升华的“至善主义”。从取向上看,西塞罗的“尊严”概念更加突出道德义务,同免于无理干涉的个人权利诉求没多少关联
正义与神意——自然状态学说视野下的普鲁塔克与伊壁鸠鲁派之争————作者:肖训能;
摘要:作为古典政治哲学传统的坚定捍卫者,普鲁塔克与其思想语境中的伊壁鸠鲁派发生了激烈的思想论争。依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传统,普鲁塔克批判了伊壁鸠鲁派笔下自然状态中的人性论和政治生活中的约定性正义观,并以对“人的自然政治性”和“神意”的双重确信和维护,意图将神圣正义设立为人世正义的标准和模范。在普鲁塔克的设想中,统治者是神在地上的形象,也是法律的活化身;他们应当在哲人的帮助下,通过模仿神及其神法,让理性成...
如果没有立法者会如何?——论卢梭的《日内瓦政府史》————作者:克里斯托弗·凯利;文曾誉铭;
摘要:<正>对《社会契约论》的任何读者来说,它最令人吃惊的特点之一是,卢梭坚持要一位立法者——直白地说——为建立一个合法政府而欺骗人民。随着卢梭从政治正当性原则的解释转向其实际运用,立法者这章似乎直接跟在该书最理论性的内容后面。在社会契约论理论家中,他坚持要一位立法者的做法是不同寻常的。看来,除了生活在无政府的自然状态下彼此一致的许多自由而平等的个体外,建立政治社会和政府的契约不需要别的东西
平等主义amour-propre的证成困境——对新康德主义卢梭研究的一项评述————作者:党成孝;
摘要:对amour-propre的阐述是卢梭批判不平等的基础,它被视为一种过度的社会性自爱,表现为对自身优越得到承认的渴求,是不平等的首要心理动机。近来,研究者重估了这一概念,认为它仅是一种欲求平等道德尊重的无害自爱,并且由于与平等主义政治构成内在呼应,卢梭的道德和社会理论能在amour-propre下得到统合。这一解释成为近年卢梭研究中影响极大的范式。但其对amourpropre内涵的重估无法得到文本...
论梁启超对卢梭公意思想的摄取、改造与否弃————作者:李健;
摘要:作为卢梭民主思想的重要概念,公意满足了梁启超推动中国政治由专制转向民主的现实需要,一度被梁启超推崇为现代政治分析的基本范畴。然而,由于思想跨文明传播不可避免的翻译失真问题,梁启超在摄取公意范畴的同时,误解并改造了这一概念,这最终促使他基于现实政治,转而对公意展开批判,力图揭示公意范畴存在的理论困境。由此可见,作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常见现象,政治文明互鉴的效果受思想者的文本译介与现实关切深刻影响
以“政治”为规范:非常态政治任意性难题破解————作者:耿直;
摘要:施米特提出的关于“非常态政治”的论述,及其带来的政治开端任意性后果,对规范政治理论的基础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以施米特为代表的唯意志论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政治开端任意性问题,这是因为施米特错误地预设了“政治规范”与政治的“常态”和“非常态”之间的关系。新方案提出,即使是“非常态政治”,亦存在着由“政治”这种活动本身所定义的“引导性规范”。这种规范能够引导非常态政治在适当条件下向常态政治转变,并为常态政治...
从理论建构到社会想象——查尔斯·泰勒民主话语的转换————作者:徐剑;
摘要:作为当代重要的政治哲学家,泰勒始终关注民主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他提出了共和主义民主,试图通过理论建构的方式阐释民主的规范性问题,但共和主义民主理论话语始终是站在精英的立场上谈论民主问题,忽视了人民在民主观念建构中的积极作用。随着21世纪以来民主的不断衰退,泰勒在批判西方政治社会现实的基础上,转而提出了“目的式民主”的概念,力图运用社会想象的话语重建共和主义民主。他认为,民粹主义虽然对民主造成...
汉语哲学的罗尔斯正义理论译释考证————作者:文长春;
摘要:<正>汉译工作是国外理论实现汉语传播的基础和前提,更是汉语学界进行研究的主要依托之一。汉译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再创造,这是由译者甚或读者共同完成的“第二次创作”。以解释学视角来看,文本的意义既不存在于原始文本那里,也不存在于译者或读者身上,而是存在于译者或读者的视野与原始文本视野之间无限的相互融合之中。正因如此,越是经典的文本可能越会遭遇到这种译者或读者先在的“期待视野”。这种译者或读者的“前见”既有...
启蒙的多元曲径————作者:谭锐捷;
摘要:<正>“什么是启蒙”是现代政治思想的基础性问题之一。在20世纪末的中国学界,一批受到哈耶克影响的学者批判了此前盛行的对启蒙的一元化理解,区分了受演化理性影响的苏格兰(英式)启蒙与受建构理性影响的欧陆(法式)启蒙。这种理解丰富了对启蒙的认识,但仍然将启蒙局限于部分先发性国家。本文主要关注近年来思想史学界对启蒙多元化现象的最新研究,包含三本专著:穆尔索的《德国启蒙的隐秘起源》(1)、谢尔福德的《加勒比...
亚当·斯密论“国家的智慧”————作者:张江伟;
摘要:围绕自然自由体系,斯密为政治行动划定了恰当的范围。在他看来,理解以及在历史中维系自然自由体系,进而弥补其相应的不足与缺陷都需要政治智慧和积极政治行动的卷入。换言之,在“看不见的手”这一路径之外,他也支持更为传统的通过政治实现公共利益的路径,也就是尊重社会逻辑的“国家的智慧”的作用。此外,尽管不像之前的思想家那样关注主权问题,斯密也为一般性的制度改革留出了空间,给出了实践和伦理上的标准
概念史与社会史————作者:赖因哈特·科泽勒克 ;罗宇维;
摘要:<正>爱比克泰德有句名言:震撼人类的并非行为,而是用以描述行为的语句。2除了这句话里包含的“人不应让自己被语言所干扰”的斯多亚式观点以外,“事实”(pragmata)与“信条”(dogma)之间的对比还有其他的层面,是爱比克泰德的道德警句所未能囊括的。警句提醒我们关注词语的自主力量,没有对词语的使用,人类的行为和激情便难以被体验,更不可能被他人所理解。爱比克泰德的警句属于一种...
对《历史性基础概念》评论的回应————作者:赖因哈特·科泽勒克 ;战泓杰;
摘要:<正>我非常感谢德国历史研究所哈特穆特·莱曼(Hartmut Lehmann)和他的同事们,是他们使这场活动成为可能。大约30年前,《历史性基础概念》的研究工作开始时,没人能预料到我们将会在华盛顿庆祝它的完成。2这使我更加需要对我的五位英语母语的同事表示感谢,感谢他们通过认可与批评对这个项目的支持。我的回应主要针对他们的批评性意见。英语的历史学家与德国历史学家之间的这种对话,...
亚当·斯密、哈耶克与英国普通法的演进————作者:朱华辉;
摘要:英国自由被视作政治中道与渐进主义的典范,这尤其体现为其不可追溯的普通法传统与宪制的连续性。哈耶克就曾视英国历史为一种自发秩序,并认为苏格兰启蒙运动发扬了这一辉格史学精神。然而,作为哈耶克自发秩序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亚当·斯密实际上反驳了哈耶克继受的辉格史学。斯密认为普通法并非习俗的自发产物,而是诺曼征服后秩序重组的革命性成果;为普通法律师所敌视的衡平法庭则是不可或缺的外部补足。斯密对普通法与英国历...
卡尔·施米特:本真的法学家?————作者:谭锐捷;
摘要:<正>自1985年去世以来,施米特的政治思想在国际学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特别是在“9·11”事件后,对紧急权力的兴趣造就了“施米特复兴”现象的出现。左翼激进理论家与右翼保守主义者均借助施米特的政治思想批判自由主义,并以此为基础建构自己的理论。自由派学者也转向施米特发展捍卫自由民主的“战斗性民主”(militant democracy)理论。2000年以来,中文学界在刘小枫的引介下也对施米特的思想发...
约稿启事
摘要:<正>一、《政治思想史》杂志前身为《中西政治文化论丛》辑刊(2001年创办,到2009年共计出版了7辑),2010年正式改为期刊出版发行,更名为《政治思想史》,由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承办,2017年进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本刊为季刊,每季末月10日出版。二、本刊以批判性地继承中西政治思想传统中的合理因素,促进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化和东西方文...
相关政治法律期刊推荐
- 省级行政科学论坛
- 北大核心世界民族
- 国家级《国际研究参考》
- 北大核心《学习导刊》
- 省级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探索
- 国家级中华魂
- 省级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 国家级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省级上海人大月刊
- 省级《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省级人口与社会杂志
- 省级江南论坛
- 省级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 省级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 国家级《团结》
- 省级今日四川
- 省级《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 省级公安月刊
- 国家级福建党史月刊
- 南大核心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 省级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
- 省级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省级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 省级时代青年视点
- 省级《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 省级国防科技参考
- 南大核心国际政治研究
- 北大核心社会主义研究
- 国家级检察实践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