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分析》杂志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上海人民出版社合作主办的哲学类专业刊物,创刊于2010年7月。本刊办刊宗旨:尊重学术创造,提倡资料扎实的专题研究和思想敏锐的文本研究,鼓励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和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哲学反思。
《哲学分析》以发表国内各地学者的学术成果为主,适当登载海外华人学者的原创论文和国外哲学同行的中译新作,鼓励哲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研究和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哲学反思,努力为哲学工作者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和提升自我的舞台。
哲学分析杂志栏目设置
哲学专题研究、哲学传统研究、日常生活的哲学思考、科学技术的哲学理解、随笔与访谈、动态与书评
哲学分析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阅读推荐:系统辩证学学报
《系统辩证学学报》是由太原理工大学主办的哲学期刊。本刊是中国系统科学研究会会刊,哲学类核心期刊。以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为基础,运用现代科学成果,探讨系统辩证学、系统哲学、系统科学原理的理论及其应用等问题。
搜论文知识网并非《哲学分析》期刊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 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 捷桥梁。本站与《哲学分析》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 的 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哲学分析最新期刊目录
张东荪哲学视域中的知识论与形而上学————作者:宋宽锋;金海霞;
摘要:形而上学与知识论之间的理论关系,既是贯穿现当代中国形而上学建构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始终困扰张东荪哲学思考的主要问题。一方面,张东荪认为,居先的认识论研究势必消解本体论或者以认识论代替形而上学;另一方面,他又在自己前期的认识论和后期的知识论研究的基础上,合乎逻辑地分别建构了以“架构”和“缘具”概念为中心的宇宙论或形而上学的理论。导致张东荪在这一论题上自相矛盾的主要理论根源是,他未曾认识到,康德和他自...
前瞻式的道德责任理论:澄清与辩护————作者:陆鹏杰;
摘要:前瞻论是当代主流的道德责任理论之一,该理论主张,谴责和赞扬等归责实践之所以是正当的,是因为这些实践会对归责对象的动机和行为产生积极的作用。这种理论因其不会受到决定论的影响而被视为一种相容论。近年来,有批评者指出,这种前瞻式的相容论具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它会导致无辜的人受到惩罚;不仅如此,只要经过足够巧妙的设计,操控情形就会对前瞻论构成重要的挑战。然而,第一个批评错误地把前瞻论与结果论混淆在一起,第二...
功能主义真理论的新进展:归纳—符合使真者理论————作者:陈晓平;
摘要:功能主义真理论借助于功能的多重实现原理而达到一元真理论与多元真理论的统一。在应用“语义上溯”策略的同时应用“经验下沉”策略,把“真”概念的语义单义性与“事实”和“存在”等概念的经验多义性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收缩真理论与扩展真理论的统一。真的本质就是与事实符合。真命题所符合的事实归根结底是语言—实践共同体对该命题的接受。这种接受本身作为事实的客观性在于语言—实践共同体的主体间性,它的存在是一种...
进化的进步性没有客观标准吗?——威廉姆斯对进化进步性标准的反驳及其批判————作者:邹昕宇;李建会;
摘要:进化是否是进步的,这个问题一直是进化论中的争论的焦点。近半个世纪以来,在美国著名生物学家威廉姆斯和古尔德等人的影响下,反对进化是进步的声音逐渐增强,影响了很多生物学家、哲学家和普通大众。威廉姆斯的反进化进步性思想主要集中在他对进化进步性的传统标准的批判,如遗传信息的积累、形态学上复杂性的不断增加、某些任意规定的方向上的进化趋势和适应有效性的增加。威廉姆斯认为,无论采用何种进步标准都没有经验证据支持...
哲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谈科学哲学家申仲英教授的学术贡献————作者:张再林;
摘要:<正>令新一代青年学者似乎感觉陌生的申仲英教授,是20世纪80年代蜚声国内的著名科学哲学家。他不仅参与统编了国家统一教材《自然辩证法概论》,也出版了多部公共管理科学类专著。尤其难能可贵的是,由于集哲学家与社会科学家于一身,使他受之无愧地成为国内“后哲学文化”时代的先行者。一、从容中道的辩证思维深厚的和融会贯通的哲学学养是申仲英教授学术的一大亮点,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和科学哲学都有自身深刻的...
从科学实践出发的哲学和历史研究——访张夏硕教授————作者:任思腾;张夏硕;
摘要:<正>韩裔美籍学者张夏硕(Hasok Chang)是著名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家、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教授、现任系主任,曾任教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科学技术研究系。他现担任科学哲学协会(Philosophy of Science Association,PSA)国际交流委员会主任,是科学实践哲学学会(Society for Philosophy of Science in Practice,SPS...
投稿须知
摘要:<正>1.来稿须是作者独立研究成果,遵守学术规范。2.来稿若是基金项目成果,请注明项目名称与编号。3.本刊全面采用在线投稿系统,唯一投稿地址为http://zxfx.cbpt.cnki.net。稿件内容以作者投寄的Word版电子文本为准,正文另页附上作者姓名、单位、职称、通讯地址、邮编、电话、电子邮箱等相关信息
真理美学与图像阐释学————作者:孙周兴;
摘要:海德格尔、阿多诺、伽达默尔三大哲人及其思想构成了真理美学的三个类型,即存在论的、模仿论的和游戏论的,各自具有区别性特征与方法论动机。20世纪真理美学所确立的“艺术真理”观打破传统知识论的真理概念,开启了一种新的艺术理解和探讨的可能性;特别是在艺术史研究领域出现了一种现象学—阐释学的思想努力,典型如马克斯·伊姆达尔的“图像阐释学”(Ikonik),后者试图超越传统两大艺术史研究方法即“形式分析和形式...
朝向未来的艺术自主与行动————作者:刘晓丽;
摘要:艺术自主性揭示了艺术哲学中两个重要维度:艺术审美与真理性内容,其分别对应艺术的主体性与反思批判性。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艺术的创作、传播及体验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介入模糊了艺术家的身份,传统的艺术主体性范畴难以支撑日趋多元化的当代艺术主体。同时,算法驱动的社会机制稀释了艺术的反思性与真理性内容,社会呈现泛审美化与泛艺术化趋势。重塑艺术自主性需以未来为导向,通过艺术行动者网络的构建,探...
想象:由“是”到“应该”的心理机制————作者:李建华;
摘要:近代哲学以来,“主客二分”构成了所谓科学认识的前提,如何实现从“是”到“应该”或从“事实”到“价值”再到“规范”的过渡就成了无法逃避的难题之一。解决这一难题有两种方式:逻辑的和实践的。从“是”到“应该”靠逻辑证明(推导)是无法实现的,因为无数的“是”推出来的仅为“是”的集合;当然,实践活动或许可以实现主客观统一,但它也只能证明“是”为“真”而不是“应该”。“应该”不是存在论意义的“实存”,而是价值...
论反应性态度的恰当对象————作者:田洁;
摘要:在近二十年间的道德责任讨论中,道德自然主义者试图从“反应性态度”一类的心理事实出发重新构建道德责任概念,力图从归责的心理态度和内在实践逻辑出发为自然主义路径中的责任概念提供规范性辩护。这一类辩护的成功与否和“反应性态度的恰当对象”密切相关。关于反应性态度的恰当对象可以作多种解读,自然主义的道德归责理论有必要在这些解读之间提取一种,来给出归责的规范性解释。然而,这些解读本身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质疑,...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空间革命”的三重建构————作者:解丽霞;王丹丹;
摘要:空间作为社会历史的构造物,是以特定革命历史为内容的社会秩序的承载体。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马克思将空间作为革命历史书写的基本场域,阐释了奠基于唯物史观的“空间革命”谱系。马克思在物质空间中确证了实践的存在论根基,开辟了空间重构、空间联合、空间正义的实践进路;以实践的能动反映论观照了革命进程中精神空间的生产;基于对空间“物质—精神”双重向度的开掘,建构了融合物的实存和精神生产的社会空间。...
对话与融合:不同视域中的分析哲学——第十四届全国分析哲学学术研讨会综述————作者:孙新;
摘要:<正>2024年10月19—20日,“第十四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分析哲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研究》编辑部主办,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承办,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分析》编辑部、山东大学概念与推理研究所、山东大学中国诠释学研究中心协办。本届会议选取“对话与融合:不同视域中的分析哲学”作为会议...
消失的批评家:对“负面批评”的一种考察————作者:张浩;
摘要:近年欧美关于艺术批评的现状有不少新的讨论。当下的艺术批评是否过于正面或不够批判?判断是否已被边缘化?艺术批评的目标究竟是什么?三位美国当代艺术批评家(拉斐尔·鲁宾斯坦、肖恩·塔托尔、本·戴维斯)陆续回应了这些问题,反思导致评价性艺术批评式微的原因,探究负面批评的核心价值与可能携带的副作用。为了重振艺术批评,鲁宾斯坦呼吁批评家回归价值判断,建立新的谱系;塔托尔鼓励强烈意见的发声,不回避进行负面批评,...
哲学作为一项开放性事业————作者:余靖东;
摘要:近年来,国内学界围绕哲学是否是一项认知事业掀起了一场元哲学论战。其中,以陈波为代表的哲学反例外论主张哲学与科学并无实质不同,哲学就其宗旨而言是一项认知事业。而苏德超、王文方等学者则撰文反对这一观点,认为哲学无论是研究内容还是手段均与科学有着显著差别。仔细审视反例外论的论述,会发现其两项核心主张,即“连续性主张”与“认知性主张”均面临严峻挑战。现阶段,任何一种单一视角的元哲学观点均无法涵盖哲学的全部...
“敬重”的现象学之思:从康德开始————作者:张任之;
摘要:“敬重”概念是康德的道德哲学的核心概念,并受到了胡塞尔、舍勒和海德格尔等德国经典现象学家的关注。这些现象学家都对康德的“敬重理论”作出了诠释。跟随这些经典现象学家,可以从对敬重作为道德意识、作为道德动机、作为存在领会三个维度展开现象学分析,揭示了敬重在其对象层面的统一性,以及它本身的双重意向性结构。这些分析最终展示出康德“敬重”概念所包含的核心环节,并将之与“人是什么”这一关键问题关联起来
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笔谈(二)————作者:金瑶梅;刘立;赵新伟;彭鹏;王不凡;
摘要:“新质生产力”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现代延伸,反映了当代生产力的先进趋势。新质生产力展现出创新性、高科技、高质量和高效能的特点,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相连。高科技特性通过绿色低碳技术降低资源消耗,高质量特性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高效能特性则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新质生产力对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对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深远影响。在深化改革中...
论复杂经济学的主体建模法————作者:任然;弗朗切斯科·迪·约里奥;
摘要:新古典经济学所面临的困境和人工智能、复杂性理论的蓬勃兴起,催生了复杂经济学。作为一个研究非均衡、不确定和不稳定经济系统的学科,复杂经济学引起了经济学基本概念、假设和方法的根本变化,形成了一个开放动态的方法论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有限理性替代了完美理性,演绎理性让位于归纳理性。基于行为主体的建模成为一个重要的建模方法。主体建模法不仅可以解释主流经济学模型不能解释的非线性现象,可解释性强,而且推动了经济...
独白式立法观的困境及其超越————作者:高诗宇;
摘要:近代以来形成的独白式立法观包括三种形态,其共同之处是,它们都受主体哲学范式的影响,把孤立自足的主体作为立法活动的准绳,并基于这一基本假设建立立法理论。但是,它们分别存在着目标与理论策略矛盾、主体意志之间相冲突、无法确保公共利益的实现、在传统社会中无法兑现理论承诺,以及无法解决立法合法性的来源等问题。独白式立法观存在的这些问题来源于背后的主体哲学范式。哈贝马斯在批判主体哲学基础上创立的商谈理论,为解...
走向时间与现实深处的伦理叙述——论《现代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精神哲学规律》中的“隐”与“微”————作者:赵浩;
摘要:当代中国的伦理学研究不乏深挖文本、融汇新知的传统伦理思想阐发,也不乏翻译引介、以西释中的西方伦理观念探索,然而缺少对当下中国伦理道德状况及其发展规律的整体化、体系化的“伦理叙述”,继而创造既立足于现时代的伦理精神又具有普遍性超越性的中国伦理学本土理论。通过透析樊浩《现代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精神哲学规律》一书中的思想线索,不同于既往的伦理学研究范式,本书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新的方法论,即以“现代中国伦理...
相关政治法律期刊推荐
- 省级《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 南大核心理论学刊杂志
- 北大核心江西社会科学
- 省级人才瞭望
- 省级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省级《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省级北京支部生活
- 省级社会工作与管理
- 北大核心社会主义研究
- 省级《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 省级《西部法学评论》
- 北大核心《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省级河北画报
- 省级新前程
- 省级中国贫困地区
- 省级陕西档案
- 省级法律与医学
- 省级档案天地
- 省级支点
- 省级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
- 国家级《今日中国论坛》
- 省级哲学分析
- 省级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杂志
- 省级中国检察官
- 国家级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 省级秘书
- 国家级《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 省级南海学刊
- 国家级社会福利(理论版)
- 北大核心《现代国际关系》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