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国际政治论文发表杂志,创刊于1987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中华美国学会主办的专业学术性刊物。
《美国研究》主要刊登:中国学者关美国问题研究的成果。内容涉及:美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文艺思想、社会问题等领域。读者对象:美国问题研究人员、外事工作者、相关专业高等院校师生及对美国问题有兴趣的人士。有英文目次。
美国研究杂志栏目设置
美国人论美国、书评、信息
美国研究杂志荣誉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美国研究杂志社征稿要求
1、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
2、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
3、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文章标题字符要求在20字以内。
4、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尽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线表;图要使用黑线图,绘出的线条要光滑、流畅、粗细均匀;计量单位请以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5、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来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请详细注明本人详细联系方式。
6、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我刊同时被国内多家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不同意收录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
阅读推荐:政治学研究
《政治学研究》政治期刊发表,是全国唯一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政治学专业学术理论刊物,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主办。本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理论研究方向,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为主,理论联系实际、学术结合时代,以科学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断追踪政治学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理论前沿和学术热点。
美国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经济依然优先:摇摆州经济与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作者:宋国友;肖方昕;
摘要: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落下帷幕,特朗普以较大优势击败民主党候选人,再次当选总统。摇摆州的投票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此次大选的结果,经济表现成为塑造摇摆州投票倾向的重要变量。本文选取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收入及就业等主要经济指标,分析了摇摆州的经济表现。七大摇摆州在2024年选举周期内的经济数据表明,通货膨胀侵蚀经济进展、经济成果分布不均、增长逐渐失去动能、总体发展不及前任等因素,共同造成摇摆州的...
美国区域贸易协定中的劳工规则:演进与影响————作者:洪朝伟;崔凡;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范围内纳入劳工标准的区域贸易协定数量显著增加。《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首次以附件形式纳入劳工条款,此后,美国不断完善劳工规则中的权利覆盖范围,将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劳工标准与国际劳工标准挂钩,提高劳工规则的可执行性。《美国-秘鲁贸易促进协定》标志着美国区域贸易协定劳工规则模板的形成。《美墨加协定》继承了《美国-秘鲁贸易促进协定》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部分劳工条款,并进一...
从分散到统一: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形成的历史考察(1872~1933)————作者:高科;
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开启了一个大规模建立“国家公地”的时代,创建了包括国家公园、国家军事公园及国家纪念地在内的诸多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这些保护区最初由内政部、农业部以及陆军部等联邦机构分别管辖,管理体系较为分散。20世纪初期,在推动设立国家公园局的立法活动中,立法者曾尝试建立一个统一管理这些保护区的国家公园体制,但未获成功。1916年国家公园局成立后,该局抓住了美国大众旅游兴起的历史机遇,...
产业政策复兴还是革故鼎新?——兼论“铁锈带”兴衰与美国新产业政策————作者:李优树;冯秀玲;龚英刚;
摘要:复杂经济学理论为21世纪的新产业政策提供了有效的解释框架。产业政策的演进要适应经济系统的复杂变化。美国“五大湖工业区”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基本按照复杂经济系统的演进模式在发展。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后,该地区逐渐沦为“铁锈带”。排除技术冲击和经济系统未能连续适应复杂环境变化的因素,美国政府在全局控制者与非全局控制者之间的反复横跳,是“铁锈带”加速衰败的政策性因素。为重振国内制造业,缓解社会阶...
求优势以安全:奥巴马政府以来美国核安全战略的演进————作者:刘磊;朱晨龙;
摘要:最近十余年美国大战略逐步转向新的大国竞争,其核安全战略也经历了诸多调整。然而总的来看,奥巴马以来的历届政府都保持着对持续寻求核优势以实现国家安全的关切。奥巴马政府注重核裁军、鼓励国际合作以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并试图降低对核武器的战略依赖,但也同时开启了核武器现代化进程,以确保美国及其盟友的安全。特朗普第一任期更侧重于增强核威慑力与实力,强调“定制”威慑,以应对大国竞争的挑战。拜登政府则试图在维护核...
当前美国的“觉醒”和“反觉醒”运动:缘起、演变和影响————作者:张业亮;
摘要:“觉醒”和“觉醒主义”是近十年来美国兴起的一种政治和文化现象。“觉醒”一词含义的演变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在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头十年的漫长时期里,“觉醒”一词一般被用来号召黑人对遭受的种族歧视“保持清醒”;在2014年密苏里州弗格森市警察杀害迈克·布朗事件爆发后,该词作为进步主义新左派的一种哲学和意识形态,特别是用来表达他们在种族、性和性别认同等社会和文化问题上的主张和政策。目前,保守派吸纳...
主持人的话————作者:刁大明;
摘要:<正>2024年是美国大选年,正副总统、国会两院议员以及各州和地方层次选任官员都进行了改选。从选举之初看似颇具确定性的在任总统乔·拜登与前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二赛”开始,整个选举过程贯穿着司法起诉、刺杀未遂、总统退选、副总统临阵接棒等一系列罕见的不确定性因素。如此戏剧性的总统大选及其必然具有重大影响的结果持续引发着全世界的高度关注
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的成立、职能及运行————作者:石培培;
摘要: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的创建是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直接回应。为确保消费者金融产品和服务公平、透明和具有竞争力,该机构整合了以前分散在多个机构的消费者保护责任,在促进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金融普及教育和改变金融监管方式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自成立以来,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就深陷争议旋涡。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分歧使其成为一个高度政治化的机构。机构的局长负责制被质疑缺乏问责制和透明度,机构资金...
2024年大选与美国政治的未来走向————作者:刁大明;
摘要:持续伴随着不确定性因素的2024年美国大选,本质上是2016年以来又一次以民怨情绪集中宣泄为主题的选举。民主党因经济与通胀、移民与边境管控以及应对外部危机等议题上的“在任者包袱”等不利原因而处于相对劣势,哈里斯的接棒也并未逆转最终的失败。特朗普再次利用民怨情绪以选民票的一定增长实现了“准连任”。2024年大选标志着美国政治步入保守派主导的新周期,两党在选民结构和区域分布维度上都将持续变化,两党政治...
2024年美国大选与“后-后冷战时代”的美国外交战略————作者:节大磊;
摘要:相对实力的变化以及国内民意的持续冲击,使美国冷战后长期奉行的自由主义霸权外交战略难以为继。特朗普第一任期和拜登政府共同为美国“后-后冷战时代”的外交战略描绘了基本轮廓:美国的所谓“领导权”的褪色,海外军事干预的减少,海外推广民主的兴趣大幅下降的同时价值观被工具化,以及在国际经济层面的保护主义和产业政策的兴起。一方面,特朗普即将开始的第二任期的外交战略在政治、军事、价值观和国际经济四个方面依然会体现...
终局之辩——2024年大选背景下的美国对华战略辩论————作者:达巍;
摘要: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美国战略界围绕对华战略的“终局”问题进行了新一轮辩论。“基于体制的终局”“基于秩序的终局”“基于政策的终局”以及“不设终局”,是辩论中的主要观点。辩论显示,美国对华战略认知趋于更加消极。目前很难预测特朗普上任后,以上何种观点会成为特朗普政府的战略选择,但是美国战略界对“终局”的共识还远未形成
试析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在巴以问题上的共识、差异与影响————作者:张文宗;王苏舆;
摘要:美国对以色列的跨党派支持,特别是强有力的军事支持是巴以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重要原因。冷战结束后,美国两党轮流主导的政府和国会在对待巴以“两国方案”上存在一定差异。民主党相对而言比较重视和推动“两国方案”,而共和党则更同情以色列右翼政府,特朗普首次执政时期几乎完全站在拒绝“两国方案”的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极右翼政府一边。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美国两党均支持加大对以色列的军援以摧毁哈马斯,...
美国的“混合战略”实践——特朗普政府第一任期美国在太平洋岛国地区的对华竞争————作者:陈晓晨;吕桂霞;
摘要:“混合战略”是指融合使用多种战略手段,以非战争形态实现竞争性政治目标的方略,具有多维性、融合性、对抗性和模糊性等概念特征。特朗普政府第一任期内美国在太平洋岛国地区的对华竞争,即是美国对“混合战略”的实践。在这一时期,为了服务于全方位对华竞争的战略目标,弥补该战略目标与有限可用资源之间的差距,美国在太平洋岛国地区有意识地实施“混合战略”。具体而言,美国融合使用外交介入、信息传播、军事安全合作部署和基...
美国对外援助中的“安全-发展联结”问题————作者:郭语;
摘要:“安全-发展联结”是国家和国际政策层面的重要议题,是分析国家安全与发展关系的理论框架。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全球最大、最重要的双边援助国,对外援助是其实现全球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美国的对外援助一直具有“安全-发展联结”的特征。虽然这种联结时强时弱,但根深蒂固。近年来,随着大国博弈和地缘竞争在政治、经济、科技、舆论领域全方位展开,美国对外援助再次呈现出“安全-发展联结”的强特征。这突出表现在援助机构与...
2024年《美国研究》总目录
摘要:<正>~
致谢
摘要:<正>诸多学者在2024年为本刊进行了匿名审稿。本刊编辑部谨对他们的支持与帮助表示诚挚谢意,对他们严谨而认真的学风表示敬佩
美国东盟经贸关联及其制约因素解析————作者:张丽娟;冯卓;
摘要:美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得以加强。自克林顿政府以来,美国历届总统的东盟经贸策略各有不同,总体目标是拓展和升级美国与东盟经贸关系以发挥东盟的地缘经济作用。关于双边贸易依存度的研究发现,自2010年以来,美国对东盟进口贸易依存度持续上升,2018年之后上升更快。美国供应链重塑对东盟产生了一定溢出效应,对高科技产业的影响尤为明显。从中间品贸易和产业关联视角来看,美国-东盟贸易中的“中国...
以竞争为名的秩序改革——美国对华经济竞争的底层逻辑————作者:肖玙;
摘要:针对美国对华经济竞争呈现出的主动性、螺旋上升态势和风险偏好,本文提出了一个将对外经济竞争与经济秩序改革联动的解释框架,即霸权国借由与崛起国的经济竞争来驱动改革共识,进而重塑更有利于自身的国内和国际经济秩序。通过对2009~2023年美国对华制造业竞争进行溯因分析可以发现,在自由主义原则下,美国难以实现制造业的复兴,因此转而以对华竞争为名强化其在产业政策方面的国内外联盟,以加速并扩大制度调整,撬动传...
宣传与情报的共生:冷战前期香港美国新闻处对新中国信息的搜集、分析和利用————作者:翟韬;
摘要:冷战前期,美国新闻署以及其驻香港的美国新闻处对华进行了大量的情报工作。20世纪50、60年代,随着美国和新中国在各个领域对抗逐渐激烈,美国新闻署的对华情报工作总体发展趋势越来越重要,最后甚至超越了宣传工作本身,成为宣传部门对华工作的头号目标。就工作类型而言,香港美新处对华情报工作主要分为两大类:搜集和传播涉华信息、研究和分析涉华信息;就情报搜集和关注的焦点而言,宣传机构的搜集和研究主要集中在新中国...
美国与墨西哥边境非法移民问题探析————作者:沈镇;
摘要:美国与墨西哥边境的非法移民问题是当前美国社会最具争议的议题之一。新冠疫情结束后,美墨边境非法入境人次和非法移民总量激增至历史峰值,尤其是来自中南美洲国家以家庭为单位的非法移民大量涌入美国,并导致边境压力骤增、未成年无法妥善安置、本土安全隐患增加等。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在美墨边境非法移民问题上政策迥异,民主、共和两党在非法移民治理上缺乏基本共识。随着2024年总统选举临近,美墨边境的非法移民问题再次...
相关政治法律期刊推荐
- 省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 国家级民主与法制
- 省级西部人
- 省级《广东公安科技》
- 国家级政工研究动态
- 国家级领导之友
- 省级决策探索(下半月)
- 省级希望月报
- 北大核心《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北大核心《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 北大核心江汉论坛
- 省级政工师指南
- 省级《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 省级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探索
- 省级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 省级国防科技参考
- 省级领导文萃
- 国家级现代军事
- 北大核心法学杂志
- 国家级当代海军
- 省级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杂志
- 省级《当代法学》
- 国家级《人权》
- 省级《现代法学》
- 省级党政研究
- 省级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省级法律方法
- 北大核心学习论坛
- 省级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