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拟刊载文章的范围:青少年问题研究、团的工作规律研究、青运史研究、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与青年、邓小平理论、成人教育改革、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大学生研究、经济问题研究、区域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党风与廉政、管理科学研究、文史哲研究、伦理学、心理学、法学、社会学研究、热点问题透视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理论与实践、青年与青少年工作研究、文史哲苑、法律研究、教学与教育。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大数据时代的青年交往困境及其教育新探 温海霞
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调查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李晓霞
大学生村官在提高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中的作用探析——以苏南地区为例 罗盛齐
“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万慧杰
政治生活变迁的道德诉求 刘文
试论“一国两制”理论的历史价值与时代意义 刘正全
浅论中外邓小平理论研究 张坤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自觉 黎一献
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非生产性公共支出的偏好解析——以教育和行政管理支出为例 赵哲
道德信仰的式微与培育 万时乐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孙易君
高职财经类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层实践 李桂荣,窦新顺,陈丽敏
深化高职德育教学改革 提高专业服务效能 周春丽,冯玉芳,王丽辉
论虚拟角色商品化权保护制度的构建——以“喜羊羊”卡通形象侵权案件为切入点 李晏,陈愉
论社会转型期婚姻家庭弱者居住权益的保护 刘盈,陈少平
合同解除权行使之若干问题研究 杨梅
京津冀一体化视野下的石家庄市经济发展对策 李军
毕节试验区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 杨娴
无限时间与永恒 祝利民
国际法研究论文:从纽伦堡审判到国际刑事法院
[论文摘要]在国际法上对法人的犯罪行为进行管辖并追究其责任的历史并不长。1945年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确认了集团、组织犯罪的责任。但此后的联合国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和国际刑事法院都没有确立法人、组织犯罪的责任。出于国家对组织责任的顾忌和对各自利益的考虑,法人责任在管辖灭绝种族罪、危害人类罪、战争罪、侵略罪这些多数与国家有关的、严重国际犯罪的国际刑事司法机构直接适用还是相当困难的,应通过缔约国国内法间接实施打击跨国犯罪的国际条约以规范法人责任。
[论文关键词]国际刑法,国际刑事司法机构,法人责任,国际法研究论文
通过国际公约协调国家间合作、打击跨国犯罪的做法由来已久。但是,在国际法上对法人的犯罪行为进行管辖并追究其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特别是刑事责任的做法却并没有太长的历史。对法人能否犯罪、是否有犯罪能力和责任能力、能否承担刑事责任等问题,各国的传统、观念、看法差异很大,要在国际公约中取得一致并非易事。1945年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确认了集团、组织犯罪的责任。但是,此后的联合国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和国际刑事法院都没有确立法人、组织犯罪的责任。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法人责任在国际刑事司法机构直接适用的来由、实践及困境和前景。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网络空间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的检察路径————作者:曹美羿;马蓉蓉;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移动终端产品的广泛应用,网络已全面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数据显示,截止到2022年底,未成年网民已突破1.93亿,9周岁及以上未成年人手机持有率达97.6%,几乎形成了“无人不网”的形势。《第八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90%以上的未成年人在使用互联网时遭遇过有害信息的侵扰。伴随着未成年人日常社交活动的...
涉外知识产权诉讼长臂管辖的美国机制与中国因应————作者:张俊雅;
摘要:随着中国企业科技创新实力的崛起,美国法院在涉及中国企业与美国企业之间的知识产权诉讼中频繁将长臂管辖作为争夺司法管辖权的工具,通过任意解释“最低限度联系”标准、与执法部门相互协作、与禁诉令制度结合等方式积极扩张其司法管辖权范围,导致中国企业遭遇诉讼管辖和海外经营拓展受限的双重困境。因应美国涉外知识产权诉讼长臂管辖宜多措并举、多方协同。短期来看,中国企业宜积极应诉或者主动出击,司法和行政机关可加强沟通...
算法偏见:社会公正难题及其“和合”向度————作者:黄立石;
摘要:社会公正是政治哲学的重要范畴,也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重要价值旨向。社会公正问题具有社会历史性,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现实表征。算法的公正问题被视为当今数字化时代的重要伦理问题,算法偏见使得用户、技术、信息三元互动模型产生异质性冲突,其原因在于信息呈现不平等、信息分布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信息茧房与认知偏差导致主客体的僭越、数字鸿沟与两极分化导致新型数字不平等、算法社会的阶序化导致社会结构的失衡。数...
算法推荐视域下主流意识形态的风险审视与路径优化————作者:陆轶之;白雪姣;
摘要:算法推荐推动了信息传播方式的革新,推动主流意识形态立体化传播、多维度叙事、形成风格化语言,但也带来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中认同力弱化、供给需求失衡和引领力削弱的风险。其形成原因包括算法推荐的隐性权力和信息碎片化特质、信息茧房和算法偏见之间的供需矛盾以及圈层阻隔和泛娱乐化的裹挟。因此,需通过价值引领重塑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力、坚持通时合变协调主流意识形态供需矛盾、加强顶层设计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
转型中国的政治信任变迁趋势研究——基于年龄—时期—世代效应的分析————作者:陈杉杉;
摘要:政治信任对于维持政治稳定和促进国家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1990—2018年“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来考察中国民众政治信任的年龄、时期和世代变化趋势。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政治信任水平不断提高,并且这种信任受到个体因素的影响而逐渐扩大。1990—2018年中国民众的政治信任水平总体呈现出“N”型变化:1990—2007年逐渐上升,2007—2013年略有下降,2013—2018...
高校经管类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研究——以“经济法”课程为例————作者:刘超;胥佳慧;高凡;张雪菲;
摘要: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冲击与挑战,亟须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针对学生认知不足、课程内容与现实脱节、教学方法单一、评价机制不完善及资源支持不足等问题,河北金融学院“经济法”课程开展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实践探索。通过目标、运行、评价和优化四个维度,“经济法”课程融入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提出了相应思路与方法,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为高...
塞罕坝精神融入高职高专学生志愿服务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作者:刘文丹;王婧力;刘俊利;
摘要:在建设教育强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挥红色精神的育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塞罕坝精神作为红色精神的传承和延续,是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值得广大青年志愿者弘扬践行。在推进塞罕坝精神融入高职高专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存在着缺乏联动机制和支持力度、价值引导和组织建设不到位、缺乏主观能动性等问题。为此,从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和学生层面提出相应的探索路径,将塞罕坝精神融入高职...
论非自然死亡事件致房屋减值的救济路径选择————作者:王炳哲;赵颂梅;
摘要:房屋因非自然死亡事件而减值涉及复杂的法律理论与风俗实践问题,其性质认定直接影响损害赔偿的具体路径和标准。目前,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关于非自然死亡事件致房屋价值减损的法律定性,主要有“所有权侵害说”与“纯粹经济损失说”两种观点,其对应的救济路径选择包括,在直接干扰房屋收益或交易价值情形下适用一般侵权法,而纯粹经济损失则需严格遵循“有限保护原则”。两者各有利弊,“纯粹经济损失说”更具实践操作性,其关键在...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域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实现路径研究————作者:刘渊;王琳珂;
摘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战略部署,是我国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支撑。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为优化区域内教育科技人才资源的配置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对河北省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个层面的现状分析,并对比京津两地,河北省应从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创新教育模式构建、产学研结合等维度实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以期更好地融入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大局
行动主义视域下枢纽型社会组织扎根市域社会治理逻辑研究————作者:朱晴晴;张沂;
摘要:枢纽型社会组织是一种连接政府与一般性社会组织之间的特殊社会组织。政府治理压力、组织双向嵌入特性和社会组织扩张需求共同构成了枢纽型社会组织得以扎根市域社会治理的行动逻辑。行动主义理论指向更加平等的多元治理主体、更加深入的合作治理,这可以成为枢纽型社会组织的进一步行动方向。具体来说,枢纽型社会组织可以从价值策略、资源策略和关系策略三个方面推动社会治理形成更为规范的价值共识、更平等高效的资源流通过程和更...
“农文旅”融合发展促进乡村共同富裕研究——以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为例————作者:李丽平;于慧;
摘要: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共同富裕的一条必由之路,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旅游、文化和农业三者具备一定的共通性。按照“点—线—面”的发展步骤,遵循“天时·地利·人和”的规律,依据“乡村·文化·节日·历史”“乡村·文化·地域·人情”“乡村·文化·科技·生活”相结合的模式,统筹做好节日、地域和“非遗”等与文化密切相关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村、镇和县三级联动,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景,一县一业”的新发展格局,...
青年“寺庙游”“热”现象背后的“冷”思考————作者:何子恒;朱梓洛;
摘要:“寺庙游”在青年中走红,成为青年缓解压力和焦虑的“精神乌托邦”。青年“寺庙游”现象主要源于社会加速运行引发不确定性上升、网络媒介渲染强化焦虑情绪的影响、现实困境驱动下青年寻求精神寄托的需要、资本营销助推下的情绪经济等原因。对此,应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加强对网络媒介的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引导青年不断增强自身志气、骨气、底气,构筑精神家园;加强资本逻辑运行的...
乡村振兴背景下青年返乡创业话语的实践困境与化解路径————作者:唐金武;卢迪;
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青年返乡创业话语的宣传已成为乡村人才振兴、乡村产业振兴所不能忽视的关键话语。青年返乡创业话语的生成是源于“返乡潮”话语流行,乡村振兴政策驱动以及城市压力与乡情羁绊。但同时,青年返乡创业话语也面临诸多实践问题,存在话语主体、话语对象、话语内容、话语渠道、话语环境五方面的困境。因此,要加强话语五要素的化解路径研究,即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创业话语素养培养,加强返乡青年创业知识与技能教育培训,...
Z世代青年“特种兵式”旅游现象的生成、隐患及对策研究————作者:初金哲;刘传雷;李维婷;
摘要:2023年“特种兵式”旅游现象在互联网风靡。这种时间紧、任务重、花费少、消耗大的旅游模式与Z世代青年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属性高度契合。因此,Z世代青年成为“特种兵式”旅游的主要追随者和参与者。想要全面了解掌握Z世代青年“特种兵式”旅游的现实隐忧,就需要深入剖析Z世代青年“特种兵式”旅游现象产生的生成机理,并对“特种兵式”旅游现象为Z世代青年带来风险隐患进行全面剖析,最终从全面保障文旅场域安全、积极...
医学院校党建引领课程思政建设实施路径研究————作者:张志强;李辉;王永红;兴业;宋香全;
摘要:党组织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着政治核心、组织协调、引领示范和保障支持的作用。高质量医学教育的发展和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培养,亟需坚持党建引领以确保课程思政建设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更要注重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基于面向医学院校教师的调查问卷显示医学院校党建引领课程思政建设存在诸多现实困境,需加强建设顶层设计、发挥基层组织作用...
农村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求及实施路径————作者:韩振秋;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这个阶段,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情况极为复杂,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实现农村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当务之急。农村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有其独特内涵和内在要求,需要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配合来推进如下实施路径:加强孝爱文化宣传,打造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氛围;加强顶层设计和党的领导,完善政策体系;加强统筹协调,构建完备的层级养老服务网络;...
平台化治理:ANT视角下县级融媒体的转译逻辑与实践路径————作者:甄巍然;向川子;
摘要:以县级融媒体为中心构建新型传播平台参与社会治理是一种值得尝试的理念与思路,其实质是“技术+内容+关系性主体”。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ANT),提出县级融媒体的平台化治理亟需实践从中介性到关系主体性的四重行动转译:由宣传员向公共人的身份转译、由居间者向多栖者的位置转译、由使用者向代理人的功能转译、由把关者向引领者的角色转译。以此逻辑为基础,从制度、技术、经济和文化四个维度探索县级融媒体平台化治理的实践...
应用型本科教育背景下“慈善事业与志愿服务专题”课程思政实践研究————作者:刘叶;周耘格;王腾;
摘要:在应用型本科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需要根据教授课程的特点,结合课程思政建设任务,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使思想政治教育“自然而然”地呈现并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作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慈善事业与志愿服务专题”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着力实现课程思政的科学融入、深度融入、精准融入、协同融入和全方位融入,践行课程思政建设、专业毕业要求和课程支撑毕业条件相统一,高度重视高校教师的思...
本土化PBL教学模式对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作者:洪震;李迎新;高原;
摘要:目前国内外对研究生群体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尚不成熟。由于文化和教育体制的差异,直接应用西方的PBL教学模式于中国本土教育场景中亦存在挑战。PBL教学模式应该根据我国实际教学情境进行本土化改进,有效促进教学。基于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学校类型、培养类型以及学科类型等方面的差异,优化为三阶段、四步骤和两循环的本土化模式,提高我国研究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
当代青年“内卷化”的群体表征与矫治之策————作者:金子郁;
摘要:当代青年生活在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双重叠加的现实环境中,青年各个方面都受到环境的广泛影响和全面驱动,加之青年心理机制的动荡催动,部分青年表现出自我内耗、自我需求的认知迷失、发展目标失衡的“内卷化”群体表征。消解青年“内卷化”的自我遮蔽和症候危机,需遵循主体本性、融通代际对话、营造健康环境,引导青年在自身能力阈值内积极做事、积极向善、积极乐观
相关政治法律期刊推荐
- 省级新视线
- 省级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 省级西部人
- 省级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
- 学报《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 省级《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 国家级中财法律评论
- 省级江西画报
- 省级决策探索(上半月)
- 学报《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 国家级武警工程大学学报杂志
- 省级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 国家级世界
- 国家级社会与公益
- 省级《今日中国》
- 北大核心 理论视野
- 省级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决策借鉴
- 国家级《警察技术》
- 省级中国民族
- 省级今参考
- 省级秘书
- 省级《青年研究》
- 省级四川省情
- 省级大江南北
- 省级《公民与法》(法学版)
- 省级中国与非洲
- 南大核心云南社会科学
- 省级党史文苑纪实版
- 省级《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