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刑事法杂志

所属栏目:政治法律期刊 热度:

中国刑事法杂志

《中国刑事法杂志》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11-3891/D
国际标准刊号:1007-9017
主办单位: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
主管单位:最高人民检察院
查看中国刑事法杂志近十年数据入口>>>
上一本期杂志:《中国审判》国家级法制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检察风云》省级法律期刊

  
中国刑事法杂志》期刊简介


《中国刑事法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坚持以学术为重,以研究刑事法领域的前沿理论和司法实践中的突出问题为己任,突出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结合。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9017;国内统一刊号:CN11-3891/D;邮发代号:82-815:主管单位:最高人民检察院;主办单位: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周期:月刊。

《中国刑事法杂志》设有栏目有:主题论坛、刑法理论、诉讼理论、刑事侦查、刑事起诉、刑事辩护、邢事审判、刑事执行、刑事证据、刑事技术、案例研究、国外刑事法制、个罪研究、犯罪预防。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年第03期目录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孙谦
刑法立法的正当性根基............................................................马荣春
成立犯罪最低标准意义上的犯罪构成理论之批判......................................王志祥;袁宏山
罪刑法定原则与刑法解释的纠缠与厘清..............................................聂慧苹
预防性酷刑:阻却违法抑或阻却责任?——兼论酷刑的命运..............................杨春然;任培良
论惩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刑事政策................................................李兰英;周微
论转型社会背景下金融犯罪刑罚观念的调整..........................................任燕珠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若干问题研究..................................................蒙娜
关于证据法基本概念的一些思考....................................................陈瑞华
刑事庭前会议制度探析............................................................闵春雷;贾志强
论刑事没收及其保全的对象范围....................................................向燕
刑事证据分类新探——兼论静态证据与动态证据......................................李富成
瑕疵证据补正之探析..............................................................刘广三;马云雪
试析审查逮捕环节排除非法证据的程序构建..........................................冯兴吾;刁岚松
论《罗马规约》对国家“不愿意”管辖的判定标准及我国的担忧........................朱丹
任何人不得从自己的错误行为获利——美国“对质权因错误行为剥夺”规则及其启示......吴光升







  中国刑事法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以有利于被告解释对抗趋利性司法和执法————作者:刘艳红;

摘要:平等保护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必须严防趋利性司法和执法。针对此类案件实体法上扩张入罪、程序法上扩张管辖和执法上扩张罚没,应探索在刑事一体化视野下,以有利于被告的解释对抗趋利性司法和执法。有利于被告是刑事法基本立场而非仅指“存疑有利于被告”。在趋利性司法和执法案件中,由于控辩双方地位严重失衡,可据此充分运用有利于被告的解释方法。实体法层面以有利于被告的解释对抗入罪泛化,即要禁止不利于被告的类推解释...

刑事诉讼移送管辖的功能定位与完善路径————作者:蔡元培;

摘要:移送管辖制度是对管辖权初次分配的必要调整,对于平衡跨地域打击犯罪和维护司法公正两者关系有着重要意义。移送管辖具有三大功能,即管辖错误的纠正功能、集体回避的替代功能和兼顾诉讼便利的功能。《刑事诉讼法》第26条规定了审判阶段的移送管辖,司法解释等文件进行了相应补充,但仍然存在缺陷。实践中,移送管辖的适用存在巨大阻力,行政化色彩明显。优先管辖、指定管辖的大量使用,导致移送管辖的适用空间进一步收缩。未来应...

洗钱罪的属性、法益及其司法适用————作者:蔡道通;

摘要:能否将把财产性利益直接变现的行为评价为《刑法》第191条第1款规定的“将财产转换为现金”进而认定为洗钱罪,值得进一步研究。洗钱罪的本质是将“黑钱”进行“漂白”的行为,具有“化学反应”的性质。“漂白”的行为,其法益侵害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经济金融安全与司法秩序。将财产性利益直接变现的行为,不具有“掩饰、隐瞒”的“漂白”性质,没有新的法益侵害,应当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不成立洗钱罪。洗钱罪属于目的犯,...

冒用他人付款二维码取财行为的定性————作者:刘明祥;

摘要:冒用他人付款二维码取财,比偷换或覆盖他人收款二维码取财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准确定性的难度更大。对此类案件的定性,既有主张定盗窃罪、诈骗罪或信用卡诈骗罪的,也有主张依据不同情况分别定盗窃罪、诈骗罪或信用卡诈骗罪的。尽管按盗窃罪定罪处罚的观点占绝大多数,但这样定性处理与盗窃罪成立的基本原理不符。相反,只有以诈骗定性才能正确揭示这类犯罪的本质。在此基础上,还须根据被害人的付款二维码账户是否绑定信用卡或银...

刑事涉案虚拟货币的制度化处置————作者:陈如超;

摘要:公安机关先行处置涉案虚拟货币面临实践合理性与制度合法性矛盾。这一矛盾逐渐驱使公安机关倾向采取涉案虚拟货币的间接处置模式,即要求、允许犯罪嫌疑人直接委托第三方公司到境外处置涉案虚拟货币。间接处置模式虽然形式上表现为犯罪嫌疑人与第三方公司的委托代理关系,但实质上仍主要由公安机关主导控制涉案虚拟货币的处置过程。然而,公安机关主导之下的间接处置模式在涉案虚拟货币处置的启动、实施、监督等环节存在结构性问题,...

论认罪认罚从宽处理体系的完善——以优化“涉实体从宽处理”为主要路径————作者:李艳玲;

摘要:从宽处理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核心要义。当前的从宽处理体系存在不足,其意义和效用并未得到充分展现。从宽处理具有实体与程序的双重内涵,如果以所涉问题为标准,可以划分出“涉实体从宽处理”的内容,即对被追诉人在实体问题上的从宽。目前的涉实体从宽处理包括量刑从宽、撤销案件以及不起诉等。当前从宽处理体系中涉实体从宽处理的不足主要表现在量刑从宽程度窄化、从宽处理类型单一以及诉讼阶段覆盖局限。为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

《刑事诉讼法》第四次修改中二审程序的完善————作者:陈光中;于文佳;

摘要: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使得刑事二审程序在权利救济和保障公正方面的功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但仍未完全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我国刑事二审程序尚存在开庭率较低、全面审查原则受到挑战的问题,并在实践中涌现出诸如上诉不加刑与抗诉规定的冲突等新问题。《刑事诉讼法》第四次修改可以将“二审全面开庭”作为刑事二审改革的突破口,通过立法落实“二审以开庭为原则”的规定,以贯彻直接言词原则和完善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制...

洗钱罪对象认识要素的证明困难与扩张路径————作者:刘孝敏;

摘要:洗钱罪对象认识要素的证明困难可以通过扩张要素边界的途径解决。洗钱罪分则明知的实际边界是“‘非法性’接近确定性的认识+‘关联性’的具体可能性认识”,司法实践中存在明显的证明困难。删除“明知”规定后以“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定义洗钱罪的对象认识要素,并没有从实质上扩张要素边界,不能有效解决其证明困难问题。只要坚持洗钱罪是故意犯罪、洗钱罪狭窄的上游犯罪范围,任何解释论方案都无法避免“关联性”认识的证明困难。...

涉企异地刑事司法的法理甄辨与场景规制————作者:张杰;

摘要:涉企异地刑事司法严重影响企业经营,干扰经济发展,影响法治形象。其发生原因在于司法在逐利动机驱使下,不遵循正当程序,滥用权力,深层根源则在于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易受干扰。虽然法律及司法解释规定犯罪行为地与犯罪结果地均可管辖网络犯罪,但网络环境下对“行为地”与“结果地”均应限缩解释为具有“实质关联意义”的犯罪行为地或犯罪结果地。同时,应当遵循正当程序精神,坚持涉企刑事司法最小侵扰原则,优化涉企刑事司法...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基本问题————作者:张明楷;

摘要: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保护法益是判决、裁定的顺利执行以及权利人的人身与财产法益。本罪虽然是不作为犯,但单纯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一般不能评价为“拒不执行”;只有以相应的作为方式不执行判决、裁定的,才可能成立本罪。行为人在诉讼开始后、裁判生效前实施隐藏、转移财产等行为,在判决、裁定生效后,仍然能支配隐藏、转移的财产的,理当认定行为人“有能力执行”;但行为人在诉讼开始后、裁判生效前实施隐藏、转移财产等...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诚信机制构建————作者:张建忠;

摘要: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着检察机关通过变更起诉、调整量刑建议、提起抗诉的方式反悔的现象,而目前尚无专门的规范予以规制。构建针对检察机关的诚信机制能够有效规制这一实践乱象,保护被追诉人的信赖利益。诚信机制的构建符合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需求,顺应刑事诉讼基本规律,满足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自愿性与合法性要求。诚信机制的基础在于构建真正的控辩协商制度,保障被追诉人获得有效的律师帮助,以控辩协议为合...

论认罪认罚具结书的效力规范构造————作者:自正法;

摘要:具结书在认罪认罚程序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连接审前程序与审判程序的关键性法律文书。对于具结书性质的探讨,学界存在民法、刑事司法和证据法三条进路。具结书作为具有刑事司法契约性质的量刑建议,是控辩双方沟通与协商之后的“契约”行为,并不具有民事契约与量刑协议的属性,其是否是一份证据材料也要区分效力状态,不同于生效的具结书,撤回后的具结书则从始至终不能作为证据材料。通过文义解释和体系解释等教义学方法提炼...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视角下认罪认罚的程序从简路径————作者:王宇坤;

摘要:目前我国证成认罪认罚程序从简的方式,是以证明难度降低为桥梁,论证认罪认罚与程序简化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一观点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但是我国简化审理程序体系的分流难题揭示了依据证明难度降低实现认罪认罚程序从简的现实困境。通过教义分析发现,认罪认罚、证明难度降低、程序简化之间并非一种必然的因果关系。其中,认罪认罚行为并不必然降低案件证明难度,证明难度降低的案件也不必然适宜进行简化审理。因此,在刑事诉讼法再...

假释庭审实质化的程序路径————作者:郭志媛;

摘要: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假释关系到罪犯复归社会的成败,影响着刑事制度的公正。假释程序司法化进程已历经三十余年,如今已步入庭审实质化的阶段。基于过往种种努力和制度试错,针对假释庭审案件数量长期偏少的现实问题,应遵循庭审实质化的内在需求,赋予个人假释案件提请权,构建符合诉讼规律的“提请—异议—裁定”裁判结构,并区分有争点开庭与无争点开庭两种庭审方式。与此同时,需充分认识程序转化带来的积极效应,强化对潜在风险...

刑事诉讼中已决事实的预决效力————作者:赵常成;

摘要:《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401条概括承认了刑事已决事实对后续刑事审判的预决效力。该规则较为简略,具有“不受反证、不限范围、不设条件”的特点,有待继续探讨。预决效力规则应当与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价值相协调,并辨明其效力性质、效力范围与产生条件。在效力性质方面,预决效力应当理解为允许反证的相对效力,亦即证明效力。在效力范围方面,有罪判决与无罪判决所确认的犯罪构成要件事实,原则上只对被告人本人产生...

《中国刑事法杂志》二〇二四年总目录

摘要:<正>~

领域型法典编纂中罪刑条款载入的根据————作者:焦艳鹏;

摘要:领域型法典编纂是我国的新型立法形式。尝试在领域型法典中载入罪刑条款,体现了对同一领域不同责任规范体系保持完整的追求、对犯罪罪状分散于不同类型法典中而缺乏明确性的忧虑、对犯罪治理效能与行政管理效能协同的期待。但是,领域型法典主要是对以行政法律规范为主的领域内单行法的编纂,其与作为责任型法典的刑法具有性质上的显著区隔。由此,若在领域型法典中载入罪刑条款,应以更好发挥其法治效能和其能更得以有效适用为主要...

数据交易安全法益的刑事保护————作者:张勇;

摘要:在数据交易过程中存在非法获取数据、违法交易数据、不当泄露或滥用数据等安全风险,数据权属不清、交易规则不统一、安全监管不足,刑事立法也存在静态化、分散化、碎片化等缺陷。数据安全犯罪是以数据为对象、直接或间接危害数据安全法益的犯罪,可分为纯正的和不纯正的数据安全犯罪,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犯罪存在交叉重合。在数据交易安全风险防控中,需要确立风险预防刑法观、罪群生态化和刑事一体化治理理...

数据资产的刑法保护模式————作者:姚万勤;

摘要:关于数据资产的刑法保护,我国刑法当前并无直接规定,只能以极个别罪名对少部分个人数据进行间接保护。然而,数据资产的间接刑法保护模式并不妥当。数据资产不是著作权法规定的作品,也不都是商业秘密,因而知识产权犯罪保护模式不可行。数据资产具有财产属性,因而纯粹保护数据的扰乱公共秩序犯罪保护模式没有做到全面评价。新型财产权保护模式的保护成本较高。传统财产犯罪保护模式具有一定优势,但须先明确数据资产的属性及其存...

数字经济时代金融犯罪的刑法应对————作者:刘博涵;

摘要: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初阶数字金融在我国经历了从“野蛮生长”到“集中整顿”的发展历程,以“金融管理秩序法益观”建立起的金融刑事法治体系滞后于数字经济发展所需。数字金融创新与刑法规定的金融犯罪构成要件具有契合性,频频突破信息中介政策定位加剧了其入罪的可能性。从表面上看刑法介入金融是为了保护金融管理秩序,但秩序的建立、维持旨在消除欺诈横行导致的金融市场失灵、防控非理性市场狂热可能引致的金融风险,因而规制...

  相关政治法律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中国刑事法杂志》国家级期刊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zf/310.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