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法制日报社、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法制资讯》杂志即将创刊。该杂志为法制领域的专业资讯、专业资料刊物,半月刊,公开发行,刊号CN11-5580/D。
《法制资讯》杂志旨在为广大法律职业人士提供重要、准确、实用、新鲜、丰富的法制专业资讯,《法制资讯》将采取网刊结合的形式,推出《法制资讯》电子版和网站。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栏目设置】
法制动态、前沿观点、新案大观、经验交流、实务探讨、基层信息、热点聚焦、案例评析、专家论证、裁判文书、律师辩词、新法解读、法治时评、法律新书、域外传真等。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牢牢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 周强; 1
2 实现与媒体宣传良性互动 4
3 检察环节排除非法证据的意义 5
4 以量刑适当为个案质量标准 6
5 推进裁判理由公开的路径 7
6 学什么最好 张卫平; 8-11
7 “戾气”的超越 张颐武; 12-13
8 感悟法官职业的“信、达、雅” 王旭光; 14-16
9 从前没有律师的时候 冯象; 17
10 女生与法学院 杨国华; 18-19
11 司法专横的病理分析 张建伟; 20-22
12 让子弹在身体里飞一会儿 何帆; 23-24
13 律师缘何“死磕” 冀祥德; 25-28
14 上天的法律是面团 赵宗彪; 29-30
15 我更愿意做我自己 周国平; 31-32
16 2013年全国法院审理行政和国家赔偿案件办理执行案件情况分析 刘泽; 33-36
17 法律问题法律解决应成为常态 王逸吟; 37-38
18 建立符合司法规律的新型审判权运行机制 蒋惠岭; 39-47
期刊杂志发表:建设离退休党支部促进企业离退休工作
摘要:积极探索服务型党支部建设推进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通过强化服务理念,提高思想认识,多措并举,将服务型离退休党支部建设与做好离退休服务工作有机融合,把服务作为离退休党支部的自觉追求和基本职责。
关键词:服务型,离退休,思想认识,组织建设,需求,为老服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这一重大部署,为新时期党组织发挥作用指明了方向。为此,我们积极探索以服务型党支部建设推进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把服务作为离退休党支部的自觉追求和基本职责,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大力推进思想意识转变、工作方式转型、服务途径创新,努力提升服务质量,为促进离退休职工队伍稳定,建设精致美丽幸福企业加油助力。
法制资讯最新期刊目录
生命的底色————作者:宋舒白;
摘要:<正>书摘在我的印象中,版画大都是坚硬的线条,且底色大都是黑色,表现出来的意境,大都棱角分明、冷峻坚毅,而透过那些线条,会读画的人总能够读出生命的张力而我在这本日记里读到的本森,就是这样一个人——苦难是生命的底色,灵魂在苦难中涅磐《圣坛之火》宋舒白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我编辑出版本森的书已经是第四本了。前三本是《仰望星空》《自由之旅》和《大学之窗》。这三本书都是本森的文学随笔,即有文学性,又充满了睿智...
灵魂在场————作者:苗雨时;
摘要:<正>书评在红尘滚滚的人世间,在物欲膨胀、人文沦落的背景下,诗人小心翼翼守护着自我灵魂的独立,保持着精神欲求的纯粹与高贵……平凡普通的生活,却有灵魂在场。这就是她不同于世俗沉沦的全部诗意所在。她以时间丈量生命的长度,以空间承载生存的质量《日历诗》徐芳著上海文艺出版社《日历诗》,是按日月写的诗,或以诗写的日记。就像网络上的博客日志一样。但由于它是诗的文字,这种亲切的表达方式,更适合心灵历程的迹写"某...
贾平凹和他的“山海经”————作者:吴琪;
摘要:<正>书评《老生》和贾平凹以前的小说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是要写一本当代的《山海经》。贾平凹岁逾甲子,感到了时间的紧迫感。对《老生》这部新作,贾平凹的用心不可谓不深,寄托不可谓不大《老生》贾平凹著人民文学出版社贾平凹又出新长篇小说了,这位高产作家的第15部长篇名叫《老生》(人民文学出版社)。《老生》还是写陕南山村的乡土故事,时间跨度大。村庄里的家家户户,从地主老财到帮工佃户,尽收入书中。贾平凹笔力...
敦厚的品质————作者:刘火;
摘要:<正>书评敦厚,当然不是不明是非,更不是没有感情,而是超越了个人的大情怀。敦厚作为一种人生姿态,同样也作为散文文本的姿态。李致的"往事随笔",正是这一姿态的最佳注脚《铭记在心》李致著天地出版社李致先生作为一位资深的出版人("文革"前是团省委《红领巾》杂志社的总编辑和团中央《辅导员》的总编辑,"文革"后是四川人民出版社的总编辑),对新中国的出版事业有独特的贡献。李致作为巴金的亲侄子,对巴金先生的文学...
走进那个变小的世界————作者:孙洛;
摘要:<正>书评即便我们手里的武器还不完美,笔也好,琴也罢,也要先准备好一颗善感的心。那是我们最应该磨快的刀子,有了它,就能雕塑出自己的作品,成为自己的思想家和艺术家。高晓松从不同的角度看世界,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世界,我们也要有自己的视角,收获另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晓说》高晓松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因喜欢《晓说》,常看《晓说》,有人问我《晓说》好在哪儿呢?想了半天,不知道怎么说,最后觉得,还是高晓松这个人有意...
文明的忧思————作者:王晓斌;
摘要:<正>书评开放包容心态须有之,坚守本民族文明精华亦须时时牢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免于在历史之路上被其他文明横扫进而取而代之,才能走得更稳、更远《受伤的文明》李骏虎著山西人民出版社一直坚信,一本书之所以让读者叫好,盖因其能够引起读者内心之共鸣,发人深省,对于个体思想建设、人格塑造、精神陶冶有益。读书之路上,不经意间,与李骏虎的《受伤的文明》一书不期而遇。一位身体力行的作家,一位...
小楷—李清照词————作者:华碧芳;
摘要:<正>~
为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作者:周强;
摘要:<正>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第一次召开全会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问题,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的宣言书。全会对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提出明确要求,对深化司法体制
法律与音乐————作者:舒国滢;
摘要:<正>犹太教法典的编纂者曾言:"如果你要理解无形之物,必须仔细观察有形之物。"我们似乎也可以接着说,如果你要了解法律的精神,则必须研究音乐和音律。在法律与音乐这两种看似毫无干连的事象之间,或许存在某种内在的隐秘的关联,有待我们去认识,去探寻,去发现犹太教法典的编纂者曾言:"如果你要理解无形之物,必须仔细观察有形之物。"我们似乎也可以接着说,如果你要了解法律的精神,则必须研究音乐和
波斯纳的锯子————作者:熊秉元;
摘要:<正>波斯纳引述的名言:"(美国)最高法院的判决是终极的,并不是因为这些判决都是对的,而是因为这些判决是终极的。"如果在最高法院之上,再设一个超级法院,很多最高法院的判决,想必会被超级法院所推翻!或许,波斯纳锯齿式的论述,在不经意之间,透露出司法运作的局限和无奈对世界各地的法律学者和经济学者而言,波斯纳是如雷贯耳的人物。在法学和经济学这两个领域里,他的著作都大有可观。他原是美国芝加
法学的风光与自大————作者:孟勤国;
摘要:<正>少出一些垃圾一样的"成果",少做一些贩子一样的学问,少争一些浮云一样的名利,法学家就有时间有耐心多关注一些中国的民生,多比较一些国外的情况,多研究一些公平的规则。这样,我们的法学才有可能修炼出不卑不亢的大家风范,自立于世界法学之林这十几年来,法学真的风光起来了。先是电视屏幕上出现了许多说法的面孔。在"今日说法"、"以案说法"之类的专栏中,专家们西服革履、伶牙俐齿,将这个事件那个案例的法
理想的法律家————作者:陈卫佐;
摘要:<正>"法律家",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是指掌握法律专门知识或从事法律专门活动的人。笔者所理解的法律家在外延上包括法学家与法学教育家、立法者、法官、检察官、律师、仲裁员、公证人、法律顾问以及其他从事法律专门活动的人。但不应该做庸庸碌碌的法律家,而是有所作为的"理想的法律家""法律家",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是指掌握法律专门知识或从事法律专门活动的人。笔者所理解的法律家在外延上包括法学家...
中国法律知识资源总库——规范、完备、智能、整合的法律学习应用平台
摘要:<正>底蕴深厚版权规范中国知网倾力打造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管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出版清华大学主办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发行资源完备来源权威案例论文独具特色法规库——收录中央及地方法规36万篇,特色法条检索细致入条,准确定位查询对象,海底捞针不再难。案例库——收录裁判文书和案例评析15万篇,关联引用法规、案件评析及研究成果,对比分析功能强大。论文库——收录法学及相关论文110万余篇,...
解决罚金刑执行难的进路————作者:吴三军;
摘要:<正>罚金刑是法院根据犯罪性质和情节,依据刑事法律的规定判处自然人和单位向国家缴纳一定金钱数额的刑罚。但在司法实践中,罚金刑的执行成为法院面临的一个难题。法院在判决生效后如果不能及时追缴罚金或对被告人财产进行没收,罚金刑的执行就有可能长期中断,则一方面不能对被侵犯法益所造成的损失进行有效弥补;另一方面使罚金刑成为"空判决",削弱司法裁判的权威性
董治良
摘要:<正>男,汉族,一九五五年十一月生,云南保山人。一九七七年参加工作,一九八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云南大学政治系毕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二零零八年一月任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二零一三年二月一日连任。二级大法官法庭是人民法院彰显司法公正、弘扬法治精神的重要阵地。国家的法治建设能不能深入人心,法庭是桥梁,是纽带,法庭是否建设地好、工作是否开展地好,是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重要一环。
法院面对媒体要自信从容————作者:张志铭;
摘要:<正>当前,媒体与司法正处于一种复杂的博弈关系中,作为审判机关的法院如何面对媒体报道公众关注案件的审判,成为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媒体报道与司法审判之间的无序关系值得警惕。一些媒体对公众关注案件的审判进行片面、割裂或过度地报道,甚至虚构事实、肆意炒作以博取公众眼球;使用感情色彩与倾向性浓厚的词语来报道案件,有违媒体报道客观性;以"正义"之名,对裁判结果进行暗示,甚至出现所谓的"媒体审判"。这些都给法...
准确理解和适用监视居住————作者:付建恩;
摘要:<正>监视居住是对人身自由限制程度介于取保候审与拘留、逮捕之间的一种非羁押性刑事强制措施。实践中如何落实修改后刑诉法,实现监视居住应有的功能,笔者认为应注意把握以下三个问题:如何准确理解立法意图?从立法本意上看,修改后刑诉法意在扩大监视居住的适用范围,发挥其作为替代措施减少羁押的作用。但是,修改后刑诉法仍保留了一些模糊性的规定,如第72条第一款规定的五种适用情形中,只有两种情形规定是确定的,其他几...
构建防范冤假错案综合体系————作者:郑少三;
摘要:<正>冤假错案绝不是一个偶然的社会法律现象,只要冤假错案存在的社会条件还在发生作用,那么冤假错案便不可避免。但是,通过研究分析冤假错案发生的原因、机理等,可以把握防范其发生的一般规律,并由此出发,从理念、方法、机制等方面,构建防范冤假错案的综合体系。转变刑事司法理念,首先是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的司法人员观念转变问题。绝大多数冤假错案,在侦查阶段就已偏离正确轨道,走向了
法官该怎样讲话————作者:田成有;
摘要:<正>说话是一门学问,如何说?该说些什么?法官要有些讲究的技巧,掌握些必要的语言艺术普遍认为,法官要谨言、慎言、慎行。我们对他人的最初印象,不仅仅从外表表现得出来,更重要的是通过其语言谈吐来获得。作为一种交流、沟通的工具,法官要通过语言的运用来查清事实、判明是非、定纷止争。语言文明、准确,用语规范、抑扬顿挫,我们就会对这个法官有了好印象;如果说话有气无力,用语随便,甚至怒斥当事人,就动摇了当事人对...
问学者的好奇心————作者:何帆;
摘要:<正>与东来老师相比,尹宣更像一个学术"个体户"。他的研究,没有学术立项,也无机构资助,却栉风沐雨、不计名利。这些问学者的好奇心,是取之不尽的动力源泉,激励着我辈后学薪火相传一直相信,人与人之间,因从事相同志业,冥冥中会有缘分牵连。2011年初,因译了些法政作品,我开始对美国宪法感兴趣,拟重新译注,汇以心得,结集成书。当时,尚不知此事难易深浅,还未着手,就想好《美宪译疏》这一书名,并与译林出版社张...
相关政治法律期刊推荐
- 省级头条
- 国家级中国人大杂志
- 国家级《未来与发展》
- 省级复旦国际关系评论
- 省级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国家级国防
- 省级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 省级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
- 北大核心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 国家级《两岸关系》
- 省级《东方法学》
- 省级《兵团党校学报》
- 国家级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省级警察天地
- 北大核心 理论视野
- 省级今日湖北(下旬刊)
- 省级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 南大核心青海社会科学
- 省级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 省级《政策瞭望》
- 省级党史文苑纪实版
- 北大核心《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 省级当代江西
- 省级小康生活
- 省级廉政瞭望
- 省级江西画报
- 省级《法制与社会》
- 国家级《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天津社会科学
- 国家级《当代韩国》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