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法学

所属栏目:政治法律期刊 热度:

时代法学

《时代法学》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国家级
国内统一刊号:43-1431/D
国际标准刊号:1672-769X
主办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主管单位:湖南教育厅
上一本期杂志:《法庭内外》法律期刊论文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青少年犯罪问题》法律期刊论文

  【杂志简介】

  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3年批准由湖南师范大学主办,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承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法学理论刊物,也是湖南省唯一一家法学理论刊物(刊号CN43-1431/D,ISSN1672-769X)。自创办以来,本刊一直遵循自己的办刊宗旨,刊登反映国内外法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努力研究和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力求学术品位与实践价值兼备,倡导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并举;开展各学科有关重要问题的深入探讨,支持不同流派、不同观点的自由争鸣,为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提供了一个相互切磋、共同进步的学术园地。

  创办6年来,由于本刊的不懈努力和广大作者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时代法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连续4年(共218家同类刊物排名)在人大复印资料等二次文献反响排名中位于前30位(湖南仅5家进入前30名)。影响因子由2003年的0.0802上升到2008年的0.543(排全国法律综合类刊物的第15位)。同时根据中国知网提供的数据显示:《时代法学》机构用户总计3850个,分布27个国家和地区,个人读者分布27个国家和地区。

  衷心感谢广大作者、读者对时代法学的厚爱,同时希望广大的作者、读者继续关注关心支持时代法学的成长,继续给我刊赐稿。我们也将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办刊风格,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努力打造刊物品牌,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尽自己的一份力。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专论、法学纵横、法学争鸣、域外法评、立法与实践。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 “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之含义 姜小川 3-11

  2 我国大陆地区刑事被害人保护制度论纲 秦宗川 12-27

  3 案卷移送主义视野下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丰旭泽,王 超 28-35

  4 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规则实施的实证研究 蔡 唱,颜 瑶 36-47

  5 论自贸试验区法定资本制改革及其背后的理性 马俊彦 48-57

  6 论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实验主义进路———以 1978 2013 年土地立法为样本的分析 张玉洁 58-66

  7 沈家本的司法观 江国华,王一茗 67-72

  8 梁启超司法理念中的国家本位观 李 鹰 73-78

  9 论中国传统司法的特质及其功能困厄 刘桂新 79-84

  10 东盟跨境医疗服务法律制度研究 谢文斌,李先波 85-88

  11 国际刑事法院被害人赔偿制度简论 何 双,刘 健 89-94

  12 非政府组织参与 WTO 争端解决机制的角色定位 向 凌 95-102

  13 国际法律文本中违约损害赔偿制度及其借鉴 莫万友 103-108

  14 法律文书学在我国法学本科教育中的地位应予提高 肖 晗 109-112+118

  15 论讨论式教学法在法学本科教育中的应用 李慧玲,谢家友 113-118

  核心期刊发表:对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思考

  摘要: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反映了近年来中美关系发展的新趋势。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具有极端重要性,也具有现实可能性。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要应对双方战略互疑,建立危机管控机制,拓展双方共同利益。

  关键词:核心期刊发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大国冲突,战略互疑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中国领导人主动提出,而后得到美国领导人回应的一个重大命题。该命题的提出反映了近年来中美关系发展的新趋势。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能否成功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直接关乎两国、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状况。新型大国关系是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内容的大国关系,是崛起国和霸权国之间处理冲突和矛盾的一种新方式。尽管目前中美两国领导人对新型大国关系没有使用相同的概念,两国学术界尚未对其进行系统的理论阐释,双方对其理解和期待不尽相同,但两国有关方面已经形成基本共识。21世纪的中美关系必须避免大国对抗与零和博弈的历史覆辙,超越大国冲突的历史宿命,切实走出一条新路,为大国关系的良性发展提供崭新实践。研究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时代法学最新期刊目录

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训练的著作权困境及其对策————作者:陈雨悦;李军;

摘要:数据训练行为是机器学习的具体行为表现,对生成式人工智能运行起基础性必要作用。在数据训练过程中,未经著作权人授权使用其作品便会出现著作权侵权争议。但受技术发展价值和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价值影响,难以被简单地判定为构成侵权,或直接被认定为著作权的限制与例外情形,也因此,针对该行为的治理方案存在空缺。在综合考虑海量数据训练的运行特征、传统授权模式的实际不适性、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制度利弊以及中国实际战略要求的...

《时代法学》启事

摘要:<正>《时代法学》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法学专业学术期刊。自创办以来,本刊一直致力于刊登具有创新价值的法学研究成果,开展法学各学科有关理论与司法实际问题的深入探讨,为广大的法学理论研究者、法学爱好者和司法实际工作者提供一个相互切磋、共同推动法治进步的学术平台

论数字适当生活水准权及其法治保障————作者:王方玉;

摘要:数字时代的生活特征决定了适当生活水准的保障必然包括对数字技术的应用和数字资源的享有。因应数字时代的需要,适当生活水准权可以进行内容扩展,形成数字适当生活水准权。提出数字适当生活水准权,既丰富人权基本理论,也为数字鸿沟治理及数字弱势群体权利保障提供更具有现实意义的指引框架。数字适当生活水准权的权利主体是因数字技术而被边缘化或受到排斥的数字弱势群体,目标在于维护人性尊严,实现社会发展中的纵向与横向公平...

法律适用视域下隔代探望权行使的困境与破解————作者:吕春娟;王刚;

摘要:我国《民法典》第1086条承继了原《婚姻法》第38条对探望权的规定,对(外)祖父母行使探望权的规定却付之阙如。该条对探望权主体的规定未考虑家庭结构的变化,也未回应亲属关系的现实需求,导致司法裁判中隔代探望纠纷缺乏裁判依据。部分判决支持老人探望诉求乃基于其精神需求,但并未将未成年人纳入权利主体,不符合“子女本位”立法理念。老年人的隔代探望权符合社会主义家庭价值观和法律基本原则,在我国社会具有必要性和...

生态治理智慧化的制度底座及法治优化————作者:周泽中;

摘要:根据美丽中国目标和数字中国建设的顶层设计要求,地方各级政府积极推行的生态治理智慧化改革正在加速推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生态治理智慧化有其赖以生存的制度底座。一方面,数字技术赋能生态治理具备独特的制度逻辑,表现为深度嵌入政府生态治理应用场景与高度耦合环境法风险预防原则。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建设生态文明蕴含科学的制度理性,藉由方法论更新与价值观重构,促使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效结合、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相对...

遗产管理人的履职困境与纾解之道——以遗产债务清偿为视角————作者:石婷;张杰瑞;

摘要:我国《民法典》新设遗产管理制度,体现了立法的进步和创新,顺应了社会需求。但是《民法典》第1147条对遗产管理人职责的列举式规定不够详尽,尤其在涉及遗产债务清偿的问题时,遗产管理人履职仍面临因遗产清单规则不明晰、公示催告程序缺乏、权利外观不确定、履职救济不完善、失职行为判断标准不明以及公职主体配套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导致的现实困境,无法有效发挥该制度的应用功能。为切实保障遗产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有必要...

债权禁止让与特约外部效力释论————作者:贾彦昊;

摘要:《民法典》第545条第2款新增债权禁止让与特约的外部效力条款,该款的学理基础和具体构造仍有待解释论澄清。债权让与不生效说与履行拒绝权说在比较法上均有其支持者,但从论证充分程度、证明责任和契约观念现代化、体系融入程度等角度来看,履行拒绝权说更具理论优势,故我国在特约外部效力的规范阐释上应采纳之。在金钱债权禁止让与特约中,全然剥夺特约外部效力不会导致债务人利益落空,此种政策逻辑对法律逻辑的矫正具有正当...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争议澄清与构造理性————作者:吴欢;夏颖;

摘要:对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这个中国特色的行政处罚实施制度,学界不乏理论争议。对该制度是否违宪以及是否违背职权法定原则的质疑,应予以脉络化回应。就前者而言,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性质是权力划分而不是权力设定,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条款并未超越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决定机关职权范围,因而并不违宪。就后者而言,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是对决定机关法定职权的重申,该制度确立时有特殊历史背景,我们既要看到设置综合行政执法机关的合...

求索行政法学研究的比较历史解释之路——评倪洪涛教授《新行政法释论》————作者:张硕;耿璐瑶;

摘要:传统行政法学研究范式以行政为中心构建行政法学知识体系,这种研究范式忽视了行政诉讼实践的重要性,难以让读者全面理解行政法的复杂性。倪洪涛教授《新行政法释论》一书以其独特的“释论”体例和“新行政法”的视角,构筑了全新的行政法教义学体系。该书以“何为行政”“何为行政法治”和“如何行政法治”为逻辑主线,对中国行政法实践和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探索。本书体现了行政法学研究从行政本位到权利本位的理念转型,以中...

《民法典》背景下见义勇为制度的司法考察与理论反思————作者:沃耘;乔鹏飞;

摘要:为保护见义勇为者的权益、改善我国见义不为的现状,我国在《民法典》以及各地的“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中对见义勇为者的保护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规定,考察相关规则的司法适用可发现见义勇为的内涵、外延不明,见义勇为情形中的法律义务认定混乱,见义勇为者因具有“可归责原因”需自负其责,见义勇为人损害救济制度存在缺陷等问题,可通过把握见义勇为的构成与性质使之与相关概念相区分,统一见义勇为“约定或法定义务”的标...

论人工智能嵌入行政处罚裁量的逻辑与进路————作者:江国华;宋雅婷;

摘要:人工智能嵌入行政处罚裁量是法律与科技耦合的时代产物。其内在逻辑是以行政裁量基准为基础的数据来源,依转化后的算法规则进行裁量决策,并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存在嵌入程度上的差异。然而,在人工智能嵌入行政处罚裁量的实践中也暴露出“算法黑箱”下的裁量异化、程序性权利侵蚀下的行政相对人参与缺位、人工智能支配裁量下的个案不正义等现实问题。相应的完善之道,是要构建算法适度公开与说理解释相结合的促透明机制;要合理设计人...

轻罪治理背景下我国劳动权刑法保护的检视与完善————作者:王海桥;王小源;

摘要:劳动权作为公民基本权利与当代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刑法介入予以保护具有法理及实践的必然性。立足于轻罪立法的刑事治理背景与劳动法“倾斜保护”的价值构造,我国围绕劳动权的刑法保护亦当通过劳动犯罪圈的适度扩大而得到加强。学理上,劳动犯罪可被区分为纯正劳动犯罪与不纯正劳动犯罪,仅前者有必要成为劳动刑法立法论的研究对象。基于对劳动法益的类型化梳理,应分别考察增设或修改就业歧视罪、雇用童工罪、恶意违反最低工资...

新质生产力语境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涉外法治的原则维度————作者:宋云博;汪圣杰;

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再次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加快提升新质生产力也必然要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涉外法治。“原则”是人类社会基本遵循,承载着法治体系秉承的思想理念、内涵的价值取向和明确的目标定位,是规导和评判法治体系善与恶的基本维度。在提升新质生产力导向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涉外法治,也必然遵循世界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中国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国际投资法路径————作者:银红武;盛好;

摘要:全球气候正在逐渐变暖已是不争的客观事实,人类的全球气候行动刻不容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国际法方法论”。涉外法治实质属于内国法治与国际法治的重叠与交叉部分,国际投资法兼具国内法治与国际法治的功能。就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治理而言,国际投资法起到了内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链接”与世界范围的全覆盖作用。在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进程中,中国一...

融“力”于“理”:行政机关单方变更行政协议的原因及其说明理由————作者:张启江;陈泓景;

摘要:行政机关单方变更行政协议,是行政协议“行政性”优于“协议性”的体现,是公益优先原则对合同严守原则的“突破”。加之实践中行政机关不说明理由、说理不即时或说明理由不恰当不充分,降低了变更协议决定的可接受度,增加了协议履行成本,造成了人民法院监督内容不完整。行政机关应当积极主动地阐明变更协议的事理、法理、情理和文理,明确变更原因与理由不同地位和功能。行政机关应结合实际将不确定的协议变更原因一一转换为与之...

论行政协议无效裁判的法律适用模式————作者:金麟;

摘要:通过梳理人民法院认定行政协议无效的裁判文书,可以发现法院在公私法规范的适用问题上存在“平行适用模式”“顺序适用模式”“单一行政模式”和“单一民事模式”四种类型。不同的法律适用模式体现了法院对行政协议的“双重性”存在不同的认识。基于对行政协议法律关系、“双重性”的本土语境、法安定性原则和行政法控权目的的分析,在无效行政协议的认定上,行政协议之“双重性”体现为“双向限制”而非“双重叠加”,“行政性”与...

纵向垄断协议反垄断法规制之三重困局及其化解————作者:冉隆宇;

摘要:纵向垄断协议受到经济层面和规范层面的双重评价,行为表现及竞争效果具有复杂性。在纵向垄断协议由经济现象转化为规范类型的过程中,单方因素与合意因素的并存使得纵向垄断协议作为规范类型之独立性存疑,现有规范构造对纵向价格垄断协议的偏重引致非价格向度回应不足的周延性困局,品牌内和品牌间的经验性分析框架则弱化了反垄断法保护竞争的本质属性。为纾解以上困局,首先,需要辨明纵向垄断协议中单方因素与合意因素的判定标准...

未成年人监护人责任的法律性质————作者:姚帅;

摘要:未成年人监护人责任的法律性质以监护关系为基础,监护关系虽符合替代责任所要求的特定关系、侵权行为、因果关系三项构成要件,但相比于典型替代责任下的雇佣关系,“认定理论”“企业风险理论”与“公平理论”均无法作为监护关系的理论基础。监护人与未成年人之间由控制关系向监督、教育和管理关系的转变使得监护人责任性质落入自己责任的范畴之内,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注意义务可在交往安全义务当中寻找正当性依据,而信义关系的存...

论“法理学”一词的合理语境——兼论“法理”与“事理”之关系————作者:黄点点;

摘要:在近代极为复杂的历史进程中,“法理学”一词由日本传入中国,其语境和使用方式几经变化,背后的理论传统也已变得模糊。在不同语境中,“法理学”的含义和使用方式有显著差别。语境不同,理论传统、方法和学术发展路径自然也大相径庭。语境的混淆,直接诱发了法学的理论焦虑。穗积陈重用“法理学”一词翻译德国语境中属于哲学的“法哲学”。后来的学者用“法理学”一词翻译英美语境的“法学”“法律哲学”以及从“法律哲学”中产生...

《时代法学》启事

摘要:<正>《时代法学》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法学专业学术期刊。自创办以来,本刊一直致力于刊登具有创新价值的法学研究成果,开展法学各学科有关理论与司法实际问题的深入探讨,为广大的法学理论研究者、法学爱好者和司法实际工作者提供一个相互切磋、共同推动法治进步的学术平台。本刊热忱欢迎具有独到见解、言之有据、逻辑严密、语言通畅,并严格遵守学术规范的文章,尤其青睐省部级以上的研究项目成果

  相关政治法律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文章标题:《时代法学》法学期刊论文

文章地址:http://www.sofabiao.com/qk/zf/2690.html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的海量职称论文范文仅供广大读者免费阅读使用!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