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论文知识网并非《国际论坛》期刊的官网或杂志社,为客户提供期刊征稿、论文发表等中介服务,在客户与期刊杂志社之间搭建了一座省时、省力的便捷桥梁。本站与《国际论坛》等上百家同类正规期刊保持着多年的密切合作关系,切实提高客户期刊发表的质量与效率。通过本站发表论文,客户将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更高的通过率、更快的发表速度、更满意的服务质量。
期刊简介:
《国际论坛》是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主办的、研究国际问题的综合类学术性刊物。
期刊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期刊目录:
国际政治
加拿大新公共外交评析
国际关系
从近两次总统大选看美国宗教持续的影响力
美国学术界关于冷战后中国全面参与国际组织战略的研究述评
法国与欧洲对外关系一体化:战略观、政策与局限性
全球环境事务进程分析:以联合国气候变化议程为例
中外关系
中国一东盟水资源安全合作
后冷战时代的中美核关系分析
理念探讨
联盟体系下的经济事务与国家安全一项分析框架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的国际正义观
国际规范的权威性及其衡量
国别与地区
俄罗斯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措施与挑战
美国少数族裔在总统大选中的行为特征和影响力
美国亚利桑那州移民法案评析
英文目录及摘要
2010年1-6期总目录
国际论坛最新期刊目录
中美构建国际太空秩序的博弈————作者:何奇松;王彦博;
摘要:当前,中美两国围绕国际太空治理体系的构建展开了激烈竞争,核心争议在于如何塑造国际太空秩序。中国主张在联合国框架下建立基于国际法的太空秩序,以保障太空资源的公平利用与和平开发;而美国则倾向于基于自身规则构建秩序,并与盟友合作,以巩固其战略优势和保护商业利益。这场竞争反映了两国在新兴领域的规则制定权之争。中美两国均凭借各自的太空能力影响规则制定,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美国则推行所谓“负责任行...
美国战略界关于“自由国际秩序”的讨论及其政策导向————作者:阮建平;秦子宁;
摘要:随着国际力量消长的持续和西方内部矛盾的上升,美国战略界对所谓“自由国际秩序”的性质、危机及对策进行了激烈的争论。现实派认为“自由国际秩序”源自美国的主导力量,其危机源自国际力量对比的逆转。据此,现实派主张根据实力变化调整国际制度和地缘结构,扩展美国的联盟网络以制衡对手。自由派认为“自由国际秩序”源自自由价值,其危机源自外部修正主义大国和内部民粹主义的双重挑战,主张对内重振民主,压制民粹主义思潮,对...
北约新兴颠覆性技术发展战略及其影响————作者:孙成昊;张彦赪;
摘要:自2019年以来,北约着力制定新兴颠覆性技术战略,旨在将技术实力转化为军事能力,保障北约盟友在新兴技术方面的技术优势和绝对领先地位,从而形成面向潜在对手的战略威慑和遏制能力。该战略实施后,北约一方面不断拓宽其新兴颠覆性技术领域,目前已从8项增至10项;另一方面则重视不同技术间的融合应用和协同增效。在落地过程中,北约新兴颠覆性技术战略强调联合政府、企业和学界三方合作,打造制度化的融资机制,以助力军民...
竞争性区域主义视角下的日本中东欧区域战略————作者:高梓菁;
摘要:竞争性区域主义是竞争性多边主义的一种特殊形式,多表现为民族国家,特别是大国主导下,以区域制度为载体,在关键区域开展战略竞争的基本态势。自古以来围绕中东欧地区的大国博弈异常激烈,冷战后日本也是该地区重要的域外利益相关者。日本的中东欧竞争性区域主义有着自身特色,即以配合欧美、对抗中俄为目标,展现出“权力平衡”“制度制衡”“规范竞争”多种内在逻辑的综合应用。维谢格拉德集团是中东欧地区最具影响力和最具活力...
战后美国地区研究的发展和兴替——以伯克利加州大学东亚研究为例————作者:任晓;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地区研究经历了一个繁荣发展和制度化的演变过程。本文试图以小见大,通过剖析伯克利加州大学东亚研究的历史进程反映和揭示战后美国地区研究的发展和兴替,亦为当前中国兴起的区域国别研究提供借鉴。战后美国地区研究的兴替是与时代机运和历史条件息息相关的。战后尤其是1958年《国防教育法》生效后,美国联邦政府的相关举措和私人基金会的慷慨捐资相结合,形成了强大的推动力量,促使地区研究出现...
区域国别学的多重属性与中东欧研究的进路————作者:高歌;
摘要:当前,有关如何认识和构建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的讨论方兴未艾。尽管中东欧研究由来已久,但如何在区域国别学框架内规范和推进中东欧研究则是国内学界遇到的新课题。区域国别学既以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为基础,又与上述传统学科有所不同,多重属性是其主要特征。区域国别学的多重属性集中体现在研究视角与立场上的他者、我者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对象上的国别、次区域与区域,研究内容上的特殊性、普遍性与综合性以及学...
“田野调查+”:论区域国别学的田野调查研究方法————作者:朱文珊;吴浩;
摘要:随着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不断推进,其研究方法体系逐步细化。研究者深入特定国家或地区进行田野调查,成为区域国别学核心研究方法之一。田野调查法起源于人类学,随着学科发展与社会变迁,逐渐“外溢”到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田野调查法由参与观察、访谈、深描、谱系图等构成,具有在场性、整体性、比较性等特征,可以提供研究对象国家和地区的本土经验与第一手资料,能够满足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需求。基...
拉美印第安人选举政治参与及其影响————作者:邵禹铭;李紫莹;
摘要:拉美印第安人自殖民时期以来长期受到制度性排斥。自20世纪后半叶起,受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政治机会结构改善和法律进步的影响,拉美印第安人逐渐将参与选举政治作为行使政治权利、提升政治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他们根据自身实力与参选动机灵活地选择竞选方式,除了依托传统政党等现有平台,还建立族群政党,缔结选举联盟,或以独立候选人的身份参选,其竞选纲领也经历了由农民诉求向族群诉求、由物质资源向抽象权利、由着眼自身到...
稿约
摘要:<正>一、本刊是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的研究国际问题的综合类学术性期刊,举凡有关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理论探讨、世界经济、中国外交、区域国别等方面的稿件,一概欢迎。二、本刊采用“腾云”期刊协同采编系统(知网版),请通过系统投稿:http://gjlt.cbpt.cnki.net/EditorEN/index.aspx?t=1,或者进入《国际论坛》官方网站gjlt.cbpt.cnki.net,点击“作者...
本体性安全视角下欧盟对中国与西巴尔干国家“一带一路”合作的认知与反应————作者:李丹;
摘要:西巴尔干地区是中东欧区域重要的地缘政治板块,是欧盟向东扩大政治版图、提高区域治理威望的重点对象。近年来,受域内域外多重危机影响,欧盟的本体性安全感下降,对中国与西巴尔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高度警觉,对中国的负面认知上升,逐渐将中国定义为巴尔干半岛的“经济麻烦制造者”“威权政治助推器”和“规范价值破坏者”,试图离间中国与西巴尔干国家的关系,巩固欧盟的“统治地位”,维护其“本体性安全”。然而,欧盟对西...
中国式现代化与全球发展体系转型————作者:郭秋梅;卢勇;
摘要:中国正日益成为塑造未来国际体系的关键力量,考察中国式现代化与全球发展体系转型的关系成为理解中国对国际体系影响的重要维度。当前,西方主导的全球发展体系存在的问题日趋突出:西方鼓吹的现代化理论未能成功引导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发达国家对外援助的政治化削弱了后发国家的自主性;西方主导的全球发展制度加剧了全球发展的不平衡;西方主导的全球发展治理体系应对全球性挑战显得乏力。相比之下,中国式现代化为全球发展提...
数字时代地缘政治权力的演化及影响————作者:王越;徐秀军;
摘要:数字技术颠覆性地影响着国家战略及国际关系进程,同时也加速改变着地缘政治权力范式,使国家间地缘关系呈现新形态与新特征。因此,有必要厘清数字时代背景下地缘政治权力的新变革及大国博弈的新形态,以更好地研判数字技术的战略性地位及其对世界格局演进的影响。传统地缘政治理论中的国家权力,强调地理空间和军事实力对国家对外政策的决定性影响,并且侧重海权、陆权和空权等某一特定地理空间的战略优势,空间权力以对抗和竞争关...
国际组织应对主导国施压的行为逻辑:适应、重塑还是抵制?————作者:周逸江;
摘要:国际组织与其主导国的互动是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议题。主导国往往试图将国际组织作为推进其政策议程的工具,而国际组织则需要在维护自身利益与维系主导国信任之间谋求平衡。尽管与主导国的特殊关系使特定国际组织对主导国具有更高的依赖度,但也可能为其应对主导国政策压力提供更多灵活性。那么,面对主导国的政策压力,国际组织何时能够成功抵制,何时又会做出妥协和让步?为此,本文聚焦主导国国内政治和国际组织主要成员的立场分...
人道主义介入的关系治理路径与“建设性介入”——以中国参与解决缅甸问题为例————作者:王传剑;刘晓健;
摘要:作为冷战后一个突出的国际政治现象,人道主义介入在概念和实践层面都已备受争议。随着中国开始“建设性介入”地区人道主义危机,如何从理论上阐释中西模式的差别,进而为中国方式精准定位,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性课题。本文通过对人道主义介入相关概念的辨析,以及对中西介入实践的比较研究发现,西方模式与中国的“建设性介入”方式代表了规则治理和关系治理两种不同的治理路径,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对当事国主权履责越俎代...
《国际论坛》2025年重点选题方向
摘要:<正>作为国际关系与外交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期刊,《国际论坛》始终站稳中国立场,密切观察世界时事,强调基于学理又具有思想活力的国际问题研究。我们希望来稿切近当前国际政治和全球治理中的重大问题,深入探讨中国崛起时期的国际体系、国际格局、国际秩序、国际环境等相关理论与现实问题,重点关注大国竞争与国际战略态势,敏锐把握推进当今国际关系演进和区域国别发展动态的各主要因素,体现国际关系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相互...
美国“塑造”战略下的亚太网络安全格局转型————作者:徐海娜;张雯宇;
摘要:对亚太盟友网络安全政策的“塑造”是美国网络安全战略的关键内容之一。美国在形成对网络空间的“安全化”认知并且在信息技术革命及意识形态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的前提下,通过知识规训、外交互动及引领与胁迫并举等手段,全面展开对其亚太盟友网络安全政策的“塑造”。基于国家安全利益竞争、地区主导权争夺、遏制区域内其他崛起力量等共同需求,美国亚太盟友的网络安全政策也在安全范围判定、安全利益认定、安全威胁应对等方面发生...
从流行音乐看美国大选:极化年代的“狗哨政治”————作者:李优;
摘要:作为大众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流行音乐,为窥探一国宏观社会与政治变迁提供了独特的分析视角。随着社会贫富分化深度发展,美国政治极化在大众艺术层面亦有所反映。作为政治精英沟通底层民众的“桥梁”,流行音乐成为民主、共和两党操弄“狗哨政治”、团结选民基本盘的重要工具,反映出美国社会中“政治”与“娱乐”之间愈发模糊的界限。2024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政治极化、流行音乐与“狗哨政治”高度重合:总统候选人利用竞选歌...
美国维护认知安全的行动布局、内在逻辑与制约因素————作者:刘文龙;曹飞翠;
摘要:当前,全球认知战愈演愈烈,认知安全问题正在引发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认知安全是以民众认知思维为中心的安全问题,已经超越了传统国家安全防御屏障,即便身为霸权的美国,也深受来自国内外各类行为体的认知侵扰和攻击,不仅存在国际层面的认知安全焦虑,同时也面临国内层面的认知安全危机。从维护认知安全的核心链条角度来看,美国在网络信息内容治理、数据和算法治理以及增强民众认知韧性和复原力方面分别加强了行动布局。就本质...
多重危机冲击下的欧元区制度革新————作者:扈大威;
摘要:浮动汇率是应对宏观经济失衡的有用政策工具,统一货币区内各国因失去汇率自主,故必须具备最优性特征,以防止不对称冲击出现,或有效应对不对称冲击。欧元引入后,利率趋同导致核心区资本流向边缘区,形成后者债务驱动的增长模式。统一货币政策框架引起区内结构性分化和宏观经济失衡。金融危机后资本跨境流动骤停,依赖债务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成员国政府反危机措施与对金融机构的担保导致主权债务激增。主权债券市场的恶性平衡和...
“印太战略”背景下拜登政府东南亚清洁能源外交————作者:李昕蕾;毛肖楠;
摘要:美国拜登政府上台以来将气候和清洁能源议题放在内政外交的首要位置,其清洁能源外交的地缘性转向明显,旨在从经济、技术、联盟和制度四个路径服务于其霸权护持的战略目的。东南亚在“印太”地区的地缘中心性决定其成为美国开展国际清洁能源合作并保障自身绿色竞争优势的关键区域。随着美国“印太战略”行动部署的不断加快,拜登政府不断升级对东南亚的清洁能源外交,构建了“四位一体”的清洁能源合作倡议体系:其合作方式以融资和...
相关政治法律期刊推荐
- 省级《今日海南》
- 省级中州统战
- 南大核心党的文献
- 省级台声
- 省级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 国家级中国环境法治
- 南大核心日本问题研究
- 省级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南大核心俄罗斯研究杂志
- 国家级中国工运
- 北大核心福建论坛
- 国家级国际研究参考
- 省级《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 省级四川政报
- 北大核心 理论视野
- 省级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学术论坛》
- 省级光华法学
- 省级 视野
- 南大核心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 省级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 北大核心亚非纵横
- 北大核心天津社会科学
- 省级杭州(生活品质版)
- 北大核心《领导科学》
- 北大核心《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 省级江佑论坛
- 省级大江南北
- 省级非常关注
- 省级《决策咨询通讯》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