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杂志简介
本刊是由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主办的以统战理论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江苏省各民主党派的联合党校,是统一战线的高等政治学院。《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双月刊)是由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主办的,以统战理论研究为主的统合性学术期刊,是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广大统战工作者和社科理论工作者发表研究成果和真知灼见的园地,欢迎全国各地统战工作者和从事社会科学理论教学与研究的专家学者订阅和赐稿。 辟有本刊特稿、统战理论与实践、政党制度与政治文明、执政党建设、参政党建设、人民政协、民族与宗教、港澳与海外统战、两岸关系、知识分子、非公有制度经济、中华文化、国际政治和关系、社院建设、学员论坛、工作交流、参政议政、诤言等栏目。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收录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0.145
复合影响因子:0.276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当代经济研究、育人工程研究、管理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研究、高校教育工程、学术研究论坛、研究与探索、工作交流、教学园地、江海英才、诤言。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1.稿件质量须达到正式出版物的发表水平,没有多字、错字、别字等错误。
2. 文章标题中一般情况下不得出现空格。
3. 正文首段上方无空行,正文中不得再出现标题和作者姓名等相关信息 。
4. 每自然段前用全角空两个字符的位置,每段间空一行。
5. 正文中的小标题和章节数前须空两格全角汉字的位置,并和上下文适当分行。
6. 数字和英文字母一律为半角。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新时代加强统一战线思想政治引领的核心要义与优化进路————作者:代玉启;韩译心;
摘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是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基础性工作,是统一战线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迫切要求,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引领性、凝聚性和持久性。加强统一战线思想政治引领,既要从引领者与被引领者、引领性与自主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等方面理解方法前提,又要从政治引领、思想引领、价值引领和文化引领等维度把握内容体系,还要从顺应时代变迁要求、巩固党的执政根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推动文化交流交融等方面挖掘其价值功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建构研究——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代会报告及其相关文件为中心————作者:张楠;
摘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的建构,承载着体现党的思想、宣传党的主张、突破“话语围剿”、争夺话语主动等重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相关的理论语境、历史语境、文化语境和时代语境。在相关语境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通过对“为谁革命”“革谁的命”“怎样革命”“为何革命”等一系列问题的回答,确定革命主体、明确革命对象、确立革命形式、厘定革命性质,并在此基础上设置了“反帝...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优势、境遇及优化路径————作者:刘华超;李伯腾;
摘要: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在价值指向上体现的利益代表“人民性”、在话语创制上反映的党际关系“合作性”、在话语功能定位上内含的决策方式“科学性”,既是对西方政党制度话语体系的超越,也是对其比较优势的充分彰显。当前,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话语生成、话语创造、话语传播等维度仍然面临着理论研究与话语供给不足、议题设置与话语说服力不强、话语引导与传播工作不力等诸多挑战和问题。优化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就是要通...
人民政协成立以来的发展逻辑及经验启示————作者:金建明;
摘要:人民政协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自成立以来,人民政协性质定位与时俱进、主要职能延伸拓展、界别组成不断扩大、组织结构逐步完善、履职方式日益丰富、工作制度更加健全,正在朝着更加成熟定型的方向发展。新时代新征程上,人民政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发扬民主与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对世界政治文明的原创性贡献————作者:李玟萱;
摘要: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文明的一种代表性制度形式,对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中国新型政党制度通过建立合作型政治关系拓展了新的政党关系模式,通过创新执掌政权方式代表了新的执政参政方式,通过将选举和协商相结合创造了新的民主实现形式,通过治理国家的高效性体现了新的国家治理范式。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将有助于开拓世界政治文明的新视...
从改革开放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基于生产力的视角————作者:朱文琦;
摘要:对生产力理论的重新思考与创新探索,是中国改革开放得以启动并顺利推进的重要原因。中国改革开放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深度关联,为理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新视角。“新质生产力”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出场,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标识性、原创性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深刻术语革命,赋予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应坚持新发展理念,在着力解决...
人大代表家站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价值与实践路径研究——基于北京市人大代表家站建设的考察————作者:赵竞;钱周伟;
摘要:人大代表之家和人大代表联络站是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和为人民服务的主阵地,也是人大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主渠道,更是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方式。目前,北京全市范围内已建成人大代表之家345个、人大代表联络站2590个,基本实现选区和代表的全覆盖。人大代表之家和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建立,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人大代表与群众不稳定的联系状态,扩展了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广度和深度,激发了人大代表的履职...
中国共产党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演进及实践路径————作者:徐子轩;
摘要: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救国、兴国、富国和强国大业中不断探索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成功推进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文明蒙尘到重焕荣光的伟大转变。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演进脉络,总结与提炼历史经验,指明新时代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实践路径,即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新理论的思想指引,坚持党的领导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辩证统一,坚持巩固文化主体...
加强党外代表人士意识形态工作辨析:时代要求、现实问题与实践进路————作者:夏涛;
摘要:切实做好党外代表人士意识形态工作,防范化解统一战线领域意识形态风险,既是统战工作解决人心和力量问题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课题。当前,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对党外代表人士意识形态工作的关注度不高、开展党外代表人士意识形态工作的机制不够顺畅、对党外代表人士的意识形态教育培训力度偏弱等问题。需要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外代表人士意识形态工作的大统战工作格局;强化民主党派和有关...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学理探析————作者:汪守军;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的集大成。这一重要思想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方针与政策等方面实现了重大创新,形成了一套涵盖统战工作各领域的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统战工作规律的深刻把握,蕴涵着丰富而深邃的学理。这主要体现在坚...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伟大的政治创造——基于政党关系维度————作者:梁晓宇 ;李文迪;
摘要: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不同于西方政党政治的多党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以一种崭新的政党关系,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创造性。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平等地位受宪法保障并在实践中得以落实,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制度机制,鼓励支持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通力合作。这种以平等、合作、协商为基调的政党关系,跳出了西方政党政治的框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政治格局,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提供了宝...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唯物史观向度————作者:徐龙建;
摘要:基于唯物史观视角,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对与一定社会存在相适应的中华文明的积极肯认和向善向新发展,是人们生产实践尤其是文化实践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发展之必然与应然的统一。作为上层建筑、精神生活和意识形态集中展现的现代文明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印证出中华民族文化意义上的坚定自我,其主体能动性和社会制约性之间辩证统一。通过提高文化生产力、推进“第二个结合”、共享文化成果把握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进程、格局...
文化主体性视域下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叙事体系建构————作者:罗兰;
摘要: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叙事体系是由中华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共创、共享和共用的视觉形象构成,用于叙述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精神与情感的多元一体的视觉表达系统。聚焦“文化主体性”的研究视域与“建构”的现实导向,从历史溯源、理论探析深入挖掘与剖析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叙事体系的形成与规律,提出以“图”载趣、革新叙事内容,以“技”载道、升级叙事媒介,以“情”载理、强化叙事逻辑,从而在叙事内容、叙事媒介...
新时代统一战线话语体系的总体性建构——基于大历史观的分析视域————作者:王东;
摘要: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实践中形成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治之道,历史视野构成了观察和分析统一战线及其话语体系建构的重要视角。作为一种总体性的建构,新时代统一战线话语体系需要秉持大历史观,深入探讨这一话语体系建构的历史文化实践资源。在此基础上,从价值内化、知识阐释、表达类型和传播方式四个层面整体把握新时代统一战线话语体系。在大历史观的指引下,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聚焦团结联合目标、围...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适应性的三重逻辑————作者:龙雪岗;金文;
摘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百余年历史进程中,统一战线始终是党克敌制胜、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统一战线能够适时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对工作对象、功能定位及组织形式作出适应性调整。这使其既能适应革命环境下壮大革命力量以服务于敌我斗争的需要,又能适应执政情境下整合多元社会、推进国家治理的现实性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统一战线的适应性优化被融入制度化、组织化建设...
以新型政党制度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与路————作者:付瑀;邹丽芬;
摘要:以新型政党制度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建设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以民主、团结、和谐为价值遵循,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发展方向,共同构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机理。在长期实践中,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推进凝聚了强大合力,为中国式现代化的行稳致远供给了秩序保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创生...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列宁批判实证主义的再考察————作者:赵立;
摘要:作为革命家与思想家于一体的马克思主义者,列宁在马克思主义从19世纪挺进20世纪的进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正是他探索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发展的标志性成果。在变动的时代背景下,实证主义演化出经验批判主义这一新形态,并打着科学的名义试图“修正”马克思主义。面对俄国马克思主义者走入的理论误区,列宁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与历史统一”的理论思考,深刻批判了经验批判主义的物质观、...
实然·应然·必然:“新的文化生命体”的三维辨析————作者:胡成琢;郑天骄;
摘要:“新的文化生命体”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化发展的新认识、新论断。从实然逻辑看,“新的文化生命体”是中华民族在近代以来文明发展道路探索中生成的有机统一的文化生命体;从应然形态看,“新的文化生命体”应当是以马克思主义为“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以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为“用”,实现“魂”“根”“用”三者有机统一的理想状态;从必然进路看,“新的文化生命体”要成长壮大,要坚守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巩固...
习近平文化思想话语体系的出场语境和呈现样态————作者:谢欣桦;邓显超;
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话语体系的出场有其特定的思想、文化、历史和实践语境,其深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理论的话语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话语滋养,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建设的话语淬炼以及新时代文化实践场域的话语塑造。这一话语体系在回答文化层面“四个之问”中逐步积累和凝练:在回答“中国之问”中,创造了以文化强国为目标的特色话语;在回答“世界之问”中,创造了以文明交流互鉴为核心的共识话语;在回答“人民之问”中,创...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5年重点选题与征稿启事
摘要:<正>《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双月刊)是由中共江苏省委统战部主管、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江苏中华文化学院)主办,以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以及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本刊是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方针政策、中华文化的重要阵地,现为AMI扩展期刊,开设中国式现代化、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政党制度、新的社会阶层、民营...
相关政治法律期刊推荐
- 国家级思想政治课研究杂志
- 省级改革与开放
- 省级民生周刊
- 省级东南亚之窗
- 省级新世纪周刊杂志
- 北大核心环球法律评论
- 省级发展论坛
- 省级《今日湖北》
- 省级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开发研究
- 北大核心社会
- 省级新视线
- 省级时代发现
- 省级《政策》
- 北大核心社会科学战线
- 国家级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
- 省级决策探索(上半月)
- 省级支点
- 省级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杂志
- 省级上海故事
- 省级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省级人民文摘
- 北大核心政治学研究
- 省级特区展望
- 国家级台湾研究杂志
- 北大核心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省级《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 南大核心社会科学家
- 省级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省级小康生活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