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与建设》(月刊)创刊于1984年,由江苏省档案局和江苏省档案学会主办,学术性、指导性、史料性兼容,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立足档案专业,面向社会各界,热诚欢迎赐稿、赐教。荣获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学术园地获明珠奖栏目。
档案与建设杂志栏目设置
本刊视点、信息传真、学术新苑、业务纵横、时代风采、环球视野、档案广角
档案与建设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阅读推荐:陕西档案
《贵州档案》档案学刊物。交流省内外档案工作经验,宣传档案工作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促进档案学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介绍档案学及相关学科的有关知识。
档案与建设最新期刊目录
保存数字记录面临的挑战与思考————作者:刘家真;
摘要:数字技术在信息管理和应用上的优势在于其高效性和便捷性,但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数字记录面临无法读出的风险增大,从长期保存的角度来看,保存数字记录具有高风险。因此,文章提出了长期保存数字记录的三个必要条件,即技术支撑的先进性、管理策略的指导性、持续的成本投入。对于重要或关键的原生数字记录,文章建议尽可能使用持久纸或缩微胶片进行备份,并讨论了COM技术作为桥接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自主创新强根基技术驱动促发展——2024年中国档案技术应用与创新发展报告————作者:杨建梁;郑梦霏;杨格秀;
摘要:本报告围绕2024年档案技术应用及创新发展展开研究。通过对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立项、优秀科研成果奖和档案科技专利的分析发现,本年度我国档案技术应用呈现出前沿且纵深的发展态势。从立项主题看,紧密关联《“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聚焦档案数据、电子文件等领域;优秀科研成果奖则在理论基础上更注重应用,涵盖档案数据治理等方面;专利授权情况显示,档案管理方向专利技术占比提高,电子文件管理及单套制备受重视...
“循数资政”:数字政府战略下的档案资政功能定位、嵌入机制与实现路径————作者:唐长乐;黄笑;
摘要:随着数字政府战略的全面推进,政府治理正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作为政府活动的真实记录和历史数据的重要载体,档案数据蕴含着丰富的资政价值。首先,文章围绕数字政府智能治理和科学决策的核心需求,提出档案“循数资政”的理念,指出其核心内涵包括数据驱动、智能赋能和动态反馈,并在数字政府中发挥数据供给、知识服务和决策辅助功能;其次,构建了档案"循数资政"嵌入数字政府的三层六维理论框架,包括循数基础层的资源与...
面向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档案学术语研究——以档案学词典编纂为例————作者:仇壮丽;张学锋;
摘要:档案学术语是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最小单元。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为档案学术语研究提供基础框架,档案学术语研究促进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发展与完善。通过回顾我国档案学词典的编纂实践,指出档案学术语研究面临着档案学词典难以与档案工作标准的定义保持一致、难以与档案学教科书的定义保持一致、难以满足档案工作实践的实际需要以及难以满足新兴学科领域的发展需要等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统一协调机制,弥合与档案工作...
档案学术期刊赋能中国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现实审视与发展思考——以《档案与建设》为例————作者:常大伟;黄锟;郑翔;毛德禄;
摘要:建构中国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从学术层面回应中国式档案事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档案学术期刊作为知识生产和学术传播的重要平台,通过引领档案学术创新、建构档案学术话语体系、优化档案学术生态和构建中国档案学派赋能中国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档案与建设》从发布期刊选题指南、助力档案知识生产、参与档案学术生态构建和凝聚档案学术共同体等角度入手,探索形成了档案学术期刊赋能中国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有效路径。档...
裴桐档案学思想:实践基础、内容精要和当代价值————作者:靳文君;
摘要:档案学人是构建中国特色档案学的主体力量,档案学名家思想是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作为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奠基者之一,裴桐的档案工作实践及与之相伴而生的档案学思想,不仅是新中国档案事业发展栉风沐雨的历史见证,也是新时代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智慧源泉。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视域分析发现,裴桐档案学思想注重阐释档案和档案工作的独特属性、强调党的领导是档案工作的保证、倡导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
数字政府战略下的档案工作发展:面向“十五五”的思考和展望————作者:唐长乐;
摘要:数字政府建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档案工作作为其基础性支撑体系,亟须在“十五五”时期实现深度转型与战略升级。文章基于数字政府的核心目标,分析其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需求,并指出档案工作在海量电子文件管理、档案资源整合共享、技术适配以及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现实挑战。据此,文章围绕资源、服务、安全、技术和人才五大维度,展望档案工作融入数字政府建设的主要方向和发展路径,为“十五五”时期档案工作深度融入数...
完善档案科技创新工作体系 推动档案工作全方位转型与升级————作者:付雅明;
摘要:文章旨在探讨“十五五”期间档案科技创新工作体系的完善路径,以推动档案事业的全方位转型与升级。档案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科技创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驱动力。通过分析“十四五”期间档案科技应用的现状与不足,文章提出构建综合性档案科技工作体系的必要性,以应对技术协同性不足、数据治理不完善等挑战。据此,文章围绕制定技术标准、优化数据处理技术、构建智能化服务平台,以及...
基于因子分析的多模态档案资源知识服务要素识别研究————作者:崔浩男;余仔见;
摘要:在档案资源形态演变的背景下,档案利用需求体现出从存证服务到知识服务的升级换代过程,基于多模态档案资源的知识服务渐成趋势。依托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五要素,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和验证多模态档案资源知识服务影响因素模型,归纳多模态档案资源知识服务的核心要素,有助于优化多模态档案资源协同效果、创新知识服务实践方式。多模态档案资源知识服务受到资源完整性、资金支持力度、工作理念、产品有用性、用户信息素养等27个因...
档案产业园建设模式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作者:荆欣;郭硕楠;吴建华;杨晴晴;
摘要:档案产业园建设是推动档案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以档案工作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着力点,探讨其科学建设问题迫切且必要。文章使用扎根理论方法构建档案产业园建设模式,包括生产制造类、服务外包类、产业培育类、创新创意类四种档案产业园建设模式。通过档案产业园现状及应然模式对照,提出科学选择建设模式、关注重点发展领域、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及构建产业协同发展格局四方面建设策略
“元宇宙”赋能档案利用服务研究——基于医疗档案场景————作者:陈茜月;范鑫雨;
摘要:探究元宇宙技术热潮下档案利用服务的创新路径,有利于提升档案利用服务能力,激活档案数据价值。文章首先从档案利用服务视角解读元宇宙技术体系;然后对元宇宙技术赋能档案利用服务的内涵变化进行探究,对元宇宙技术赋能的动力机制深入剖析;最后基于医疗档案应用场景,构建元宇宙技术对医疗档案利用在零距离交互、沉浸式查询、智慧化诊断、虚拟化服务四方面的创新场景
文化传播视域下红色档案展览宣讲工作创新路径研究————作者:李婧;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是档案工作的重要课题。多元化传播环境下,传统档案宣讲方式难以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需要创新发展路径。文章以档案文化传播的视域,深入分析红色档案展览宣讲工作面临的挑战,从相关案例入手,探讨宣讲内容、形式、人才以及传播渠道等方面的创新路径,旨在提升档案文化传播的效果,促进档案文化传承与发展
加快推进中国档案人才体系建设的时代意义与实现路径————作者:杨文;
摘要:人才是事业建设和创新创造中最活跃的因素,档案人才是衡量国家档案事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加快推进中国档案人才体系建设不仅是实现中国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更是档案工作应对环境变革和现实挑战的必然选择。面向“十五五”的国家档案事业建设,应聚焦人才强档和档案强国发展目标,进一步重视和加快档案人才体系建设:一是加强档案人才规划,构建人才治理体系,营造良好人才生态环境;二是丰富档案教育层次,扩大档案教...
数智赋能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作者:金波;
摘要:<正>数智时代,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虚拟现实、元宇宙、大模型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驱动着人类生产方式、国家治理方式和社会运行方式发生结构性重塑,信息的记录方式、存储方式、利用方式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档案是具有重要保存价值的原始信息记录,数智化浪潮驱动档案管理对象从传统档案向数字档案、档案数据质变,使得档案工作从实体管理拓展到数字管理再延伸到数据管理,推动档案资...
“十五五”时期的档案强国建设:内涵实质与实践路径————作者:陈永生;包惠敏;
摘要:把握档案强国的内涵实质是推进档案强国建设的逻辑起点和前提。档案强国之“强”,需从局部性与整体性、内向性与外向性两个维度进行辩证理解:其既包括档案强国建设自身发展的阶段性高度,也包括档案强国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价值高度;既源于档案强国内部的自我构建,又体现在档案强国外部的社会认可。“十五五”时期是档案强国建设的关键阶段,应坚持“内外兼修、双向发力”的实践路径:对内固本强基,通过深度融入“...
“十五五”时期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挑战、思路与政策建议————作者:常大伟;
摘要:“十四五”时期,我国档案事业各项工作稳中求进,为“十五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对当前存在的档案事业发展水平与中国式现代化整体进程不协调、档案制度设计初衷与档案制度实施效果有落差、档案基础建设成效与档案工作显示度不一致、档案人才储备与新兴技术发展应用态势不匹配等诸多问题与挑战,档案事业需要从思想引领、实践导向和行动路径三个方面谋划“十五五”时期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思路。为更好地推进...
古代与近代时期“文本”一词源流考————作者:丁海斌;李梦瑶;
摘要:“文本”是文献发展史上的重要名词之一。我国古代“文本”一词最早见于三国时期《人物志》中,此后作为文献类名词沿用至今,在文献学、秘书学、文书学、档案学等领域作为专业词汇发挥着重大作用。文章采用历史语言学、计量语言学和发生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多个数据库检索、统计分析,发现古代、近代“文本”一词整体上出现次数相对较少,主要词义为文章、文献或文献版本等书面材料。近代“文本”一词除了延续古代的用法之外,专业...
数智转型背景下城建大事记标准化编纂研究——以《苏州城建大事记》编纂实践为例————作者:谭淼;苏雅丽;罗芸婷;毕建新;吉晓雯;
摘要:在我国数字转型的背景之下,传统的城建大事记编纂已无法满足当前大事记编纂方式标准化、数字化的需求。文章基于档案事业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的行业趋势,梳理城建大事记编纂现状,并以《苏州城建大事记》的编纂实践为例,从编纂理念、编纂资源、编纂流程、编纂成果四个方面提出城建大事记标准化编纂的策略
档案数据溯源:内涵、特征与模型构建————作者:张昊;
摘要:档案数据是档案学者反思档案与数据关系时凝练的档案学术语,具有档案与数据的双重属性。文章立足档案数据的生命周期,研究如何应对数字化、数据化、语义化和故事化过程中档案数据的变动;提出“档案数据溯源”的概念,在与数据溯源、档案元数据和档案数据化的对比中明晰其内涵,借助“五态四化”的档案对象空间转化视角深入解释档案数据溯源的单态溯源、溯源难度攀升、信息价值回归和数据价值回落的特征,并参考PROV,结合Ri...
可解释人工智能在档案领域的应用初探————作者:李思艺;王振杰;陈子忆;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技术在展现其强大功能的同时,与之相伴的应用风险也在不断凸显,令关于算法透明度及其衍生技术的可解释人工智能渐入研究视野。文章梳理了可解释人工智能的发展脉络,分析其应用于档案领域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三类可解释人工智能在档案领域的应用场景,即档案资政、档案开放审核、档案数据治理,以期丰富档案领域的技术研究视角
相关政治法律期刊推荐
- 省级中亚信息
- 省级《青年学报》
- 省级《中北大学学报》
- 省级内蒙古宣传
- 省级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
- 省级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 省级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省级今日山西
- 国家级军事历史
- 南大核心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 省级《决策咨询通讯》
- 省级《军事历史研究》
- 省级人大研究
- 省级《沈阳干部学刊》
- 省级《上海党史与党建》
- 南大核心社会
- 省级《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 国家级武警工程大学学报杂志
- 省级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探索
- 省级 政协天地
- 省级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国家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报
- 省级地方治理研究杂志
- 省级《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 北大核心当代港澳研究
- 省级西部人
- 省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 北大核心天津社会科学
- 省级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 省级东北亚学刊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