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

所属栏目:政治法律期刊 热度: 时间:

文明

文明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省级
国内统一刊号:11-4789/D
国际标准刊号:1671-5241
主办单位:文明杂志社
主管单位:文明杂志社
上一本期杂志:时代发现人文社科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走向世界山东省期刊

   《文明》杂志是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主办、文明杂志社编辑出版的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国家原创视觉人文杂志

  《文明》杂志于2001年12月正式创刊,秉承以影像记录世界,展现中国人的人文情怀,传承人类文明的理念与哲学,截至2014年,《文明》已走过了十二年的历程。

  《文明》以传承中华文明、展示世界文化为己任,搭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新平台,用中国人的视角关注精彩人文世界。

  《文明》作为被众多国际组织和美国,以及欧洲等许多重要国家广泛关注和认可的中国国家文化品牌,是以北京为中心和起点,连接世界多元文化交流的平台。《文明》作为一本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一流水准的综合性视觉人文大众兴趣类专业杂志,注重内容的原创性、将国际内容与本土内容深度融合,同时保持制作水准的国际化。

  文明杂志栏目设置

  《文明》主要栏目:文明论坛、文明视野、文明经典、特别策划、考古发现、生物圈等。

  阅读推荐:纵横

  《纵横》(月刊)创刊于1983年,是由中国文史出版社主办的全国第一份集中发表回忆录的期刊,也是全国政协惟一一份综合性文史期刊,在社会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和很高的声誉。

  文明最新期刊目录

提炼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作者:向芬;

摘要:<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中华文明精神标识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精神底色,是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依据。“五个突出特性”尤为重要把握连续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从历史连续性出发来提炼展示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有利于世界认识和理解一脉相承的古代中国、现代中国、当代中国和未来中国

欢迎订阅2025《文明》杂志

摘要:<正>文明价值中国力量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2001年12月创刊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头,最大限度地触摸“文明”肌理,绘就波澜壮阔的“文明”图谱,我们有——诸多专家学者的深度参与和支撑;穿越历史碎片和表象的系统思维;使命感铸就的中国国家文化品牌。关注、订阅《文明》,品享《文明》杂志为时代奉献的“视觉思想盛宴”

重绘中国青铜时代的知识图谱——三星堆文明资源体系与交流网络带来的启示————作者:霍巍;

摘要:<正>三星堆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商周青铜时代的诸多共性,但也具有古蜀文明的特性,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典型考古学样本。三星堆文明的资源体系十分宏大,涉及青铜、象牙、玉器、黄金、朱砂、海贝等许多种类,这些资源在商周时期极为重要,其来源体现出古蜀国家的控制能力和中华文明交流互鉴的发展程度。三星堆文明的资源体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政治统治和广泛的交流网络基础上,不但是古蜀王国国家与文明形成...

北京时间?

摘要:<正>2003年1月《北京时间》作为一个面向世界的创新文化品牌在北京诞生2004年6月奥运圣火第一次来到北京《北京时间》历史性地成为奥林匹克文化传播平台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各国嘉宾收到了来自《北京时间》的礼物“新北京·新奥运”珍藏特刊历史上第一套奥林匹克文化读本走进了世界奥林匹克大家庭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融合丰富发展了奥林匹克文化2008年12月国际奥委会向世界宣布:文明杂志社《北京时间

《文明》 立足中国 面向世界

摘要:<正>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文明杂志社诚邀战略合作伙伴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弘扬中华文化筑造现代文明1993-2023:“文明工程”实践探索三十年风雨兼程!打造前沿智库型文明对话国际平台2025:“文明工程”再起步向世界传播推广《全球文明倡议》的新起点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

隋唐神韵 繁华东都 隋唐洛阳城里的文人风貌————作者:霍宏伟;

摘要:<正>在洛阳盆地腹心的伊洛平原上,沿洛河一线从东到西分别为偃师商城、夏都二里头、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和东周王城,这五大都城遗址,都曾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代表着当时文明发展的高度。其中,隋唐洛阳城肇始于隋代,繁盛于唐朝,彼时城市的诸多美景化为绝妙的诗行,积淀在白居易的卷帙中,虽沉寂千年,但依然在考古勘查发掘中,与白居易的诗行交相辉映、熠熠生辉

中华文明标识体系读本 “送《文明》进校园”大型公益募捐活动

摘要:<正>“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习近平为了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和支持学校奥林匹克教育计划,搭建校园中的文明交流互鉴桥梁和奥林匹克教育平台,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面向全国企业和优秀企业家启动“送《文明》进校园”和“支持学校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公益募捐活动

京杭大运河 中西文明交流的活态见证————作者:董晓波;

摘要:<正>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象征和文化符号,流淌干年的大运河承载着的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对于展示中华文明、塑造国家形象、建构文化认同具有重要作用。属性不符如果说绵延万里的长城是中华民族挺立不屈的脊梁,那么贯穿中国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则是中华民族流动不息的血脉。京杭大运河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寄托着中国百姓生活的喜怒哀乐,见证着中华民族繁荣兴盛,塑造出璀璨的文化和流光溢彩的文学。作为中华民族独特...

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图谱(2025.03)————作者:文明传播课题组;

摘要:<正>~

凌家滩玉石器 中华文明先锋的展现————作者:吴卫红;

摘要:<正>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在东南地区以其独特辉煌的玉石器展现出了文明承前启后、创新发展的特质,是中华文明早期形成过程中的一个突出代表和中华文明的先锋,并引领了长江下游此后千余年的玉石器发展道路,为延绵不断的中华文明做出了显著贡献

白居易的三十年“京漂”史:长安生活与诗歌创作————作者:魏景波;

摘要:<正>从早年“兼济天下”到晚年“独善其身”,白居易一生宦海沉浮,看遍世事沧桑却不减“兼济”之心。他将自己平生所感如实记于诗词之中,尤其是在三十年跌宕起伏的“京漂”时期,于长安创作大量传颂至今的诗文,既有充满政治理想的凌云壮志,强调讽喻,也尚通俗,蕴含着日常生活的人间烟火,更饱含着“长安居,大不易”的人生体验

侍茶与远征 茶马古道与人类古道的三次转折————作者:陈保亚;

摘要:<正>中国的丝绸、陶瓷和茶叶,深刻影响了欧亚大陆上的文明传播路径,其中,茶叶的影响可能是最大的。茶马古道既是生存的古道,又是远征的古道,使以喜马拉雅山为代表的“世界高地”被征服,成为欧亚大陆文化传播的命脉。属性不符属性不符属性不符一伙“亡命徒”:茶马古道的行走,发现与命名1990年,我们第一次徒步考察茶马古道。当时,我们一行六人从云南中甸(现在叫作香格里拉)出发,徒步踏上征途。除了每人备的一匹马(...

沿于江海,达于淮泗 从太湖地区史前社会文明形态看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作者:曹峻;

摘要:<正>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湖地区的史前社会是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中的关键一环。对太湖地区史前社会不同阶段考古文化、居址、墓葬等材料的分析表明,史前太湖地区社会文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文明形态也具有自身的特征。对该地区史前社会文明形态的揭示,也更加丰富了我们对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演进历程的认识

欢迎订阅2025《文明》杂志

摘要:<正>文明价值中国力量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2001年12月创刊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头,最大限度地触摸“文明”肌理,绘就波澜壮阔的“文明”图谱,我们有——诸多专家学者的深度参与和支撑;穿越历史碎片和表象的系统思维;使命感铸就的中国国家文化品牌。关注、订阅《文明》,品享《文明》杂志为时代奉献的“视觉思想盛宴”。零售价:RMB60元/期全年12期总价720元全年订阅12期折扣价:RMB 38元...

阿富汗

摘要:<正>阿富汗于1979年3月20日批准《世界遗产公约》后,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批准的世界遗产共有2项,均为文化遗产,分别为巴米扬山谷的文化景观和考古遗迹(Cultural Landscape and Archaeological Remains of the Bamiyan Valley)与查姆回教寺院尖塔和考古遗址(Minaret and Archaeological Remains of J...

阿塞拜疆

摘要:<正>阿塞拜疆于1993年11月16日批准《世界遗产公约》后,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批准的世界遗产共有5项,包括4项文化遗产与1项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主要有:城墙围绕的巴库城及其希尔凡王宫和少女塔(Walled City of Baku with the Shirvanshah's Palace and Maiden Tower)、戈布斯坦岩石艺术文化景观(Gobustan Rock Art Cul...

巴林

摘要:<正>巴林于1991年5月28日批准《世界遗产公约》后,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批准的世界遗产共有3项,包括巴林贸易港考古遗址(Qal'at al-Bahrain Ancient Harbour and Capital of Dilmun)、珍珠业:岛屿经济的见证(Pearling,Testimony of an Island Economy)和迪尔穆恩墓葬群(Dilmun Burial Mound...

不丹

摘要:<正>不丹于2001年10月22日批准《世界遗产公约》,目前暂无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遗产。不过,有8项在预备名单中,其中,4项为文化遗产、4项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包括杜吉宗古的废墟(Ancient Ruin of Drukgyel Dzong)、与Phajo Durgom Zhigpo及其后裔有关的古代遗址(Sacred Sites associated with Phajo Drugom...

布隆迪

摘要:<正>布隆迪自1982年5月19日批准《世界遗产公约》以来,尚未有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只有10项预备遗产,其中2项为文化遗产,包括:布隆迪王室住所吉肖拉案(La résidence royale du Burundi:Le cas de Gishora)和穆甘巴的传统鲁戈(Le rugo traditionnel du Mugamba)。穆甘巴地区的人使用土坯...

佛得角

摘要:<正>佛得角自1988年4月28日接受《世界遗产公约》以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共有1项。该遗产为文化遗产大贝里拉历史中心旧城(Cidade Velha,Historic Centre of Ribeira Grande),此城是欧洲在热带地区建立的第一个殖民前哨

  相关政治法律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