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政策研究》(双月刊),创刊于2016年。由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和中国民政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社会政策研究》杂志在北京创刊。这是国内第一本以社会政策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期刊。
《社会政策研究》旨在探讨社会政策理论与实践问题,推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政策体系,增进社会福祉,促进社会进步。是一本集学术、政策、应用和实践于一体的是国家级学术期刊。
《社会政策研究》是国家层面发行的社会政策研究专刊,要发挥引领研究、促进交流、追踪前沿的作用。要引导社会政策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聚焦社会领域重大问题,形成具有前瞻性、可行性、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阅读推荐:民主与科学
《民主与科学》杂志坚持弘扬民主与科学精神,为进一步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民主与科学》杂志致力于传播科学精神、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注重思想性、科学性和可读性;勇于探讨社会热点问题;努力在不断改进和创新中形成《民主与科学》的鲜明特色风格。
社会政策研究最新期刊目录
西方关于社会治理的理想状态认识的发展——基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分析视角————作者:丁建定;
摘要:西方关于社会治理的理想状态的认识,包括自由放任主义阶段的“理性社会制度”、“大家庭联盟”以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国家干预主义阶段的“人民之家”、“守夜人”以及“福利国家”,第三条道路阶段的“社会市场经济”和“社会投资国家”等思想和主张。西方在上述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关于社会治理的理想状态的认识,成为指导和推动其不断改善社会治理的状态和效果的重要理论基础。西方关于社会治理的理想状态的认识具有系统的...
中国特色基层治理有效:重要意义、实践探索和改进建议————作者:侯新毅;王伟;湛礼珠;
摘要:中国特色基层治理强调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共建共治共享和实现人的发展的有机统一。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维度,分析中国特色基层治理有效的重要意义、实践探索、面临问题和改进建议,认为基层治理有效是巩固党的领导、促进社会和谐、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以理念、制度、机制、方法等创新为重点,中国特色基层治理有效不断推进,但在治理体制、治理方式、多元主体发挥作用等方面仍然存在需要解决的...
低生育率背景下中国婚姻家庭辅导政策考察————作者:郝海波;
摘要:婚姻家庭辅导旨在促进构建平等、和谐、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在构建新型婚育文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中国的婚姻家庭辅导政策经历了从初步探索、规范确立到深化发展的演进过程,现已成为婚姻家庭政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面对人口出生率持续下滑、家庭功能不断弱化以及婚育文化观念日益淡薄,中国婚姻家庭辅导政策亟须适时进行结构性的创新与调整。为此,本文系统回顾中国婚姻家...
共富型慈善:慈善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作者:江亚洲;徐东涛;
摘要:在共同富裕进程中,慈善发挥作用的经济社会背景已发生深刻变化,推动共同富裕需要构建与之匹配的慈善形态,共富型慈善或可成为未来我国慈善发展的方向。本文构建了共富型慈善的“主体—议题—策略”分析框架。共富型慈善的主体关系呈现为一个层次分明的“三圈”结构;促进精神生活富裕、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缩小城乡和地区差距、参与突发灾害救援是共富型慈善优先关注的议题;实现共富型慈善要发挥慈善混合分配方式的作用,实现财富...
中国第一代“少子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基于生命历程视角的分析————作者:乔晓春;
摘要:本研究以1950—1975年出生的群体为研究对象,该群体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两次人口生育高峰期,并经历了计划生育政策,特别是“一孩”政策的实施阶段,成为该政策的主要目标群体,从而形成了中国首批少子老年人。2010—2035年,这一群体将逐步进入老年阶段,他们不仅是中国历史上赡养父母的最后一代人,同时也是首批因子女数量减少而面临赡养资源不足的老年人群体。这一现象给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带来了严峻挑战...
因时应势深化改革创新 着力提升社会救助工作水平————作者:蒋玮;
摘要:<正>2024年10月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召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继2019年首次对民政工作作出系统性重要指示后,再次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对民政事业发展提出殷切期望并明确工作要求,进一步阐明了新时代民政工作的政治属性、职责定位、改革方向、重大任务、价值取向、领导保障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也为我们因时应势深化改革创新、着力提升社会救助工作水...
中国特色社会救助制度论纲————作者:林闽钢;
摘要:完善的社会救助制度是现代化国家的标配,托底有力的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成熟定型的标志。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经历了独特的发展历程,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成为国家治理的托底性工具,其制度属性表现为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救助、人口大国的社会救助和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救助,具有积极主动、温暖如家,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物质+服务、综合帮扶的鲜明特色。在迈向共同富裕过程中,推进社会救助高质量...
再分配与共同富裕之间的逻辑张力————作者:汪华;翟一鑫;
摘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成为当前乃至于今后一个时期内国家的重要施政目标。主流观点认为,再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不过,再分配与初次分配的关系,以及再分配对于推进共同富裕的作用,仍具较大的讨论空间。正确认识再分配与初次分配的关系,方能把握再分配对共同富裕发挥作用的可能空间。通过对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本文认为,初次分配属于制度性范畴,而再分配则是政策性范畴。贫富分化的原因是制度性的,如...
剧变时代、顽劣问题与共创:不确定环境下社会治理的范式转变————作者:王超;赵彤;
摘要:在当今剧变时代,社会治理面临日益复杂的顽劣问题,传统的治理范式难以应对这些不确定性挑战。本文以共创范式为核心,探讨如何通过多元主体的协作与创新来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本文首先分析了剧变时代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顽劣问题的特征,指出传统自上而下的治理方式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的局限性。其次,本文通过对共创范式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揭示其在复杂环境中的独特优势。通过实际案例“村长工作坊”,本文展示了共创范式如何在乡村振...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政策协同————作者:王震;
摘要:本文系统分析了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之间的政策冲突及其协同路径。传统的分解式的医疗服务定价模式基于对单个项目的成本补偿,而医保的前瞻性打包支付则基于不同病组的比价关系以及医保支付总额。二者之间的冲突既体现为医保与医疗机构之间的矛盾,也反映在医保内部政策的不一致上。在医保成为主要战略购买方的背景下,应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协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实现由分解式定价向打包式定价转变。对于具备条件能...
医疗资源共享与医患关系改善:基于城市医联体建设的考察————作者:何庆红;朱凤梅;王震;
摘要:构建和谐友善的医患关系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路径,亦是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重要条件。本文以城市医联体建设为例,采用2012—2022年三个地级市医疗机构年报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医疗资源共享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城市医联体建设实施后,医疗纠纷例数显著下降15.8%。机制分析表明,城市医联体建设通过发挥技术效应和管理效应,显著提升了医联体内二级及以...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乡村振兴————作者:向德平;傅丽丽;
摘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有别于其他国家现代化的实践体现。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个具有科学性、人民性、创新性、开放性的理论体系,构成了当代乡村振兴的基本内核和总体引领,推动中国乡村振兴实践走向新境界。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乡村振兴表现出遵循人本逻辑、追求农村农民共富、注重内外协调发展、强调保护和发展同步、秉持开放与共享理念的发展取向。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取向推动乡村振兴的根本转...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的理论困境————作者:景军;
摘要:本文所谓的社会工作是指中国社工专业工作,而不是广义的社会工作。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社会工作研究因过于依赖西方学说而长期存在理论建设困境。摆脱这种困境的策略之一即是反思西方理论、构建本土理论,借鉴南部理论,让中国社会工作更多得益于多元的、本土的、有针对性的、真正承载全球视域的理论思想建树。本文所谓的“南部理论”特指包括中国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在内的“全球南方”视角和学说
社会企业立法的意义及基本思路————作者:金锦萍;
摘要:社会企业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其核心要义乃可持续地维持和实现其社会目的。实践中社会企业发展迅速,民间认证体系日益成熟,地方政策陆续出台,但是在立法层面尚无实际行动。社会企业立法需要面对和回应社会企业所带来的“外部性”,以防止其对市场秩序和公共资源流向的不当影响。社会企业立法规制的重点应首先立足其基础组织形式的选择:非营利组织类型社会企业的规制重点在于避免商业机制的引入导致其非营利性的丧失,营利组...
家庭政治视角下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矛盾及其解释——基于华北农村的田野考察————作者:王向阳;
摘要:近年来,农村多子女家庭养老矛盾频发,高龄老人养老危机突出,严重影响老年父母生活质量。既有伦理道德和社会结构视角下的相关研究难以解释养老矛盾多发生在特定农村的特殊性和多子女家庭结构中家庭政治的丰富性。基于“家庭政治”视角,研究发现:各子女相互推诿是农村老人家庭养老矛盾的典型特征。弱伦理强政治的地方社会文化难以抑制家庭养老矛盾的外溢;多子女结构往往成为家庭养老矛盾产生的催化因素和博弈空间;代际资源竞争...
房地产去库存新政的制约因素与潜在风险研究————作者:陈友华;杨慧康;
摘要:本轮房地产去库存新政出台有着深刻的行业周期与政策周期背景,与上一轮房地产去库存政策内容相比,存在明显差异,表现出覆盖范围广、调节力度大、创新举措多等特征。在预期效果方面,就目前出台政策看,较难像上一轮那样在短期内实现目标,除当前市场特征影响以外,人口变动、城市分化,住房条件改善、居民预期转弱、收入及杠杆水平等市场以外的因素对政策的施行效果存在制约作用。房地产去库存政策是中性的,可能会边际改善当前房...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国特色养老服务发展研究————作者:杨翠迎;董子越;
摘要:中国特色养老服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方面,其发展必然要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养老服务在迈向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方面进行了全新的实践探索,在服务理念革新、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模式创新、规范化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与中国特色养老服务发展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目前还存在服务体系整合不够、资源供给碎片化、政策统一性不足...
基于共同富裕的养老保障体系优化————作者:何文炯;
摘要:养老保障是惠及面广、所需资金量大、专业技术性强、社会关注度高的一类社会保障项目。合理而有效的养老保障制度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成果共享,并有益于人的全面发展,因而有益于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养老保障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取得了重大进展。同时应该看到,现行养老保障体系难以满足老年人需求,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改善的贡献不足,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要求还有差距。因此,需要持续深化养老保障制...
重塑与分化:社会投资福利国家的聚类分析(1990—2019年)————作者:袁小良;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投资成为指引福利国家经济和社会变革的新兴范式。为捕捉社会投资福利国家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本文利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社会支出数据库构建了涵盖19个样本福利国家1990—2019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将福利国家所有的政策支出按补偿—投资分类后,样本福利国家补偿类政策支出规模是投资类政策支出的2倍以上。分别采用政策支出、政策产出以及政策支出—产出联合变量进行层次聚类分析,样本福利国家...
中国特色长期护理保险建制的前瞻性思考————作者:戴卫东;
摘要: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我国试点八年,至今制度顶层设计还在酝酿之中。在正式制度出台前,从整体性治理理论出发,需要对长护险制度的保障对象、筹资与支付模式、服务体系建设、隐含风险四个方面进行前瞻性思考。其中包含的12个核心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既吸收了国际制度经验,也体现了中国国情特色。长期护理保险的“第六险”定位,表明失能这一社会现象在我国这个人口加速老龄化的人口大国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风险。新生事物不总是一...
相关政治法律期刊推荐
- 国家级中国民商杂志
- 省级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省级楚天主人
- 国家级当代海军
- 省级《金陵法律评论》
- 省级《人民检察》
- 省级《法商研究》
- 省级《前进》
- 北大核心青海民族研究
- 学报《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 省级厦门大学法律评论
- 省级中外交流
- 省级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
- 省级广东党史
- 省级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 省级《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 省级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 北大核心南方人口
- 省级法律与医学
- 省级《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 省级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杂志
- 国家级 外国问题研究
- 北大核心《中国刑事法杂志》
- 省级走向世界
- 省级看世界
- 省级《 政工学刊 》
- 国家级中国人大杂志
- 北大核心《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社会主义研究
- 省级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