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科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口腔颌面外科

口腔颌面外科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31-1671/R
国际标准刊号:1005-4979
主办单位: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
主管单位: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
上一本期杂志:发育医学电子国家级医学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保健与生活医学科普期刊

   《口腔颌面外科》(JournalofOralandMaxillofacialSurgery)创刊于1991年,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是我国口腔颌面外科界第一本专业性学术期刊。由教育部主管,同济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31-1671,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5-4979。双月刊。荣获上海市优秀科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第二届上海市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三等奖。

  《口腔颌面外科》主要刊登口腔颌面外科及相关学科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成果、新技术,以及临床经验等论文。设有专家论坛、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口腔种植学研究、临床总结、口腔医学教育、综述、病例报告等栏目。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读者面广,深受口腔医学院师生、口腔颌面外科和相关学科的医务人员及科技工作者的欢迎。

  《口腔颌面外科》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等收录。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栏目设置

  专家论坛、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口腔种植学研究、临床总结、口腔医学教育、综述、病例报告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荣誉

  CA 化学文摘(美)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阅读推荐: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骨科医学杂志,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其宗旨是振兴中医骨伤科事业,促进中医骨伤的发展与繁荣,交流学术经验,传递骨伤科最新信息,反映骨伤科研究动态及国内外发展状况,推动中医骨伤科工作的深入开展。本刊是广大从事医药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者发表学术见解,报道科研成果,推广临床经验的学术论坛。本刊设有: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硕士、博士论坛、专病论坛、临床报道、学习园地、名医方技、文献综述、新技术、新方法、短篇报道、国外论坛等栏目。

  口腔颌面外科最新期刊目录

哺乳动物脂滴作为免疫代谢中枢角色的研究进展————作者:汪鑫;苏俭生;

摘要:哺乳动物脂滴(lipid droplets, LDs)是一种与细胞代谢相关的细胞器,由中性脂质核心组成,被单层的磷脂极性膜包裹。LDs最初被认为仅有相对简单和非动态的能量储备功能,但近期的研究对其生物发生机制和功能的理解取得了重大进展。LDs不仅是细胞内脂质代谢的调节中枢,还参与炎症和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并在调节宿主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LDs在这些领域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炎症微环境中破骨细胞分化及其功能特点的研究进展————作者:王琎;王雅冰;苏俭生;

摘要:破骨细胞是骨吸收细胞,在生理性骨重塑及病理性骨吸收中均发挥重要作用。炎症是导致病理性骨吸收的一大诱因。研究发现,相比生理状态下的破骨细胞,炎症微环境下分化出的破骨细胞起源于特殊标记的前体细胞,且具有更高的骨吸收能力。此外,其还可通过与其他免疫细胞、基质细胞的相互作用进一步调控骨破坏进程,是研究炎症性骨吸收机制及治疗方法的重要切入点。本文旨在对炎症微环境中破骨细胞的分化与功能特点作一综述

去皮质对骨增量影响的研究进展————作者:刘怡田;许宗和;肖妍君;吴东;

摘要:血管再生是骨增量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去皮质被认为是骨增量手术过程中促进血管生成的一个重要步骤。然而,关于去皮质在骨增量过程中的作用,目前的研究结论尚未统一。本文通过文献回顾,总结了去皮质在引导骨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块状骨移植术(block bone grafting)和骨膜牵张成骨术(periosteal distraction osteogenes...

紫杉醇联合ipatasertib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死亡、增殖及自噬的影响————作者:车迪;徐鹏锟;宋振宇;任宝瑞;关键;

摘要:目的:探究紫杉醇联合ipatasertib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细胞Cal-27致死率、增殖水平及自噬水平的影响,为OSCC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CCK8实验测定紫杉醇、ipatasertib在Cal-27细胞中单独用药及联合用药的吸光度,并比较相应的细胞致死率,获得最适宜的联合用药浓度;利用EDU实验观察紫杉醇、ipat...

GSDM蛋白家族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作者:刘炜;尚多;武旭;周兴安;苏尼特;德乐黑巴特尔;

摘要:目的:探讨细胞焦亡相关蛋白Gasdermin (GSDM)家族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head and neck,HN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基于UALCAN等公共数据库分析GSDM蛋白家族在HNSCC中的差异表达及其与HNSCC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性,同时明确GSDM蛋白家族与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GSDM蛋白家族在...

高尔基体应激反应在骨代谢中的研究进展————作者:牛萍萍;孙瑶;

摘要:在哺乳动物的生长发育和损伤修复过程中,细胞器在受到来自机体内部或外界干扰时,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调控机制实现自我调节,以维持细胞稳态,这一过程被称为细胞器应激反应。高尔基体是细胞内一个关键的细胞器,不仅参与细胞内蛋白加工修饰、脂类代谢及囊泡转运等生理活动,还在离子稳态、应激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骨代谢是一个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且复杂的过程,涉及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等多种细胞的协同作用。在这一过程中,高尔基...

套筒冠式种植覆盖义齿的研究进展————作者:贺赟;周毅;

摘要:套筒冠式种植覆盖义齿是一种操作难度较高、修复流程较复杂,但修复效果良好且具有前景的种植覆盖义齿。本文从概念与分类、优缺点和临床应用3个方面综述套筒冠式种植覆盖义齿的研究进展,在总结现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展望今后套筒冠式种植覆盖义齿的研究方向

基于人工智能的多模态颌面部三维测量分析方法及进展————作者:向文祉;崔玮懿;陶乐然;于洪波;

摘要:头影测量是正颌正畸治疗的重要分析手段,随着三维成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生应用三维成像评估牙颌面畸形程度及制定治疗计划。基于多模态数据的三维测量比二维包含更多的解剖信息,可对牙颌面畸形患者进行更全面的测量分析,该技术目前已成为研究热点。但其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人工操作费时、费力的问题,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出现可助力三维头影测量中标志点定位、数据采集分析的自动化。本文将从三维头影测量的研究现状及人工智能在...

Lmo7对ATDC5细胞体外成软骨分化及增殖、迁移影响的实验研究————作者:陶然;王佐林;

摘要:目的:探究Lmo7(LIM domain 7)基因对ATDC5细胞体外成软骨分化及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ATDC5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Lmo7在细胞中的分布。对细胞进行成软骨诱导,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观察分化过程中Lmo7表达水平的变化。转染小干扰RNA(smal...

牵张力对大鼠髁突纤维软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的影响————作者:龚吴仪;米晓晖;李永明;

摘要:目的:观察牵张力对大鼠髁突纤维软骨干细胞(fibrocartilage stem cells,FCSCs)成软骨分化的影响。方法:提取大鼠髁突软骨表层中的FCSCs,通过三系分化诱导验证大鼠髁突FCSCs的多向分化能力,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标志物的表达情况。然后对大鼠髁突FCSCs施加10%拉伸幅度的牵张力培养48 h后,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NUDT1促进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的体外实验研究————作者:郭浩兵;鲁莉莉;郝雅翠;赵博文;高艺涵;朴松林;

摘要:目的:观察Nudix水解酶1(Nudix hydrolase 1,NUDT1)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细胞增殖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30例OSCC患者的肿瘤组织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石蜡切片进行检测。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NUDT1在OSCC细胞和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中的表...

帕瑞昔布在七氟醚麻醉下拔除小儿多生牙术后抑制苏醒期躁动中的作用————作者:董彦海;张苗;崔子慧;刘岚;

摘要: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联合帕瑞昔布对小儿多生牙拔除术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8月于本院接受多生牙拔除术的患儿80例,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联合组40例:于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泵注0.5μg/kg右美托咪定+0.75 mg/kg帕瑞昔布,麻醉诱导后以0.4μg/(kg·h)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至手术完毕前5 min;对照组40例:以同等剂量生理盐水替换...

风险期及0期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研究进展————作者:杨沐;康非吾;张雪明;

摘要: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edication-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MRONJ)是指因恶性肿瘤骨转移、骨质疏松等疾病使用抗骨吸收类药物(anti-resorptive,AR)和抗血管生成类药物(anti-angiogenic,AA)等所致的颌骨代谢紊乱及骨坏死类疾病。美国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Oral and ...

鳃裂囊肿癌变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作者:周梦缘;卢杨;许益敏;卢志远;魏志豪;肖灿;

摘要:鳃裂囊肿癌变在临床上罕见,且临床体征缺乏特异性,其诊断需要严格遵循最新诊断标准,并与良性囊性病变、囊性转移性癌等相鉴别。本文报道了1例我院收治的鳃裂囊肿癌变病例,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随访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多学科诊疗协作下巨大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颊部鳞状细胞癌复发1例————作者:向峰;康霄;鲁立光;伍栋;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1例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协作下巨大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颊部鳞状细胞癌复发案例。方法:2020年8月,在口腔-头颈MDT协作下对1例晚期颊部鳞状细胞癌复发患者进行术前辅助化疗、手术治疗、术后辅助化疗及放疗,并对患者预后及修复重建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患者术后伤口一期愈合,顺利完成术后辅助化疗及放疗,术后2年半复查无复发。与传统治疗相比,MD...

颏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泪囊癌眼眶缺损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作者:于寒冰;姜菲菲;曹弘薇;阎艾慧;谭学新;赵宁;

摘要:颏下动脉穿支皮瓣(submental artery perforator flap,SMAPF)常应用于口腔及头颈颌面部肿瘤的术后缺损修复。本文报道了1例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治疗的泪囊癌累及眶内及鼻窦的患者,采用长血管蒂的SMAPF进行眶内容物摘除后的眼眶缺损修复,术后随访恢复良好,未见复发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25年征稿、征订启事

摘要:<正>《口腔颌面外科杂志》是我国口腔颌面外科领域最早的一本专业性学术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同济大学主办。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CN 31-1671/R,ISSN 1005-4979。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报道口腔颌面外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口腔种植学研究、临床总结、综述、病例报告。本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关于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enAI)工具的规定

摘要:<正>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GenAI)工具不能作为论文的作者进行署名,作者应对论文的所有内容负有全部责任,包括GenAI辅助完成的部分。论文中所有属于科学贡献或智力劳动范畴的内容均应由作者完成,论文重要部分(如研究方法、结果、对结果的讨论等)的撰写应由作者完成。禁止在论文中使用GenAI生成的图像,不得直接使用未经核实的由GenAI生成的参考文献,GenAI生成的材料不可作为原始参考文献引用。如违...

下颌骨节段性缺损自发性骨再生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作者:章臻;王飘;潘巨利;

摘要:下颌骨自发性骨再生通常是指下颌骨极限节段性缺损区域内,自发形成新生骨并完成骨连接的现象。本文报道了2例行下颌骨节段性切除后,缺损内出现自发性骨再生并成功连接的病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从1946年首次报道此类病例以来,至今英文文献中仅有51例相关报道,且大多是无意中发现的零散病例报告;国内文献尚未见此类病例报道。目前,关于此种现象的发生原因及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表明该病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缺...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关于作者署名的要求

摘要:<正>发表于《口腔颌面外科杂志》的论文均应有作者署名。根据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Medical Journal Editors,ICMJE)推荐规范,同时符合以下4条标准的作者将具有署名资格:(1)对研究工作的思路或设计有重要贡献,或者为研究获取、分析或解释数据;(2)起草研究论文或者在重要的智力性内容上对论文进行修改;(3)对将要发表的版...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