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广西医药期刊,创刊于1998年,由广西中医学院主办。本刊主要反映广西中医学院及全国中西医药科研、临床与教学、管理的新成果的高校学报。内容涉及中医、西医及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既是名老中医、专家学者的讲台,又是中医药新秀的天地。热诚欢迎国内外中西医药工作者投稿。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原《广西中医学院学报》)是广西中医药大学主办的省级中医药科技学术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国内外公开发行。曾获广西高校优秀学报。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栏目设置
理论探讨、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药学研究、名医经验、护理园地、教学研究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Caj-cd规范获奖期刊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社简介
1、《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论文字数以3000字左右为宜,论著文章在正文前要求有中、英文结构式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及3~5个关键词,关键词尽量使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医药学主题词范畴表》和《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简称MeSH)、《医学主题词树形结构表》(MeSHTreeStructures)内所列的词。文章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题目下写清作者姓名、单位及所在城市、邮编。
2、《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来稿请用打印稿(正文以小4号宋体,1.5倍行距排版)或发E-mail,手写稿之文字和表格、公式的数字符号务必书写清楚。各级标题一律顶格,如一级标题为:1×××,二级标题为:1.1×××,三级标题为:1.1.1×××,一般不超过四级,标题后不用标点符号。
阅读推荐: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期刊发表,创刊于1985年,是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长春中医药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类科技期刊。自创刊以来,一直为吉林省中医药学术的发展而不懈努力,是吉林省中医药临床、科研、教学学术成果的园地,以其理论与实践并重,提高与普及并举的特色,受到广大作者和读者的好评。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国医大师黄瑾明教授运用壮医特色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经验————作者:蓝蓝;桂雄斌;韩海涛;李美康;刘儒鹏;李婕;李秀娟;
摘要:变应性鼻炎是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之一,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产生负面影响。黄瑾明教授认为毒虚相因是变应性鼻炎的致病根源,龙路、火路异常是发病关键;倡导该病急性期以解毒通路为主,缓解期以调气补虚为主;同时因该病急性期多夹痰湿,故需兼以祛湿化痰,而缓解期多兼瘀血,故常配以活血化瘀。黄瑾明教授常以壮医天阴阳针刺疗法、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等壮医特色疗法治疗该病,具有显著疗效。该文介绍了黄教...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疗效观察————作者:李芳梅;黄云凤;祁希希;周冬妹;钱思瑾;蒋珊珊;夏鸽;
摘要:[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局部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治疗组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前后皮损面积评分、皮损严重程度评分、瘙痒程度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量表评分以及经表皮水分流失量(TEWL)、角质层含水量(MMV)和皮损处pH值等相关...
基于“脑心同治”探讨壮医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认识与治疗————作者:覃辉;李婉珍;王凯华;滕红丽;何晓微;岳桂华;
摘要: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总称,而动脉粥样硬化则是心血管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病理基础,二者为同源性疾病,此为“脑心同治”理论的提出提供了生理病理学基础。壮医认为心脑血管疾病与“龙路”“火路”密切相关,该文基于“脑心同治”理论探讨壮医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认识与治疗,以期为壮医治疗此类疾病提供理论指导和临床借鉴
龙路病“合毒为患,毒虚结合”的发病机理析要————作者:何晓微;岳桂华;马晓聪;张曼;武丽;
摘要:毒邪致病观是壮医病因学的特点,龙路病的发病多责之于“合毒为患,毒虚结合”,痰、瘀、寒、热等毒邪结聚,气血阴阳亏虚不足,毒邪伤正,正虚邪侵以致龙路病的发生。临床中,把握龙路病发病机理,辨清毒、虚的性质、病位以及轻重,有助于提高临证的准确性、有效性,拓展龙路病的防治思路
基于龙路病“毒虚结合”发病观探讨泛血管疾病的病理机制————作者:武丽;熊兴江;岳桂华;
摘要:泛血管疾病是一组以多因素导致的动态演变的低水平、持续性、非特异性的炎症反应过程,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病理特征。壮医认为,龙路病发病多责之于“合毒为患,毒虚结合”,痰、瘀、寒、热等毒邪结聚,气血阴阳亏虚,毒邪伤正,正虚邪侵以致龙路病的发生。泛血管疾病与壮医龙路病在病因、发病和病机方面极为契合,从龙路病“毒虚结合”发病观探讨泛血管疾病的病理机制,对泛血管疾病的临床防治思路具有启示作用
加减红藤汤保留灌肠及腹部微波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作者:陈丽;
摘要:[目的]观察加减红藤汤保留灌肠及腹部微波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妇科千金胶囊及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和甲硝唑的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加减红藤汤保留灌肠,同时辅以腹部微波照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开始缓解时间,以及两组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转化生长因子(TGF-β1...
神经根沉降征与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相关性研究————作者:梁爱爱;钟诚;任杰;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根沉降征与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2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磁共振成像(MRI)确定神经根是否沉降,分为神经根沉降征阳性组66例及神经根沉降征阴性组46例,两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手术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阳性组优良率为87....
针灸联合肢体功能训练治疗脑梗死后肢体偏瘫疗效观察————作者:胡春燕;王静敏;曹改杰;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联合肢体功能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92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肢体功能训练治疗,联合组采用针灸联合肢体功能训练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1.30%)高于对照组(7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肢体麻木、口眼歪斜、头痛眩晕、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等中医证候积分均...
李飞教授运用“通腑调神”针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经验————作者:赵娜;王保国;
摘要:李飞教授认为卒中后抑郁的病因病机为卒中后经气大虚,易导致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蓄积体内,阻滞气机,发为郁病。李教授基于中医“通腑调神”理论创立了“通腑调神”针法,强调以“通”为核心理念,通过调畅气机,从而实现糟粕除,腑气通,郁证自除,临证运用该针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疗效显著。本文对李教授运用“通腑调神”针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证经验进行总结,并举验案1则以佐证
小柴胡汤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探析————作者:王喜波;章芳萍;钱涛;项杰;夏永法;
摘要:小柴胡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药物组成精简,配伍严谨,理法有度,传承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广泛。临床上,肋骨骨折患者在病情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典型的小柴胡证症状,该文从小柴胡汤方解、小柴胡汤治疗肋骨骨折的理论依据等方面探析小柴胡汤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并附验案一则,以期为应用小柴胡汤治疗肋骨骨折提供参考
基于“肝肾同源”理论探讨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发病机制————作者:史经龙;谢旖阳;梁鸿彬;雷蕾;任川;吴发胜;
摘要:骨髓抑制是肿瘤患者化疗后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之一,目前西医对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造血干细胞、造血微环境等微观层面。本文基于“肝肾同源”理论,从造血微环境与造血干细胞两个方面探讨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思路,指出肾藏精,主骨生髓,精气藏泄、骨髓充盈是造血干细胞正常增殖分化的基础;肝藏血,主疏泄,肝血充盈、气机条达、情志舒畅是维持造血微环境稳态的必要条件。中医治疗宜肝肾同治,补肾填精,疏肝...
“通督培元”针灸疗法治疗失眠探析————作者:刘静雪;孙善斌;梁月光;张文;
摘要:该文认为失眠病机为“营卫失和,阴阳失调”,提出治疗失眠以“和营卫,调阴阳”为核心的治疗思路,采用“通督培元”法,重视调理督脉之气机和培补脾肾之元气,治病求本,针灸并用,注重手法,讲究得气
牛大力总黄酮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对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作者:黄慧学;胡宇婷;刘丽花;周诗尧;李莉兰;杜顺霞;梁秋云;
摘要:[目的]研究牛大力总黄酮(TFNS)脂质体的处方与制备,探讨TFNS脂质体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药脂摩尔比、蛋黄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磷酸盐缓冲溶液(PBS)用量为影响因素,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优化TFNS脂质体的处方和制备工艺;采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设置空白组、LPS组、TFNS脂质体灌胃给药组(剂量为100 mg/kg)及TFNS脂质体雾化给药高、低剂量组(剂...
易黄汤调节cGAS/STING信号通路对宫颈癌小鼠移植瘤HPV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作者:吴荣莉;吴冬梅;林兰;
摘要:[目的]探讨易黄汤降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病毒载量的分子机制,为易黄汤治疗HR-HPV持续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50只小鼠,其中40只采用腋下接种CaSKi细胞法建立脾虚湿热证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阳性宫颈癌皮下移植瘤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易黄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未造模的10只小鼠予以正常喂养,设为正常对照组。易黄汤低、中、高剂量组隔天灌胃给...
薯蓣丸研究进展————作者:林安;
摘要:薯蓣丸出自医圣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全方配伍得当,功专补虚祛风,善治因虚产生的风邪或体虚受风所引起的各种病症,是治虚劳的经典名方,疗效确切。近年来,围绕薯蓣丸的临床研究及药理学研究得到不断丰富与深化,促进了薯蓣丸的临床运用。薯蓣丸的临床应用多集中在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统,尤其在肿瘤、阿尔茨海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疲劳综合征等疾病中具有较佳的疗效
《广西中医药》2025年征订启事
摘要:<正>《广西中医药》杂志是由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中医药学术性刊物。本刊以中医政策为指导,着重于祖国医学发掘、继承,同时亦注意现代科学对中医药的研究、整理、提高。本刊特点是以医疗为主,侧重临床,兼顾学术理论,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相结合,有临床研究、临床报道、手法医学、针灸经络、学术理论、民族医药、中药方剂、实验研究及综述等栏目。本刊为大16开本,双月刊,稿源面向全国,内容丰富,实用性...
张永全教授基于“坎离既济”理论治疗不寐临床经验————作者:李俊;陈耿顺;熊瑜;
摘要:不寐即失眠,常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易醒或早醒,可伴随疲劳、注意力下降和情绪波动等症状。张永全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三十余年,基于《易经》中的“坎离既济”理论,认为心肾之间的阴阳平衡对维持正常睡眠至关重要,心肾不交是不寐的重要病机;张教授在临床中主张治疗不寐以交通心肾为法,疗效颇佳。该文总结了张教授基于“坎离既济”理论运用交通心肾法治疗不寐的经验,并举验案1则,供同道参考
壮医敷贴疗法治疗骆芡(膝骨关节炎)阴证临床观察————作者:蒋桂江;秦祖杰;李凤珍;钟丽雁;龙朝阳;王成龙;李妮;曾翠琼;韦明婵;张译敏;
摘要:[目的]观察壮医敷贴疗法治疗骆芡(膝骨关节炎)阴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94例膝骨关节炎阴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予壮医敷贴疗法治疗,对照组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涂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
朱琏抑制针法的临床应用近况————作者:黄爱贵;岳进;钟跃学;曾珊;陈敏;黄的;
摘要:朱琏针法是朱琏在传统针灸理论基础上,结合巴甫洛夫神经理论创新提出的一套中西医结合的针灸疗法,因其独特的疗效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认可。该文旨在综述朱琏抑制针法在痛症、皮肤病、消化道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痉挛类疾病等方面的临床应用情况,分析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推动朱琏抑制针法研究的深入发展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投稿须知
摘要:<正>《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是广西中医药大学主办的省级中医药科技学术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45-1391/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4441。本刊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主要反映我校及区内外中西医药科研、临床与教学等方面的新成果、新信息。内容涉及中医、西医及其他社会、自然科学,开设有理论探讨、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药学研究、护理园地、名医经验、教学研究...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 北大核心《中华烧伤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药业》
- 北大核心《中国医药导刊》
- 北大核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 省级《医药论坛杂志》
- 省级《按摩与导引》
- 国家级《中国卫生资源》
- 北大核心《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 省级基础医学教育杂志
- 省级西藏医药
- 省级实用肿瘤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 国家级中级医刊
- 省级中医药通报杂志
- 国家级转化医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 北大核心《浙江医学》
- 北大核心《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 国家级《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 省级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省级《旅行医学科学》
- 北大核心《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国家级《内科理论与实践》
- 北大核心《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 国家级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 北大核心《复旦学报》
- 北大核心《中医药学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