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关注()
期刊周期:双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34-1324/R
国际标准刊号:2095-7246
主办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上一本期杂志:中国医疗保险国家级医学期刊发表
下一本期杂志:解剖学核心期刊发表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原名《安徽中医学院学报》)是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安徽中医药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34-1324/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7246。本刊创刊于1981年12月。试刊2期后,于1982年5月25日经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批准[皖宣字(1982)022号]成为正式刊物,国内公开发行;1987年改为国内外公开发行。1981-1995年为季刊(每季末月20日出版);自1996年起改为双月刊(双月1日出版),64页;自2009年第4期页码增加至80页;自2010年第1期内文彩图随文彩色印刷;2011年12底本刊网站开通运行;2012年第4期页码增加至96页;2013年11月12日,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同意(新出审字[2013]1414号),由《安徽中医学院学报》更名为《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本刊坚持“以提高为主,注重实用,立足安徽,面向全国”的办刊方针,内容上突出中医药特色并体现安徽地方特色。经过对栏目不断调整,目前基本固定的有理论研究、文献研究、新安医学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针灸经络、实验研究、方药研究、教学研究、综述等。其中,新安医学研究等栏目在全国独具特色,深受广大读者欢迎。

  本刊作为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术交流的窗口,在反映本校、本省中医药科研、医疗、教学成果与经验,促进校内外、省内外、国内外中医药学术交流,促进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培养和造就中医药人才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作用。

  本刊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多次表彰和奖励:1989年获全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三等奖;1990年获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学报二等奖;1995年获全国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三等奖,全省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全省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1998年获全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9年获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三等奖,全省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2002年获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2004年获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和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2005年获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2008年获第二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09年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和安徽省高校优秀学报二等奖;2011年本刊编辑部获“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称号;2012年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13年获第二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网站奖及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奖。另外,本刊编辑人员曾多次受到国家教育部、卫生部、新闻出版总署,省科技厅、教育厅的表彰和奖励。

  本刊连续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及美国《化学文摘》等数据库收录。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栏目设置

  理论研究、文献研究、新安医学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针灸经络、实验研究、方药研究、教学研究、综述等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荣誉

  CA 化学文摘(美)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维普收录(中)Caj-cd规范获奖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阅读推荐:云南中医

  《云南中医》中医学期刊投稿,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从毒损肝络病机论治肝豆状核变性肝纤维化————作者:张丽娟;汪瀚;花代平;杨文明;

摘要:肝豆状核变性肝纤维化可归属于中医学“积聚”“肝积”“胁痛”等范畴,是发展为肝硬化的关键环节。其基本病机为毒损肝络,主要致病因素为毒邪,病性本虚标实,虚、痰、瘀、毒交互为患,伤及肝络。肝络亏虚为发病之本,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为标。治疗上应以“祛毒通络”为基本治法,再辨证论治,予以补益肝肾荣络、通腑驱铜畅络、豁痰化瘀通络治法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篇“恶露不尽”一条考疑————作者:李志鸣;钟相根;陶晓华;

摘要:《金匮要略》产后病篇“恶露不尽”以瘀血内阻兼阳明里实为纲,然“恶露”词义、“再倍发热”句读、“热在里,结在膀胱也”是否倒文及大承气汤适用性尚存争议。通过梳理历代注家论述及《金匮要略》吴迁本、邓珍本等版本异文,可知:“恶露”之“恶”取“污垢、秽物”义,“露”通“败”,指瘀血浊液;吴迁本更近仲景原文;邓珍本“切脉微实,再倍发热”当校为“趺阳脉微实,再倍,其人发热”——“再倍”指趺阳脉力强于寸口;“热在...

基于“阳明”理论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障碍治疗思路————作者:翟舒;杨文明;朱倩倩;杨玉龙;席虎;谢文婷;张浩;崔圣玮;

摘要: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障碍(Alzheimer's disease-related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D-MCI)是老年人常见病,中医从肾治疗本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从“阳明”理论治疗AD-MCI,可为其中医治疗提供新的思路。阳明虚弱,清窍不荣或不通为本病的基本病机,补阳明、通阳明、泻阳明为本病的基本治法,还应针对不同病机变化辅以补益、祛痰、化瘀、通腑之法

牡丹皮的本草考证————作者:丁海峰;周亚东;

摘要:牡丹皮是一种常用中药材,味苦、辛,性微寒,归心、肝、肾三经,主要功效是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神农本草经》首次记载,随后多个朝代的本草文献对牡丹皮的别名、产地、原植物形态特征、采收加工炮制方法等进行了详尽阐述。基于历代本草及方书文献,系统考证和梳理牡丹皮的名称、基原、产地变迁、采收加工与炮制方法等,可为牡丹皮的临床应用和现代药物研发提供依据

韩明向运用升陷汤治疗直立性眩晕经验————作者:张念;江鹏宇;籍志慧;银苗朱;张国良;韩辉;

摘要:国医大师韩明向认为直立性眩晕的病因为禀赋不足、年老体衰,病位以肺脾肾为主,核心病机为宗气不足。宗气虚、血瘀是其发病的关键病机。肺主气、朝百脉,若宗气虚而下陷,气血运行不畅,则血液滞留成瘀。若气血不能濡养清窍,则发为眩晕。直立性眩晕病机的“虚”为胸中宗气下陷,除补气外,还应“下者举之”。韩明向在辨证论治基础上以补气举陷法运用升陷汤治疗直立性眩晕,疗效颇佳

中药足浴联合丹蛭降糖胶囊治疗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及其对炎症平衡状态的影响————作者:胡可心;方朝晖;朱晋如;吴晴;王帆竞;林逸轩;钱爱;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足浴联合丹蛭降糖胶囊治疗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平衡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盐酸二甲双胍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足浴联合丹蛭降糖胶囊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腓浅神经、腓深神经电流感觉阈值(current perception threshold,C...

不同肥料对土壤性质及前胡外观性状和品质的影响————作者:刘雨晨;邓斌;董越;王啟苗;王俸青;欧阳承;陶海华;罗汉;谢冬梅;

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类型肥料及施肥量对土壤性质以及前胡药材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白花前胡栽培中施肥的科学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设置4个不同剂量的不同肥料类型处理组,测定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性质、药材外观性状、产量与前胡指标性成分含量的影响,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相结合探讨肥料类型与用量对土壤性质、药材前胡外观性状、指标性成分影响的主导因子,并采用CRITIC权重法对药材品质进行综合评...

电针“内关”“阳陵泉”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小鼠焦虑样行为及海马能量代谢的影响————作者:郭仙妮;曾倩兰;黄建洲;王含笑;杨雨蝶;崔帅;周美启;张慧;吴生兵;

摘要:目的 观察电针“内关”“阳陵泉”穴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小鼠焦虑样行为及海马能量代谢变化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PTSD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68只C57BL/6雄性小鼠中随机抽取15只作为正常组,其余小鼠采用单次延长结合足底电击应激(single prolonged stress foot shock,SPS&S)法制备PTSD模型,将...

基于“用推如用药”理论探讨李业甫运用推拿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经验————作者:单自亮;唐巍;姚长风;李德坤;杜少林;

摘要: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疾病,以膝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推拿治疗在KOA的临床应用中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操作规范,导致疗效参差不齐。临床上应基于李业甫提出的“用推如用药”推拿治疗理论,结合其“病证合参,筋骨并举”的学术思想,遵循辨证论治原则,系统规范“君、臣、佐、使”推拿手法,以指导KOA的手法...

基于“体质土壤学说”探讨高尿酸血症的三级预防方案————作者:张姝珺;张弘睿;李英帅;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已成为中国第二大代谢性疾病。中医体质学拥有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其中包含的“体质土壤学说”和“体质三级预防”理论可以从病因学、发病学的角度对高尿酸血症的预防保健提出指导建议。基于“体质土壤学说”,结合“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制定三级预防方案,对高尿酸血症的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芪黄煎剂对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M1极化及p38MAPK/NF-κB通路的影响————作者:刘海韦;张琦;于庆生;刘举达;舒亚倩;刘旭;齐伟;黄龙;彭辉;

摘要:目的 观察芪黄煎剂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的M1巨噬细胞极化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p38MAPK)/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 对SD大鼠灌服芪黄煎剂制备含药血清。将RAW264.7巨噬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LPS+...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探讨藤黄总酸抗肝细胞癌的作用机制————作者:杨奇奇;姚媛;庞梦迪;殷富生;何俊;吴金延;陈卫东;王妍妍;

摘要:目的 探索藤黄总酸(gambogic general acids,GGAs)治疗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潜在抗肿瘤靶点和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获取GGAs的潜在活性成分及靶点,并结合分子对接,模拟核心靶点和成分的对接模式。采用H22肝癌细胞构建小鼠皮下移植肿瘤模型,然后将其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生理盐水)、顺铂[diamminedichl...

地奥心血康调节IRS-1/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肥胖小鼠胰岛素抵抗————作者:尚慕鸿;王亚东;王昕;刘玉嫣;李国莺;陈光亮;

摘要:目的 探究地奥心血康(Di'ao Xinxuekang,DXXK)改善肥胖小鼠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建立小鼠肥胖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150 mg/kg),DXXK高、中、低(200、60、20 mg/kg)剂量组,每组10只;二甲双胍组,DXXK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给药,正常组与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

从分子网络到代谢调控探究川芎和赤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作者:甘芮溪;王琮;汪俊松;陈卫东;

摘要:目的 探究川芎和赤芍单用及联用对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stroke,IS)的治疗作用及潜在机制,并比较两药的疗效差异。方法 通过构建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大鼠模型,模拟人类IS血管闭塞和治疗溶栓再灌注过程。采用网络药理学预测两药的潜在作用靶点和相关作用通路,并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

基于内质网应激PERK-eIF2α-ATF4-CHOP信号通路探讨平喘宁对寒哮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作者:乔佳乐;刘家鑫;王月阳;叶卫东;袁亚美;方向明;

摘要:目的 探讨平喘宁基于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rotein kinase R like endoplasmic reticulum kinase, PERK)-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亚基(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2 subnit alpha, eIF2α)-活化转录因子4(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A...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征订启事

摘要:<正>《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原《安徽中医学院学报》)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刊物,创刊44年。以提高为主,注重实用,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主要反映最新的中医药科研、临床、教学成果与经验。辟有理论研究、新安医学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针灸经络、实验研究、方药研究、教学研究、综述等栏目。被列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

加味乌梅汤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及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观察————作者:贺芳;徐盼玲;杨金萍;李平;

摘要:目的 观察加味乌梅汤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及吉西他滨(Nab-paclitaxel combined with gemcitabine,AG)方案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AG化疗,观察组患者在AG化疗的基础上口服加味乌梅汤。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

神应养真汤联合自体浓缩生长因子治疗血热风燥型雄激素性脱发疗效观察————作者:倪飞;刘涛峰;卢晨;郝倩雯;

摘要:目的 观察神应养真汤联合自体浓缩生长因子治疗血热风燥型雄激素性脱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血热风燥型雄激素性脱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自体浓缩生长因子注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神应养真汤。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脱发症状、血热风燥证候积分、皮肤镜下毛发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白屑、头皮瘙痒、头发干枯、头部烘热积分...

香茶菜属3种药用植物茎和根的显微特征研究————作者:徐少伟;徐腾;方虎强;杨青山;

摘要:目的 比较安徽省香茶菜、内折香茶菜、岐伞香茶菜的根和茎横切面显微特征,为其鉴别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石蜡包埋切片制取香茶菜、内折香茶菜和歧伞香茶菜的茎和根横切面切片,并进行显微观察。结果 香茶菜、内折香茶菜和岐伞香茶菜显微特征具有显著差别,其中内折香茶菜的厚角组织细胞层数较少,且草酸钙晶体呈针状;香茶菜根部导管分布不规律,而其他两种呈显著的放射状。结论 利用显微鉴别法可以对香茶菜属这3种药用植物的茎...

通调心肾针灸法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作者:皮亚彬;李飞;王保国;韩锡茜;董海彦;

摘要:目的 观察“通调心肾”理论指导下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疗效及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及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的影响。方法 将95例轻中度VD患者随机分为3组:针灸联合西药组32例、针灸组31例、西药组32例。在控制基础疾病、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西药组给予口服多...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