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探新》心理学专业发表杂志,创刊于1980年,是我国心理学专业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之一。
《心理学探新》由我国已故著名心理学家潘菽先生在河南大学创办。1993年起,因故转由江西师范大学和中国心理学会理论与史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内刊),并于1998年12月重新获得国内外公开刊号。目前,杂志由江西师范大学主办,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史专业委员会、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协办。坚持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原则。开展各应用领域的探索、创新和开发,推动我国心理学的繁荣和发展。
《心理学探新》被北大1992版核心期刊、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收录。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
心理学探新杂志栏目设置
理论心理学、学校与认知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心理学探新杂志荣誉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Caj-cd规范获奖期刊
心理学探新杂志社要求
心理学探新投稿指南
1心理学探新征稿范围
理论心理学、认知实验心理学、认知神经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发展和教育心理等基础领域,及各类应用领域的探索、创新性学术论文。
2心理学探新投稿要求
2.1网上投稿,暂不收打印稿,特殊情况可至电编辑部。
2.2论文中若使用了相关材料(问卷、量表、图片等),需随正文一并上传。
阅读推荐:心理研究
《心理研究》办刊宗旨及业务范围:为心理研究者提供发表学术研究成果的阵地,促进我国心理学学科的发展。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心理学领域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者,适合于关注自身心理素质发展的各级各类人员,也适合有志于心理学事业的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及社会其他人士。
心理学探新最新期刊目录
社交媒体上错误信息的分享:影响因素、理论解释和干预————作者:王智超;许祯臻;俞怡帆;金花;
摘要:社交媒体上错误信息的分享加剧了它的潜在威胁,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有助于遏制错误信息的传播。错误信息的分享既受到信息内容因素和情境因素等与影响一般性信息分享共性因素的影响,又受到信息辨别能力、有偏好的分享动机和对准确性的忽视等特异性因素的影响。基于混淆的观点、偏好的观点及注意疏忽的观点从不同角度对错误信息分享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在干预效果上,事实核查、接种、提供社会参考和启动准确性评价均能有效降低错误信息...
人工智能社会心理学的瓶与酒:范式与问题————作者:喻丰;赵一骏;许丽颖;
摘要:人类社会已逐步迈向人工智能时代,其已然掀起一场科学范式的革命。本文以“瓶与酒”之喻,总结人工智能社会心理学的两种研究取向。其一为以人工智能为方法赋能传统社会心理学研究问题之“新瓶旧酒式”研究,既包括文献综述、假设生成的智能化升级,也涉及模拟被试、理论抽取、计算建模、大数据分析等新方法研究。其二为以传统社会心理学方法研究人工智能新问题之“旧瓶新酒式”研究,包括静态能力和倾向考察、动态交互影响探索。最...
中学英语阅读素养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作者:李未来;康淑敏;
摘要:阅读素养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内容。中学英语阅读素养评价具有鲜明的学段和年龄特点。文章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编制了由“习惯与态度、知识与能力、文化与策略”3个维度、14个题项组成的中学英语阅读素养评价问卷,并借助806份中学生调查数据对问卷进行了探索因子和验证因子分析,及其信度和效度的检验。结果显示,编制而成的中学英语阅读素养评价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我国中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测评工具
青少年焦虑症患者的外显及内隐时间知觉特征————作者:任维聪;刘乐;吴子雨;于鲁露;张志杰;
摘要:情绪与时间加工密切相关,异常情绪条件下通常体验到异常的时间感知。采用时间二分任务和时间预期任务分别测量青少年焦虑症患者组及两个对照组在外显和内隐时间任务中的表现。结果显示青少年焦虑症患者组比对照组在时间预期任务中的反应时更长,预期效应更大,表明其对时间信息的内隐加工表现出异常。研究结果增进了对焦虑症认知特征的理解
奖惩联结面孔刺激的注意偏向时程:来自ERP的证据————作者:代嘉幸;张丽华;
摘要:为考察奖惩联结面孔刺激在注意偏向时程上神经活动的特点,本研究采用训练—测试程序,在训练阶段采用外显联想学习任务,在测试阶段采用点探测范式,并结合ERP技术。结果发现:(1)与识别零结果联结刺激之后的目标相比,当目标出现在奖惩联结刺激之后时,对其识别更快,且奖惩联结刺激注意偏向分数差异不显著。(2)奖励联结刺激引发了显著的早期N2pc成分,晚期N2pc成分以及SPCN成分,而惩罚联结刺激只引发了显著...
形象化摘要与读者传播行为意愿的关系:认知负荷与感知喜爱度的链式中介作用————作者:杨永乐;刘梦颖;江波;
摘要:以408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法探究形象化摘要与纯文本摘要之间认知负荷、感知喜爱度以及传播行为意愿的差异,并进一步检验认知负荷与感知喜爱度在摘要类型对传播行为意愿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浏览形象化摘要时认知负荷更低、感知喜爱度更高、传播行为意愿更强;(2)认知负荷与感知喜爱度在摘要类型与传播行为意愿的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基于主客体互倚探索工作资源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神经质的调节作用————作者:寇鑫;张哲;侯攀登;宋国萍;
摘要:基于主客体互倚模型,研究旨在探讨夫妻工作资源对自身及配偶婚姻满意度的影响以及神经质的调节作用。采用工作资源量表、婚姻满意度量表以及神经质量表问卷对318对双收入夫妻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丈夫和妻子的工作资源均能正向预测自身的婚姻满意度,主体效应均显著;(2)丈夫的工作资源能预测妻子的婚姻满意度,妻子的客体效应显著;而妻子的工作资源不能预测丈夫的婚姻满意度,丈夫的客体效应不显著;(3)妻子的...
白谎对合作行为的促进效应:感知社会善念与信任的链式中介作用————作者:邱芳玲;余林;
摘要:谎言具有极大的破坏性,人们对它避之不及,从而忽略了兼具利他性和欺骗性的白谎所带来的积极效应,更忽略了其对旁观者的影响。本研究试图从第三方视角入手探讨白谎对合作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一利用信任游戏和公共物品博弈实验范式探究白谎、信任与合作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白谎能显著促进旁观者的合作行为,信任在其中起中介作用;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增加了感知社会善念这一变量,进一步探究白谎影响合作行为的内在机制,...
基于系统性评价的我国心理韧性量表编制本土化研究之现状————作者:黄磊;李乐君;梁梓莹;姚盛亭;马利军;吕玉文;刘俊荣;林德明;陈玉霏;
摘要:我国存在诸多本土研制的心理韧性量表,但引证文献数据显示相当部分量表未能得到有效应用,该研究基于系统性评价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整理、描述并评价量表的心理测量学及文化适应性特征,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必要的参考与借鉴。结果显示53篇被纳入文献中,总分10分的心理测量学评价显示了良莠不齐的结果,其中24份量表评分≥8分,16份量表评分≤5分,心理韧性保护因子及过程清单显示了心理韧性的文化特性,但文化适应性评价提...
参数估计误差对多级评分题型测验等值的影响————作者:王少杰;张敏强;黄菲菲;刘颖;
摘要:信息量加权特征曲线方法在二级评分题型测验等值中表现优异,但未有研究探讨参数估计误差的作用。本文将其扩展到多级评分题型。通过模拟研究探讨参数估计误差、考生能力差异、题目数量对等值的影响。采用特征曲线与误差类指标评估等值表现。结果发现测验信息量加权特征曲线方法略优于传统方法,其他方法与传统方法相当。参数估计误差与考生能力差异越小,题目数量越大,测验等值表现越优。偏差与方差权衡现象为测验等值提供新方向
容貌焦虑问卷的编制及其信效度检验————作者:张煌彬;罗蓉;王鑫强;卢科荣;姚义朋;
摘要:目的:编制容貌焦虑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以文献分析和半结构化访谈结果为基础建构理论模型,编制适合中国情境的容貌焦虑问卷。通过方便取样获得了2138份有效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和信效度检验。对761名90后青年进行测试,计算其与现有的社会焦虑问卷和自我客体化问卷的效标关联效度。结果:容貌焦虑问卷共22个项目,包含身体意象不满、个体关注偏差、社交环境压力3个维度,解释了总方差的61.12%。验证性分析...
《心理学探新》二〇二四年总目录
摘要:<正>~
儿童视频缺陷效应的产生机制及改善————作者:陈逸群;朱莉琪;
摘要:随着数字媒体的发展,视频成了儿童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渠道。但儿童从视频中学习到的东西比从同等现实中学到的少,是谓“视频缺陷”效应。分析以往关于儿童视频缺陷的理论研究发现,儿童视频缺陷的产生源于其认知能力或社会经验的不足;知觉匮乏、双重表征、表征灵活性等基于认知能力的理论从视频的性质与儿童认知加工过程的关系入手,提出儿童尚未发展完全的认知能力是视频缺陷产生的关键,可以通过重复呈现视频信息的方式改善视频...
社会需要满足和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亲社会行为倾向的中介作用及共情能力的调节作用————作者:杨柳;高冉;方平;姜媛;
摘要:幸福感是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吕梁市某高中高一到高三855名学生的调查施测,从社会层面探讨高中生社会需要满足对其幸福感的影响,验证亲社会行为倾向的中介作用及共情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高中生社会需要满足可以正向预测其主观幸福感;(2)亲社会行为倾向在社会需要满足和主观幸福感中起部分正向中介作用;(3)共情能力调节中介模型的前后路径,对于共情能力较弱的个体,社会需要满足对其亲社...
亲子分离与青少年攻击性的关系:基于生命史理论————作者:樊兴楠;刘文;林爽;李永强;梁叶;齐佑龙;
摘要:为探讨青少年亲子分离与攻击性的关系以及环境不可预测性和快生命史策略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669名青少年的亲子分离、环境不可预测性、快生命史策略和攻击性进行测量。研究结果表明:(1)青少年亲子分离、环境不可预测性、快生命史策略、攻击性两两显著正相关;(2)环境不可预测性和快生命史策略在亲子分离与青少年攻击性之间起显著的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亲子分离是通过环境不可预测性和快生命史策...
校园欺凌受害与青少年攻击性发展的关系:基于潜在转变分析————作者:曾晋逸;郭成;刘鑫;聂倩;
摘要:基于个体中心视角,利用潜在转变分析的研究方法来探究青少年攻击性的分化模式、发展转变规律及影响因素,以2498名中学生为被试,进行间隔时间6个月的3次施测,研究结果发现:(1)青少年的攻击模式可分化为低攻击组、中等攻击组和高身体攻击组;(2)低攻击组和中等攻击组稳定性较高,高身体攻击组则存在较大转变概率;(3)遭受校园欺凌的个体更大概率进入中等攻击组和高身体攻击组;随着受欺凌程度的提高,中等攻击组更...
敬畏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小我和观点采择的序列中介作用————作者:王丽;周天梅;罗利;向秋瑜;崔鲤跃;
摘要:目的:探讨敬畏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及小我、观点采择在其间的内在机制。方法:采用青少年敬畏问卷、小我问卷、人际反应指数(观点采择)量表、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中文版对817名初一至高三的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敬畏与小我、观点采择、亲社会行为维度(情绪的、依从的、利他的、匿名的、公开的)两两显著相关;敬畏可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维度(情绪的、依从的、利他的、匿名的、公开的);观点采择在敬畏和亲社会行为之间...
大学生心理筛查与危机干预研究————作者:时勘;赵雨梦;张中奇;宋旭东;陈祉妍;李欢欢;白萌;焦松明;
摘要:为了系统评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探索自伤自杀行为的预测机制,提出了新型的心理筛查与危机干预三级模型。采用网络问卷法调查了河南省某高校9476名大学生,结果发现:网络依赖正向影响压力反应,压力反应进一步影响自伤自杀行为;心理应对在网络依赖对压力反应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压力反应通过情绪焦虑、抑郁症状和心理痛苦显著地影响自伤、自杀行为。五个月追踪后的数据显示,该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这验证...
冯特民族心理学的方法论及其当代意义————作者:冯永辉;刘邦春;
摘要:冯特晚年着力的民族心理学将研究对象从实验心理学所框定的个体研究拓展到了家庭、部落、社区等社会群体的研究,大量民族生活的精神产品构成了民族心理研究的对象。基于纵向与横向两种视角的历史产品分析法、心理现象类比法则成为民族心理研究展开的具体方法。从方法论视角来看,冯特的民族心理学研究体现出的是人文科学的学科定位、整体主义的研究原则以及主观的研究方法,乃是一种方法论上的主观范式。在今天心理学生物学化的背景...
育中国心视界下阳明“四句教”的文化心理论析————作者:李炳全;都海欣;
摘要:“四句教”是王阳明晚年对其思想的总结概括,是阳明心学的精髓,也是后阳明心学发展的关键,由此激发哲学、教育学、伦理学、史学等多学科研究,但缺乏心理学研究。从心理学视界进行研究,可以看出“四句教”蕴含丰富中国文化心理即中国心及育中国心的方法或途径。“无善无恶心之体”是中国文化特别是儒文化性善论的集中表达,其中蕴含上德或至善、人皆可为圣的平等思想、以“道”或“理”观物的认知方式等中国心;“有善有恶意之动...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 北大核心《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 国家级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 北大核心《实用放射学杂志》
- 南大核心中国肿瘤杂志
- 北大核心《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 北大核心《临床放射学杂志》
- 北大核心《眼科新进展》
- 北大核心《中华眼科杂志》
- 国家级全科口腔医学杂志
- 省级实用医技杂志
- 北大核心《浙江预防医学》
- 省级《中国医药》
- 省级《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 北大核心《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 省级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南大核心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 北大核心《临床内科杂志》
- 省级中国交通医学
- 北大核心《世界中医药》
- 国家级中国药物警戒
- 省级《内蒙古中医药》
- 省级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省级陕西医学检验
- 北大核心《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省级《现代诊断与治疗》
- 省级《长治医学院学报》
- 省级临床心身疾病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