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院药学杂志》药学期刊,创刊于1981年,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的公开发行的医院药学专业性学术期刊。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为中文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全国性期刊,ASPT来源期刊。1996年被评为中国科协优秀期刊,2001、2006、2008年被评为湖北省优秀期刊,中国科协精品期刊。主要面向全国医院药学工作者、医务人员和广大药学工作者,主要介绍国内外药学先进技术、临床合理用药、中西药制剂、药剂科的科学管理与改革、药学基础知识及理论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曾获中国药学会优秀期刊二等奖、中国科协优秀期刊三等奖、湖北省优秀期刊奖,被北大1992版核心期刊、北大1996版核心期刊、北大2000版核心期刊、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收录。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栏目设置
研究论文、药物与临床、综述、药事管理、医院制剂、医院调剂、科技简报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荣誉
CA 化学文摘(美)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国际药学文摘知网收录(中)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阅读推荐: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旬刊)创刊于2003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保健协会主办。《中国医药指南》杂志以广大的医药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是广大医药工作者发表论文的学术平台,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的收录期刊。
中国医院药学最新期刊目录
消风止痒颗粒调控“KC-Th2 反应轴”缓解特应性皮炎的药效作用机制————作者:邓世俊;鲁诚;杨胜晋;刘燕娇;张祎;王睿睿;张丽娟;
摘要:目的:探究消风止痒颗粒 (XFZY) 缓解特应性皮炎的药效作用机制。方法:体内采用 2 nmol MC903反复涂抹小鼠右耳构建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连续给药 7 d 后检测小鼠皮损外观情况、皮损评分、左右耳厚度、15 min 内抓挠次数等指标,采用 HE、TB 染色观察耳组织病理形态及肥大细胞数目浸润,免疫组化法检测耳组织中TSLP的表达情况,采用 ELISA 法检测外周血中 IgE、TSLP、I...
肺癌患者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引起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文献病例分析————作者:蒋野;龚伟;龚银华;缪丽燕;钱玉兰;
摘要:目的:分析肺癌患者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引起的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IE)的发生、发展、临床症状、检验检查、治疗与转归,为该类药物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AIE的诊断及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检索从2011年1月1日至2024年8月12日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
他克莫司治疗皮肌炎性肺间质纤维化ADR药学监护1例————作者:刘珠英;祁军;曲彩红;
摘要:他克莫司作为一种钙调磷酸酶免疫抑制剂,因其治疗窗窄,个体差异大,不良反应多,在治疗中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该文通过报道1例55岁的女性患者因皮肌炎性肺间质纤维化(MDA5阳性)给予他克莫司+甲泼尼龙治疗,调整他克莫司剂量至1.5 mg bid,服药4 d后出现他克莫司中毒症状:血压升高(150~170/90~100 mmHg);乳酸升高至4 mmol·L–1;右肩剧烈疼痛,伴全...
基于不同连接子的阿苯达唑-胆酸偶联物的体内外跨膜转运效率及降解机制研究————作者:郭志梅;陈婷;聂开立;刘敬帅;胡春晖;
摘要:目的 探究阿苯达唑-胆酸偶联物(ABZs)的体内外跨膜转运效率及体外降解机制。方法 以不同连接子(Linker),分别是C2、C6及C4O,连接ABZ与BAs合成ABZ-BAs,并对其结构、理化性质、跨膜转运效率和体外酶水解过程进行研究。结果 ABZ-BAs成功制备且为无定型态。Caco-2单层细胞模型结果显示ABZ-C6...
孟河医派特色干姜拌捣五味子对寒饮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改善作用————作者:钟佩;薛江林;马晓蕾;左玉婷;刘雨欣;刘产明;颜晓静;苏联麟;陆兔林;黄玮;
摘要:目的 探讨干姜拌捣五味子(Zingiberis Officinale mixed and triturated with Schisandra chinensis,ZMTS)对小鼠气道炎症及对瞬间受体电位离子通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A1,TRPA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50只雌性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干姜拌捣五味子低剂量组、干姜拌...
茯苓干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大鼠的代谢组学研究————作者:敖婷;余伟梅;李艳娟;李敏;付杨阳;代娅丽;阮德清;祁燕;张美;俞捷;杨兴鑫;
摘要:目的:探究茯苓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机制。方法:使用区间分组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非诺贝特组、茯苓醇提物组、茯苓醇提水提后药渣组,通过高脂饮食诱导建立MAFLD模型,同时灌胃相应药物干预12周,每天1次。12 周后处死动物,检测血清和肝脏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
基于指纹图谱和化学模式识别分析的蒙药那如-3质量评价————作者:李君;张谦;张微;刘静;王芳;胡玉霞;张梦迪;王跃武;
摘要:目的:建立那如-3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筛选其质量标志物,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色谱柱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A)-0.2%磷酸水(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体积流量为1 mL·min-1,柱温35 ℃,进样量10 μL,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
山药的质量控制现状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作者:宿婷婷;赵旭;汪坤;陈雨晗;任权娜;
摘要:山药使用历史悠久,是药食同源类大宗药材之一,具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药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皂苷类、多糖类、酚酸类、尿囊素等。该文总结了山药的质量控制现状,通过查阅文献对山药相关信息进行综述,并结合质量标志物的研究思路,从植物亲缘关系学、药对配伍关系、成分与药效相关联、化学成分可测性、不同炮制方法及加工方式、新的药效用途等多个维度对山药的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初...
基于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绿原酸对须癣毛癣菌的抑菌机制————作者:王诗琪;熊志翔;许杨鼎;罗梦玉;肖学成;郭瑜婕;洪怡;
摘要:目的:基于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HA)对须癣毛癣菌的抑菌机制。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平板回收法分别测定CHA对须癣毛癣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采用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析对照组和CH...
基于CiteSpace的植物雌激素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分析————作者:梁硕;孙向明;曲中原;隋丽洋;宗政;解利东;李文兰;
摘要:目的:基于CiteSpace 6.2.R6对植物雌激素进行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总结植物雌激素研究现状和热点趋势,为后续植物雌激素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生物医学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和Web of Science(WOS)、Pubmed数据库,限制文献发表时间2000-2024年。利用NoteExpress软件对文...
中国人群万古霉素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引起急性肾功能损伤风险分析————作者:阚晶晶;陈大宇;刘蕴星;王嵘;李一辰;刘金春;张海霞;葛卫红;
摘要: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中万古霉素(Vancomycin, VAN)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以及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联合使用引起急性肾功能损伤风险。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2019年南京鼓楼医院使用VAN的所有患者,并根据联合的β-内酰胺类药物类型进行分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药物相关急性肾损伤(Drug-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 DIAKI)事件的发生风险,并...
洋甘菊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小鼠胰腺组织IRE1α/JNK信号通路的影响————作者:高哈尔·巴克别尔;张海英;兰卫;
摘要:目的:基于内质网应激探讨洋甘菊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小鼠胰腺的保护作用及IRE1α/JN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取40只SPF级7~8周龄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150 mg·kg-1)、洋甘菊总黄酮低剂量(100 mg·kg-1)、中剂量(150 mg·kg-1)、高剂量组(300 mg·kg-1 线粒体代谢与食管癌预后相关性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作者:黄瑜滢;郑丹玲;张玲玉;顾欣杰;袁权明;傅永锦;吴钦水;陈旺;张述耀; 摘要:目的:筛选与线粒体代谢相关的食管癌预后生物标志物并构建预后模型,探究风险评分对肿瘤免疫微环境、拷贝数变异、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GEO数据库和MSigDB数据库筛选与线粒体代谢相关的食管癌差异基因,功能富集分析揭示生物学功能;分子网络评估基因间相互作用;LASSO logistic回归、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support vector machine recursive feature el... 血浆蛋白对多索茶碱血药浓度影响的研究————作者:刘勋;孙博;孙惠斌;张颖; 摘要:目的:研究血浆蛋白对多索茶碱血药浓度的影响,为个体化给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2018~2023年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304例使用多索茶碱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初步探讨血浆蛋白等因素和血药浓度的关联性,构建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用以矫正混杂因素的影响。使用分段线性回归尝试寻找血浆蛋白的分割阈值,使用交叉验证对结果验证。使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探究血浆蛋白与多索茶碱血药浓度可... 齐墩果酸液晶纳米温敏凝胶大鼠鼻腔给药药动学及脑靶向性研究————作者:施之琪;李卿;贾凡;王卿; 摘要:目的:制备齐墩果酸液晶纳米温敏凝胶,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及脑靶向性。方法:以泊洛沙姆F127和F68为凝胶基质,制备齐墩果酸立方液晶纳米温敏凝胶(简称OANG),并对F127和F68的配比进行研究。大鼠分别鼻腔给药OANG和静脉注射齐墩果酸混悬液后采血,LC-MS测定血浆和脑组织中齐墩果酸的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凝胶的相变温度为34℃,体外渗透试验表明,齐墩果酸从OANG中释放具有明显的缓... 艾司洛尔、硝酸异山梨酯、地尔硫?联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成品输液稳定性考察————作者:杨浩天;安静;范理菊;郑媛媛;董占军; 摘要:目的:考察艾司洛尔、硝酸异山梨酯及地尔硫?并联输注的配伍稳定性,为临床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参照临床常用剂量,将3种药品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为溶媒进行配制,经并联输注装置连接后混合滴注,考察0、2、4、8 h滴注液的外观、可见异物、pH值、渗透压摩尔浓度、不溶性微粒和药物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各实验组滴注液在8 h内未见颜色变化、无可见异物;pH值及渗... 基于 TIDieR 检查表评估儿童药学服务随机对照试验报告完整性————作者:张春娟;马秀娟;周昔程; 摘要:目的:评估我国儿科临床药学服务随机对照试验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报告的充分性,了解需要改进的领域,为今后的干预方法设计以及报告质量提高提供参考。方法:采用Citespace 6.3.R1软件对纳入RCT文献进行聚类可视化分析;两位研究者采用描述干预措施的清单和报告规范(template for intervention description and... 脂质体载中药活性成分提高抗癌疗效的研究进展————作者:杨堃;刘萍; 摘要:中药活性成分在不同类型的癌症中具有抗癌活性,同时毒副作用较小。然而,多数活性成分的溶解性低、体内稳定性差、代谢快、靶向效率低,严重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脂质体负载中药活性成分是一种有效的递药策略。该文对部分典型中药活性成分的抗癌作用作简单介绍总结,综述了脂质体通过表面修饰提高靶向性、改善药动学特征、肿瘤微环境响应释药、联合给药以及联合治疗策略提高活性成分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并对目前脂质体载中药... 肾内科驻科药师多学科药学监护工作模式的建立与实践————作者:张新然;高慧儿;卜一珊; 摘要:目的:建立驻科药师主导的多学科药学监护团队(MPCT)模式并探索其在肾内科住院患者药学服务中的作用。方法:确立MPCT团队成员资质及专业组成,建立MPCT团队。制定MPCT启动标准及运行流程,并在肾内科住院患者中实施该模式。应用精益管理工具六西格玛,对MPCT模式流程进行精益项目质量改善。建立绩效考核小组,对MPCT团队成员进行绩效考核,以形成管理模式的良性闭环。结果:建立了以驻科药师为核心,多学... 评估与优化《药物风险基因检测指导老年人个体化用药循证信息指南》:一项外审调查————作者:王子璇;张智华;宋再伟;胡杨;陈雯;易湛苗; 摘要:目的:评估《药物风险基因检测指导老年人个体化用药循证信息指南》(以下称“指南”)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以进一步修订推荐意见,增强指南适用性。方法: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指南中的推荐意见进行外审调查,评估其赞成程度、表述清晰度和可行性,并统计填写者的主观意见。问卷设计结合指南内容与研究目的,包含封闭式与开放式问题,通过问卷星平台与微信群进行问卷链接和二维码的发放,并在答题限制时间内回收。此次调查样本...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