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年期刊征稿,创刊于1993年,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的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目前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CSCD-C)、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核心库同时收录,显示本刊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影响力均有显著提升。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还被多种权威数据库收录,如《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以及美国的PsychologicalAbstract,PsychoINFO等。内容涉及临床心理学的各分支学科:心理和教育评估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心理治疗与咨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心理测量和治疗技术研究、不同人群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研究以及本学科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动态的报告等。主要面向读者为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医务人员、儿童保健、教育、司法鉴定、学校卫生、人事管理、人才开发以及其他特殊职业(体育、航空、军事等)工作人员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是中国医学核心期刊。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栏目设置
研究报告、理论与综述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荣誉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含扩展版)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维普收录(中)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社征稿要求
1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稿件要求
请在“下载专区”下载本刊稿约,对照《稿约》评估您的论文是否符合本刊内容要求和征稿方向。决定投稿本刊后,请根据本刊《稿约》要求组织撰写论文并检查各项投稿要件(如摘要、关键词、基金项目、量表/问卷附录、介绍信等)是否齐全。
2介绍信
投稿时请同时下载《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投稿介绍信,按要求填写,挂号邮寄至本刊编辑部,或将扫描电子文档发送至本刊编辑部信箱。
3投稿方式
本刊已采用网上在线投稿方式,请作者登录本刊网上投稿系统完成注册,按照系统提示在线提交稿件(请采用WORD文档)。不需邮寄纸质文本。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实行匿名审稿制,作者初投稿时请详细、准确、真实填写注册信息(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姓名、单位、通讯地址、电话、Email及基金号等),提交的稿件正文中不得在任何位置以任何方式出现以上作者相关信息。
4关于撤稿
尚未进入处理流程的新投稿件,作者可随时通知编辑部“撤稿”,撤稿要求自动生效,即等同于我刊已“退稿”;对已经通过初审的稿件,作者如果要求撤稿,需要说明原因,并在编辑部做出“退稿”处理后生效。在未收到本刊退稿通知的情况下改投他刊,将被认定为“一稿多投”。
在稿件处理过程中,作者可随时登录在线投稿系统查阅稿件处理进度。
阅读推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以促进心理(精神)卫生各相关学科的交流和发展、促进心理(精神)卫生领域学术理论的创新和心理健康促进应用性新方法的研究和推广、促进全民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为办刊宗旨,主要刊登反映我国心理(精神)卫生相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各种形式的论文,报道世界前沿信息,传播心理(精神)卫生新知识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最新期刊目录
数字心盛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的信效度与测量等值性————作者:王学振;俞国良;
摘要:目的:对数字心盛量表(digital flourishing scale, DFS)进行中文修订,并检验其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和跨性别、跨时间的测量等值性。方法:使用中文版DFS对935名大学生施测,以需求满足量表和心理健康连续体量表为关联效标。间隔6个月后,对433人进行重测。结果:(1)中文版DFS的25个条目具备较高的区分度;(2)因素分析结果验证了原量表的五因子结构(χ2<...
自我客体化与女大学生职业探索:学习能力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作者:孙青青;
摘要:目的:探究自我客体化对女大学生职业探索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身体监控量表、学习能力量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职业探索量表对430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自我客体化与学习能力、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和职业探索呈显著负相关;(2)自我客体化可通过学习能力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单独中介和链式中介影响职业探索。结论:学习能力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自我客体化与女大学生职业探索之间起链式中介作...
父母积极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未来自我连续性和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作者:刘正宗;章新月;柳进;张浩;江季暄;程姣;王建新;
摘要:目的:探讨父母积极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以及未来自我连续性和自我控制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中文版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学习投入问卷、中文版未来自我连续性问卷、中文版自我控制双系统量表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数据1782份。结果:(1)父母积极教养方式、学习投入、未来自我连续性及自我控制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324~0.497,P<0.01);(2)父母积极教养方式对学习...
性取向隐瞒与男同性恋者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表达抑制和真实性的中介机制————作者:孙宪林;李放;廖俊东;杜雨徽;周艺萍;
摘要:目的:考察男同性恋者性取向隐瞒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及表达抑制和真实性在两者间的中介机制。方法:使用性取向隐瞒量表、表达抑制量表、真实性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323名男同性恋者进行测量。结果:性取向隐瞒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真实性在性取向隐瞒与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效应以及表达抑制与真实性的链式中介效应均显著。结论:性取向隐瞒可通过增加表达抑制及降低真实性来减少男同性恋者的主观幸福感
中文版简式认知情绪调节问卷的结构验证及测量等值性————作者:杨红君;吴瑛;凌辉;
摘要:目的:对中文版简式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S)进行结构验证,并在留守经历和非留守经历大学生间进行测量等值性检验。方法:采用CERQ-S对889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ERQ-S的9因素结构模型拟合良好;多群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该问卷在留守经历大学生和非留守经历大学生间的形态等值、弱等值、强等值和严格等值模型均可接受。结论:CERQ-S可以作为中国大学生认知情绪调...
冲动性暴力犯在两种愤怒情绪下的反应抑制能力————作者:李昕雨;张晋;张之宇;毋嫘;
摘要:目的:探讨诱发道德愤怒和个人愤怒情绪下冲动性暴力犯反应抑制能力是否受损。方法:选取天津市某监狱男性暴力犯为实验组,天津市某大学后勤部男性员工和商丘市某单位员工为对照组。采用视频诱发法和改编版AIUG范式诱发道德愤怒和个人愤怒,使用双选择oddball任务对被试的反应抑制能力进行考察。结果:在道德愤怒情绪(F=19.12, P<0.001, η2=0.20)和个人愤怒情绪(F=...
条件推理测验的有效性:理论基础、效度证据及未来挑战————作者:张照辉;沈中正;张一一;卞冉;
摘要:条件推理测验是一种标准化的内隐投射测验,由一系列逻辑推理任务组成,通过测量个体在推理中表现出的内隐认知偏差(即辩解机制)来测量内隐动机、人格和行为倾向等。随着理论和应用的不断发展,该测验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效度证据,包括效标关联效度、递增效度和构想效度等。然而,该测验的构想效度还存在争议,“所测心理结构到底是什么”这一核心问题仍待解决。基于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和上述问题的显露,为进一步提高条件推理测验的有...
刻板印象威胁对社交趋避倾向的影响————作者:陈清;赵玉芳;张超;毕重增;
摘要:目的:刻板印象威胁会破坏社会关系,也会增加对社会支持的寻求,多重威胁框架理论认为这可能与威胁类型有关。本研究基于刻板印象威胁分型,系统考察刻板印象威胁对社交趋避倾向的作用。方法:实验1(n=165)和实验2(n=168)分别启动自我概念威胁和群体概念威胁,通过面孔趋近-回避任务评估社交趋避倾向。结果:实验1发现相较于无威胁情境,自我概念威胁情境下个体的相对趋避倾向更为强烈,表现出社交趋近倾向;实验...
基于罗夏墨迹测验的高校研究生强迫特质识别指标研究————作者:王芙蓉;藏茂枝;汪文馨;付全先;刘毅;谢霄鹏;田宇;孙志国;刘小兵;
摘要:目的:探究罗夏墨迹测验在高校研究生强迫特质识别中的有效性及指标模型。方法:本研究采用量表筛查入组的方式,将被试分为阳性组(n=35)与对照组(n=35)。采用差异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构建基于罗夏墨迹测验的高校研究生强迫特质识别指标模型。结果:(1)罗夏墨迹测验强迫指数(OBS)的阳性样本识别率为0,不能准确识别高校研究生强迫特质。(2)以6个罗夏墨迹测验变量(Dd、FQ+、SumT、B...
人何以“泛爱众”?儒家伦理精神性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促进机制————作者:杨继;李柯漾;郑文浩;郭斯萍;
摘要:目的:探究儒家伦理精神性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以及自尊和共情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儒家伦理精神性量表、自尊量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对199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儒家伦理精神性、自尊、共情及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四个变量两两之间显著正相关;(2)儒家伦理精神性能够通过三条间接路径影响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即自尊的单独中介作用、共情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自尊和共情的链...
心理咨询督导中受督导者不暴露内容与影响因素————作者:廖佳;田瑞琪;
摘要:目的:探索心理咨询督导中受督导者不暴露的内容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性抽样法,对13名心理咨询受督导者进行半结构深度访谈,探讨受督导者不暴露内容与影响因素,运用主题分析法分析数据。结果:受督导者不暴露内容分为三类:督导相关、咨询相关和受督导者相关。(1)督导相关:包括督导感知、督导设置、督导关系和督导满意度;(2)咨询相关:包括个案内容和对个案的感受;(3)受督导者相关:包括个人议题和专业发展水...
非适应性白日梦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的信效度检验————作者:黄媚娇;张一凡;李敏;范方;
摘要:目的:对16条目的非适应性白日梦量表(maladaptive daydreaming scale, MDS-16)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采用中文版非适应性白日梦量表对738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以心理游离量表(MWQ)、简版执行功能网络问卷(WEFQ)、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和患者健康问卷(PHQ-9)作为效标工具。结果:中文版非适应性白日梦量表的各条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在...
家庭经济压力和社会经济地位对流动儿童社交退缩的影响:一个链式中介模型————作者:刘亚鹏;齐星亮;许有云;周红;
摘要:目的:探讨家庭经济压力和社会经济地位对流动儿童社交退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使用家庭经济压力量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量表、养育压力量表、亲子关系量表和儿童行为量表,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3所小学的459名流动儿童及其父母进行调查。结果:(1)家庭经济压力显著正向预测流动儿童的社交退缩,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作用不显著;(2)家庭经济压力对流动儿童社交退缩的直接效应不显著,但间接效应显著,具体表现为...
平行社会比较与青年整容意愿的关系:有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作者:周明军;余皖婉;潘臣炜;陈任;李甜;严静;
摘要:目的:探讨平行社会比较对青年群体整容意愿的影响,以及理想美内化、身体监控和性别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中文版身体外貌比较量表、社会文化态度问卷、身体监控量表、整容手术意愿量表对3012名中国青年进行整群抽样调查。结果:(1)平行社会比较能直接预测整容意愿;(2)平行社会比较可以通过理想美内化、身体监控的中介作用对整容意愿进行间接预测,同时还可以通过理想美内化与身体监控的链式中介作用对整容意愿...
服刑人员感知侵扰性与心理逆反:受控动机和愤怒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作者:周昱昊;张萌;
摘要:目的:探讨服刑人员感知侵扰性与心理逆反的关系,以及受控动机和愤怒情绪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感知侵扰性问卷、受控动机问卷、愤怒情绪量表和心理逆反量表对484名服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感知侵扰性、受控动机、愤怒情绪、心理逆反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感知侵扰性对心理逆反的直接效应显著,受控动机、愤怒情绪在感知侵扰性和心理逆反之间的独立中介和链式中介效应均显...
动机式访谈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干预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一例个案研究————作者:管晶;伍新春;
摘要:目的:评估动机式访谈结合认知行为疗法针对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的干预效果,探讨这种综合方法对干预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的独特优势。方法:通过动机式访谈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对一例问题性网络使用的青少年进行12次心理咨询,配合4次家长访谈。设计四阶段干预方案,即探索与激发、巩固与矫正、识别与挑战、发展与预防。采用青少年问题性网络使用量表、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量表评估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来访者实现了从“问题性网络...
场独立和场依存个体使用积极与分离认知重评调节负性情绪的效果比较————作者:钟怡雪;王彩凤;刘扬涛;蒋重清;
摘要:目的:比较场独立和场依存认知风格个体使用两种认知重评方式(积极认知重评和分离认知重评)调节负性情绪的效果和自评成功程度差异。方法:采用镶嵌图形测验筛选出场独立和场依存认知风格个体,测量其使用积极和分离认知重评调节负性情绪的效果差异。结果:在使用分离认知重评的条件下,场独立型个体的情绪调节效果显著优于场依存型个体;在使用积极认知重评的条件下,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个体的情绪调节效果差异不显著。在使用积极...
亲子关系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和5-HTR1A基因rs6295多态性的调节作用————作者:何震;詹林;曾子豪;刘双金;杨琴;胡义秋;
摘要:目的:基于基因-环境-内表型-行为模型,考察亲子关系、主观幸福感、5-HTR1A基因rs6295多态性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方法:采取问卷法对701名初中学生进行调查,并结合DNA分型技术获取5-HTR1A基因的SNP位点。结果:(1)亲子关系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亲社会行为;(2)主观幸福感在亲子关系和亲社会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3)rs6295多态性在亲子关系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调节作用,具体表...
童年期情感虐待对社交焦虑障碍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尴尬易感性与负面评价恐惧的中介作用————作者:陈丹丹;洪昂;吴朝毅;周爽伊;刘希童;杨晨;苏珊珊;王振;
摘要:目的:探讨童年期情感虐待对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52例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参与研究。采用童年期创伤量表、尴尬易感性量表、简版负性评价恐惧量表和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对所有被试进行调查。结果:(1)童年期情感虐待、社交焦虑障碍症状严重程度、尴尬易感性及负面评价恐惧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26~0.75);(2)童年期情感虐待对社交焦虑障碍症状严重程度的直接效应...
反刍对失独父母延长哀伤的影响:孤独感的中介作用与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作者:刘楠楠;邹欣妍;徐鑫;
摘要:目的:考察哀伤相关反刍对失独父母延长哀伤的影响,探索孤独感在反刍和延长哀伤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该中介效应是否受到社会支持的调节。方法:采用延长哀伤问卷修订版、乌特勒支反刍问卷、UCLA孤独感量表简版、社会网络量表、人际支持评估清单简版对280名失独父母进行调查。结果:反刍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延长哀伤水平,且孤独感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客观社会支持与主观社会支持对该中介过程的前半段均发挥调节效应。具体...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 学报《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 省级《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 国家级《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 北大核心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 省级齐鲁护理
- 北大核心《临床骨科杂志》
- 国家级浙江中医
- 省级《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 北大核心山西护理
- 北大核心肿瘤研究与临床
- 国家级《中国消化内镜》
- 省级《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 国家级《中华骨科杂志》
- 省级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 北大核心《中国免疫学杂志》
- 省级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 省级《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 北大核心《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国家级《中医杂志》
- 省级《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 北大核心《广东医学》
- 省级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北大核心《中国心血管杂志》
- 省级《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 北大核心《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 省级《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 国家级中国生物美容
- 国家级中国信息界(e医疗)
- 国家级现代中医临床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