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外科

所属栏目:医学期刊 热度: 时间:

临床外科

临床外科

关注()
期刊周期:月刊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
国内统一刊号:42-1334/R
国际标准刊号:1005-6483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
主管单位:湖北省卫生厅
上一本期杂志:山西护理核心医学期刊
下一本期杂志:云南中医学院学报中医期刊

   《临床外科杂志》(月刊)创刊于1993年,是由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主办,全国公开发行的临床外科专业性学术类期刊。本刊以“面向临床,指导临床,服务临床”为宗旨,报道外科领域中最新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治经验,密切结合临床实践,对外科临床和科研工作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是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临床外科杂志》开设以述评、专题笔谈、论著、临床经验、综述与讲座等为主的多个栏目,及时介绍我国临床外科及其相关领域的新进展、新技术、新方法,积极推广临床外科先进经验,以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面向广大读者,为我国医院外科临床服务。

  临床外科杂志栏目设置

  述评、术式介绍、技术革新、讲座、会议纪要、临床病例讨论、教学查房、学术争鸣

  临床外科杂志荣誉

  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维普收录(中)Caj-cd规范获奖期刊

  临床外科杂志社征稿要求

  (一)《临床外科杂志》基本要求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句通顺。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投稿请寄1份打印稿,同时推荐大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投稿。

  (二)文题文题要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题下。

  (三)作者与单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

  (四)摘要和关键词所有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

  (五)《临床外科杂志》标题层次一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1.2.”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一般不宜超过4层。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级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

  (六)计量单位、数字、符号文稿必须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符号。

  (七)参考文献:限为作者亲自阅读、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只选主要的列入,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按其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列于文末,并依次将各编号外加方括号置于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书写格式为:作者.文题.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页.网上参考材料序号.作者.文题网址(至子--栏目).上传年月。

  阅读推荐: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核心医学期刊,创刊于1953年,是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综合性预防医学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服务于广大会员和从事预防医药卫生科学技术工作者,以促进预防医学事业的发展和国内外预防医学学术交流,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

  临床外科最新期刊目录

甲状旁腺识别与保护技术:现状与未来展望————作者:林炫;黄文煜;王思思;赵文新;王波;

摘要:<正>在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的识别和保护面临挑战。甲状旁腺的位置和形态存在较大变异,使其容易被误切或损伤。由于缺乏有效的检测工具,甲状旁腺的准确定位、识别和血供评估仍然是临床中的难点之一。本文将探讨甲状腺癌手术治疗中的甲状旁腺识别与保护问题,分析现有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影像学检查假阴性及假阳性原因分析————作者:代文杰;周冰雪;

摘要:<正>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PHPT)是一种因甲状旁腺激素(PTH)自主分泌过多,导致钙、磷等离子代谢紊乱的全身性疾病,可通过实验室检查高水平的血钙和PTH定性,通过超声、甲状旁腺显像、颈部CT、MRI等影像学检查定位及确定病变数量。PHPT病人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时应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微创甲状旁腺切除和双侧颈部探查[1...

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技术的应用及进展————作者:赵婉君;苏安平;

摘要:<正>甲状旁腺保护是甲状腺手术中极为重要且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内容。绝大多数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后方的真假被膜之间,且因其形小、位置多变、与周围淋巴结和脂肪组织肉眼较难区分,导致术中极易连同甲状腺组织一起被切除。若术中损伤或误切甲状旁腺,术后可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是甲状腺手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病人可出现口周、四肢麻木、抽搐等症状,严重者生活质量显著下降

无充气锁骨下入路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分析————作者:王冰;刘子靖;阳泽龙;菅雁兵;张淋淋;李晨;姚京;田文;

摘要:目的 探讨无充气锁骨下入路腔镜手术(gasless trans-subclavian approach endoscopic surgery, GTAES)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PHPT)的临床疗效与应用价值。方法 2023年1月~2024年10月接受单侧甲状旁腺腺瘤切除术的PHPT病人55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传统低领弧形切口入...

微小RNA-362-3p通过靶向双特异性磷酸酶10调控食管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作者:贾永;申骏龙;范超;王军岐;

摘要: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NA,miR)-362-3p对食管癌EC9706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30例食管癌病人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体外培养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T-1A和食管癌细胞EC9706、TE10、KYSE-140、KYSE-150,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组织和细胞中miR-362-3p、双特异性磷酸酶10...

老年食管癌病人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Ⅲ级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作者:王怡凤;华荣;何毅;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食管癌病人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Ⅲ级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2021年1月~2022年12月接受根治性食管切除术治疗的食管癌病人376例。依据Claven-Dindo手术并发症分级系统进行分组,Clavien-Dindo分级≥Ⅲ级组(93例)和Clavien-Dindo分级<Ⅲ级组(283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食管癌术后...

切除修复交叉互补族6-样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预后意义————作者:仇睿;刘阳;马波;吕志平;马云帆;

摘要:目的 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族6-样(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on group 6-like, ERCC6L)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中的表达特点及其预后价值。方法 2016年9月~2019年收治的NSCL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距癌组织至少5 cm远的非肿瘤组织)14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

非小细胞肺癌中PROM2、RALY 和Rab15表达及预测发生骨转移的价值研究————作者:龚顺松;朱炎;董轼;蔡奕欣;

摘要:目的 探讨PROM2、RALY和Rab15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以及对NSCLC发生骨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6年3月~2022年2月确诊为NSCLC并行手术治疗的病人134例,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骨转移将病人分为骨转移组和非骨转移组。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癌组织中PROM2、RALY和Rab15的表达;分析癌组织中PROM2、RALY和Rab15的表达与骨转移的关系,通过Cox回归分...

超声引导肋间与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腔镜下肺叶切除术麻醉药用量及镇痛效果影响————作者:余昌伟;叶建华;吴刚;唐爱平;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肋间与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腔镜下肺叶切除术麻醉药用量及镇痛效果影响。方法 2019年10月~2023年10月行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病人90例,按麻醉方式分为两组,超声引导肋间神经阻滞(INB)组42例,采用超声引导肋间神经阻滞;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组48例,采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0)、麻醉15分钟(T1)、30分钟(T2)、45分钟(T3)、拔管...

腔镜直视下椎旁神经阻滞对全身麻醉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病人术后疼痛、应激反应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作者:高铁梅;佘汗涛;吴冰清;

摘要:目的 探讨腔镜直视下椎旁神经阻滞(PVNB)对全身麻醉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病人术后疼痛、应激反应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2021年1月~2023年8月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病人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予以全身麻醉,观察组基于对照组予以PVNB,两组术后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记录两组术后1小时(T1)、术后6小时(T

七叶皂苷通过刺激活性氧水平激活Caspase-1/GSDMD信号通路促进乳腺癌细胞焦亡————作者:丁紫琳;李晨媛;王钟;李智宇;孙圣荣;

摘要:目的 探讨七叶皂苷(Escin)抑制乳腺癌(BC)细胞进展的新机制。方法 设置不同浓度(0,10,20,30,40μg/ml)的Escin处理组,用对应浓度的Escin处理BC细胞,然后利用CCK8、克隆形成,流式细胞术,透射电镜观察和蛋白免疫印迹等实验方法评估细胞表型和可能机制;设置对照组、Escin组和Escin+VX-765组,利用Caspase-1抑制剂VX-765预处理细胞,确定Casp...

肝胃韧带包裹肝动脉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肝动脉及其分支出血的疗效————作者:余金;朱媛;占学志;廖晓锋;李晓刚;

摘要:目的 总结采用肝胃韧带包裹肝动脉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后肝动脉及其分支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1月~2024年11月行PD病人194例,按术中是否采用肝胃韧带包裹肝动脉分为两组,包裹组95例,采用肝胃韧带包裹肝动脉;非包裹组99例,不包裹肝动脉。比较两组术中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胰瘘、腹腔感染、胆瘘、胃排空障碍、术后出血及术后肝动脉及其分支出血)。采用单因素和多...

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病人一期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疗效分析————作者:匡镜潮;杨康;张辉;高绪照;

摘要:目的 评估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病人一期行内镜逆行胰胆管结石(ERCP)+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2023年1月~2024年8月间收治的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病人185例,将同一手术时段接受ERCP+LC的病人被分配到A组(94例),在同一住院期间分次接受LC+ERCP的病人被分配到B组(91例)。记录两组病人性别、年龄、总住院费用、结石数目及大小、是否留置引流管、术中...

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的镇痛作用————作者:周海洲;黄倩洁;蒋晖;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后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瑞芬太尼的镇痛作用。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行LC的病人114例,以计算机随机数字生成表法分为小剂量组、常规剂量组,每组各57例。小剂量组、常规剂量组分别用艾司氯胺酮0.5、1 mg/kg复合瑞芬太尼于术后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比较两组PCIA按压次数、术后疼痛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 小剂量组、常规剂量组PCIA按...

不同剂量瑞马唑仑全身麻醉诱导对结肠癌根治术病人气管插管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作者:李淑萍;王璐;胡淑娜;

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瑞马唑仑全麻诱导对结肠癌根治术病人气管插管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020年8月~2023年8月实施结肠癌根治术的病人75例,均采用瑞马唑仑行全身麻醉诱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25例,瑞马唑仑剂量为0.2 mg/kg; B组25例,瑞马唑仑剂量为0.3 mg/kg; C组25例,马唑仑剂量为0.4 mg/kg。比较三组病人麻醉给药前(T0)、气管插管时(T1)...

腹部手术后ICU复杂腹腔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作者:董建华;张亚敏;申娜;李斌;赵珊珊;

摘要: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ICU复杂腹腔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1月~2023年12月行腹部手术后于ICU发生复杂腹腔感染的病人92例为观察组,同期行腹部手术后于ICU未发生复杂腹腔感染的病人104例为对照组,分析发生复杂腹腔感染的特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复杂腹腔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92例发生复杂腹腔感染病人共分离鉴定出病原菌124株,革兰阴性菌80株,占64....

不同关节突磨削量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中的应用及对术后腰椎生物力学稳定性、炎性指标的影响————作者:甄瑞鑫;赵红莲;史凡祺;

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PTED)中不同关节突磨削量对患者腰椎生物力学稳定性、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病人195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三组,每组各65例,均实施PTED,术中上关节突关节磨削量<33%者为少量组,磨削量33%~50%者为中量组,>50%者为大量组。观察三组病人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IL)-...

斜外侧入路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分析————作者:李静;郜勇;陈超;李良黎;

摘要:目的 分析斜外侧入路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腰椎结核的总体效果,并评价其与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疗效差异。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腰椎结核病人29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18例,采用斜外侧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照组11例,采用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随访记录两组病人结核病灶愈合情况...

髌下脂肪垫保留与否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程度、切口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作者:赵阳;徐伟力;李行星;方栋;周亮;王启伟;窦强兵;

摘要:目的 探讨髌下脂肪垫切除或保留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程度、切口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19年6月~2022年9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127例,根据术中是否保留髌下脂肪垫分为两组,对照组67例,切除髌下脂肪垫,观察组60例,保留髌下脂肪垫。比较术后12个月两组髌腱长度、疼痛、膝关节功能、活动度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 术后12个月,两组髌腱长度均降低,且观察组髌腱长...

改良铆钉双滑轮固定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疗效对比————作者:梅方宇;李永奖;白笋篷;

摘要:目的 比较改良铆钉双滑轮固定方式与传统克氏针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20年1月~2024年1月手术治疗的髌骨下极骨折病人78例,按固定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采用改良铆钉双滑轮固定,对照组39例,采用钢丝张力带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术后1个半月、3个月、6个月两组膝关节活动度,以及术后3个月、6个月膝关节lyshom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

SCI服务

搜论文知识网 冀ICP备1502133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