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简介】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是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主办的中医药学术性科技期刊。
主要报道中医药在科研、临床、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探讨中医药发展的思路与方法,介绍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目前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B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并被国际著名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
【栏目设置】
设有名家薪传、百家评述、教育论坛、灵兰探幽、临床百科、学苑春秋、实验中医、中药制剂、管理科学、专题综述等栏目。
杂志优秀目录参考:
1.陈建杰治疗肝癌术后经验--张富永;陈逸云;叶青艳;董亚男;陈建杰1-3+114
名师汇讲
2.我教医古文--段逸山4-7
教育论坛
3.基于方药解读的中医内科临床带教实践--傅慧婷;余小萍;窦丹波;孙玄厹;沈若冰8-10
4.高等院校开展武术拳操教学的可行性研究--吴志坤;王宾;徐仰才11-12+19
灵兰探幽
5.论“亢害承制”及其医学价值--马凤岐;王庆其13-16
6.浅析中医对运动障碍性疾病的认识--王刚;陈生弟17-19
7.基于痰、瘀角度论血脂异常的中医治疗策略--张月苗;张学智20-23+34
临床百科
8.中医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相关因素分析--夏玉婷;刘苓霜;姜怡;沈丽萍;李和根;许玲24-29
9.388例原发性肺癌中医证候分布状况分析--王少墨;董志毅;屠洪斌;韩信荣;许玲;王菊勇;郑展;王青30-34
10.蟾酥制剂辅助治疗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张洲姬;杨云柯35-40
11.针灸治疗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疗效的Meta分析--孙妙璇;张雄41-48+69
12.清络通脉片治疗结节性红斑临床疗效观察--赵诚;曹烨民49-51
13.痔血宁合剂对湿热下注证痔病患者MMP-9、VEGF表达的影响--张少军;汪庆明;张志君;陆宏;吴中华;杨巍52-55
14.复方芙蓉叶巴布膏治疗急性踝关节软组织损伤多中心临床研究--奚小冰;薛彬;胡劲松;孙波;李飞跃56-58
15.益气固表为主辨治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16.江洁;祁方;田素珍;林外丽;翁婷59-61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阿尔茨海默病和轻度认知障碍静息态功能
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老年痴呆中最常见的类型,并以记忆和其他高级认知功能进行性减退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近年来,研究提出AD时一种失连接综合症,即AD患者不仅在局部脑区存在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在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也存在异常。本文主要回顾近年来基于种子点功能连接研究在MCI和AD中的进展,这些发现不仅为了解其病理生理学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寻找到敏感的影像学标记。
关键词: 期刊论文发表,阿尔茨海默病,轻度认知障碍,功能连接,功能磁共振成像
Disrupted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in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Alzheimer’s disease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最新期刊目录
基于《黄帝内经》血枯出血理论的三才封髓丹辨治血证研究————作者:邢静茹;陆嘉惠;赵心华;鲍计章;陶雨晨;王艳璐;张俊丽;杨馨怡;
摘要:基于《黄帝内经》的血枯出血理论,系统梳理了血枯理论的历史演变及其在血证辨治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三才封髓丹的组方原则及其在血证治疗中的实践效果,展示该方在滋阴填精、降火止血方面的独特优势。三才封髓丹在临床应用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但目前研究多局限于个案报道,缺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验证其疗效及具体作用机制的探讨。未来研究应进一步科学评估三才封髓丹的止血疗效,为血证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左金丸调控p62/Keap1/Nrf2信号促进铁死亡逆转胃癌细胞顺铂耐药的机制研究————作者:张旭峰;李玲霞;刘艳;赵卓;孙健;
摘要:目的:探讨左金丸调控铁死亡逆转胃癌顺铂(DDP)耐药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Fe2+水平,分析胃癌细胞铁死亡情况;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泛素结合蛋白(p62)、Kelch样ECH相关蛋白(Keap1)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在胃癌...
熊胆粉调节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模型小鼠肠-脑轴抗抑郁作用和机制研究————作者:王慧珍;李子康;郑方;黄菲;吴晓俊;
摘要:目的:探索熊胆粉(BBP)对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UMS)模型小鼠的抗抑郁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和不同剂量BBP组,CUMS刺激3周后,建立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模型,灌胃药物干预21 d,进行行为学测试、海马神经递质检测、粪菌16S rDNA测序和粪菌移植实验。结果:BBP显著提升小鼠糖水偏好率(P<0.001),减少游泳和悬尾不动时间(P<0.05,P<0.01),增...
转录组学及实验验证探讨没食子酸治疗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炎的作用机制————作者:邱嘉昊;朱宛春;肖桐;张鑫;尚志;高月求;
摘要:目的:研究没食子酸(GA)在体内外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模型的抗脂质积累活性和机制。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NCD)组、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饮食(HFHC)组及GA高剂量(GA-H)组(200 mg/kg)、GA低剂量(GA-L)组(50 mg/kg),每组各8只;除NCD组外,其余小鼠给予HFHC饮食喂养16周诱导MASH模型;之后各组小鼠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连续给...
磐龙墨玉提取物协同迷迭香酸抑制HO-1表达缓解皮肤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作者:肖震炜;李钰庭;邹立伟;李思思;高薇稀;向延卫;
摘要:目的:研究磐龙墨玉提取物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同时研究磐龙墨玉提取物与迷迭香酸联用的效果及潜在机制。方法:采用超声提取制备磐龙墨玉水提物与乙醇提取物(醇提物)。测定H2O2、磐龙墨玉水/醇提物、迷迭香酸对HaCaT细胞活力的影响,以确定H2 清化消痈方治疗术前湿热下注型克罗恩病肛瘘的临床疗效评价————作者:刘文霞;芦亚峰;刘肃志;陆宏;梅祖兵;彭云花;张志君;羊琪琪;瞿胤;张巍;裴艳妮;杜培欣;王坚;杨巍; 摘要:目的:评价清化消痈方治疗术前湿热下注型克罗恩病肛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62例湿热下注型克罗恩病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予静脉滴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给予清化消痈方口服治疗,直至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评分<150分,患者进入缓解期。治疗第4周结束后,比较两组CDAI评分<150分的患者比例及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两组患者达到CDAI评分<... 基于脏腑理论分期辨证施治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作者:单悦童;吴菲菲;梁星旺;荆玮;张海涵;李威;潘卫东; 摘要: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最常见的运动神经元病(MND),目前西医治疗药物的种类较少,疗效欠佳。中医治疗可针对不同临床分期患者,辨证施治,延缓病情进展。以中医脏腑理论为基础,探讨ALS的中医病因病机及不同疾病分期的证型分布特点,认为脾肾亏虚证贯穿疾病各期,肝肾亏虚证多见于疾病中晚期,脾肺肾亏虚证常见于疾病终末期,针对不同分期辨证施治,为中医药治疗ALS提供参考 健脾化湿方通过肠道菌群-胆汁酸轴抑制ApcMin/+小鼠肠道腺瘤发生————作者:周尾梅;陈昱莹;张小磊;李建缘;陈瑞杰;马德林;钟婧;施杰民; 摘要:目的:本研究利用自发产生肠腺瘤的Apc Min/+小鼠模型,通过低、高浓度的健脾化湿方干预16周,探讨健脾化湿方防治肠腺瘤发生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通过检测肠道腺瘤的数量和大小、小肠的组织病理学,评价健脾化湿方对Apc Min/+小鼠的抗肿瘤作用;通过阿利辛蓝过碘酸雪夫染色(AB-PAS)、免疫荧光染色和炎症因子芯片检测评估健脾化湿方对肠道黏膜屏障和机体炎... 银杏叶提取物对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机制研究进展————作者:王柯;戎装;李海燕;王子桓;朱旭莹; 摘要:脑小血管病(CSVD)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常导致认知障碍,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鉴于当前治疗药物有限,因此探索研发新药意义重大。银杏叶提取物(GBE)对延缓CSVD认知障碍(CSVD-VCI)的进展有一定的作用,可特异性地对抗CSVD危险因素,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综述GBE对CSVD-VCI的干预机制,包括抗氧化、抗炎、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抑制脑淀粉样蛋白沉积等药理作用,并探讨其在CSV... 中药调节内质网应激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相关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作者:岳美妍;施雯婷;赵外荣;张静;胡燕燕;唐靖一;周忠焱; 摘要: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动脉粥样硬化(AS)是众多心血管疾病的基本病理特征。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Hcy通过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内稳态,损伤血管舒缩功能,促进血管炎症反应,引起持续性内质网应激(ERS),加速AS进展。基于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总结了中药防治高Hcy血症(HHcy)相关心血管疾病的文章,从调节ERS切入,系统... 经典名方开心散关键信息考证与古今应用研究————作者:薛冬磊;金珏;邹纯朴;张宁;殷翔;魏海; 摘要:开心散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小肠腑方》,是用于治疗“好忘”的经典名方。通过爬梳古籍,结合现代研究考证,明确了开心散方名、方义、药物关键信息及古今应用情况,为推进该方制剂开发提供了参考。开心散组方思想源自南北朝《集验方》,为“开启心智”之方,主治以心气不足、窍闭不开为主要病机的健忘。在后世传承过程中,开心散与定志丸产生一定程度的交叉,作为定志丸的附方拓展了“惊悸”病证的治疗。现代临床中,开心散广泛应用... 新时代红医精神在医学院校中的思政意蕴与实践路径————作者:李逸寒;曹锡康; 摘要:红医精神逐渐被确立为新时代医学院校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这一精神源自并发展于革命时期的医疗工作,在当代医务工作者的继承和发扬中呈现新的时代价值,其核心内涵与当代医学生培养要求高度契合。红医精神不仅对提升医学生职业素养和人文关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且在促进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培养中具有重大意义。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医学院校要通过顶层设计和实践路径的探索,将红医精神深度融入思政教育之中,以培... 基于催化反应的酶活性检测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作者:朱礼祥;陈万生;肖莹; 摘要:酶作为生物体和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在生物体新陈代谢、信号传导和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酶活性的发生多基于催化反应的过程,基于催化反应的酶活性检测的荧光探针因能准确表征酶活性,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与传统方法相比,通过荧光探针检测生物体内的酶活性,具有快捷、准确且能实时监测酶活性动态变化的特点,已在临床诊断、药物筛选乃至植物研究中都展现了巨大的应用前景。本综述介绍基于催化反应的酶活性... 油红O染色在斑马鱼高脂血症模型中的应用————作者:郑毓倩;张雅迪;施雯婷;张祥;陈昕琳; 摘要:目的:研究确定斑马鱼幼鱼油红O染色(ORO)的最佳条件,并探究其高脂血症(HLP)的最佳造模条件。方法:选取发育正常的4天大(dpf)斑马鱼进行油红O染色,采用正交设计,实验参数为染色时间、油红O浓度、洗脱时间,评价指标为斑马鱼尾部的染色面积比值以及斑马鱼腹部红色光密度(OD);选取发育正常的6 dpf的斑马鱼给予不同浓度蛋黄粉制备高脂血症模型,以第7~15脊间血管油红面积占比为主要评价指标,以总... 蒸制三七化学成分研究————作者:程明赛;韩竹箴;姜淞凡;张亦云;王振中;王峥涛;杨颖博;肖伟; 摘要:目的:研究蒸制三七中的化学成分。方法:蒸制三七70%乙醇提取物采用MCITMGEL填料-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填料(ODS)柱色谱方法,结合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纯化分离,根据波谱数据分析与文献比对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对所有化合物进行二氢乳清酸脱氢酶(DHODH)抑制活性筛选。结果:从蒸制三七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β,6α,12β,20E)-3,12-dihydroxydamma... 潜阳合剂激活STAT6促进巨噬细胞向修复型极化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者:王婧;蔡婉;王文瑾;葛文;吴瑶瑶;池浩; 摘要:目的:探讨潜阳合剂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和机制。方法:40只C57BL/6雄性小鼠,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模型组及潜阳合剂低、中、高剂量组(6.96、13.92、27.84 g/kg),每组8只。模型组及潜阳合剂各剂量组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的方法建立小鼠I/R模型,潜阳合剂各剂量组在造模前1 h灌胃干预1次。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比较各组心梗面积;乳... 防己黄芪汤中18种成分的UPLC-MS/MS定量分析————作者:吕春明;侯婷;张宁;王冰; 摘要: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UPLC-QQQ-MS/MS)技术测定防己黄芪汤中18种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为科学评价防己黄芪汤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UPLC-QQQ-MS/MS技术建立对防己黄芪汤中多成分同时测定的分析方法,对复方进行多成分表征。结果:建立了灵敏度高、分析质量可靠、分析效率高且能对防己黄芪汤复方中多成分同时测定的UPLC-QQQ-MS/MS分析方法,并应用于防己...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巴芪灵猫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作用机制研究————作者:乔凤杰;邹晨;李景景;邱嘉昊;尚志;高月求; 摘要: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结合实验验证探究巴芪灵猫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关键靶点及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PharmMapper数据库查找并补充巴芪灵猫方的作用靶点;运用OMIM、Drugbank、DisgenNet、Genecards、TTD数据库搜索CHB的疾病靶点。将巴芪灵猫方的药物靶点和CHB的疾病靶点取交... 白蔹乙醇提取物体外抗登革病毒的作用研究————作者:方小川;刘俊珊;田春阳;郑远茹;卢子滨;曹惠慧;余林中; 摘要:目的:探讨白蔹乙醇提取物体外抗登革病毒(DENV)的活性及机制。方法:通过噻唑蓝(MTT)法明确白蔹乙醇提取物对BHK-21细胞的细胞毒性,确定药物的非毒浓度;采用分时给药法筛选白蔹乙醇提取物中具有抗DENV活性的部位并探究药物对DENV的吸附进入过程的影响;细胞病变效应(CPE)法评估药物干预时病毒诱导的细胞病变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法、蛋白免疫印迹法以及免疫荧光法... 止痒促愈乳膏对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炎症相关机制的研究————作者:陈婷如;顾秦五风;吴芸杨;孟园园;杨延龙; 摘要:目的:观察止痒促愈乳膏对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的特应性皮炎(AD)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取Balb/c小鼠32只,随机分为止痒促愈乳膏组、乳膏基质组、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背部涂抹DNCB诱导建立AD模型,止痒促愈乳膏组、乳膏基质组分别使用相对应的药物治疗,治疗14 d后观察其皮损、搔抓次数;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皮肤病理变化、表... 相关医学期刊推荐 核心期刊推荐